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白皮书解读之一:食品消费的“人”新浪财经

白皮书包含了我们在2023年对全国1-4线的32个城市,超过3500名家庭消费者的专项研究数据,同时也参考了消费者访谈、行业专家访谈以及区域市场研究的结果。本文围绕白皮书中有关“人”的内容,将我们背后的思考和探讨进行梳理总结。

01

食品市场中“人”的因素

图1人口与收入结构

称之为机遇,则是因为人口基本面变化产生的一系列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驱动食品需求转化升级,仍在为食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从数据来看,2023年我国社零总额同比增长7.2%,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社零总额分别增长了5.2%、3.2%和10.6%,表现可圈可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6.3%,食品烟酒支出增长6.7%,扣减食品烟酒CPI上涨0.3%,还有6.4%的净增支出。食品的基本盘仍然稳固,并且在消费升级当中看到了机会。

图2各行业门类社零总额增速

02

人口迁移带来的消费空间

在人口规模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人口迁移会改变区域人口密度。一个区域市场的人口密度越高,食品需求往往越旺盛,食品的消费规模也越大。这与餐饮的规律颇为相似,在人口规模不变时,社区的居住密度越高,社区内餐饮门店的客流量往往越大。

人口密度之所以能发挥作用,与交易成本有关。人口密度高,则供需间的距离更近,公共资源产生的服务效率更高,信息传播更容易,交易成本低。很多品牌只有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大中型城市才“卖得动”,门店才能“开得起来”,都是人口密度在发挥作用。

有很多学者如Regmi(2001)、Bruin等(2021)从城市化的角度探讨了人口密度与食品消费升级的关系。城市化与合理范围内的人口密度增长对于食品消费有显著带动作用,使消费者倾向于增加食品摄入,提高食品开销,对品质消费、精神消费的需求更强。这不仅仅因为生活在城市的消费者有更多收入,而是消费者获得到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食物选项,可以接触到更多信息和更好的服务。一些依赖于线下服务的食品消费,也因为人口密度提高,得以提高生产效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图3人口密度与食物多样性的关系

人口密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2023年我国食品消费的增长。虽然人口规模增长停滞,但高密度人口持续产生食品消费升级的迫切诉求。相比北上广深等一直以来就有极高人口密度的一线城市,在二三线城市、下沉市场乃至一些“回流”区域的“密度效应”表现更为突出。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浙江人口流入规模达55.7万人,居全国前列,人均食品烟酒支出也大幅增长7.6%,农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增幅甚至达到9.8%,大幅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表12023年部分省份人口变化

通过多个省份发布的人口流动报告,我们发现有别于过去几十年“孔雀东南飞”的人口大流动常态,2023年部分中西部城市出现了人口回流,一些重点县城也出现了人口回流。浙江温州下辖的7个县市人口全部正增长,安徽临泉县常住人口增长1.5万人,云南景洪市更是大增6万人。这或许与“推进以县域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超大特大城市的扩张受到越来越多政策的限制有关。一系列区域协同战略助推人口流动,在部分地区形成人口密度回升,将为区域食品市场的长期增长提供动力。

03

需求变化与市场活跃度

在人口迁移与密度因素以外,食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也是因为消费者对于食品的需求仍较为活跃,需求意向,痛点和痒点,取和舍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我国消费市场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关键所在。

需求变化的背后,是消费者对于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强烈追求,以及较强的“升级”意愿。需求之所以能变化,在根本上还是因为产品和服务内容丰富,消费空间较为广阔,为消费者提供了充足的选择,从而允许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意向上迁移。也正是因为有需求的快速变化,使得品牌和市场在腾挪之间迎来成长。

理性与感性的博弈

图4包装食品与饮料市场表现

然而经过与行业数据的对照,我们认为“务实”“理性”只能涵盖高线城市一部分消费者的状态。食品消费者正在呈现出理性与感性交织的状态,其消费意愿仍需要辩证看待。

图5消费者购买食品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部分食品消费者而言,价格作为购买考虑因素仅位列第四,排在安全、健康、美味之后。有36.5%的消费者甚至未将价格视为考虑因素。如果将中国消费者放在国际上横向比较,这种“有限理性”进一步凸显。根据安永的未来消费者指数报告,中国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低于平均水平,持“性价比优先”态度的消费者占比仅有17%,比很多发达国家都要更低。

