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高身体容易缺水,很容易中暑,想要顺顺利利的度过夏季就要学会一些夏季养生知识,比如喝水要慢慢喝,要多吃些苦味菜、凉性蔬菜等等,下面我们来看看夏季防暑降温的13个小常识
1、喝水: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2、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3、喝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4、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等。
5、多吃各种瓜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6、留意体重变化: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7、外出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8、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发量不多的人。
9、及时散热: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11、慢慢地适应气温的转变: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不要逞能。
12、穿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13、多洗澡:帮汗水离开人体。
1、切勿“快速冷却”
从外面归来一身汗,又热,很多朋友马上就来个“快速冷却”,开很大的空调或风扇、喝冰冻饮料,有的朋友甚至马上去冲冷水澡,这些其实都是不正确的,对身体很不好,建议稍息过后再凉快。
2、及时补充水分
夏季养生应该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但最好少喝果汁、可乐、汽水等饮料,因为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刺激。所以夏季补充水分可以多喝点白开水、淡盐水、或热茶。
3、饮食不要太过清淡
5、不要过量饮酒
一杯小酒、一叠花生,几个好友吹吹水、聊聊天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但注意不要喝太多哦。因为人体在夏季受高温的影响很容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如果大量饮白酒,就会助热生湿,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6、备一些消暑药物
夏季高温容易中暑,所以最好被一些常用的消暑药物,以防不时之需。
无论是饮食上,还是其他方面,夏季养生要注意防暑、降温,其中的这些小常识更要知道。呵护自己,从每一件小事做起;防暑降温,从掌握小常识开始。
(1)迅速将中暑患者移至凉快通风处。
(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
(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重点擦拭双侧腋窝和腹股沟)帮助散热。
(5)重度中暑患者立即送医院急救。
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应准备一些防暑药物,常见的药物和食物有: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
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以开水泡代茶饮。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
西瓜:西瓜是天然的白虎汤,具有很好的清热养阴作用,是夏天去暑消喝的佳品。
夏天是蚊子特别活跃的时候,尤其是晚上,在耳边嗡嗡的响个不停,而且被蚊子咬了还会瘙痒难忍。所以要注意要把房子给打扫干净,不给蚊子来的机会;外出时要避开杂草;夏天穿的衣服颜色要淡些;身上不要喷太多的香水;可以买些杀虫剂;可以多吃些维生素B,做到这几点就可以预防被蚊虫叮咬。
炎炎夏日,汗流浃背的感觉大家都有过,还有些体弱的人猝不及防就中暑晕倒,令人担忧。人不可能一直呆在空调房里,所以暑热不可避免,但是了解一些解暑的方法,让自己和家人安全度过夏季,还是很有必要的。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夏季解暑的方法。
在炎热的夏季,街上的人们穿着最凉快的衣服来抵御夏天的炎热。夏天穿得越少就越凉快吗?不,不,不!由于炎热的夏季天气,皮肤不仅不会消散热量,还会在炎热的夏天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温度接近或超过37°C。从这个意义上讲,越是暑热难熬之时,男性越不要打赤膊,女性朋友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或短裤,现在就教一下大家怎么穿衣才能更凉快的度过炎热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