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吴楠通讯员徐毅魏建军苏丽妍报道:今年以来,我市农业部门结合春季农业生产,大力发展青贮玉米,进一步优化“粮经饲”种植结构,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玉米是我市传统优势农作物,在山区农民群众解决温饱问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农业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大宗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的新形势下,玉米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生产效益不断下降,已成为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重点“去库存”的大宗农产品。我市玉米生产也陷入种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尴尬境地。
为充分发挥我市玉米生产优势,今年以来,我市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积极发展青贮玉米作为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的重要途径。
青贮玉米,就是在玉米棒籽粒尚未完全成熟时收获其鲜绿全株,经切碎和乳酸发酵后,用作牛羊等草食牲畜的饲料。青贮玉米是牛羊非常喜爱的主食,牛羊全年吃青贮饲料,可有效提高牛羊肉产量和质量。
在去年成功引种青贮玉米品种“雅玉8号”的基础上,今年市区农业部门结合春季农业生产,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在郧阳区谭家湾镇五道岭村壮硕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推广“粮改饲”模式,兴建“鲜甜玉米+籽粒玉米”两季全株青贮玉米饲料示范基地1000亩,同时发展紫花苜蓿300亩、多花木兰400亩。目前,鲜甜玉米已播种完毕,待收获后,再种植籽粒玉米“雅玉8号”,预计今年该基地可生产青贮饲草料4000吨。
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一是优化了“粮经饲”种植结构,实现了粮食变饲料,为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提高了玉米种植效益,青贮玉米使玉米生产一季变两季,效益明显高于常规种植玉米。经测算,种植青贮玉米两季,每亩可生产青贮饲料3.5吨左右,按目前市场平均价每吨340元计算,亩均产值可达1200元左右,比常规种植玉米亩均增收400元以上;三是可有效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常规玉米秸秆大多未被有效利用,而青贮玉米实现全株利用,不仅可有效化解农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青贮玉米秸秆通过牛羊过腹转化,可产生优质有机肥料,用来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发展有机农产品。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农业部门将围绕农业提质增效,继续加大青贮玉米推广力度,同时积极探索青贮玉米产业化开发模式,进一步优化“粮经饲”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玉米在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