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我国已建设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水体达5660万立方米,产量47万吨。在内陆,池塘标准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冷水养殖、稻田养殖、盐碱水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蓬勃发展,目前,我国水产品的养捕比例已由“十三五”初的75:25提高至82:18,养殖产量占全球近60%。
然而,在产量攀升的同时,我国水产品产业也面临着“空间不够、效率不高、底线不牢”等多重挑战。空间资源的紧缺限制了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传统保鲜与物流技术的局限导致效率难以突破,而产品质量在长途运输与储存过程中的损耗则成为行业发展的隐痛。
近些年,随着液氮冷冻锁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水产品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液氮,作为一种温度低至-196℃的超低温制冷剂,能够在瞬间将水产品的温度降至冰点以下,使细胞内的水分迅速冻结,形成微小且均匀的冰晶。这种超快速冷冻方式有效避免了大冰晶对细胞结构的破坏,最大程度地锁住了水产品的鲜嫩口感、丰富营养和原汁原味。
液氮冷冻锁鲜技术的应用,有效延长了水产品的货架期,使其能够跨越更长的运输距离,突破地域限制,抵达更广阔的市场。无论是鲜美的虾蟹,还是鲜嫩的鱼类,都能以近乎刚捕捞时的品质呈现在消费者餐桌上。这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也为水产品的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开辟了新路径。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袁晓初:农业农村部将加快实施远洋渔业、海上牧场、渔港经济区、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等一批引领性、示范性的重大项目,继续强化资源养护,严守安全底线,全面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
此外,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达458种类,较1989年增加410种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