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对水位进行控制,水闸控制水位主要是通过对阀门进行开启或者关闭的操作来控制水位。在农业的水利灌溉中应用非常广泛,水闸是水利枢纽组成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经常与堤坝、船闸、抽水站等建筑物组成水利枢纽,从而使防洪、排洪以及发电水利工程得到满足。
2水闸的分类
水闸的分类主要是从两方面来划分,按照水闸所承担的任务可将水闸分为节制闸、进水闸、分洪闸、挡潮闸等。按照闸室的结构形式可将水闸分为开敞式水闸、胸墙式水闸和涵洞式水闸等。
2.1按照水闸所承担的任务
节制闸用来对水位进行调节,并对流量进行控制。如果在枯水期通过节制闸来提高水位,从而来保证取水和航运,如果在洪水期通过水闸来对流量加以控制。在渠系建筑物中,我们一般将节制闸设置于支渠分水口的下游,通过其来对水位进行提高。满足支渠引水需要。
进水闸又可以叫做渠首闸、引水闸等。进水闸主要是设置于渠首部位,通过进水闸来从河道、水库等的岸边来引水。为了避免泥沙等进入水渠,我们一般将进水闸设在河流弯道凹岸的顶点稍偏下游补位,并且应该对选定引水渠轴线与河道轴线的交角进行仔细的研究,该角的大小主要是通过引水流量与河道来水流量的比值来确定。
分洪闸主要设置于河道的一侧,在发生洪水时,通过分洪闸将河道中的洪水来进行分泄。从而保证河道下游地区免遭洪水的破坏。通过分洪闸将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洪量的洪水泄至预先设定好的湖泊或者洼地等部位。
挡潮闸一般设置于河流入流的河口地段,当海水涨潮时,通过关闭挡潮闸来避免海水倒灌,潮水退去时,开启挡潮闸来进行泄水,所以挡潮闸具有双向挡水的作用。
2.2按闸室结构型式分
开敞式水闸是指当闸门全部开启时过闸水流通畅。对于有泄洪及排冰等任务要求的分洪闸及节制闸非常适用。
胸墙式的闸室结构与开敞式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闸门和工作桥的高度或为控制下泄单宽流量而设胸墙代替部分闸门挡水,挡潮闸、进水闸、泄水闸常用这种形式。
胸墙式水闸和涵洞式水闸,在闸上水位变幅较大或挡水位高于闸孔设计水位时非常适用,即闸的孔径按低水位通过设计流量进行设计的情况。
3水闸一般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3.1上游连接段主要起到能够将上游来的水平顺地引进闸室,同时能够对防冲、防渗、挡土起到一定的作用。
3.2上游连接段主要由上游翼墙、铺盖、护坡护底、上游防冲槽组成。上游翼墙主要是起到将水流平顺的引入水闸;铺盖能够起到防渗、防冲作用;护坡护底主要是保证河岸和河床避免受水冲刷;上游防冲槽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护岸头部,避免由于河床冲刷而向护底方向发展。
3.3下游连接段主要是由消力池、海漫、下游防冲槽、下游翼墙及护坡等组成。
消力池:消力池一般紧接闸室布置,具有形成水跃和保护水跃范围内河床允许受冲刷作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消能。
海漫:一般紧接消力池进行布置,它的作用主要是将消力池未能消除的能量进一步消除,对流速分布进行调整。
防冲槽:海漫的末端防冲措施,防止海漫后河床冲刷向上游发展。
下游翼墙:主要作用是能够使水流均匀扩散,并能够避免两岸受到冲刷。
护坡:一般布置在海漫和防冲槽范围内。
3.4闸室段作为水闸主体,主要有底板、闸墩、闸门、胸墙、岸墙、工作桥和交通桥组成
底板:是闸室基础,闸室全部荷载都由底板承受,能够比较均匀地将荷载传给地基并利用底板与地基图摩擦来维持闸室稳定。
闸墩:分割闸孔、支撑闸门和桥梁。
工作桥:供安装启闭机和工作人员操作机器之用。
岸墙:闸室与河岸的连接结构,主要以挡土,并且有侧向防渗作用。
4常用防渗及排水设施
水闸的防渗系统一般分为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两种。
水闸的水平防渗的组成部分主要有闸底板,水闸的铺盖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有粘土铺盖、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铺盖等。为了使防身效果更佳,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的铺盖厚度一般采用等厚。一般情况下厚度不小于40cm,长度在30m以内,如果采用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铺盖,我们在施工时,一般在顺着水流的方向设置永久缝,通过所设置的永久缝来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永久缝一般20m一道,沉降缝设置在铺盖与翼墙及闸底板之间,从而来减少翼墙及墙厚填土对铺盖的不利影响。
水闸的垂直防渗一般认为要比水平防渗效果好。我们一般采用板桩、高压喷射灌浆帷幕等来进行垂直防渗。我们在进行水闸的垂直防渗施工时,板桩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根据所采用板桩材质的不同,可将板桩分为木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以及钢板桩三种。在这三种板桩材质中,钢筋混凝土板桩在实际应用中是比较常用的,通过将齿墙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板桩的侧面,并且采用水泥砂浆对齿墙进行灌孔的方式来提高防身效果。高压喷射灌浆帷幕主要是利用从高压喷嘴喷出的喷射流来冲击土壤,使土与水泥浆液置换、搅拌、混合,利用水泥的水化固结作用,达到止水防渗的作用。
5结束语
水闸在水利及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增加,对区域居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有这重要的影响,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结构形式,并选择合适的水闸。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并翻阅了一些文献资料,对水闸的作用、水闸的分类、水闸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如果论述有偏颇的地方,还请业内人士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彭远华.试论水工建筑物中水闸的构成及分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27期.
[2]孙皖苏,许潘东.水工建筑物中水闸的构成及分类[J].房地产导刊,2013年26期.
