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大豆创全国单产记录背后的“新”路历程

干货满满:大豆创全国单产记录背后的“新”路历程

【编前语】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地域辽阔,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且与东北大豆产业带纬度相近,非常适宜大豆种植,大豆单产高于全国水平,是大豆良种攻关的理想之地。近年来,新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安排,扩大大豆种植。

为稳定今年大豆生产,保障种豆农民合理收益,中央农办协调推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统筹考虑大豆市场供需形势、比较效益和农民种植意愿等因素,出台一揽子稳定大豆生产支持政策措施,形成补贴、保险、收储协同发力的一套政策“组合拳”,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释放明确信号。

左上:冬小麦收获后复播大豆,通过科学管理,大豆长势喜人。左下及右图:大豆成熟的季节,第七师一二九团各连队的职工们抢抓晴好天气,纷纷投入到紧张的采收工作中,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01:高产纪录连连看↓↓↓

467.24公斤兵团大豆再创全国单产纪录

9月22日,在新疆农垦科学院25亩“龙垦324”高产创建示范田里,国内有关专家选取1.18亩示范样方进行实打实收,实收单产467.24公斤,兵团再次创造我国大豆的高产纪录。

同日,在新疆农垦科学院150亩“新振豆1号”高产创建示范田里,国内有关专家选取3.49亩示范样方进行实打实收,实收单产420.38公斤,远超全国大豆平均亩产水平。

“龙垦324”属高产大豆,具有植株高、节多荚多等特点。“新振豆1号”属高油高产大豆,具有抗倒伏、荚多、籽粒较大等特点。专家组认为,2个品种采用膜下滴灌超高产栽培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大豆品种增产潜力。

9月22日,在新疆农垦科学院高产创建示范田里,国内有关专家正对高产大豆鉴评。张恒斌摄

“大豆要高产,种子要先行。近年来,新疆农垦科学院与育种单位、种业企业紧密协作,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石河子综合试验站站长战勇说,从2021年开始,新疆农垦科学院积极与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合作开展大规模大豆新品种试验示范,筛选的“石大豆1号”“新大豆1号”“新大豆23号”等6个高产品种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近几年,兵团大力开展大豆高产创建,大豆种植区域已扩大到13个师124个团场。截至去年底,大豆平均亩产达到224公斤,其中,春播大豆平均亩产241.24公斤,复播大豆平均亩产193.2公斤,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战勇说:“大豆高产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运用,带动了一批种植户提高种植能力,兵团第八师147团19连在400亩地种植的‘新大豆23号’经专家组测产,亩产达403.48公斤,创出大豆高产典型。”

盐碱地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创南疆高产纪录

9月20日,新疆农业科学院邀请有关专家,对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疆综合试验站和自治区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盐碱地核心示范区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经测算,此次测产产量最高的为“4行玉米+4行大豆”种植模式,玉米折合亩产1045.78kg,大豆折合亩产78.32kg,均创南疆高产纪录。

此次测产的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位于喀什地区泽普县新疆大豆育种家泽普基地,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联合喀什地区农业农村局、新疆天玉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创建。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疆综合试验站站长、新疆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严勇亮介绍,该示范田集成北斗导航一体化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病虫草害一体化防控、全程机械化种植等技术,首次在土壤pH8.0—8.5,含盐量0.2%—0.3%,有机质含量0.6%—0.9%的轻度盐碱地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

2022年,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大豆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团队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列入团队重点研究方向,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和种植模式筛选试验,确立了“2+4”和“4+4”两种种植模式,筛选出的玉米品种为鼎玉678、天玉808和登海605,大豆品种为合农71。

新疆盐碱地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示范田实收测产现场。新疆农业科学院供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严勇亮说,此次新疆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实现了轻度盐碱地条件下,“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一产双收的目标。

南北疆大豆频创高产纪录

新疆自2018年加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以来,加快了大豆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推动了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2021年10月5日,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邀请专家对泽普县麦后夏播大豆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测得亩产330.39公斤,刷新新疆夏播大豆高产纪录。

“2019年亩产304.8公斤,2020年亩产310.74公斤,2021年亩产330.39公斤。”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疆综合试验站站长丛花说,“今年,我们有信心再次刷新新疆夏播大豆高产纪录,力争我区在全国大豆高产竞赛中榜上有名。”

2018年,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在南疆设立综合试验站,丛花带领团队在南疆开展麦茬夏播大豆新品种引进筛选与示范推广研究,先后引进大豆品种200余份,最终筛选出中黄30为南疆大豆主栽品种。

