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新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三甲
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心脑血管的“十怕”。
1怕性子急
2怕想不开
建议:排解不良情绪的方式有很多,最不推荐的是吸烟、喝酒;比较推荐的是唱歌、跳舞、做锻炼等。此外,还可以晒晒太阳,明亮的环境能促使人心情愉悦;多培养兴趣爱好,知识面广,心理就容易平衡。有智者说过:“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不愉快时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实在无法排解时,可找人宣泄,做些心理疏导。
3怕太劳累
因此,在身体喊累时,就应该停下来,把大脑放空,调整工作节奏,注意足够睡眠,不要给身心火上浇油。特别是年轻人,如仗着自己身体好,把熬夜加班当成家常便饭,就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等。除了避免平时劳心劳力,还应注意不要因剧烈锻炼身体而过度劳累,导致身体损害。
4怕受刺激
因悲伤而心碎,其实并非是夸大形容。白居易诗中有云“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这主要是因为唐明皇思念杨贵妃而悲痛。这种精神压力可增加心率、升高血压和血液黏稠度,加之悲痛者睡眠不足、食欲不振,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就更高了。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与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失去挚爱亲友的当天,过度悲伤会让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比平常增加20余倍;美国心脏协会2010科技年会上宣布的一项研究则显示,在配偶或孩子去世后的半年内,人们发生心脏病或心脏猝死的危险大大增加。
建议:那些本身心脏就比较差的人,在遭遇亲人过世的时候,少参加哀悼活动,不妨通过其他方式寄托哀思;亲朋好友也应提高警惕,多多照顾他们,如有不适尽快带他们看医生。
5怕烟酒油
饮食油腻对身体的危害,在于其可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增多,当过多的胆固醇和脂肪附着沉积在血管上时,就会造成动脉硬化,并最终引发血栓的形成。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能促使血液形成凝块,易导致血栓出现。酒精会刺激神经,加快血液循环,心脏病患者若大量喝酒,就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
建议:少吃过甜、过油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虽然啤酒、葡萄酒等有一定的健康功效,但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任何酒精饮料,只要饮用超量,就会诱发心脏病发生。
6怕连失眠
美国《循环》杂志在2011年刊登了一项由挪威科技大学所做,超过5万人参与的调查研究,其结果显示,长期失眠会使心脏病风险增加45%,入睡困难的人其风险增加30%,睡醒后感觉身体没有恢复的人增加27%。
建议:如果您有睡眠问题,千万别当成是小事,也不要随便乱吃安眠药,应咨询医生,从寝具、环境、心理、药物等方面,进行综合调理,彻底解决失眠问题。
7怕用蛮力
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会使血压在一瞬间迅速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剧增。美国耶鲁大学曾对90名大动脉破裂患者进行调查,发现24%的人在发病前1小时内做过重体力劳动,包括举重、做俯卧撑、铲雪等。所以,心脏病患者不能动作过猛或过快,否则轻者会导致心绞痛或心律失常,重者会诱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建议:患有心脏病的人应特别注意:起夜时做到两个“三”,即平卧三分钟,坐三分钟,然后再下床;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的有氧运动,切忌乒乓球、长跑、篮球等剧烈运动;做家务时,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活动。
8怕得便秘
新近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期刊上的一项大规模的研究显示,长期受严重便秘之苦的老年妇女,患心脏病的风险较高。他们认为,人之所以长期便秘,主要是因为低纤维饮食、运动量太少,而这样的人往往又有高血压及高胆固醇的问题,这恰恰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事实上,解大便过于用力会增加胸腔压力,心脏回血量锐减,这也是引发心脏病发作的重要原因。
现在已经有便秘困扰的人,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多喝水,多吃高纤维的水果、蔬菜和谷物等,做有规律的运动,比如每天快走6000步、游泳等;不要单纯地依赖泻药来解决问题。
9怕冷热变
建议:心脏病患者冬天外出前,一定要穿上暖和的大衣,穿件马甲护好胸口,系围巾、戴帽子和手套,以防热量从领口、袖口跑掉。夏天时,不要吃太多冰棍、大口猛灌冷饮,控制好血压、血糖,尽量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10怕不体检
很多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并不明显,有数据显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约占冠心病的25%~30%。病情发作时,患者只会出现一些不典型的心脏病症状,同时伴有下颌痛、消化不良等。可当这些患者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是心肌梗死的表现了。特别是三四十岁的中青年男性,一旦出现胸闷不适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建议:对于这些较“隐性”的心脏病来说,体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危险人群,除了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中青年人,还有一些如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等,这些人应定期到医院体检,有问题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