[3]龙旭辉.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的设计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年14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施工技术Abstract:With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levelunceasingenhancement,thedevelopmentofconstructionindustryisveryrapid,civilengineeringasanimportantpartofarchitecturalengineeringconstruction,in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constructiontechnologyandpromotethecityconstructionandplaysanimportantroleinpromoting.Therefore,intheprocessofconstructionofconstructionproject,strengthentheresearchonconstructiontechnologyofconstruction,willhelpimprovetheconstructionprogressandconstructionqualityofbuildingengineering.Onlystrictlyinaccordancewiththeconstructionengineeringconstructionintheprocessandkeytechnology,combinedwiththeactualcharacteristicsoftheproject,toensuretheconstructionqualityofconstructionprojects,toensureconstructionsafetyconstruction.
Keywords:ConstructionEngineering;construction;construction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我国土建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工程建设市场中得到发展,就应该加强对于土建施工技术的探究,为企业在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中提供技术的支持。
1土建施工技术概述和施工前的准备
在施工前,首先要进行图纸的会审,建立施工组织和质量安全的保证体系;第二,施工部门和技术部门应该提前做好检查工作,以确保材料的安全的进场;第三,根据现场情况,各项设备、模板加工、钢筋加工等工作在预制场内顺利的完成,在现场进行放线确认,对已埋设备进行精确校准,及时与施工队伍取得联系,以保证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各个工种配合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土建施工在工程中的配合重点
在与给排水专业配合施工时,要为其提供准确的屋面隔热层的厚度和找平层厚度,以便于明确建筑工程下水口的准确的高度位置,先进行接管工作,接着要做管周硷浇筑与防水工作。在与空调和暖通专业进行配合时,需要确定厨房、卫生间和卧室的排风孔和排气孔的位置,同时,要对外墙的风口和百叶窗进行统一的安装装修,并要做好工程结合部的细部处理工作。在与电气专业配合施工时,要注意电缆、照明线路和线槽的铺设,对一些高层建筑来说,每隔三层就要安装防雷的均压环,提升建筑物的防雷效果。
3.2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建筑物的防水方面,土建施工人员要严格的落实雨水立管的截面所占据的装饰空间与包管的装饰工作,以此来保障建筑物在建筑过程中外墙的防水工程的施工。其次,铺设房屋内排水的雨水管道,主要的方式有: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柱子的中心进行垂直铺设;沿着外墙的柱子外侧进行铺设。
4土建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土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建筑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与城市建设等方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建筑工程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土建施工技术的研究,这样有助于提升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的质量。只有严格的依照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各项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结合了实际的工程特点,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质量,保障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
1陈刚.土建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分析[J].中华建设.2012(02)
2梁笑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7)
1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
在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中,应积极研究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建立关系着能否达到降低建筑资源浪费率的目的。从大体上看,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可分为以下4部分。
1.1综合性的管理体系
1.2节约资源型管理体系
1.3建筑垃圾的处理
在城市垃圾的汇总中,建筑垃圾占到了城市总垃圾的2/5,且城市垃圾的回收率不到5%,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垃圾的回收利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积极分类无用建筑工程垃圾,有针对性地处理会造成污染的建筑废弃物,在设计阶段规划好施工现场的出、入路线。在工程钢筋绑扎过程中,尺寸不同的过剩钢筋可以采用集中加工的方式处理;对于建筑垃圾中的碎石、断砖等,可采用地基填埋等形式回收利用。
1.4采用新科技的管理体系
采用新科技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工程支出,在材料方面,可使用非黏土烧结多孔砖等作为墙体材料;在结构方面,可使用高强度的混凝土和钢筋。这些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还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新技术主要体现在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技术、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预应力技术等方面。
2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评价
