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检验检测机构应有与其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应拥有为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出具正确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所需的技术人员(检验检测的操作人员、结果验证或核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质量、技术负有管理职的人员,包括Zui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结构和数量、受教育程度、理论基础、技术背景和经历、实际操作能力、职业素养等应满足工作类型、工作范围和工作量的需要。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中规定了各等级应配备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结构和数量、受教育程度、理论基础、技术背景和经历。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规定)中规定了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的职业能力,具体如下。

第十六条取得公路水运工程助理试验检测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

(1)了解公路水运工程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熟悉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的规定和实验室管理体系知识:

(2)熟悉主要的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掌握所从事试验检测专业方向的试验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标准,较好识别和解决试验检测专业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3)独立完成常规性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作;

(4)编制试验检测报告。

第十七条取得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

(1)熟悉公路水运工程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掌握试验检测原理;掌握实验室管理体系知识和所从事试验检测专业方向的试验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标准:

(2)了解国内外工程试验检测行业的发展趋势,有较强的试验检测专业能力,独立完成较为复杂的试验检测工作和解决突发问题;

(3)熟练编制试验检测方案、组织实施试验检测活动、进行试验检测数据分析、编制和审核试验检测报告;

(4)指导本专业助理试验检测师工作。

第十八条取得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关规定自觉接受继续教育,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试验检测专业工作能力。

以上三条均是对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人员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取得《等级证书》的机构应按照各自机构的等级对应的岗位任职条件和职业能力要求,在人员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确,并且按照规定实施人员的管理。

当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还具有其他行业的资质时,其人员要求不仅满足交通行业的管理要求,还应满足相应行业资质对人员的要求。在编写人员管理程序时应分别描述。

该条款规定了Zui高管理者的职责。

(2)检验检测机构Zui高管理者应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3)检验检测机构Zui高管理者应识别检验检测活动的风险和机遇,配备适宜的资源,并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

该条款与《等级评定》第八条第三款规定“申请公路工程、水运工程检测等级的机构,其技术负责人可按公路工程、水运工程专业分别配置;当技术负责人不分别配置时,应持有公路工程、水运工程专业的检测人员证书内涵一致,即技术负责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以覆盖检验检测机构不同的技术活动范围。但技术负责人的任职条件与(等级标准)不同,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任职条件不存在“同等能力”,机构在管理体系文件中人员岗位任职条件必须符合交通行业的有关规定,不仅职称、工作年限和经历有要求,对其持有的上岗证书也有要求。

(2)检验检测机构应指定质量负责人,赋予其明确的责任和权力,确保管理体系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实施和保持。质量负责人应能与检验检测机构决定政策和资源的Zui高管理者直接接触和沟通。

《评审准则》对质量负责人无任职条件要求,指定一人,这点与《等级标准》要求不一致。

(3)检验检测机构应规定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的职责。

(4)检验检测机构应指定关键管理人员(包括Zui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的代理人,以便其因各种原因不在岗位时,有人员能够代行其有关职责和权力,以确保检验检测机构的各项工作持续正常地进行。

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其主要职责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3)负责新开展项目的提出、论证审批工作;

(4)组织有关人员解决检测活动中的技术问题,并保证资源的提供;

(5)制定本公司员工年度培训、考核计划;

(6)审批年度质量监控计划、参加能力验证计划与实验室间比对计划;

(7)审批期间核查计划、方案、作业指导书及不确定度报告;

(8)制订技术改造的措施和方案,并负责规划措施的论证和审定工作;

(9)负责检验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及其资格的确认;

(10)负责环境设施的配置、改造或维修报告的审批;

(11)批准允许偏离的申请,批准仪器设备量值溯源计划,批准标准物质报废申请;

(12)主持选择合格的分包方,审批分包方评审结论和合格分包方名册:

(13)审核供应品和服务采购申请中的技术内容;

(14)主持不符合工作的评价:

(15)审批仪器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确保量值溯源。

质量负责人确保管理体系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实施和保持。其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内容:

(2)组织人员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管理性文件的编写和修订工作,以确保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并审核《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

(3)制定管理体系文件宣贯计划,按照计划组织宣贯;

(4)及时处理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并组织验证,或及时反馈给实验室主任和技术负责人:

(5)组织本公司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并组织内审,签发审核报告:

(6)主持服务客户工作管理,审批客户监视申请和客户反馈处理意见;

(7)组织处理检验工作中的投诉以及质量事故,组织调查客户申诉和客户投诉的处理;

(8)参与检测任务的安排、检测方法及设施环境的确认,参与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及审核工作:

(9)审核并组织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10)策划管理评审,编制管理评审报告;

(11)负责质量记录格式及质量记录的审核工作及允许偏离申请的审核。

以上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职责因机构管理方式不同,职责不尽相同,各机构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各自的管理范围对职责提出要求,由于《等级标准》中对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岗位任职条件不完全一致,机构需考虑任职条件差异影响职责代理。

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两个方面,岗位不同,工作内容与着重点自然也不同,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都有具体的职责和权限。

技术负责人侧重于技术活动的运作,与检测活动有关的人、机、料、法、环都要达到要求,例如人员的能力、设备的使用、样品和消耗品的控制管理方法的选择、检测环境的控制等,通过有效的手段和决策,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数据的准确。

质量和技术两个方面,权责明确、岗位平等,工作相对独立,是实验室管理的统一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推进和完善实验室的管理,保证实验室的检测质量。质量与技术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每一个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如果质量负责人懂技术,技术负责人懂质量,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双方的配合与监督将更容易进行,双方的交流容易达成共识,从而高质高效地解决实验室这个整体存在的问题。

