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食品行业监管政策概述乳粉审评原辅料食品安全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

核心提示:2024年10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食品安风险评估中心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食品行业监管政策,食品伙伴网整理汇总如下: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项备案工作指南》;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1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修改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微球藻油等12种“三新食品”通过审查;《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原辅料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等。……(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年10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食品安风险评估中心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食品行业监管政策,食品伙伴网整理汇总如下:

一、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项备案工作指南》

10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印发了《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项备案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工作指南》),进一步规范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标签等事项的备案工作,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产品从原辅料入厂至终产品出厂可监控、可追溯。

《工作指南》明确了备案主体、备案内容、备案流程、备案管理要求,以及食品原料等事项的具体备案信息和要求。对于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并销售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生产企业,获得配方注册和生产许可后,在正式投产前,应当依法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标签等向所在地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对于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主要备案名称、品牌、产地/国别、包装规格、质量要求/原料(食品添加剂)执行标准号、供应商名称、生产商名称等信息;对于产品配方,主要备案实际生产时依法依规可调整的配方组成成分信息,不重复备案配方注册内容;对于标签,主要备案除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等以外的上市产品的标签。

《工作指南》同时还明确,鼓励境外生产企业参照备案的有关规定,向其产品标签上标注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所在地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备案。

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

10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以下简称《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引导企业加大对罕见病类特医食品和临床急需的新类型特医食品的创新研发力度,更好满足病患临床营养需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解读

三、1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修改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10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起草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料通则》等1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修改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标准涉及食品添加剂项、污染物1项、食品产品1项、理化检验方法与规程10项、微生物检验方法与规程1项。

四、拟微球藻油等12种“三新食品”通过审查

关于拟微球藻油等12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4年第5号)

解读《关于拟微球藻油等12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4年第5号)

五、《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原辅料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要求婴配乳粉生产企业持续完善原辅料采购验收管理制度;采用干法工艺生产的,原辅料除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外,微生物指标还应符合婴配乳粉产品标准要求。对于使用基粉生产婴配乳粉的,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两年内应逐步使用具备婴配乳粉生产资质企业生产的基粉。

六、《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2024年版)》和《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24年版)》公开征集意见建议

10月1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和《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推动保健食品高质量备案管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的亮点在于丰富了营养素补充剂类保健食品备案产品的剂型,增加了容易被大众人群接受的糖果、饮料、巧克力、果冻、粉剂的食品形态。征求意见稿中丰富的产品剂型充分考虑了各类消费人群的需求,例如对于中老年人群,可以通过饮料、粉剂的方式摄入保健食品,从一定层面上满足了银发一族对营养补充、身体健康的需求,更加有利于助推银发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对于上文提到的食品形态均规定了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以及产品的工艺、质量技术要求,还规定了产品每日摄入含糖量上限,在保证备案产品质量稳定的同时,降低糖量摄入过多的危害,更好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附件对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技术要求、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公开征集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4年11月11日。

七、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公开征集建议

10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集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的函,公开征集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截止日期为2024年11月8日。

建议立项制定、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着重解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证明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以提高标准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产业发展为目的,优先制定、修订风险防控急需的食品安全标准。

立项建议应当围绕公众健康保护和风险管理所急需。具体包括:对公众健康保护的重大意义、解决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立项的背景和理由、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国内外产业发展情况、国内外法规标准情况、对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立项建议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要求。具体包括: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可能引发社会风险的程度、国际影响等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开征集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的函(国卫办食品函〔2024〕397号)

樱花多酚等2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关于公开征求过氧化物酶等6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

九、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工作启动

10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工作。

通过对符合条件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充分挖掘区域资源禀赋,明确发展方向和培育优先级,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形成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优势,释放传统产业发展活力,打造特色食品产业集群,营造“百花齐放”发展格局,推进制造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工作的通知(工信厅消费〔2024〕62号)

十、《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10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修订《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并形成了《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4年10月23日。

修订主要内容如下:

将《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名称调整为《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管理办法》,共7章45条,规定了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管理程序,分别按照认证体系、认证实施、认证证书、绿色产品标识、监督管理等环节,规范了管理流程,明确了各监管主体职责,以及各参与主体违反《管理办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认证体系,包括分类管理、目录和规则、目录划分、设立原则、属性要求、协调原则、认证机构要求、检测机构要求、认证各方责任、技术委员会等,共10条。明确了目录划分、设立原则、属性要求以及协调原则,对认证机构、检测机构、认证各方、技术委员会提出了要求。

