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糯玉米演绎的“供给侧改革”

从卖饲用玉米到卖鲜食玉米,效益翻几倍

近年来玉米种植效益持续下滑,在濉溪县孙疃镇陈楼村,种粮大户陈印节却越种越带劲。这是为啥?

一进陈楼村,田野里翠绿挺拔的玉米就给出了答案:这里农民种的是不多见的糯玉米。陈印节的900多亩玉米,就有400亩是糯玉米。

种了多年饲用玉米,为啥要换糯玉米?陈印节对记者说:“这都是市场逼的。”

“玉米价格不断跌,销路还不好。我心想这咋弄?就出去看,转一圈盯上了糯玉米。”陈印节试着种几亩,发现很受消费者欢迎,一下思路就打开了:啥好卖种啥。

糯玉米一年两熟,效益好。饲用玉米论斤卖,一亩纯收入一般不到300元;糯玉米论个卖,价高还畅销,一亩纯收入上千元。“糯玉米效益高不意外。”在省农科院的玉米专家王俊看来,糯玉米和甜玉米等鲜食玉米几十年来一直有种植,但不成气候,主要原因是没什么人吃。今天,人们对“精品粗粮”有了更大兴趣,消费量快速增加,自然供不应求。

现在,皖北清一色的饲用玉米格局正在改变,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长势”越来越好。

不仅是玉米,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过剩。去年,我省粮食产量由2010年的616亿斤提升到683.5亿斤。产量高了,效益却没相应提高,原因是结构不适应市场。以调结构作为核心,我省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果蔬茶等特色农产品,着力把农业综合效益“调”上去。

调结构效果显著。从今年夏粮看,主产区小麦面积稳中有增,一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非主产区面积缩减,总产和单产双提升。这显示种植业整体布局不断优化,真正做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从今年秋粮看,全省调减双季稻、籽粒玉米、棉花155.3万亩,增加一季稻、大豆、蔬菜168.2万亩,新增稻渔综合种养20万亩、粮改饲29万亩。这种面向市场,以供求信号导向的面积增减,为效益提升奠定了基础。

加工优质玉米打品牌,精品出“溢价”

光种还不行,还得会卖。

陈印节告诉记者,在跟加工企业打交道时发现,糯玉米在地头一般1块多钱一根,经过蒸汽熟化,真空包装,价格能卖到3块钱。增值的秘密,在于多了加工环节。

搞个加工厂是不是能挣更多钱?陈印节越想越心动,跑贷款、学技术、买设备,很快就热火朝天干起来,“困难很多,但是政府也给予很多支持。”

陈印节赶上了好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土地流转加快,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壮大。因势利导,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加强扶持,培育现代农业的带头人。现在加工厂已投入使用,带动不少农户搞甜玉米种植。

“加工后每亩玉米利润2000元,翻一倍。”陈印节说,他还注册了“顺军”作为商标,开发礼品装。随后又开发罐装玉米饮料、真空包装鲜食玉米粒以及食用玉米黑色素等,产品线越拉越长。

从卖玉米棒子到卖玉米产品,陈印节赚得更多。

年初,我省出台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重点组织实施优质规模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农业新业态拓展、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品牌创建等五大工程,到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8000家,并培育一批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甲级队”。

以优质农产品对接市场,追随消费升级

除了400亩鲜食玉米,陈印节还种了500多亩黄玉米。既然鲜食玉米效益更高,为啥不全种上?

“啥只要多了,肯定卖不上价。”陈印节很有感触地说,这些年村里有人种葡萄、梨子等水果,一开始效益都好,十里八乡一哄而上就不行了。

农民的朴素认知,蕴含着经济学基本的供求关系定律。从全省看更加一目了然。我省是玉米大省,常年种植面积一千多万亩,如果都发展鲜食玉米,当主粮都吃不完。安徽玉米必须立足饲用。

饲用玉米就一定效益不行吗?

去年夏种,陈印节找到隆平公司,订购了专用玉米种子。这种玉米粗蛋白含量高,每吨高1%就能多卖50元;到秋收,别的农民在地头卖给贩子,他用网袋挂起来晾晒。“主要是防霉变,而且等几个月价格从每斤七毛二涨到八毛钱。算下来每亩多卖近200元。”陈印节说。

为了跟上加工企业要求,陈印节说他正在筹划建烘干塔,以稳定玉米品质。

“作为饲料加工大省,我省企业每年从省外大量买玉米,主要是本地玉米经常霉变,饲料企业不敢用。”安徽隆平农业合作社投资公司总经理朱立猛透露。这样的供需失衡,在很多农产品上都存在。

“长期重产量而忽视生产与消费、产品与市场衔接,对品种、品质和品牌建设重视不够。”省农委副主任王华说,结果就是“想卖的卖不掉,想买的买不到”。面对新问题,我省从供给侧入手,引导农民从追求高产向优质转变,以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为重点,形成更加合理的农产品供给体系。

