1、大豆油的加工工艺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大豆油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细节和注意事项。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大豆油的种类很多,按加工方式可分为压榨大豆油、浸出大豆油;按大豆的种类可分为大豆原油,转基因大豆油。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大豆油加工工艺流程大豆油料的清理一筛选风选一比重法去石一磁选一并肩泥失误清选一除尘I大豆水分调节I破碎I软化I轧坯I大豆的挤压膨化I大豆油的浸出I混合油处理一混合油的净化与预热一混合油蒸发一混合油汽提一大豆原油(毛油)I过滤I水化脱胶I碱炼脱酸I脱色I脱臭
2、I成品油一、大豆油料的清理目的和要求:油料在收获、运输和储藏过程中会混入一些杂质。尽管油料在储藏之前通常要进行初清,但在初清后的油料仍会夹带少量杂质,不能满足油脂生产的要求,因此,油料进入生产车间后还要进一步清理,将其杂质含量降到工艺要求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油脂生产工艺效果和产品质量。清理方法:筛选:筛选是利用油料和杂质在颗粒大小上的差别,借助含杂油料和筛面的相对运动,通过筛孔将大于或者小于油料的杂质清除掉。油厂常用的筛选设备有振动筛、平面回转筛、旋转筛等。多有的筛选设备都具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构件即筛面。筛孔大小及筛孔形状的选择要根据油籽颗粒的实际大小来确定。风选:根据油籽和杂质的比重和
3、气体动力学性质上的差别,利用风力分离油料中的杂质的方法称为风选。风选可用于去除油料中的轻杂质及灰尘,也可用于去除金属、石块等重杂,还可以用于油料剥壳后的仁壳分离。一般油厂所选的风选设备大多与筛选设备联合使用,如,吸风平筛、振动清理筛、平面回转晒等配有风选装置。也有专门的风选除杂和选仁分离的设备。如,风力分选器就是一种专门清除棉籽中重杂质的风选设备。比重法去石:该法是根据油籽与石子的比重及悬浮速度不同,利用具有一定运动特性的倾斜筛面和穿过筛面的气流的联合作用达到分级去石的目的。目前油脂加工厂常用吸风式比重去石机,其特点是工作时去石机内为负压,可有效地防止灰尘外扬,且单机产量大,但是需
4、要单独配置吸风除尘系统。吹风比重式去石机自身配置有风机,结构简单,但是工作条件较差且产量小,仅用于小型油脂加工厂。磁选:磁选是利用磁力清除油料中磁性金属杂质的方法。磁选的应用则是利用各种矿石或物料的磁性差异,在磁力及其他力作用下进行选别的过程。一般用于磁选的设备有永磁滚筒磁选器、圆筒磁选器、转筒式吸铁机、带电电磁吸铁机。并肩泥的清洗:形状大小和油籽相近或者相等,旦比重与油籽也相差不多的泥块,称之为并肩泥。菜籽、大豆、芝麻中并肩泥含量较多。并肩泥的清理时利用泥块的机械行性能不同,先对含并肩泥的油籽进行碾磨或者打击将其中的并肩泥粉碎即磨泥,然后将泥灰筛选或风选出去。磨泥使用的设备主要
5、有胶辗磨泥机、立式圆打筛等。除尘:油料中所含灰尘不仅影响油、柏的质量,而且还会在油料清理和输送过程中飞扬起来,这些飞扬起来的灰尘污染空气,影响车间的环境卫生,因此必须加以清除。除尘的方法首先是密闭尘源,缩小灰尘的影响范围,然后设置除尘风网,将含尘空气集中起来并将其中的灰尘除去。油厂常用的除尘器有离心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此处考虑成本及其他因素,用离心除尘器。二、大豆水分调节油料水分对油料弹性、塑性、机械强度、导热性、组织结构等物理性质产生影响,而油料的这些物理性质直接影响油料加工的效果。油料水分也会对油料中各种酶的活性产生影响,而酶的作用可以改变油料中某些组分的性质,进而影响产品和副
7、油料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过高,油料不易破碎,且容易被压扁。出油。还会造成破碎设备不宜吃料,产量降低等:水分含量过低,破碎油料的粉末度增大,含油粉末容易粘附在一起形成团。此外,油料的温度也会对破碎效果产生影响。热油籽破碎后的粉末度小,而冷油籽破碎后的粉末度大,通常大豆适宜破碎水分为10%15%。油料的破碎方法有撞击、剪切、挤压及碾磨等几种形式。常用的破碎设备有齿辐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圆盘式剥壳机。此处大豆的破碎选择齿辐破碎机。四、大豆油料的软化软化是通过对油料水分和温度的调节,改善油料的弹塑性,使之具备轧坯的最佳条件,减少轧坯时的粉末度和粘辐现象,保证坯片的质量。软化主要用于含油量低