图6“性价比优先”与“健康优先”两类消费者在各国占比

而在“感性”的一面,消费者也注重体验感,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我们在调研中发现,2023年零食、饮料品类的市场渗透率大幅领先其他品类,这显示美味体验的多元化成为常态需求。食品承载和表达情绪的作用正在深化,不同人群对于食品情绪价值的需求又呈现差异。各类“新奇特”美食成为青年人群释放情绪的载体;预制厨房食品、复合调味品、轻食产品成为中年人群表达家庭责任和个人追求的载体;符合老年人生理功能和营养需求的适应性食品、功能性食品则成为老年幸福生活的载体。对于感性需求,消费者并未苛求产品在“低价”方面的表现。

图7各类食品的市场渗透率指数

健康意识的崛起

食品需求的另一个变数在于“健康”。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出现了显著提高,80%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会着重考虑健康因素,健康因素的重要性明显超过了美味,这使2023的食品市场相比往年出现了显著差异。

图8消费者购买食品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或许成长于疫情期间,并在疫情后渗透至食品消费的方方面面。在被问及对于健康与美味的权衡时,超过六成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会将健康置于美味之上。在更深入的访谈中,我们还发现,30-39岁这一年龄段消费者接触的健康媒体信息相对较多,作为家庭中的关键角色,他们既扮演着健康信息真伪的判断者,也扮演着家庭食品消费的决策者,健康的概念深入他们的内心。

健康诉求在包装食品和餐饮消费均有体现。有消费者表示,“现在在外就餐的时候也会更多考虑健康问题,尤其是荤素搭配。像是点了很重口的菜的话,肯定还会再点一些素菜来做调节”。包装食品消费中对于健康的考量仍略高于餐饮场景,这催生了一系列健康食品的高速增长。如无蔗糖茯苓糕的天猫近两年月均销额增长率甚至达到了1200%以上。贝恩和凯度的数据也显示健康食品销量领先,2023年前三季度,功能性饮料和营养补充剂的销量增速分别为24%和19%。

综上所述,从“人”的角度来看,人口发展的新常态是食品厂商必须要面对的难题。如何认识、适应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食品市场发展的大逻辑。我们认为,面对人口规模的瓶颈,食品厂商应当从人口迁移产生的下沉市场以及需求变化要求的品质升级两个方面寻找新的机会,将“人口红利”转变为增长动力。在2023年,我们已经初步见证了这些要素所蕴含的能量,也应当期待它们在未来食品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当中持续发挥作用。