第三章认证实施,包括认证委托、认证受理、样品检测、检测记录要求、现场检查、认证决定、认证记录要求、获证后监督、认证人员管理、信息公开、认证机构风险控制等,共11条。明确了绿色产品认证活动全流程,要求认证机构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对认证人员管理、信息工作做了规定。

第四章认证证书,包括管理部门、内容及格式、有效期、证书处理等,共4条。明确了绿色产品认证证书的管理部门,规定了证书内容及格式、证书有效期,对证书处理做了原则性规定。

第五章绿色产品标识,包括标识样式、标识颜色、标识使用、标识加施、标识管理等,共5条。明确了绿色产品标识样式和标识颜色,对标识使用和标识管理进行了规定。

第六章监督管理,包括市场监管部门职责、有关部门职责、评估机制、举报规定、处罚规定,共5条。明确了市场监管部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监督职责、绿色产品认证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对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的举报以及违法行为的处罚进行了规定。

THE END
1.解读《关于拟微球藻油等12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4年第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拟微球藻油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认可其食用安全性和具有食品原料的属性。新食品原料生产和使用应当符合公告内容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鉴于拟微球藻油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http://www.kexinzhongxin.com/html/wsjkw/6057.html
2.0601固体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质量管理0601固体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核心提示:《关于发布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修改单的通知》(2009年1月14日国质检食监函〔2009〕19号) 《关于印发食用植物油等26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2006年12月27 日国质检食监〔2006〕646号)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https://www.foodmate.net/zhiliang/qs/163811.html
3.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221117190011.pdf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pdf,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国质检监[2005]15号发布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乙醇含量小于%的各 种软饮料(又称非酒精饮料)产品。根据软饮料的分类标准 GB10789-1996,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 (桶)装饮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1117/8115056070005013.shtm
4.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31017.doc附件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第一章总则为了做好饮料生产许可审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订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下列简称细则)。本细则应与《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结合使用,合用于饮料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仅有包装场地、工序、设备,没...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5414744.html
5.2021年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doc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饮料产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制品,不包含饮用药品。包含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非果蔬类)、风味饮料类及其它饮料类。 https://www.taodocs.com/p-436880449.html
6.《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固体饮料》及《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可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0.5%的制品。 对 错 *2.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固体饮料产品,是指以糖、乳或乳制品、蛋或蛋制品、果汁或植物提取物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制成的供冲调饮用的固体制品。 对 错 *3. 固体...https://www.wjx.cn/jq/87932280.aspx
1.(生产管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生产管理)2020年食品生 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附件 1: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 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米糠、芝麻、棕榈 果实、橄榄果实(仁)、椰子果实以及其他小品种植物油料(如: ...https://doc.mbalib.com/view/5e50b883cd60ec891b074466f84446fb.html
2.代用茶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代用茶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最新版...代用茶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茶能保持健康,深受人们的喜爱。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上的茶叶品种也逐渐增多。大多数人知道茶有红茶、绿茶和白茶,但他们不知道有真正的茶和代用茶。那么,什么是代用茶呢?代用茶和真茶有什么区别?代用茶是指选用非茶树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按茶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https://www.ksrmyy.com/special/118291.html
3.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订附件)(国质检监[2005]15号...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乙醇含量小于0.5%的各种软饮料(又称非酒精饮料)产品。根据软饮料的分类标准GB10789-1996,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及其他饮料等10大类。http://www.eshian.com/laws/10916.html
4.水产加工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干制水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 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干制水产品是以新鲜的鱼、虾、贝类、头足类、海藻类等水产品为原料经相应工艺加工制成的产品。主要包括干海参、烤鱼片、调味鱼干、虾米、虾皮、烤虾、虾片、干贝、鱿鱼丝、鱿鱼干、干燥裙带菜叶、干海带、紫菜等。 https://m.spzs.com/newsview/5078.html
5.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介绍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质量管理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共计包括7个申请单元。分别作如下的介绍: 《关于发布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修改单的通知》(2009年1月14日国质检食监函〔2009〕19号) 《关于印发食用植物油等26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2006年12月27 日国质检食监〔2006〕646号) ...http://www.shijieshipin.com/mobile/zhiliang/show-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