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科普宣传核心信息

【核心信息03】电离辐射的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

【核心信息05】核和辐射技术的应用

【核心信息06】辐射健康效应

【核心信息07】辐射防护的目的与辐射防护“三原则”

【核心信息08】职业照射辐射防护与职业健康管理

【核心信息09】放射诊疗

【核心信息10】放射治疗辐射防护

【核心信息11】临床核医学辐射防护

【核心信息12】放射诊断辐射防护

【核心信息13】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的防护要求

【核心信息14】外照射辐射防护措施

【核心信息15】内照射辐射防护措施

【核心信息16】室内氡及其危害控制

【核心信息17】矿山井下氡及其危害控制

【核心信息18】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核心信息19】核事故及其应急防护措施

【核心信息20】辐射事故及其防范措施

放射卫生学是研究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害影响及其综合防护措施的学科。

【解读】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镭以来,核和辐射技术首先在医学诊疗中应用,进而在工业、农业、能源、地质、考古、军事等各领域的应用不断发展并日益广泛。人们在应用核和辐射技术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尖锐地面临着如何趋利避害的问题,于是放射卫生学应运而生。

放射卫生学是研究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害影响及其综合防护措施的学科。它是传统的五大卫生之一,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放射卫生的工作领域主要包括:职业照射辐射防护、医疗照射辐射防护、公众照射辐射防护、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准备与响应4个工作领域,辐射检测与评价、剂量估算与健康风险评估、工程防护技术研发推广、法律法规标准制修订及其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价、放射卫生监督与管理等是放射卫生的重要工作内容。

电离辐射是指能量高,能使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而形成离子对的辐射。如中子、质子、重离子、粒子、粒子、射线和X射线等。

【关键词】辐射;电磁辐射;粒子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解读】辐射像光一样,是一种能量,它以电磁波(电磁辐射)或高速粒子(粒子辐射)的形态传送。通常按照辐射能量的高低或电离物质的能力,分成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大类。

电磁辐射实质上是电磁波,仅有能量,没有静止质量。如太阳光、灯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雷达波、射线和X射线等。

粒子辐射是一些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或由这些基本粒子构成的原子核。粒子辐射既有能量,又有静止质量,是一些高速运动的粒子。如中子、质子、重离子、粒子、粒子等。

电离辐射是指能量高,能使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而形成离子对的辐射。如中子、质子、重离子、粒子、粒子、射线和X射线等。可分为低传能线密度辐射和高传能线密度辐射,以表示其相对生物效能;或者分为强贯穿辐射(如X射线、γ射线)和弱贯穿辐射(如α粒子、β粒子),以表示其穿透屏蔽体或人体的能力。

非电离辐射是指能量低,无法使物质电离的辐射。如太阳光、灯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雷达波等。

将射线、射线、γ射线和X射线的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进行比较,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X/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弱、穿透能力最强,β射线的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介于α射线和X/γ射线之间。

【关键词】α射线;β射线;X/γ射线;电离能力;穿透能力

【解读】射线(又称α粒子)、射线(又称β粒子)、γ射线和X射线是最常见的电离辐射。而电离辐射最主要的特性是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将射线、射线、γ射线和X射线的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进行比较,射线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通常一张纸就可以全部把它挡住。X/γ射线电离能力最弱,穿透力最强,通常需要适当厚度的混凝土或铅板才能有效地阻挡。射线电离能力较强,穿透能力较弱,介于射线和X/γ射线之间,通常能穿透普通的纸张,但无法穿透铝板。

核和辐射技术的应用是利用不稳定原子核发生衰变、裂变或聚变以及射线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能量及其电离和穿透等固有特性的人类活动。核和辐射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核能发电、放射诊疗、辐照加工、工业探伤、油田测井、地质勘探、科学研究以及国防活动等。

【关键词】核和辐射技术;应用

【解读】核和辐射技术的应用是利用不稳定原子核发生衰变、裂变或聚变以及射线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能量及其电离和穿透等固有特性的人类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核和辐射技术在医学、工业、农业、能源、地质、考古、军事等各领域的应用不断发展并日益广泛。如核能发电、放射诊疗、辐照加工、工业探伤、油田测井、地质勘探、科学研究以及国防活动等。

目前,我国核电机组数量已进入世界前列,投入商运核电机组共56台,位列全球第二,在建核电机组18台,连续多年世界第一。另外,我国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放射诊疗、辐照加工、工业探伤、地质勘探、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截至2021年底,全国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共9.2万多家,在用放射源15万多枚,各类射线装置22万多台。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7.53万家,从事放射诊疗的工作人员45万余人。