技术负责人懂质量,就可以用质量管理的手段为技术服务,那么,如何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准确性,如何控制影响检测的关键环节,如何使先进的技术固化,就更容易实现。而质量负责人懂技术,则对关键质量控制点的选择,对内部检查审核点,对不符合的处理,对纠正措施的验证,都会更准确和有效,也更容易提高质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实验室管理中,需要培养具备质量知识的技术负责人和具有良好技术背景的质量负责人,复合型人才是zuijia的选择。

③熟悉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审核签发程序,具备对检验检测结果做出评价的判断能力;

2.5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抽样、操作设备、检验检测、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提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依据相应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进行能力确认并持证上岗。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监督。

(2)检验检测机构应设置覆盖其检验检测能力范围的监督员。监督员应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能够评价检验检测结果;应按计划对检验检测人员进行监督。检验检测机构可根据监督结果对人员能力进行评价并确定其培训需求,监督记录应存档,监督报告应输入管理评审。

人员监督的对象是所有检验检测人员,检验检测机构中监督计划需结合机构的实际工作需要,重点考虑以下情况:

①在培训中的人员、新上岗或转岗的人员;

②新开展的检测项目或参数;

③能力验证的或比对项目结果可疑或不满意的;

④发生客户投诉的员工;

⑤允许方法偏离的项目;

⑥检验检测对环境条件要求高的项目。

监督基于检测活动的特性,可采用现场观察、报告复核、面谈、模拟检验检测以及其他评价被监督人员能力水平的方法。监督人员的水平直接决定了监督工作质量,为了保障监督工作的质量,监督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熟悉检验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满足不同专业、领域的工作要求,按照制定的年度监督活动计划实施监督并形成记录,检验检测机构根据监督记录的结果制定培训需求,监督报告应作为必要的信息输入管理评审。

实验室提供的监督活动记录中应规定监督方式(时机)、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检测操作流程的符合性、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被监督人员具体的监督项目、监督过程描述。

通过查阅监督记录能够充分了解被监督人员的检测能力和水平,为制定培训计划提供依据,监督记录的信息需要充分,由于监督人员及专业的差异,检验检测机构应设计合理的监督记录,以便于监督工作质量的统一。试验检测人员能力监督表样式,供参考。

2.6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培训程序,确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员培训,并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培训计划应适应检验检测机构当前和预期的任务

THE END
1.最新发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文释义附件国家市...最新发布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文释义,条文,附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https://www.163.com/dy/article/IHC6G9EO05149PS1.html
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6正式版)..pdf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1.? 1.?总则 总则 1.1? 1.1?为实施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 为实施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 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1.2 1.2 在中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27/5230114014003002.shtm
3.2023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家级资质认定(CMA)组长评审员、国家级资质认定培训教师、实验室认可主任评审员。主要参编《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06版)、《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06版)。主编《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06版)培训教材》、主编《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06版)题库》。参加起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5版)、参加起草...https://www.hebjcfw.com/zxkt/View_1635.html
4.国家认监委正式印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5年7月29日,国家认监委印发了《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配套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的通知》(国认实〔2015〕50号),该通知明确了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配套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15份文件试行期一年。经过一年的试行及修订,2016年5月31日,国家认监委以国认实[2016]33号文...https://www.chinasafety.ac.cn/main/xwzx/yngz/2016-06-16/9145.html
5.关于印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文释义》的函文本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文释义的正式文件,编号为市监检测(司)函【2023】37号,发布日期为2023年10月16日。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和依据:文件阐述了制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目的和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https://www.eiacloud.com/hpyzs/lawsRegulations/searchDetail?id=4161c036876a42e0bd3b526db9c179c7
6.重磅!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全文发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资质认定的事项清单,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并公布,并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第六条 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制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基本规范、评审准则以及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的式样,并予以公布。 http://gzszhjyjcy.com/n773677/n773724/c780623/content.html
1.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2月1日正式施行第二十条 专业技术评价机构以及相关评审人员在技术评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本准则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2016〕33号)同时废止。 https://www.safetyemc.cn/news/202311/20/5274_3.html
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第21号).docx简介: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市场监管总局 2023年第21号 ) 所需积分:30 分 下载次数:185次 获取积分:页面上方 资料大小: 22 KB 上传人:ynsfeed 上传日期:2023-09-26 收藏资料(3) (0) 扫码免费下载 200份精品资料,免费下载千种礼品,积分兑换 ...https://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1181865.shtml
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有哪些新变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有哪些新变化?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一起来看看新发布准则有哪些新变化? 原标题:《《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有哪些新变化?》 阅读原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409705
4.《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释义为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2、内部审核通常每年一次,由质量负责人策划内审并制定审核方案,内部审核应当覆盖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应当覆盖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部门、所有场所和所有活动。 3、内审员应当经过培训,能够正确理解评审准则、清楚内部审核的工作程...http://www.zjczg.com/page13?article_id=53&pagenum=17
5.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公告...为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深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的要求,市场监管总局修订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已经2023年5月15日总局第9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告,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2016〕33号)同时废止。 https://www.fangcece.com/show-5510.html
6.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解读及换版注意事项!直播间...-新版《评审准则》要求的评审程序及注意事项 -新版《评审准则》对机构主体、人员、场所环境、设备设施和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二、适用人群 -各行业企业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质量主管及管理者代表 -检验检测机构从事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工作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 ...https://www.sldchina.cn/news/852.html
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二、国家认监委负责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统一管理、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工作,根 据本办法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起草关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部门规章;制定发布资质认定基本规范、其他 规范性文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二)组织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成立的检验检测...https://doc.mbalib.com/view/958902b835567826dfc05a3b07b6bd2c.html
8.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评审人员,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评审补充要求所进行的审查和考核。 3.4 ...https://syzx.jlnku.edu.cn/info/1089/1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