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贮玉米行业发展现状:受到国家政策关注市场前景广阔

方法与普通籽实用玉米相同,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有利于获得高产

播种期

与大田作物播种期相同,在黑龙江大部分地区一般在5月上旬播种

播种量

合理密植有利于高产,若采用精量点播机播种,播种量为2~2.5kg/亩,若采用人工播种,播种量为2.5~3.5kg/亩。一般青贮玉米的亩保苗数为5000~6000株

播种方法

采用大垅条播,实行垅作,行距60cm,株距15~20cm,单条播或双条播都可,但双条播可获得较高产量

混播

青贮玉米与秣食豆混播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同时还可大大提高青贮玉米的品质。以玉米为主作物,在株间混种秣食豆。秣食豆是豆科作物,根系有固氮功能,并且耐阴,可与玉米互相补充合理利用地上地下资源,从而提高产量,改善营养价值。混播量为:青贮玉米1.5~2.0kg,秣食豆2.0~2.5kg

田间管理

与大田作物管理方法相同,需要进行除草、间苗、施肥及中耕等。施肥量为10~15kg/亩

二、全球青贮玉米行业市场分析

三、中国青贮玉米行业市场分析

青贮玉米和籽粒玉米的对比

指标

优质籽粒玉米

优质青贮玉米

产量

高籽粒产量和高实验重量

高可消化饲料的总植株产量

籽粒水分

在收割时尽可能干燥

保持50%胚乳线

籽粒硬度

尽可能坚硬以降低破损可能性

柔软且易碎,易于消化

籽粒大小

小,降低破损可能性

大,增加破损可能性

茎秆水分

干燥后达到65%的植株水分,并保持这一水平以延长收成期

茎秆完整性

为了晚季谷物收成,尽可能坚固与坚硬

尽可能柔软和有弹性,得以在青贮收成后保持竖立

穗高

在植株较高位置,以确保收割机能够收获

在植株较低位置,以增加穗以上部分可消化纤维比例

收获状态

湿润强壮的茎秆,能够支撑带有玻璃状、坚硬且干燥籽粒的穗

大植株,伴随着柔软的茎秆和大而易碎籽粒的超市的穗。茎秆和穗的干燥程度互补

政策

内容

2016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

2020年青贮玉米面积计划达到2500万亩。

《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饲料产业坚持以养定种的原则,以全株青贮玉米、优质苜蓿、羊草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优质饲料生产

20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大力推进“粮改饲”政策,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大规模发展适应于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牧业需求的青贮玉米。

2020

《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因地制宜推行粮改饲,增加青贮玉米种植

《2020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

大力发展全株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生产,力争全年完成1500万亩以上。

同时,根据中国种子协会青贮玉米分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仅2200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4%,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全株玉米青贮的成本也不断上涨,2020年达到500元/吨,而在玉米青贮收储完全成本方面,上海及周边、宁夏、河南以及河北部分地区最高超过750元/吨。

不过,近年来我国牛肉羊存栏量整体保持增长,截止2020年我国奶牛存栏为615万头,肉牛存栏量9562.1万头,假设以西方发达国家通常标准饲养,饲喂1头奶牛年需青贮玉米3亩、肉牛需2亩,则青贮玉米市场空间可达2.28亿亩。由此可见,我国青贮玉米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年鉴显示,2022年我国板栗总产量234.31万吨,种植分布在河北、湖北、山东、辽宁、云南和河南等24个省份。河北、山东、河南是我国板栗主产区,这三个省份板栗产量合计在全国板栗总产量比重为37.4%。其中河北板栗产量44.6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9.06%(近1/5),位居全国第一。

根据2023云南农业年鉴显示,咖啡种植面积达130万亩,年产量为11.3万吨,农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据了全国咖啡种植总量的98%以上。这一数据表明,在我国咖啡产业版图中,云南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从细分谷物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289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50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236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1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42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15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104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3万公顷。

全国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超3.0亿亩,总产超7亿吨,总产值超2万亿元,以10%的种植面积,创造了约40%的种植业产值。可见蔬菜种子作为蔬菜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在国内市场需求庞大。农业农村部数据估计,中国蔬菜种子年用量为10万吨,过去五年进口量为9000-10500吨,约占蔬菜种子总用量的10%。