核和辐射技术的应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国际原子能机构曾指出,核和辐射技术正在为全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宝贵贡献,就应用的广度而言,只有现代电子学和信息技术才能与核和辐射技术相提并论。

辐射健康效应是指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其能量传递给机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所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发生效应的机理而言,分为随机性效应和有害的组织反应。从发生效应的对象而言,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从发生效应的快慢而言,分为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

【关键词】辐射健康效应;随机性效应;有害的组织反应;躯体效应;遗传效应;急性效应;慢性效应

【解读】辐射健康效应是指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其能量传递给机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所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发生效应的机理而言,分为随机性效应和有害的组织反应。从发生效应的对象而言,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从发生效应的快慢而言,分为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

躯体效应是指发生在受照射个体身上的辐射损伤效应。如辐射导致的皮肤红斑,骨髓、肺、消化道损伤,白细胞减少,不孕,不育,恶心,呕吐,腹泻,白内障,白血病,癌症等。

遗传效应是指电离辐射通过损伤亲代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使其遗传性状的表型改变在子代中显现出来的健康效应,即电离辐射对受照者后代产生的随机性效应。

辐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的组织反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实践正当性、防护最优化和剂量限值为辐射防护的“三原则”。

【关键词】正当性;最优化;剂量限值

【解读】辐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的组织反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辐射防护的基本任务是保护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放射诊疗患者或受检者、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保障核和辐射技术应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实践正当性、防护最优化和剂量限值,通常称为辐射防护“三原则”。

实践正当性是指在引进伴有辐射照射的实践以前,应当进行正当性判断和代价利益分析,只有实践使个人和社会从中获得的利益大于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时,该实践才被判断为正当的。

防护最优化是指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条件下,应当采取各种防护措施,将个人受照剂量、受照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aslowasreasonablyachievable,“ALARA”原则)。

剂量限值是指在计划照射情况下,个人所受到的总有效剂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相应的值。

【关键词】职业照射;辐射防护;职业健康管理

放射诊疗是指利用核和辐射技术进行医学诊断、疾病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分别为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X射线影像诊断。

【关键词】放射诊疗;应用;类别

【解读】放射诊疗是指利用核和辐射技术进行医学诊断、疾病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分别为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X射线影像诊断。

X射线影像诊断是指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后,将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在荧光屏或胶片上显出影像,从而了解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常见的X射线影像诊断检查有:X射线摄影、X射线透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牙科X射线摄影、乳腺X射线摄影、骨密度扫描等。

介入放射学是指在医学影像系统监视引导下,经皮肤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腔管、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技术。主要医学影像设备有:X射线机、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肿瘤放射治疗是指利用射线装置或放射源产生的X射线、γ射线、β射线、电子、中子、质子、重离子等照射肿瘤病灶,从而杀死癌细胞。放射治疗分为远距离治疗和近距离治疗两大类。远距离治疗设备包括:医用电子加速器、伽玛刀和质子重离子治疗设备等,近距离治疗设备主要指后装治疗机等。

【关键词】放射治疗;辐射防护

一、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应制定放射防护管理制度,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大纲,操作规程和验证、核查程序,并严格执行。

二、在治疗计划制定时,除考虑对靶区施以所需要的剂量外,应尽量降低靶区外正常组织的剂量。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措施使正常组织所受到的照射剂量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三、除有明确的临床需要外,应避免对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施行腹部或骨盆受照射的放射治疗。若确有临床需要,对孕妇施行的任何放射治疗应周密计划,以使胚胎或胎儿所受到的照射剂量减至最小。

四、对体外远距离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在进入治疗室前,应首先检查操作控制台的源位显示,确认放射线束或放射源处于关闭位时,方可进入。

五、对近距离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应当使用专用工具拿取放射源,不得徒手操作。对接受敷贴治疗的患者采取安全护理,防止放射源被患者带走或丢失。

六、在实施永久性籽粒插植治疗时,工作人员应随时清点所使用的放射性籽粒,防止在操作过程中遗失。放射性籽粒植入后,必须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确认植入部位和放射性籽粒的数量。

七、治疗过程中,治疗现场至少应有2名工作人员,并密切注视治疗装置的显示及病人情况,及时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严禁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治疗场所。