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评价是由管理的最终成效和水平决定的,主要评价每个指标的合理性和效益水平。在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中,节约型管理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1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的评价对象
主要评价对象为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和施工过程中所有的管理人员。开展工程目标管理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到之前制定的管理制度、措施,还要将综合评价落实到岗,加快内部管理体系职责的确定,促进管理系统的流程化、规范化。
2.2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的评价内容
结合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上级管理部门制订节约费用的具体措施和节约类型等指标,并根据具体职责确定各个岗位的目标和责任。
2.3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的评价目的
开展施工管理评价可对施工方案的制订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评价和讨论,可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资源;可为现场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顺利完成建筑任务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最终达到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建筑资源的目的。
2.4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评价指标
2.4.1综合管理能力的评价
根据工程的施工背景和施工情况,评价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施工流程、组织情况和责任体系,从而降低劳动成本和管理成本。
2.4.2节约资源管理的评价
节约资源管理的评价指在节约建筑原材料的前提下,综合评价施工现场的节约工作,其评价指标包括节约用料、水和电的程度。
3应用实例
某办公大楼为地下4层、地上20层,建筑总面积69865m3,建筑高度为82.7m,施工前的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建筑的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浇钢框架和剪力墙,建筑物部分采用带型基础和基础梁,工程总造价为1.2亿元,计划2011年开工,2015年竣工。人员组织结构主要为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管理人员中,拥有工程师资格的大于90%,且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均处于较高的水平,工种分类比较明确,主要为特殊技术工种、普通技术工种和非技术工种。在资源节约管理方面,施工单位通过对材料的管理控制和整合分配,有效控制了材料的使用数量;根据工程主楼的外形特点,采用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建筑模板采用定型钢模,定型钢模周转的次数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在综合回收利用方面,该工程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上处理得比较妥当,不仅对建筑垃圾进行了统一回收,还再次利用了这些回收的建筑垃圾。对一些液体垃圾,在专业处理后经检验达标后排放到规定的管道;将在钢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过剩钢筋都用于门窗过梁,较短的钢筋用于拉钩加工;选择建筑内墙体颗粒较小的落地灰用于室内地坪的铺设和管沟垫层。
4结束语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工费,构成,影响因素
0.前言
工程造价即是指建设项目经过分析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各个阶段,完成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及其他相应的建设工作,最后形成固定资产及所投入的费用总和。确定工程造价的重点是根据施工图计算建筑物的工程量,然后通过套用预算定额来确定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进而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计价方法计算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最后得出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造价,按我国最新的分类标准可分为直接费、间接费和其他费用三大部分。免费论文。直接工程费又包括定额直接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构成)、其他直接费。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的使用对工程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影响,有效管理控制好人工费,对整个工程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对工程造价管理中人工费的构成与控制进行分析。
1.人工费的构成方面
人工费,作为工程直接成本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是人工消耗量和预算工资单价之乘积,一个建筑安装工人(现场生产工人)一个工作日在预算中应计入的全部人工费用。内容包括:
⑴基本工资:是指发放给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
⑵工资性补贴: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煤、燃气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流动施工津贴等。
⑷职工福利费:是指按规定标准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⑸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徒工服装补贴,防暑降温费,在有碍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的保健费用等。
2.人工费的计算与取值
