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一例4岁女童因“胸骨后疼痛、腹痛1个月,加重伴多器官痛20天”入院,自述“胸骨后反酸、疼痛,牙齿、食管、腹部等多部位均有疼痛”。其母多次反映孩子髋关节痛,夜间哭叫,难以行走。但是,医生检查后无异常发现。
结合患儿病史特点及照顾者的行为特点,该病例最终被确诊为: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Munchausensyndromebyproxy,MSBP)。这名4岁女童所谓的疾病表现,其实是母亲一手编造的谎言,而真正患病的是她的母亲。
“孟乔森综合征”与“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该病例是我国首例儿童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发表在2022年2月的《中华实用儿科杂志》上。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心理疾病,且表现隐匿,危害较大,在临床上因其知晓度较低而往往难以被医生察觉。
与“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相对应的是“孟乔森综合征”。不同的是孟乔森综合征是“认为自己有病”,常常伪造自己的症状,为自己“看病救治”。
“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则是不伤害自己,而是针对被照顾者,以伪造症状等方式引发本不必要的医疗诊治,借以满足自己“照顾患者”病态心理需求,此时照顾者为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患者。被照顾者为受害者,多为儿童,也可是成年人或动物,当对象是儿童时,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也被称为医疗虐待儿童。
疑病症与孟乔森综合征
其实,这一类病人有一部分就是“孟乔森综合征”患者,还有更大一部分是“疑病症”患者。“孟乔森综合征”和“疑病症”都属于心理疾病,病人出问题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理,但二者仍有不同之处:
“疑病症”患者不会主观编造症状,而是确实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病人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尽管在做过各种检查排除疾病并得到医生的确认后,他们仍心存怀疑,反复就医,甚至经常换医院、换医生。疑病症患者对自己所怀疑的疾病有明显的求治动机和改变愿望,常伴有焦虑或抑郁。
“孟乔森综合征”患者会故意制造疾病症状,躯体症状、精神症状或两者兼有,前往医院门诊或住院就医,意在获得“病人”身份。他们完全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没有病。专门骗医生、护士,对所谎称疾病的治疗只是出于对患者身份的维系,只要能够把戏演下去就行,越难治越好。有的人为了扮演患者,伪造医疗文件或伪装身份就诊,甚至不惜伤害自己,要求手术。
在国际诊断系统中,孟乔森综合征的诊断名称是做作性障碍。该疾病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有学说认为,可能与患者早年与养育者之间存在被忽视、被抛弃的不安全依恋关系有关。疑病症具体病因目前认为可能是由生理、认知、情绪、行为和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疑病症的起病与人格缺陷和心理社会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存在躯体因素和文化因素影响。
不论是孟乔森综合征还是疑病症,虽然在病人寻医科室找不出具体病灶,但病人可能真的是生病了,病人可能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当遇到类似病人时,建议患者和家属在做躯体检查的同时,更需前往心理科寻求支持和帮助。
临床心理科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广西儿童医院)临床心理科是集临床,保健,科研为一体的心理专科。科室环境舒适,设备先进,专业人才齐全。目前包括儿童青少年、孕产妇心理、成人心理、睡眠障碍4个专科,可开展心理健康体检,心理评估和筛查、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业务。
业务范围
(一)心理体检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体检,韦氏智力测试(第四版),职工入职心理健康体检
(二)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心理测量与评估软件系统,软件包括心理状态、个性/人格测定、职业心理、家庭功能、智力测验及临床康复评定量表等十多种类型共60多个心理量表。
(三)心理咨询与治疗
治疗形式包括:个别治疗、夫妻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
(四)药物治疗
(五)物理治疗:经颅磁刺激技术、生物反馈训练,CES
特色服务
(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体检。
(三)常见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筛查和防治。
(四)早孕及围产期情绪障碍的筛查与防治。
(五)育龄期女性性心理问题、婚姻情感问题的咨询。
(六)更年期妇女心理疾病、心身疾病、慢性疼痛以及焦虑、抑郁、强迫等神经症的识别与康复治疗。
(七)常见睡眠问题的识别和防治。
优势病种
儿童分离焦虑、儿童情绪障碍、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广泛发育障碍(阿斯博格综合征)、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
服务人群
童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人群。
治疗技术
经颅磁刺激技术、生物反馈训练、沙盘疗法、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精神分析、森田疗法、催眠治疗、音乐治疗等。
联系方式
厢竹院区心理门诊:0771-2860838
新阳院区心理门诊:0771-5807371
文字丨雷灵
以下操作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预约挂号
专家/医生信息
诊疗导航
医院新闻
医院位置
联系我们Contactus
厢竹院区急诊:2860500/2860600新阳院区地址:南宁市新阳路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