八、放射治疗场所应当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九、放射治疗工作场所应当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应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十、定期对放射治疗设备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由具备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临床核医学辐射防护是指临床核医学诊疗过程中患者、受检者、帮扶人员以及生物医学研究计划中志愿者的辐射危害控制。临床核医学诊疗应当遵守临床核医学诊疗正当性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严格控制适应证范围,采取必要措施,使患者或受检者接受的剂量尽可能低。

【关键词】临床核医学;辐射防护

【解读】临床核医学辐射防护是指临床核医学诊疗过程中患者、受检者、帮扶人员以及生物医学研究计划中志愿者的辐射危害控制。临床核医学诊疗应当遵守临床核医学诊疗正当性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严格控制适应证范围,采取必要措施,使患者或受检者接受的剂量尽可能低。

一、开展临床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应制定放射防护管理制度,核医学诊疗质量保证大纲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二、除有临床指征并必须使用放射性药物诊断技术外,宜尽量避免对怀孕的妇女使用诊断性放射性药物。若必须使用时,应告知患者或受检者胎儿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三、除有临床指征并必须使用放射性药物诊断技术外,应尽量避免对哺乳期妇女使用放射性药物。若必须使用时,应建议患者或受检者适当停止哺乳。

四、除有临床指征并必须使用放射性药物诊断技术外,通常不宜对儿童实施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若需对儿童进行这种检查,应减少放射性药物施用量,选择短半衰期尽可能短的放射性核素。

五、除非是挽救生命的情况,对怀孕的妇女不应实施放射性药物的治疗,特别是含碘-131和磷-32的放射性药物。为挽救生命而进行放射性药物治疗时,应对胎儿接受剂量进行评估,并书面告知患者或受检者胎儿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六、除非是挽救生命的情况,宜尽量避免对哺乳期妇女进行放射性药物治疗。若必须使用时,应建议患者或受检者适当停止哺乳。

七、核医学诊疗工作场所应合理布局,避免工作人员、给药前患者与给药后患者在行进路径上的交叉重叠,并应当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八、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应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装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的设备、容器,应设有电离辐射标志。

九、开展核医学工作应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十、核医学诊疗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废液及患者的放射性排出物应当单独收集,与其他废物、废液分开存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十一、定期对核医学设备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由具备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放射诊断辐射防护是指在放射诊断过程中受检者、帮扶人员以及生物医学研究计划中志愿者的辐射危害控制。放射诊断应当遵守放射诊断正当性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放射诊断;辐射防护

【解读】放射诊断辐射防护是指在放射诊断过程中受检者、帮扶人员以及生物医学研究计划中志愿者的辐射危害控制。放射诊断应当遵守放射诊断正当性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医疗机构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应当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实施检查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X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三、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四、实施X射线照射操作时,应当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受检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

五、放射诊断工作场所的入口处,应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六、定期对放射诊断设备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由具备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放射检查是健康体检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受检者受照剂量,切实保护受检者健康。

【关键词】健康体检;放射检查技术;防护要求

【解读】放射检查是健康体检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受检者受照剂量,切实保护受检者健康。

在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时,应符合下列防护要求:

三、健康体检必须遵循正当性和防护最优化原则,在保证诊断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受照剂量,严格控制使用剂量较大、风险较高的放射检查技术。

四、健康体检应针对不同人群科学制定放射检查项目,不得将放射检查列入对儿童及婴幼儿的健康体检项目。

五、健康体检应事先在体检方案或体检表中告知受检者该项检查的目的和风险。严格控制放射检查频次和受照剂量,一般每年在健康体检中应用放射检查技术不超过1次。

六、健康体检应优先使用DR(数字X射线摄影)。

七、除非有明确的疾病风险指征(如年龄在50周岁以上且长期大量吸烟、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为中高风险等),否则健康体检不宜使用CT(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八、健康体检不得使用直接荧光屏透视、PE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设备)、PET-CT、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和SPECT-CT。

九、医疗机构应当为受检者配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对非投照部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控制照射野范围,避免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受到直接照射。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射线检查前,应当确定其是否怀孕,不得对孕妇进行腹部或骨盆放射影像检查。检查中除受检者本人外,不得允许其他人员留在机房内,当受检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

【关键词】外照射;辐射防护

远离放射源是外照射辐射防护措施之一。对同一个辐射源,距离越远,剂量率越低。剂量率与辐射源的距离成平方反比关系。

使用屏蔽材料或屏蔽体是外照射辐射防护措施之一。根据不同射线的特性,选用适当的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屏蔽射线或减少辐射剂量。

