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新都区军屯镇文昌社区8组田间,一排排玉米在初夏骄阳下更显挺拔。随手扒开一个棒子的“金缕玉衣”,只见淡乳黄色的“珍珠”间,随机点缀着淡紫色“玛瑙”——这种“颜值”超高的鲜食玉米,就是我省今年审定的新品种、也是我省首个自主选育甜糯比1:3的带色“甜加糯”鲜食玉米品种:锦甜糯198。
1:3甜糯比背后是高科研“含金量”
如今市面上,同时具备彩色、甜、糯三大重要特性的玉米,似乎并不少见。看起来都是“彩、甜、糯”玉米,锦甜糯198跟它们有啥不一样?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该品种的选育团队领军人物、鲜食玉米专家,四川农科院水稻高粱所研究员杨跃华。
杨老师告诉记者,这不得不先从玉米新品种选育开始说起。简单来说,要想得到同时具备甜籽粒和糯籽粒的玉米,需要选用糯玉米母本和甜玉米父本进行杂交,最终使甜玉米基因和糯玉米基因融合。
农贸市场上除省外引进的外,部分带色“甜加糯”玉米,同一个玉米果穗上,除了具备”甜籽粒、糯籽粒外,还多出了一种“粉籽粒”,极大影响了玉米的口感与价值。这是父本甜玉米基因为非双隐性甜玉米基因导致的。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1:3的甜糯比!以平常对玉米的标准,这个比例既不会过于甜,也不会特别糯,口感细腻柔软、香味浓郁。”杨跃华告诉记者,为了让“好吃嘴儿”们吃上这样甜糯比适中的玉米,科研人员可没少下功夫。同时,他也骄傲地提到,这是我省首个自主选育甜糯比1:3的“彩甜糯”玉米品种。
杨跃华向记者展示锦甜糯198。袁宇君摄
“实测面积0.48亩,实测产量587.2公斤,折合亩产1223.33公斤……”近日,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所对锦甜糯198示范田进行了测产验收。
相较于认可该品种在高产方面的优异表现,测产评价专家组组长、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姚光贵更想谈一谈该品种可能为四川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
姚光贵直言,面对消费者日益旺盛的鲜食玉米消费需求,四川作为我国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试点区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者,做好锦甜糯198等优质特色新品种的推广,将有利于挖掘我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更多可能。
如需转载,请私信小编,或致电:028-86968693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