“南疆四地州冬小麦种植面积近700万亩,大豆作为矮秆作物,非常适合麦后果粮间作。”丛花说,近年来,南疆各地州新建众多豆制品加工厂,企业对大豆原料需求量大,团体通过推广配套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作业,提高农民种植大豆水平、推动扩大大豆种植规模,促进大豆产业发展。

在南疆,夏播大豆创出亩产新高,在北疆,膜下滴灌超高产栽培模式示范田的春播大豆同样创出亩产新高。

2020年10月1日,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石河子综合试验站,专家对膜下滴灌超高产栽培模式示范田的春播大豆,进行实收测产后宣布:亩产达453.54公斤,创出全国大豆高产新纪录。

02:科技助力↓↓↓

开展科研攻关提高经营效益

1月6日,新疆首个大豆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新疆农业科学院挂牌成立。研究院将整合科研单位、高校和种业企业研发力量,共同开展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选育优良大豆品种,提高新疆大豆生产水平和经营效益。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研究室工作人员在挑选大豆种子。王志清摄

新疆大豆产业技术研究院副理事长张金波说,下一步,研究院将与以天玉种业为代表的企业精准对接,形成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的通道,聚焦新疆大豆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不断提升大豆单产水平与良种自给率,加快推进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构建新疆大豆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提高新疆大豆产业的规模与影响力。

麦后免耕精播大豆技术助增产

近年来,第四师农科所、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过多番论证和试验,在选用优良适宜品种、抓好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今年开始进行麦后免耕精播复播大豆示范工作,以点带面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在冬小麦原茬地直接进行免耕覆秸、抢墒带滴灌带播种,这样既节省机械的种植成本,又节省种量,提高大豆的产量。”六十八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曹鑫宇说。

因采用了免耕技术,播期较往年提前3至7天。张婷摄

“麦后免耕精播技术的应用,将对提升大豆亩产、落实大豆振兴计划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第四师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姚文飞表示,下一步,该站及农科所专业技术人员将持续加大复播大豆苗期和全生育期的田间管理督导工作,以实现大豆面积和单产双提升的目标。

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提高生产水平

据介绍,该项目是自治区科技厅2022年第三批自治区重点研发任务专项。自治区科技厅、农业农村厅聚焦大豆产业技术难题和关键核心问题,共同凝练科技需求,确定攻关任务,联合组织实施。项目由自治区植物保护站联合新疆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石河子大学等单位共同申报,充分发挥各单位在科研、创新、推广方面优势,强化协同与集成,组建大豆病害、虫害、草害3个课题组开展专题研究。

03:专家护航↓↓↓

严勇亮:甘做大豆增产的“奋豆者”

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严勇亮进入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工作。此后,他长期扎根于南疆科研基地,从事大豆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带领团队在大豆增产上取得重要成果。

2022年,农业农村部授予严勇亮“奋豆者”荣誉称号,以表彰他扎根农村地区,为大豆增产所付出的努力。

听农业技术员说大豆“变形记”

一颗颗小小的大豆,经过加工就成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食品,利润空间也将大幅提升。

THE END
1.大豆种植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通称黄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由野生大豆通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东北最著名,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豆什么时候播种吧! 黄豆的种植时间是根据天气的不同而改变的,而其种植的时间一般主要分为春播和...https://www.meipian.cn/2y4wxlc4
2.东北“大豆高校”:专攻各时期难题培育推广百余优质大豆品种中新网哈尔滨4月22日电(记者 姜辉 王妮娜)种子安全与否,影响着粮食的产能和品质。记者随黑龙江省教育厅近日组织的媒体“涉农高校行”活动在东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解决了中国和黑龙江省各个时期的大豆关键技术和难题。黑龙江省大豆科研一线人员中,80%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大豆科研人员中,40%有该校“血缘”。 https://m.gmw.cn/2021-04/22/content_1302247936.htm
1.大豆栽培技术(精选十篇)东北大豆产区4月下旬到5月上旬开始播种,地膜大豆可适当提前播种。东北地区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等距精量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3~5厘米。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一般60厘米小垄种2行,90~105厘米大垄种4行,小行距12厘米左右,亩密度加大到2.5万~3万株,增产15%~20%。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szpasuv.html
2....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7月9日上午,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东北农业大学承办的“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继续教育学院七楼会议室举行。来自我省从事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农业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业推广技术人员、涉农院校专业技术与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等150余名...https://www.neau.edu.cn/info/1043/24220.htm
3.大豆实习报告因此,合理选用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的高油品种,并配套实用的高产栽培模式和技术措施来增加产量,对于较短时期内提高目前东北高油大豆生产水平和整体品质,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通过各地的生产实践来看,高油大豆高产栽培的品种选用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品种成熟期适宜,确保霜前充分成熟积温、生育日数和熟期是否近似于当地主...https://www.ruiwen.com/shixibaogao/758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