体内放射性核素对机体、组织或器官的照射称之为内照射。内照射辐射防护的主要措施是避免放射性核素通过呼吸道、胃肠道、皮肤和伤口进入体内。放射性核素一旦进入体内,则应尽快采取阻吸收和促排措施。

【关键词】内照射;辐射防护

【解读】体内放射性核素对机体、组织或器官的照射称之为内照射。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为:吸入,即吸入了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空气和气溶胶;食入,即食入了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食品和水;皮肤吸收,即皮肤被放射性核素沾染,放射性核素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伤口侵入,即伤口被放射性核素沾染,放射性核素通过伤口侵入体内。内照射辐射防护就是采用一切必要措施避免放射性核素通过吸入、食入、皮肤吸收和伤口侵入进入体内。

防止吸入的主要措施有:佩戴防护口罩、防护面具等;操作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时,在手套箱、热室或通风橱中进行操作,避免放射性物质和气溶胶污染工作场所空气;加强工作场所通风。

防止食入的主要措施有:不食用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不饮用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禁止在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吸烟、饮水、进食等。

防止皮肤沾染的主要措施有:穿戴防护衣、乳胶手套等。

防止伤口沾染的主要措施有:不要带伤操作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特殊情况下,如果必须带伤操作,也应穿戴防护衣、乳胶手套等。

放射性核素一旦进入体内,则应尽快采取阻吸收和促排措施。

氡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氡及其子体被吸入人体后可引起呼吸道的基底细胞层和肺泡上皮细胞的放射性损伤,是导致人体罹患肺癌的第二大危险因素。通风换气是降低室内氡含量的最简单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大概有3%~14%的肺癌是由室内氡导致的。长期氡暴露,浓度每增加100Bq/m3,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约10%。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氡是继吸烟之后导致肺癌的第二大危险因素。

室内氡浓度可通过一些干预措施降低。最简单的方法是通风换气,还可以采取加强地板和墙壁的密封性、增加地板下通风等工程防护措施降低室内氡浓度。

室内氡监测能够为氡危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室内氡的监测,对于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氡所致健康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矿山井下,氡气可以从岩石和地下水等中析出,导致矿山井下氡浓度升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增加矿山井下作业矿工罹患肺癌的风险。加强矿山井下通风是氡危害控制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矿山井下;氡;危害控制

【解读】在矿山井下,氡气可以从岩石和地下水等中析出,导致矿山井下氡浓度升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增加矿山井下作业矿工罹患肺癌的风险。

我国已将矿工高氡暴露列为职业病危害因素,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列为法定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管理,颁布实施了《非铀矿山开采中氡的放射防护要求》《矿工氡子体个人累积暴露量估算规范》等放射卫生标准,开展了矿工氡暴露职业健康监测与风险评估工作,初步掌握了我国矿工氡职业照射水平和存在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风险。

放射性疾病是人体受到电离辐射照射后,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的疾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电离辐射而引起的疾病。

【关键词】放射性疾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13种疾病列入了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目录,分别为: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性复合伤、放射性白内障、铀及其化合物中毒和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等。

核事故是指核电厂或其他核设施中发生的严重偏离运行工况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或已经失去应有的控制,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在核事故应急情况下,公众应当听从政府有关部门的指令,采取适当、有效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核事故;应急防护措施

【解读】核事故是指核电厂或其他核设施中发生的严重偏离运行工况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或已经失去应有的控制,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008年发布了核和辐射事件分级表,将核和辐射事件分为7级。4~7级为“事故”,1~3级为“事件”,不具有安全意义的事件被归类为分级表以下的0级,定为“偏差”。

7级为特大事故,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其数量相当于超过几万TBq的碘-131。

6级为重大事故,放射性物质明显释放,其数量相当于几千到几万TBq的碘-131。

5级为具有场外风险的事故,放射性物质有限释放,其数量相当于几百到几千TBq的碘-131。

4级为无明显场外风险的事故,放射性物质少量释放,使关键人群受到几mSv量级剂量的照射。

3级为重大事件,放射性物质极少量释放,使关键人群受到十分之几mSv量级剂量的照射。

2级为事件,安全措施明显失效,但仍有足够的纵深防御,可以应付进一步故障事件。

1级为异常,超出规定运行范围但仍保留有明显的纵深防御的异常情况。

0级为偏差,低于分级范畴,在安全上无重要意义。

核电是清洁、安全的能源,核电站发生核事故的概率很低。我国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和预案,保障核电站的安全,防止核事故的发生。核事故一旦发生,按照预案开展有效应急救援,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保障广大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是核事故应急的主要任务。