2.1计算参照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建设部以建办标函[2006]765号文要求开展建筑工程实物工程量与建筑工种人工成本信息测算和工作,之后以建标造函[2007]44号了有关会议纪要。各地陆续开展了此项工作。开展人工成本信息工作是引导建筑劳务合同双方合理确定建筑工人(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础,是建筑业企业合理支付工人劳动报酬和调解、处理建筑工人劳动工资纠纷的依据,也是工程招投标中评定成本的依据,对维护工程建设各方合法权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所的人工成本信息的作用和水平与预算工资单价是有所不同的。在实际预算时,取值不能低于最低工资单价。以广东省为例吧,广东省劳动保障厅2008.年《关于调整广东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粤劳社〔2008〕34号,从2008年2月19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为:
一类:860元/月,8.3元/小时(广州)
二类:770元/月,7.4元/小时(珠海、佛山、东莞、中山)
三类:670元/月,6.5元/小时(汕头、惠州、江门)
四类:580元/月,5.6元/小时(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
五类:530元/月,5.1元/小时(执行四类标准的市所属部分县(县级市)
年工作日=365-104(休息日)-10(法定假日)=251(天)
月工作日=251÷12=20.92(天)
劳动者所得月工资在剔除规定的三类工资待遇项目和缴纳个人最低住房公积金后,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这些规定,是工程造价计算中要注意的问题。后来的定额预算制度改革,简化了上述做法,实行“定额人工工日不分工种、技术等级一律以综合工日表示”,同时采用统一预算工资单价。
2.2、人工费的基本计算方法
1)人工费单价=人工消耗量×预算工资单价(1)
这是在'综合工日'及统一工资单价情况下的表达(分项工程单价).
2)人工费单价=∑人工消耗量×预算工资单价(2)
这是区分工种,实行不同工资单价情况的表达(分项工程单价).
3).人工费=∑工程量×人工费单价(3)
这是'单价法'计价下,单位工程的人工费计算的基本表达,只能得到人工费用额.
4)人工费=∑∑工程量×人工消耗量×预算工资单价=∑工程量×[∑人工消耗量×预算工资单价]
上述公式表达是将人工费单价(算式2,区分工种)简单代入算式3.
=∑[∑工程量×人工消耗量]×预算工资单价
这是首先做'工料分析'(可以得到单位工程需要的各工种工人的工日数量),区分工种(工资单价可以统一,也可以不统一)情况的表达.也即'实物法'计价.
5).人工费=∑∑∑工程量×人工消耗量×预算工资单价
3.影响人工费的控制因素分析
人工费是建筑施工企业为完成一定数量的建安工程产品而消耗的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人工费是由价格和消耗量两个因素决定的构造为数学模型如下:
式中F为人工费,Ji为各类人工工日单价;Li各类人工消耗的工日数。工日单价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会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及建筑队伍的稳定性。免费论文。工日消耗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人工费的控制要则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成本中的工资含量来实现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中的人工费一般占总成本的10%左右,工程类型不同这一比例也有所不同。根据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归纳起来有五方面的影响因素。
3.1建筑工程的特征
多指建筑工程的类别、规模、建造环境、施工技术特点等。它影响到施工生产对人力的要求,比如需要施工人员的数量、技术水平、工种构成、工艺要求等情况,这些方面反映了工程施工的劳动密集程度,同时也是制定工时消耗定额标准的依据(主要影响工日消耗量)。因此根据不同建筑工程的特征合理地制定和配置劳动力计划,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人员的劳动特长,节约工日消耗,降低施工项目成本。
3.2企业发展状况
指建筑施工企业为进行施工生产所具备的技术装备条件和专业化程度,以及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资料。显然,建筑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人工费比例降低。企业状况对工程成本影响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相对较稳定。
3.3工资水平
工资水平是职工物质利益的具体体现,是有效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项目建设的重要经济杠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可以减少工资支出,同时还可以缩减单位产品的各项费用。在一定的生产发展水平条件下,职工工资水平,首先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及由此形成可供企业自行分配的盈利水平,其次决定于个人在生产劳动中所作的贡献。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施工企业在分配上有了较多的自主权,工资水平就必然受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制约。
3.4人员素质
应优化员工素质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和文化技术水平,采用先进施工技术、设备,提高建筑施工的技术装备水平,广泛推行流水作业,工序作业不间断,实现均衡连续作业,以一定的投资取得较大成效,这是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降低人工费成本的根本途径。
3.5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4.结论
工程造价中人工费的管理控制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我们应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精心策划项目建设,合理确定并控制人工费,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因素,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以求取得较好的人工费控制效果和综合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军霞.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2.
[2]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调整广东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粤劳社〔2008〕34号).