9、和温度。轧坯机上最好设置软化箱,以免软化后其所含水分与温度损失过大。开车前应周密检查轧坯机的工作情况,如发现两端料坯薄厚不均,或未经轧制的油料混入坯内,应停车检查,调整轧距(应两边均衡的调整,并避免调得过紧)。检查刮料板是否紧贴在轧辍表面上,防止发生粘辗现象。注意流量得均匀性,防止空载运转。一般油料碾轧的越薄,细胞组织破坏的就越多,油脂提取效果越好。对轧坯的要求是料坯薄而均匀,粉末度小,不漏油。无论压榨法取油还是浸出法取油,料坯厚度对出油率都有很大影响。豆坯厚度对压榨出油率的影响大豆含油率出油率18.350.513.5818.350.812.95一般大豆的轧坯厚度要求0.3nmi以
10、bo轧坯设备可分为直列式轧坯机和平列式轧坯机两类。直列式轧坯机有三辗轧坯机和五辗轧坯机两种,平列式轧坯机有单对辐轧坯机和双对辗轧坯机两种。此处选择生产能力大的平列式的单对辗轧坯机。六、大豆的挤压膨化油脂挤压膨化是利用挤压膨化设备将经过破碎、轧坯或整粒油料转变成多孔的膨化粒料的过程。挤压是一种高温、短时处理过程。常用的挤压机有单螺杆、双螺杆两类,按挤压时的水分含量可分成湿法、干法挤压两种方法。油料的挤压膨化预处理目前主要为低水份湿法用单螺杆挤压机处理,即:油料经清理、轧坯后进入挤压机,通过加热、加压、胶合和减压挤出,膨化成型。一般说来,在挤压过程中,挤压温度可达到110200C左
12、渗透、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的作用,将料胚中的油脂浸提出来,然后把由溶剂和脂肪所组成的混合油进行分离,回收溶剂而得到毛油,同样也要将豆柏中的溶剂回收,得到浸出柏。这个过程中,基本要素是溶剂和料胚以及决定浸出效果的浸出方式和工艺参数。1、溶剂的选择理想的浸出溶剂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能在室温或低温下以任何比例溶解油脂;溶剂的选择性要好,即除油脂外,不溶解其它成分。化学性质稳定,对光和水具稳定性,经加热、蒸发与冷却不起化学变化。要求溶剂沸点低,比热小和汽化潜热小,易从柏和油中分离回收。溶剂本身无毒性,呈中性,无异味,不污染。溶剂与油、柏和设备材料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我国制油工业实际生产中应用最普遍的
13、浸出溶剂有工业己烷或轻汽油等几种脂肪族碳氢化合物。其中轻汽油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溶剂,它是石油原料低沸点分饲产物,符合溶剂上述的基本要求。但最大缺点是易燃易爆,空气中含量达到1.254.9%时,有爆炸危险。同时,轻汽油成分复杂,沸点范围较宽。除此之外,还有丙酮、丁酮、异丙醇、丁烷以及一些复合型溶剂都可用于油脂浸出,有些己在研究试用。2、对料胚的要求大豆原料经过预处理,应使其料胚的结构与性质满足浸出工艺要求,才会获得好的浸出效果。细胞破坏程度越彻底越好。料胚薄而结实,粉末度小。这样浸出距离短,溶剂与料胚接触面积大,有利于提高浸效率。大豆直接浸出法要求料胚厚度0.20.3mm水分适
14、宜,浸出溶剂不溶于水,如果料胚中水分高了,内部空隙充满水分,就会影响到溶剂的渗透和对油脂的溶解作用。所以料胚水分宜低。(13%,57%)适当的温度,料胚温度高,油脂粘度低,容易流动,浸出效果好,但应注意,料胚温度不宜超过溶剂的沸点,以免使溶剂汽化。所以料胚温度一般控制在4555C,不宜超过60C7.2浸出工艺溶剂浸出是浸出法制油的主体工序。在浸出工序中,通过特定的浸出装置,以合理的浸出方式,实现溶剂与料胚的充分接触,从而达到充分溶解油脂,提取油脂的目的。良好的浸出效果,又是由正确的浸出方式,合适的浸出工艺条件来保证的。(1)浸出方式是指油脂浸出过程中溶剂与料胚的接触方式,有三种:浸
18、强度大,己口趋淘汰。而平转式、环型拖链式等浸出效率高、工艺先进,己得到普遍应用,但造价较高。7.3湿粕脱溶从浸出器出来的“湿粕”通常含有2140%的溶剂,必须经过脱溶与烘干最后回收粕中的溶剂和降低水分,使之达到规定的残留溶剂量指标(500lOOOppm)与安全贮存水分。回收溶剂的过程称之为脱溶,烘干去水的过程称之为烤粕。脱溶烤柏的基本过程脱溶阶段主要是利用直接蒸汽穿过料层,两者经过接触传热后使溶剂沸腾而挥发。直接蒸汽即做为加热溶剂的热源,又有压力带着溶剂一起蒸出来。但同时水蒸汽在加热溶剂的同时也会部分凝结成水滴留存于粕中,增加了豆粕的水分;所以需经烤粕处理去除水分,烤柏一般采用间接
