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新版)

13、定日期;g)设备维护计划,以及已进行的维护(适当时);h)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4.4.5曾经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的设备,均应停止使用。这些设备应予隔离以防误用,或加贴标签、标记以清晰表明该设备已停用,直至修复并通过校准或核查表明能正常工作为止。检验检测机构应核查这些缺陷或偏离规定极限,对先前检验检测的影响,并执行“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4.4.6检验检测机构需校准的所有设备,只要可行,应使用标签、编码或其他标识,表明其校准状态,包括上次校准的日期、再校准或失效日期。无论什么原因,若设备脱离了检验检测机构的直接控制,应确保该设备返回后,

19、申诉的接收、确认、调查和处理职责,并采取回避措施。4.5.10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出现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程序。明确对不符合工作的评价、决定不符合工作是否可接受、纠正不符合工作、批准恢复被停止的不符合工作的责任和权力。必要时,通知客户并取消不符合工作。4.5.1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在识别出不符合工作时、在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中出现对政策和程序偏离时,采取纠正措施的程序。应分析原因,确定纠正措施,对纠正措施予以监控。必要时,可进行内部审核。4.5.12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识别潜在的不符合原因和改进,所采取预防措施的程序。应制定、执行和监控这些措施计划,以减少类似不符合情况的发生并借

20、机改进,预防措施程序应包括措施的启动和控制。4.5.13检验检测机构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4.5.14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识别、收集、索引、存取、存档、存放、维护和清理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的程序。质量记录应包括内部审核报告和管理评审报告以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记录。技术记录应包括原始观察、导出数据和建立审核路径有关信息的记录、校准记录、员工记录、发出的每份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副本。每项检验检测的记录应包含充分的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确保该检验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始条件情

21、况下能够重复。记录应包括抽样的人员、每项检验检测人员和结果校核人员的标识。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产生时予以记录,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等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所有记录应予安全保护和保密。记录可存于任何媒体上。4.5.15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程序,以便验证其运作是否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内部审核通常每年一次,由质量主管负责策划内审并制定审核方案,审核应涉及全部要素,包括检验检测活动。审核员须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审核员通常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应采取纠正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4.5.16

23、系有效性及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满足本准则要求的改进;c)资源需求。4.5.17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使用适合的检验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的程序,包括被检验检测物品的抽样、处理、运输、存储和准备。适当时,还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分析检验检测数据的统计技术。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和检验检测机构制定的方法。4.5.17.1如果缺少指导书可能影响检验检测结果,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指导书。对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须在该偏离已有文件规定、经技术判断、经批准和客户接受的情况下才允许发生。4.5.17.2检验检测机构应采用满足客户需求,并满足检验检测要求的方法,包括抽样的方法。应优先使用以

24、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形式发布的方法,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有效版本。必要时,应采用附加细则对标准加以说明,以确保应用的一致性。4.5.17.3检验检测机构为其需要,自己制定检验检测方法的过程应有计划性,并应指定资深的、有资格的人员进行。提出的计划应随着制定方法工作的推进予以更新,并确保有关人员之间能有效沟通。当使用非标准方法时,应遵守与客户达成的协议,且应包括对客户要求的清晰说明及检验检测的目的,所制定的非标准方法在使用前应经确认。4.5.17.4无规定的方法和程序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开发特定的检验检测方法的程序。如果检验检测机构认为客户建议的检验检测方法不适当时,应通知客户

25、。使用非标准检验检测方法的程序,至少应该包含下列信息:a)适当的标识;b)范围;c)被检验检测样品类型的描述;d)被测定的参数或量和范围;e)仪器和设备,包括技术性能要求;f)所需的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g)要求的环境条件和所需的稳定周期;h)程序的描述,包括:物品的附加识别标志、处置、运输、存储和准备;工作开始前所进行的检查;检查设备工作是否正常,需要时,在每次使用之前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观察和结果的记录方法;需遵循的安全措施;i)接受(或拒绝)的准则、要求;j)需记录的数据以及分析和表达的方法;k)不确定度或评定不确定度的程序。4.5.17.5方法确认是通过检查