在核事故应急情况下,公众应当听从政府有关部门的指令,采取适当、有效的防护措施:一是当核事故可能或已经导致放射性碘释放时,一定区域内公众应根据专业组织的安排,及时服用稳定碘,以阻止或减少放射性碘进入甲状腺。二是受放射性影响区域的人员,应按照政府指令适时采取隐蔽、撤离、临时避迁或永久迁出等应急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受到放射危害。三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体表放射性污染检测,一旦体表有放射性污染,应进行去污洗消,去除或降低人员体表放射性污染。四是按照政府的指令限制使用受到放射性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避免或减少放射性物质摄入。

辐射事故(又称放射事故)是指因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因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人员受到异常照射的意外事件。辐射源的管控是防范辐射事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辐射事故;防范措施

【解读】辐射事故(又称放射事故)是指因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因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人员受到异常照射的意外事件。辐射事故根据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4个等级。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类、V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我国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和预案,保障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应用中的安全与防护。

THE END
1.「体检科普」这些人需要做肺功能检查「体检科普」这些人需要做肺功能检查 体检中心关征 08-27 阅读581 肺功能,作为人体呼吸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涵盖了呼吸、防御、代谢等多重角色,其核心在于呼吸功能的正常运作。肺功能检查,作为评估这一关键生理机能的重要手段,不仅对于慢性气道疾病的诊断(诸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还以...https://www.meipian.cn/569vxyv3
2.核医学科普知识宣传80问答北京协和医院“半透明人”,能发现超早期处于代谢异常状态的恶性肿瘤,使人类早期诊断恶性肿瘤的梦想得以实现,被称之为探测肿瘤的“雷达”或发现肿瘤“神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社会上对健康体检有了更多的需求,由于PET/CT对早期发现肿瘤、脑、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是一种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检查手段,在...https://ims.pumch.cn/detail/11337.html
3.心脏彩超有必要成为体检的必要项目吗?所以,心脏彩超需要不需要常规体检,个人觉得需要因人而异,如果你心脏彩超既往没有问题,又没有以上问题的话,我觉得心脏彩超,做不做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是以上几类人群,个人还是觉得做个彩超吧! 你们觉得呢?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https://cont.jd.com/pccontent/231990
4.体检知识别乱花钱了!这些病听着恐怖,其实大多不用治每年定期体检是好事,但若在体检的报告上,出现了这几种病,也不必过于恐慌,更没必要“病急乱投医”,乱花冤枉钱! 浅表性胃炎:但凡体检做胃镜的,几乎“十个里面八九个中招”!多数情况下,胃粘膜出现浅表性炎症很正常,平时注意饮食健康规律即可;若未发生胃溃疡,一般不需进一步治疗。 http://www.harj120.com/pos/371.html
5.女童频发卵巢囊肿蒂扭转专家提示儿童体检很必要小姑娘在三天前跑步后出现右下腹痛,在外院治疗后疼痛症状稍缓解,2小时前再次出现右下腹痛,疼痛加剧,急诊送入妇产科就诊,立即完善B超及CT提示:右附件区囊性肿物44*40*52mm,张群锋主任医师结合检查结果和症状考虑卵巢囊肿蒂扭转,立即向家属详细交代了患儿的情况及急诊手术的必要性,并联系手术室急诊手术。张群锋主任带...http://nh2h.com/a/a/yiyuannews/yydongtai/2022/0314/2175.html
1.科普宣传医生除了可以根据你的情况提出建议,针对你的情况帮你找到合适的体检项目,以便你选择合适的套餐。同时,医生在得知你的病史后,会在检测中更有侧重性。珠江医院的陈金火主任医师也表示,如果年纪轻轻,没有太多不良生活习惯,也没有什么不适的就没有必要选择CT、核磁共振等检查,这些检查不仅昂贵而且还要遭受X射线,因此是否...https://www.gztcm.com.cn/kpzc/kpxc/2576.shtml
2.降科普70个超实用降小知识,值得每个人收藏!一个体检下来,10个女性8个有“乳腺增生”问题,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注意定期复查即可。 4.看到治疗宫颈糜烂的医院赶紧跑 “宫颈糜烂”这个名称已经被取消,如果被诊断为这个东西,说明医院或者医生不靠谱。 5.得糖尿病不是因为吃糖多 Ⅰ型糖尿病的主因是遗传,Ⅱ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肥胖。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61240
3.从单纯的体检到降管理的转变降科普体检改变了一些人,而很多的人没有改变。一方面是理念问题(健康教育),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的社会组织来推动!现在已经有很多健康促进的团体,比如太极拳协会、广场舞、合唱团、许多自发的羽毛球小队、篮球小队、自行车俱乐部、游泳馆等。 存在的事实是:许多需要锻炼的人没有锻炼! https://www.czrmyy.com/Html/News/Articles/569.html