2015年开始,我省多个玉米产区推行“优质专用安全饲用玉米”种植。前不久我省又出台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计划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多个专项行动,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省以中筋小麦为主。但食品工业发展对强筋和弱筋小麦需求在增长,产与供脱节。于是,去年全省41个县(市、区)开展专用品牌小麦生产,总面积达530万亩。品质为先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从今年夏粮看,全省小麦三等以上比例占85.6%,比上年增加52.5个百分点。由于品质好,价格高,全省小麦因品质提升每亩比去年增收130元左右。

北京现代重庆工厂昨天(19日)顺利落成。这既是北京现代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所做的重要布局,也是企业践行供给侧改革,加速转型升级步伐的重要举措。

宽泛一点看食品消费的供给侧改革,一杯放心牛奶、一碗可口热饭,这样的需求最应被满足

THE END
1.中国粮食加工业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五、玉米肽 第四节 2024年中国玉米加工技术分析 一、鲜食甜糯玉米速冻加工技术 二、玉米薄片加工技术 三、玉米酿造甜酒加工技术 第六章 2024年中国大豆加工行业解析 第一节 2024年中国大豆生产概况 一、中国稻谷种植规模及区域分布 二、我国大豆面积、产量及亩产数据 三、中国大豆生产和科技工作展望 第二节 2024年...https://www.cir.cn/7/21/LiangShiJiaGongYeDeFaZhanQuShi.html
2.800吨鲜食甜糯玉米加工项目建议书.doc商业策划...800吨鲜食甜糯玉米加工项目建议书.doc,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章 总论 PAGE 1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 概况 西吉县聂家河流域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1月20日,注册资金239万元,现有社员101名,其中农民社员100名占99%,企事业单位1名,占1%。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2/0820/2822161.shtm
3.农业部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美国燃料乙醇消耗玉米是否会出现新变化,将对未来国际玉米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进而波及国内市场。国际大豆等其他大宗农产品市场的变化也会影响国际玉米市场。此外,人民币汇率变动、原油价格走势、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等也会影响国际玉米价格走势及中国玉米进口形势,进而对国内玉米市场产生影响。http://journal.crnews.net/nybgb/gg/910033_20150421093900.html
4.吉林大米网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综合信息门户网站按照吉林大米中高端市场定位,铺设吉林大米品牌腾飞“跑道”,建立了4个版本的营销模式,分别是1.0版本的直营店、商超专柜模式;2.0版本的网上销售模式;3.0版本的产区-社区直通车模式;4.0版本的“吉田认购”专属稻田订制模式,通过“互联网+农业”、“基地+市场”、“消费+体验”新的营销模式,把产品资源、产地资源有机整合...https://www.jldmw.com/
1.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精选八篇)加工会使整个产业变得更具竞争力。云南省在马铃薯种源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农户种薯来源一般是通过用商品薯来做种薯, 使用商品薯做种薯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如品质差、产量低、病虫害多等, 这使得马铃薯在品质上出现杂、乱、多的现象。另外, 云南省马铃薯主要是以鲜食为主, 缺乏适合加工的马铃薯品种, 从而影...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8xhi20.html
2.鲜食玉米消费趋势分析...9 六、 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1 MacroWord. 2 / 13 一、引言 在对鲜食玉米的需求分析研究中,消费群体特征是一个至关重要 的方面。了解消费群体的特征可以帮助生产商更好地定位市场、制定 营销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销售。 针对鲜食玉米的投资建议与策略,投资者可以通过深入市场分析, ...https://doc.mbalib.com/view/61dfe63a56bcf16ed0a1b7c5a03d7b12.html
3.2024年24期粮情快讯近期玉米开启反弹模式,截至上周五大连玉米期货主力2411合约从前期2245低点反弹至2329;目前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较日前低点价格回涨10-66元/吨左右;东北地区下行趋势放缓,黑龙江绥化地区深加工价格略有反弹。总的来说上一轮下跌基本告一段落,近期玉米重回震荡。此外,近期市场传言后续将约谈部分国内进口商,主要议题是要求控...https://www.fzgrain.com/index-article-details-doc-12828952.html
4.新粮上市节奏放缓饲用消费回升四季度玉米价格走势偏强对于未来的玉米价格走势,洪涛认为,目前国储玉米价格上涨,优质鲜食玉米价格较好,玉米新粮上市价格将会基本平稳。 而袁帅则表示,目前看来,国内玉米价格处在了比较乐观的局面,伴随着新季玉米大量持续上市后,国内玉米价格将面临一定的回调局面。 与此同时,他强调了今年我国玉米的生产成本有所上升的情况。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10152530340589.html
5.2021第二届中国(长春)中高端粮农产品展洽会最新会展1、主要粮食品种玉米、稻米、高粱、大豆、鲜食玉米市场供需分析 2、粮食仓储加工新技术研发动态与科研成果介绍 3、粮农产品创新营销辅导报告 三、第36届中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 4月28日全天9:00-16:00 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大饭店三楼丹麦厅 专家报告: 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