28、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清理的程序,包括保护样品的完整性、保护检验检测机构与客户利益的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有样品的标识系统。样品在检验检测的整个期间应保留该标识。标识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应确保样品不会在实物上或记录中和其他文件混淆。如果合适,标识系统应包含样品群组的细分和样品在检验检测机构内外部的传递。在接收样品时,应记录样品的异常情况或记录对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应避免样品在存储、处置、准备过程中出现退化、丢失、损坏,应遵守随样品提供的处理说明。当样品需要存放或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养护时,应保持、监控和记录这些条件。当样品或其一部分需要安全保护时,应对存放和环境的安全作出安排,以保护该样

31、不同);d)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确保能够识别该页是属于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结束的清晰标识,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硬拷贝应当有页码和总页数;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所用检验检测方法的识别;g)检验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h)对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重大影响时,注明样品的接收日期和进行检验检测的日期;i)对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影响时,提供检验检测机构或其他机构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j)检验检测检报告或证书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的标识;k)检验检测机构应提出未经检验检测机

THE END
1.最新发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文释义附件国家市...最新发布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文释义,条文,附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https://www.163.com/dy/article/IHC6G9EO05149PS1.html
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6正式版)..pdf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1.? 1.?总则 总则 1.1? 1.1?为实施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 为实施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 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1.2 1.2 在中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27/5230114014003002.shtm
3.2023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家级资质认定(CMA)组长评审员、国家级资质认定培训教师、实验室认可主任评审员。主要参编《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06版)、《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06版)。主编《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06版)培训教材》、主编《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06版)题库》。参加起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5版)、参加起草...https://www.hebjcfw.com/zxkt/View_1635.html
4.国家认监委正式印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5年7月29日,国家认监委印发了《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配套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的通知》(国认实〔2015〕50号),该通知明确了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配套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15份文件试行期一年。经过一年的试行及修订,2016年5月31日,国家认监委以国认实[2016]33号文...https://www.chinasafety.ac.cn/main/xwzx/yngz/2016-06-16/9145.html
5.关于印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文释义》的函文本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文释义的正式文件,编号为市监检测(司)函【2023】37号,发布日期为2023年10月16日。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和依据:文件阐述了制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目的和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https://www.eiacloud.com/hpyzs/lawsRegulations/searchDetail?id=4161c036876a42e0bd3b526db9c179c7
6.重磅!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全文发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资质认定的事项清单,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并公布,并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第六条 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制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基本规范、评审准则以及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的式样,并予以公布。 http://gzszhjyjcy.com/n773677/n773724/c780623/content.html
1.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2月1日正式施行第二十条 专业技术评价机构以及相关评审人员在技术评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本准则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2016〕33号)同时废止。 https://www.safetyemc.cn/news/202311/20/5274_3.html
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第21号).docx简介: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市场监管总局 2023年第21号 ) 所需积分:30 分 下载次数:185次 获取积分:页面上方 资料大小: 22 KB 上传人:ynsfeed 上传日期:2023-09-26 收藏资料(3) (0) 扫码免费下载 200份精品资料,免费下载千种礼品,积分兑换 ...https://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1181865.shtml
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有哪些新变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有哪些新变化?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一起来看看新发布准则有哪些新变化? 原标题:《《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有哪些新变化?》 阅读原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409705
4.《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释义为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2、内部审核通常每年一次,由质量负责人策划内审并制定审核方案,内部审核应当覆盖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应当覆盖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部门、所有场所和所有活动。 3、内审员应当经过培训,能够正确理解评审准则、清楚内部审核的工作程...http://www.zjczg.com/page13?article_id=53&pagenum=17
5.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公告...为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深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的要求,市场监管总局修订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已经2023年5月15日总局第9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告,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2016〕33号)同时废止。 https://www.fangcece.com/show-5510.html
6.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解读及换版注意事项!直播间...-新版《评审准则》要求的评审程序及注意事项 -新版《评审准则》对机构主体、人员、场所环境、设备设施和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二、适用人群 -各行业企业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质量主管及管理者代表 -检验检测机构从事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工作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 ...https://www.sldchina.cn/news/852.html
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二、国家认监委负责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统一管理、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工作,根 据本办法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起草关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部门规章;制定发布资质认定基本规范、其他 规范性文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二)组织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成立的检验检测...https://doc.mbalib.com/view/958902b835567826dfc05a3b07b6bd2c.html
8.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评审人员,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评审补充要求所进行的审查和考核。 3.4 ...https://syzx.jlnku.edu.cn/info/1089/1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