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双11”电商大促是史上“开始最早”“战线最长”的。星图数据监测显示,各平台大促起始日期至11月11日23:59,综合电商平台、直播电商平台累计销售额为14418亿元,同比增长26.6%。
这一转变,不仅是对消费者日益理性消费态度的回应,更是电商行业在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后,面对市场存量竞争、新兴平台崛起等挑战时的主动求变与自我革新。
多方助力“减负”
今年“双11”,各电商平台注重用户体验和营商环境的再平衡,成为了主基调。
在跨店满减、单品折扣和平台消费券等促销手段之外,天猫投入了300亿元消费券及红包,致力打造补贴力度最大、红包最多的购物节。但与以往强调全网最低价不同,天猫今年更注重理性低价策略,力求在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商家的合理利润,实现生态共赢。为此,天猫不仅发放大额优惠券和补贴,还通过大促免佣、店播免佣等措施,切实减轻商家负担。
抖音电商通过官方立减、一件直降等玩法扶持优价好物,同时升级流量机制鼓励优质内容创作,并在运费险上实施降本措施。快手电商则凭借200亿元流量补贴、20亿元用户红包、10亿元商品补贴以及“大牌大补”立减优惠、流量补贴、惊喜满减券等多种玩法,持续打造爆款商品。
品质直播占主流
因此,“双11”期间,专业主播的势头更加强劲,头部阵营成交破亿元速度普遍超去年,品牌货盘更受消费者追捧。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4时,淘宝直播成交破亿元直播间达119个,创历史新高,其中有49个破亿元直播间,同比增速超100%。
同时,AI技术的赋能为商家直播模式的推广提供了更多可能。“双11”期间,京东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3.8倍,超1700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倍。京东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245%。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商家是真正直接面对消费者和服务消费者的重要角色,优质商家让消费者感受到优质商品和服务的上限,不仅满足越来越多样的消费需要,也反向拉升了平台的下限,行业因此不断进步。
可见,电商行业正在经历价值回归,消费者对于专业主播、品牌货盘和平台保障的协同模式越来越认可,成熟品牌的竞争优势与防护壁垒更加稳固。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的转变,不仅体现在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上,也反映在直播电商领域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进程中。
平台协力促消费
(原标题:洞察“双11”电商平台新风向:重塑用户体验平台携手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