生产端:我国是全球花生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分别约占14%和37%左右),且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498万公顷,同比增长6.3%;产量约为1923.07万吨,较上一年同比增长4.9%。

近年我国播种面积与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还不足5000万亩,到2023年蔬菜播种面积已达到3.4亿亩,产量8.29亿吨,年人均占有量588公斤,相当于每人每天消费蔬菜3斤以上。

2019-2023年我国鲜牛肉市场规模由不足5000亿元增长至6000亿元以上,预计2024年我国鲜牛肉市场规模将超650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5%。

THE END
1.一年两季玉米机械化种植方法与流程1.本发明涉及玉米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年两季玉米机械化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对粮食的要求和需求逐年提高,也使得玉米需求量连续多年增长,玉米供给量却徘徊不前,玉米自给率也不断下降;同时,养殖企业发展迅速,对于玉米作为青贮饲料的需求也在增高,但现有的一年一季青贮...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1/202210366717.html
2.NYT3462NYT 3462-2019 全株玉米青贮霉菌毒素控制技术规范.pdf,ICS 65.120 B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3462—2019 全株玉米青贮霉菌毒素控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H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in whole corn sil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331/6004052201002152.shtm
1.青贮技术提高饲料质量与储存效率的智慧选择青贮饲料制作过程通常包括选材、堆放和管理三个阶段。在选材阶段,需要根据不同季节和地区特点选择合适的作物残体,如玉米秧、高粱秧等。在堆放时,要确保堆肥充分接触空气,以促进微生物生长。此外,定期翻搅也是保证青贮效果的一个关键环节。 青贮技术对环境影响分析 ...https://www.pcr8nv7es.cn/yang-zhi-bai-ke/477501.html
2.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推介发布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的通知5.玉米品种互补增抗生产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联系人:李潮海、刘天学、张永恩 联系电话:18638287106 6.鲜食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联系人:周波、李玉玲 联系电话:13607666269 7.全株青贮专用型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https://www.qiule.cn/article-103269.html
3.青贮玉米的种植技术与操作规范适宜刈割时期确定为蜡熟期。乳熟期也可青贮,乳熟期刈割的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稍高些。 2、刈割方式 全株刈割,即将玉米的秆、玉米苞(籽粒)等地上部分齐地面整株刈割,全株进行切碎青贮。刈割时注意留茬高度,不能将地面泥土带到饲料中。 小结:本文对青贮玉米从种植都刈割全过程的种植技术及操作规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https://www.comiy.com/h-nd-93.html
4.全株玉米青贮作为优质的饲草料,是畜牧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提前...全株玉米青贮作为优质的饲草料,是畜牧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提前收割玉米青贮,让农民由原来的一年两季粮食种植,变成了现在一年两季粮食一季蔬菜的种植模式。通过这种生产模式,养殖场不仅解决了奶牛饲料来源问题,而且使场内粪污得到了充分的处理及利用,达到粪污零排放,还能让农民增收,可谓一举“三得”。文段主要介绍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d4a46b81ca8c4bdd958dde28fb50e475.html
5.青贮玉米工作汇报10篇(全文)镇政府领导积极联系土地、电力等部门,聘请县、镇畜 名专业技术人员进驻我镇实行责任包抓,科学指导青贮工作。从项目用地、用电、青贮窖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制度建立、青贮机具购置调配、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落实等方面全力做好协调、督促、落实、指导和宣传等服务工作,督促加快建窖进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9ny395w.html
6.2020年山西农业生产主推技术发布40种农技上线2.技术要点:以2米为一个种植带,采用50cm等行距种植,2行青贮玉米+2行豆科绿肥。其中,玉米株距20cm,拉巴豆株距20cm,汾牧绿株距15cm。青贮玉米亩留苗3500株。播种后用异丙甲草胺除草剂封闭。按照青贮玉米收获标准机械一次性收获。次年注意耕作带轮作。此技术以大型养殖企业为依托,形成“企业带动、农民种植、订单生产、...https://www.sxgov.cn/content/2020-03/02/content_9827157_2.htm
7.青贮玉米新品种——‘北农85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亩生物产量(干重)140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7%。生产试验平均每亩生物产量(干重)1154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3.8%。 栽培技术要点: 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种植密度每亩5000株左右。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北京地区作为春播青贮玉米种植。注意预防倒伏。https://kjc.bua.edu.cn/info/1106/2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