[3]廖小建,杜晓玲.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快速编制技巧与实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行业;经济管理
如今,建筑行业飞速向前发展,社会竞争更加激励,如何才能在建筑工程行业处于不败之地,成了我们建筑行业管理人员深思的问题。我集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行业的经济管理作了如后分析:建筑行业经济管理无外乎就是对建筑工程人才的管理、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建筑工程材料及施工机械管理、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管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这五方面,只要控制好这五方面的管理,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经济效益,降低建筑成本。具体分析如下:
1.建筑工程人才的管理
现今不管在什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都是首要的,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只要企业把这些专业人才管理好,那么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也会带来巨大的改变。而建筑行业的人才主要包括经营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项目经理管理人才、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各工种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各自的管理特点如下:
(1)经营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负责工程项目内部行政管理、人事安排,工程投标、工程项目商务谈判及有关工程项目决策事宜,它直接对企业负责。
(2)项目经理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执行者。负责项目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安排、项目各工种技能施工人员安排、项目资金及材料计划、项目施工进度执行,它直接对工程项目负责。
(3)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是项目施工中各工种配备的专业技术人才。负责各专业的技术、质量监督以及对各工种施工人员的管理,它对项目经理负责、工程质量负责。
(四)各工种技能人才是项目施工各工种施工专业人才。负责工程项目施工每道工序落实、质量把关,它对项目经理负责、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工程质量负责。
2.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
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需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建筑企业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在施工中以合同为依据,组织编制施工成本预算计划,确定项目目标成本,并负责层层分解和监督成本执行情况。只要从以下两点来控制成本:
(1)投标预算的编制。这个工作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一份科学的预算书,决定了成本控制的好坏,而目前很多预算书只是一个宏观调控的指导,没有深入到细节,不能有效地做到成本控制。因此,我们编制预算是要深入细节,比如我们新建一幢楼房,预算编制时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基础部分:要明确到每个细节部位,包括人、机、料等信息。主体部分:这部分最为复杂,需要根据施工顺序来编制,这样不容易漏编及误编,我们要详细到每层的楼板梁等内容,及需要的材料,钢筋型号,混凝土标号等,若是标准层,编制一层即可,否则要依次编制。装修部分和水电安装部分一样,也要详细到每个细节。总之,我们编制时要以“施工顺序为依据,明细到各个细节”。
3.建筑工程材料及施工机械管理
(1)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组织、材料进场计划实施过程。只有对材料组织做到周密、详细有序安排,材料进场计划做到精、准、及时,施工中材料的合理化利用,才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资金周转到位发挥最好的作用。
(2)完善的施工机械配备能有效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有效克服工程施工难度并控制人工费成本。可见,管理人才为项目工程管理的主导者。资金、材料、施工机械配备为项目工程的根本条件。他们共同配合影响着工程项目工期、质量、安全生产。
4.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
(2)质量控制就是执行好PDCA循环,施工质量跟上了,少返工,少拖延工期,也就少了经济损失。所以,质量控制也是项目经济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PDCA指的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Action)”工作循环的简称。它是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方法上的重大变革。它将过去事后检验把关为主的质量管理转变为预防为主和改进为主的质量管理;把过去分散管理方式转变为系统、全面综合治理的方式;把过去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的科学管理方法。它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种科学方法。
5.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对生产率、成本、工程质量水平、建设周期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中必须坚持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认真落实施工安全、交通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等安全管理,才能使施工有序的运行。因此我们要做到如下几点:
(1)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落实责任,源头控制,规范管理,积极推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第一管理者对安全工作负总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按规定配备各专业专职安全员,各施工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自下而上形成安全保障体系。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做好对人的管理关键是增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素质,才能使一切规范、制度等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安全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智力投资,是企业强化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和主要内容之一,更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途径。经常地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使工人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各项法规、制度和作业操作方法,做到应知应会,掌握标准化工作、标准化作业、标准化操作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做到事事不留隐患,人人无违章,实现处处无事故。
(3)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施工企业要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落实重大危险源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以及过程监控、检查和验收。对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深基坑等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建立重大危险源公示制度,公示施工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段的重大危险源,并在醒目位置挂放“重大危险源公示牌”,注明危险源、施工部位、防护措施和责任人等内容。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4)加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投入.要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持续有效地进行安全资金的投入,确保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把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
总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的管理,也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古今建筑业的结晶。它在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的积累中不断的得到发展,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工程建设管理者应不断积累经验,学习高效的管理技能,努力实现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