4.宝宝30个月体检项目:降监测必要性八、宝宝自我体检要点 家长也应了解并掌握宝宝自我体检的要点,包括肢体运动发育的三个重要契机和各阶段的重点发展项目,以及触觉发育的五大培养方法等。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成长变化,并采取适当的训练方法来促进宝宝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宝宝满月体检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_育儿经验分享。本文所提及的内容和资料均来自...https://m.tijian8.com/post/E97eCb03c93F.html
5.做好检后降管理,体检中心需要这样做健康体检与检后管理十分必要: 人类1/3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就可以避免,1/3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1/3的疾病通过积极有效的医患沟通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检后的报告解读常常被忽略,一些阳性指标只要不严重危及身体健康就不会被重点提及,而这些往往是检后健康管理所应该重视的工作...http://www.china-tijian.com/TFD/Main/NewsDetail/306
6.体检查出肝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专业医生告诉你如何区分若以上两个检查发现有异常,或者不能明确诊断是否存在异常,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增强CT或核磁检查,必要时可配合肝功能化验、肝炎病毒等其他检查,以综合判断患者情况。 总之,但若体检发现有异常,别自己瞎猜,及时到专科进行针对性检查,不懂的就多问医生几句,有问题咱就及早治,千万别拖。https://www.nhfsyy.com/web/read/index/aid/1686.shtml
7.体检攻略脑血管病体检筛查有必要吗?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有200万例,且以每年8.7%的速率迅速增长,其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至5倍。脑卒中可分为两大类,缺血与出血性疾病,脑血管病体检筛查必要性很强。 脑血管病体检筛查常规内容? 1.检查项目: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血压、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常规、血脂、血糖、凝血、颈部血管超声。 https://www.hzdsrmyy.com/?a=7351
8.降科普降体检注意事项降教育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健康科普】健康体检注意事项 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的身体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为了确保体检结果的准确性和体检过程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健康体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提前预约与了解...https://www.cqzxrmyy.com/news_7/593.html
9.降科普这些职业降检查知识要牢记检测时应采用正确的采样和分析方法,必要时应对劳动者进行体检,以确定暴露于有害因素的程度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影响。 03. 员工可以拒绝体检吗? 不可以,在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工作的劳动者必须进行体检,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体检。 职业健康体检是国家规定强制性体检。 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MjY4NTI3NQ.html
10.降教育的工作总结(通用20篇)(一)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如讲座、广播等)团体辅导的开展(如班级心理辅导、成长小组等)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团体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成果由各班班级顾问利用班会时间和健康各班班会上的宣传起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到了作用,教师有针对性普及和宣传,而且每周的...https://www.unjs.com/gongzuozongjie/6471150.html
11.降科普降科普乳腺钼靶扫描及B超,推荐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检查一次,对高危妇女,必要时可缩短检查的间隔时间,并增加乳腺核磁共振检查。40岁以下的妇女,每1-3年进行一次乳腺的临床检查。 10、乳腺自查和临床体检怎样结合? 美国癌症协会推荐,女性从20岁起应当每月一次自查,每三年由专科医生进行一次临床体检。35岁以上的妇女应进行一次...http://rxwk.byfy.cn/bencandy.php?fid=94&aid=1209
12.科普宣教为什么很多病到医院先验血?哪些检查必须空腹抽血?上午...血流变学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卒中、心梗)的发病先兆之一。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检查还可以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4、生化项目 《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建议,4种基本生化检查项目很有必要做,包括肝功、肾功、血脂、血糖。 其他非常规的生化项目还有:心肌酶(明确是否有心梗),淀粉酶、脂肪酶...https://www.cd-psychologist.com/4120/news/xinwendongtai/2023/0427/2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