了解我们对食品消费者的更多分析,敬请参阅《2024中国食品消费趋势白皮书》。

THE END
1.消费者更渴望“降”的食品消费者更渴望“健康”的食品 我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的定义: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https://m.gmw.cn/2024-07/01/content_1303777992.htm
2.餐饮消费者五大心理需求受尊重是消费者普遍的心理需求。在服务中,客人追求的主要是对个人人格、习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尊重,以获得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餐厅服务员的举止是否端庄、语言是否热情亲切、是否讲究礼貌得体,以及是否能够做到主动服务、微笑服务,都涉及能否满足客人受尊重的心理需要。 http://wap.jiameng.com/zixun/news/U6JBSK9G5500.htm
3.ISO9001/22000体系食品质量安全手册ISO质量体系质量管理由食品安全小组组织各部门识别并确定,与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方(如顾客、供方、政府、主管部门、投资者、员工、竞争对手、研发机构等),明确责任部门定期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进行监视和评审。 对识别出的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由高层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确定这些需求和期望对组织的质量/...https://www.foodmate.net/zhiliang/iso/170093.html
1.降是食品消费的必然追求,品质消费成为食品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此外,90后,特别是那些1995年后出生的中国女性已成为线上零食的最大消费群体。餐饮娱乐化时代到来,一个好玩的餐厅胜过其它原以为好的标准的餐厅,成为了新一代主流消费群体的重要参考。 六、 健康是食品消费的必然追求 近几年以来,中国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已发生了质的变化,食品已经从温饱的需求升级为健康,享受的层次...https://www.cncic.org/?p=1330
2....驱动食品行业创新,高品质产品成市场新宠中国食品市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一方面,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中国食品市场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食品种类和口味,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行业不断向精细化、营养化、健康化方向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96051/article/details/138149168
3.餐饮消费者的需求分析(通用9篇)餐饮企业市场营销——餐饮消费者需求分析 餐饮企业市场营销要盈利,关键点是要把握顾客的消费需求。“顾客就是上帝”,如果不清楚顾客的需求,是没办法让顾客满意的。对餐饮消费者需求分析的研究表明,只要增加5%忠诚的顾客,就能够增加25%-100%的利润。餐饮企业要了解顾客内在的需求,为顾客提供贴心的服务,使顾客成为餐厅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sh1cn69.html
4.食品调研报告范文1996年完成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显示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首次攀到了第一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1997年至今,我国食品工业的产值始终在gdp总量中占第一位,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调查发现,企业所需的食品人才中生产操作人员、销售人员的需求比较...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8070789.html
5.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24...2.消费需求提振打开产业发展新空间。预制菜产业需求激增,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突破5434亿元。此外,营养代餐、功能食品、植物基食品等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新的消费需求为食品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空间。 3.技术迭代升级驱动产业发展新生态。信息技术、大数据、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不断与食品科技交叉融合...https://www.huaibei.gov.cn/zwgk/public/15/64497060.html
6.食品行业“智商税”,是个伪命题?新消费品牌自去年以来,一直有很多被唱衰的声音 。我们也和业内人士聊到,消费者似乎对“仪式感”、“颜值即正义”、“氛围感”的新消费品牌故事逐渐麻木了。 但人们对美好温暖新鲜事物的需求是不可逆的,“仪式感”是新消费品牌的过渡性成长,食品饮料行业的新消费品牌也正迎来成熟期,品牌想要吸引消费者,本质还在建立...https://36kr.com/p/1665227400108037
7.个性化食品包装设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个性化食品包装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更是为了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个性化食品包装设计,可以营造出符合目标消费群体审美和喜好的包装外观,增加产品的独特性和差异化,进而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购买欲望,最终实现销售增长。http://www.chinalhcz.com/news/20240331021657.html
8.餐饮消费者需求特点分析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 源用于环保设施建设、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以及员工的食品安全 意识培训,以确保符合相关法规法律,并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品质的追求,餐饮消费呈现出消 费升级的趋势。传统的快餐和简单的饭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美食的 需求,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选择品质更高、口味...https://doc.mbalib.com/view/0e64e746d30d905f4d23a981171c7947.html
9.王饱饱获近亿元B轮融资疫情下降食品千亿市场将爆发?疫情激发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王饱饱于2018年5月成立,同年8月正式上线天猫,是一家从麦片品类切入的食品品牌。王饱饱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首次正式参加天猫双11,王饱饱69分钟销量突破1000万元,拿下品类NO.1。 疫情期间,王饱饱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王饱饱方面表示,公司正在加速进军线下渠道,参照在线上的精细...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4291471691687.html
10.企业市场营销策划方案(精选5篇)3.健康,尽管消费者对这一点不十分明确,但在其购买决策的诸影响因素中却很重要,消费者会对食品的功能性有一定需求,基于不同的功能成为市场细分的前提; (二)从人的购买和消费习惯与心理来看,要赏心、悦目、满足支配心。即“食、色、性” 1.方便性,卖点要近,购买过程要体现休闲的概念; ...https://www.oh100.com/zhichang/3885353.html
11.关于发展绿色食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律师随笔我国绿色认证是属于政府部门归管的,是规范和监督绿色食品产业的检测认证机构,对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近年来,绿色食品检测和认证过的企业频繁出现问题,导致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产生了怀疑,严重阻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二、高科技需求与低科技投入 ...https://m.66law.cn/domainblog/120640.aspx
12.食品调查报告(通用14篇)实地访谈还发现,农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与当地的发展水平和年龄呈负相关关系,越是偏僻落后地区的消费者越不关注食品安全,老年人比年轻人更不关注食品安全。 消费者认同当前食品安全状况。调查显示,七成左右消费者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表示认可。有79.1%的城市消费者和85%的农村消费者给当前食品安全状况打及格以上分数...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21108123611_590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