20、0C,故蛋白质变性率低,仅12%,有利于蛋白质进一步开发利用。机械预脱溶法,为了节约蒸汽,有时选用机械挤压的方式先挤出部分溶剂,再进行热力脱溶和烤柏。脱溶烤柏设备主要有,多段卧式烘干机,高料层烘干和以及蒸烘冷却器等。7.4混合油蒸发从浸出工序得到的浓混合油中含油量一般为1030%,要得到毛油必须从混合油中把溶剂蒸脱掉,浸出法制油规定毛油中残留溶剂指标为50500ppm。从混合油中脱除溶剂是利用溶剂的沸点比油脂沸点低的特性,采用加热使混合油沸腾,从而使溶剂汽化而保留油脂。但由于溶剂与油脂是均匀互溶液体,在一定的压力或真空的条件卜,溶剂的沸点有随着混合油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可见,仅靠加热蒸
21、发是除不尽混合油中的溶剂的,所以还必须配合以汽提的方法。常规的混合油分离可分为二个步骤:混合油蒸发,即以间接蒸汽加热,蒸脱溶剂。汽提。在110115C的温度下,通入压力为0.20.5kg/cm2的直接蒸汽,使混合油中的少量溶剂随蒸汽一起带走,以脱尽残留溶剂。蒸发设备常用长管或蒸发器,汽提设备有升膜式、管式、汽提塔等。7.5溶剂回收通过脱溶烤柏和混合油蒸发汽提工序,回收尾气。设备有:冷凝器、分水器、蒸水缶及尾气回收装置等。八、毛油的精炼毛油一般指从浸出或压榨工序由植物油料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或工业用)的某些杂质的油脂。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除中性油外,毛油中
22、还含有非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其种类、性质、状态,大致可分为机械杂质、脂溶性杂质和水溶性杂质等三大类。8.1油脂精炼的目的和方法(1)油脂精炼的目的油脂精炼,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但精炼的目的,又非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除去,而是将其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有害无益的杂质除去,如棉酚、蛋白质、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杂质”,如生育酚等要保留。因此,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将不需要的和有害的杂质从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成品油,就是油脂精炼的目的。(2)油脂精炼的方法根据操作特点和所选用
23、的原料,油脂精炼的方法可大致分为机械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三种。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先对毛油进行沉淀。8.2油脂脱胶毛油属于胶体体系,其中的磷脂、蛋白质、粘液质和糖基甘油二酯等,因与甘三酯组成溶胶体系而得名为油脂的胶溶性杂质。胶溶性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例如油脂在碱炼过程中容易形成乳化,增加操作的雅度,加大油脂精炼损耗和辅助材料的耗用量,并使皂脚的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会增大吸附剂的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未脱胶的油脂无法进行物理精炼和脱臭操作,也无法进行深加工。因此,毛油精制必须首先脱除胶溶性杂质。应用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脱除毛油
24、中脱溶性杂质的工艺过程称为脱胶。脱胶的方法有水化脱胶、酸炼脱胶、吸附脱胶、热聚脱胶及化学试剂脱胶等,油脂工业上应用最为普遍的是水化脱胶和酸炼脱胶。而食用油脂的精制多采用水化脱胶,强酸酸炼脱胶则用于工业用油的精制。一般对油脂采用水化脱胶的操作。水化脱胶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的热水或稀碱、食盐、磷酸等电解质水溶液,在搅拌下加入热的毛油中,使其中的胶溶性杂质吸水凝聚,然后沉降分离的一种油脂脱胶方法。在水化脱胶过程中,能被凝聚沉降的物质以磷脂为主,还有与磷脂结合在一起的蛋白质、糖基甘油二酯、粘液质和微量金属离子等。水花脱胶的主要设备按工艺作用可分为水化器、分离器、干燥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