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已成为当下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今年全国两会,“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3月27日上午,南京市举办推进算力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暨人工智能优质应用场景发布会,发布《南京市推进算力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并进行了政策解读,同时聚焦“AI+工业”“AI+电力”“AI+交通”“AI+医疗”“AI+信息消费”五大领域,现场发布18个优质应用场景。
新形势下,南京正以赋能新型工业化为导向,以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资源为依托,以拓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为先导,以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努力打造场景应用示范高地和产业开放合作高地,构筑南京产业强市发展新动能和竞争新优势。
“加”出无限可能:
炼钢数字工厂场景,让钢铁生产更智慧
数字画像功能,能够针对每支钢材进行质量、效率、能耗等多维度的细致评价,为生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发布会上,优质应用场景路演环节,南钢所属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炼钢数字工厂场景让人眼前一亮。
目前,南京钢铁、凌源钢铁等知名钢企已应用该场景,实现了工序流转的显著提速和设备数字化率的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
AI让钢铁生产更智慧,也能助力电网安全稳定。南京供电公司带来的面向电力场景的小型一体化声纹感知终端应用,具备小型化、轻量级、低功耗、高灵敏、高防护等优势,可轻松部署于输电、变电、配电等场景的各类电力设备上。
记者注意到,当天路演的多个优质应用场景,涵盖“AI+工业”“AI+电力”“AI+交通”“AI+医疗”“AI+信息消费”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各具优势和特色。
睡眠障碍惹人烦,AI也能帮上忙。“我们通过研发人工智能睡眠障碍互联互通平台,打通‘居家睡眠—社区睡眠初级中心—专科高级睡眠中心’三级诊疗体系,实现睡眠障碍诊断前、中、后全流程管理,具有全流程、全覆盖特点。”南京脑科医院蒋医生说。
据介绍,该平台基于睡眠多模态数据,开发了多款人工智能睡眠软件,例如睡眠障碍者一旦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过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算法模型,能够及时甄别、介入,并构建睡眠量表智能评估系统,实现智能数据分析、远程审阅和预约转诊等功能,助力睡眠诊疗能力提升。
“加”出新质生产力:
赋能传统产业焕新,宁企竞相抢占“风口”
在南京,传统产业正成为人工智能的主战场。从广泛应用的视觉检测,再到方兴未艾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找到了自身大展拳脚的舞台,加速传统产业转型“焕新”。
走进扬子石化塑料厂EVA车间包装仓库,只见14台无人智能叉车在厂房内调度有序来回穿梭,将重1.5吨的货垛送入仓库指定库位。“这些智能叉车,每天能完成300吨产品的入库操作,相当于7个人工操作10小时的工作量,有效推动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物流体系转型升级。”扬子石化IT专家曹卫锋介绍。
扬子石化打造的智能仓库应用场景实现EVA产品从生产下线到库区、库区到装货台整个入库和出库的无人化,进一步提升整个仓库运营及管理的综合效益。
人工智能只有赋能千行百业,结合各种场景,才能发挥出更大价值。
人工智能+工业,正加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改变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降本增效,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人工智能+交通,正打开智慧交通新世界的大门,提供更加敏捷、高效、绿色、安全的出行环境;人工智能+医疗,正打破传统的诊疗方式,提升诊疗质量……
“人工智能+”正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南京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工智能+”的时代正在来临,纷纷入局积极抢占“风口”。
2月初,焦点科技旗下中国制造网为中国外贸企业打造的AI外贸助手AI麦可再次更新迭代,推出视频生成、智能排版、行业情报三大功能,通过深度结合AI技术,大幅提升外贸人的工作效率。根据用户输入关键词或者描述,AI麦可会生成一段高质量的文案,让视频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吸引力。
“加”出产业腾飞:
发力抢占新赛道,探索形成“南京方案”
南京是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在城市能级、人才技术、产业生态、场景应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022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江苏省人民政府,支持南京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为江苏唯一、全国第9个获批城市。
随着“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毋庸置疑成为“最靓的仔”,多方正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统筹推进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应用,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近年来,南京市先后出台多项计划措施,并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产业强市建设中发力抢占的六个未来产业新赛道之一,以应用场景作为创新技术产业化的突破口,驱动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
伴随产业快速发展,在政策引领、技术支撑、需求驱动等因素下,南京人工智能正融入千行百业,成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记者了解到,南京围绕电力、石化、钢铁、汽车等行业以及制造、能源、文旅、卫生等领域持续挖掘发布了一批示范场景和案例。2021年至2023年,全市共有115个产品和方案入选“江苏省人工智能优秀应用解决方案和融合创新产品”,在制造领域成长了一批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优质企业。
2024年,南京将高标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并全力突破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协同推进算力提升、算法突破。
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部署,南京正围绕先导区“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建特色,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快应用场景开发建设,探索形成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南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