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东:成交额订单量用户数齐创新高
京东11.11期间新注册店铺数量同比去年增长3.4倍,参加今年京东11.11的新老商家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5倍。京东“春晓计划”为新商家推出的“新店大礼包”在11.11期间总计为商家补贴超1亿费用。
2.天猫:402个品牌成交破亿累计访问用户数超过8亿
4.抖音商城:累计GMV破千万单品192个
在本次双11大促,重点货品日均曝光超9亿+,累计GMV破千万单品192个,累计GMV破百万单品1227个,商品日均支付GMV较日常期提升269%。
5.快手电商:消电家居行业品牌GMV同比增长624%
快手电商消电家居行业GMV高速增长,数据显示(10月31日-11月11日),行业品牌GMV同比去年同期增长624%,快手商城GMV较大促前增长12倍,泛货架场景GMV同比增长340%,搜索GMV同比增长559%,短视频涨粉数同比增长189%。
开播买手数是去年同期的3.3倍,买手直播GMV是去年同期的3.5倍,买手越来越成为小红书商家打开和扩大市场的重要窗口。
7.京东到家:双11期间直播成交额环比618增长超10倍
大促期间,京东到家单均配送时长缩短4分钟,夜间营业门店数同比提升超80%,“送装一体小时达”服务用户数环比增长80%。双11当日,京东小时达成交额同比提升45%。
二、双11将走向何方?
闭口不谈GMV,各大电商平台更加聚焦用户与订单量。而作为疫情之后的首个双11,其又呈现出怎样的新趋势?
1.消费分层激发新需求“价格战”成果显现
双11当天,淘天集团CEO戴珊介绍,今年天猫双11用户规模创历史峰值,累计访问用户数超过8亿;价格力效果明显,三线以下市场用户,比去年多下了1.4亿笔订单。
2.“五大阵营”为首双11竞争格局“百花齐放”
“各大平台各有自己的优势行业,迫切的任务是平台如何融入新的互联网技术和商务业态,快速发展,抢占更大的蛋糕,如何’零‘距离触达消费者、固化私域流量等,评价平台竞争力的指标相应地应该有新的体系,并成为平台新的发展目标。”刘俊斌这样认为。
3.直播电商成双11主战场流量转化更直接
莫岱青表示,今年双11各大电商平台如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等都回到价格的比拼,玩法更简单,平台之间的“火药味”淡了。而直播电商显得更为热闹,头部主播的竞争更为激烈,话题也更多,这背后折射出的资源集中效应也更加耐人寻味。
双11期间,李佳琦直播间首场直播的GMV达到了95亿元,辛巴首战双11单品链接累计支付额破10亿,疯狂小杨哥销售额预计在8500万-1.5亿元。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也表示,直播的本质就是基于内容属性的生动高频灵活展示,直播是目前在内容领域的流量最活跃的入口。而双11则聚焦在各大比较直接的流量平台上,因为目前重资产部分对于企业而言,投资还是慎重的,所以直接的流量转化方面的投入较轻,因而直播电商平台往往是竞争的主战场。
4.双11逐渐淡化平台也需拥抱新需求
自去年首个未公布GMV的双11出现后,大众对于双11的热情也在下降。莫岱青表示,消费回暖还需要过程,目前消费者以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为主,购物相对比较理性。过度囤货的情况会逐渐减少,加上现在平台其实月月有促销,双11的效应在减弱,消费者并不一定要在这天购物。
“双11未来会跟日常的促销类似,这跟所有促销节日一样,刚有的时候很热闹,之后就逐渐稳定。它会融入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本次大促更注重商家和用户,是对商家和用户的进一步挖掘。不过,价格虚高、先涨后降的情况仍然存在,这对用户来说并不公平,平台还需要多加管理,给到用户真正的实惠。”莫岱青补充说道。
5.新技术加速发展未来双11或许演变成“技术战”
“双11已经非常成熟,并且从行业大促进化至购物‘节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差异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技术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创新进步,双11也将出现更加丰富多样的购物体验。”庄帅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