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十四五”以来,“碳达峰”、“碳减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资料显示,其中,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畜禽碳排放量占全国农业碳排放50%,毫无疑问,推进农业农村畜禽减排固碳将成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由于牲畜能够释放甲烷,动物肥料清理中又会释放大量的碳,畜禽碳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超过了交通汽车的碳排放量,成为全球气候变暖下不可忽略的关键要素。生产端,企业开始通过饲料减量、集中养殖、无害处理、有机堆肥等多种方式,尝试碳循环模式,探索畜牧养殖碳减排的道路。消费端,为减少人类对动物类食物的需求,植物肉、植物奶等替代蛋白开始出现。
从动物的养殖方式入手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畜禽养殖业方式将加快转变,研究发现,高地产排放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选育、扩繁、推广以及提高畜禽废弃物利用率,都可以减少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从而有效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
比如,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量与其采食饲料有关,因为其瘤胃是天然的厌氧发酵环境,每当摄食之后,饲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厌氧发酵,饲料消化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挥发性脂肪酸在产甲烷菌作用下,最终生成甲烷并通过动物呼吸排出,所以,提高畜禽生产力、优化饲料管理、改善动物粪便管理方式等都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
具体来看,秸秆青贮、氨化技术都可以有效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和消化率,提高饲料利用率,单个动物甲烷排放可减少16%-30%,多功能舔砖饲喂技术则可以补充动物所需维生素、矿物质等,从而帮助动物日增重10%-30%,相对减少单位畜产品的甲烷排放量10%-40%。
未来任重而道远
虽然目前已有可行有效的手段来减少畜牧业碳排放,但这一碳排放体量巨大的产业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
比如,前期的碳排放统计工作难度大,可操作性低,由于我国散养护数量众多,养殖规模难以明确统计,作为碳排放主体的养殖种群一直在动态变化中,而且随下游市场价格波动、上游饲料价格波动、疫病发生和防疫工作等因素影响,养殖种群呈现大起大落的局面,而如果不能明确统计出清晰的数据,也就难以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有行业分析师认为,除了前期碳排放量的统计工作是难点以外,在当前的产业结构下,减碳排还可能会伤及头部企业,因为类似生猪、活牛、肉羊等的养殖产能都是高度分散的,产业结构仍然以散养户居多,无力承担碳减排的任务,甚至会逃避应尽的碳减排责任义务,国家对其监管的成本太高。
这时候,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监测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包括建立中国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数据中心和数据共享平台,定期获取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数据、产品和技术资源等等。
本文作者:Grey
已报名企业
土壤改良及修复
畜牧大集网
狼哥畜牧报价
《环境生态学》杂志社
中粮集团
农科院信息所
国家农业图书馆
湖北孔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国际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亿太普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春雨惊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泰信泰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新农资360
海南一方诚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畜牧业》杂志社
大连东方惠农牧业有限公司
北京海月申申文化有限公司
天下星农
平恒投资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废分会
北京天下星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惠农圈
易成九通
北京中科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骅兴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双仕达国际传媒有限公司
易食鲜
CCTV17
北京中农服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名单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