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使用药品的人口总多,其医疗水平和用药水平偏低,群众医药基础知识缺乏,假劣药品在基层出现的频率高、范围广、流通快,制售手段和形式多变,广大群众很难识别和抵挡假劣药品对他(她)们的危害,单靠省市级药品检验所抽验还不能适应遏制假劣药品蔓延的实际需要,所以,打击假劣药品的大量工作仍在基层,必须依靠广大基层监督检验人员这支有生力量进行工作。
一、药品快速鉴别的目的
目前我国药品监督工作量大,面广又缺乏资金和先进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只有加强基层药品监督检验人员的培训和基层药品检验队伍建设,总结基层工作人员在打击假劣药品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才能对假劣药品的快速鉴别提供有力的保证,药品快速鉴别的目的是为广大基层药品监督检验人员在简单的设备条件下,在现场检查中,提供发现假劣药品的初筛手段和方法,为查处假劣药品提出初步意见,对可疑药品进行暂控,再进一步做法定检验。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检验周期,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可以防止假劣药品的转移和分流,有效打击不法分子。
二、药品外观鉴别方法的概述及应注意几个问题
“药品外观鉴别方法”所述的“外观”,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药品包装所涉及的外观,包括包装箱、包装盒、药瓶、标签、说明书等项,其二是指药品本身的外观性。
通过外观检查鉴别方法判别检品是否为假劣药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外观鉴别法最基本的技术依据是比较法,它是建立在真品与假品对照比较的基础上的一种方法,因而药品质量检查人员应了解、熟悉各种药品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外观,遇有怀疑时,应找到真品与之比较,比较,比较正品与检品包装外观与药品样本本身外观的异同,找出疑点。这需要药品质量检查检验人员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鉴别能力。
(三)、核查药品价格,假劣药品的销售价格一般明显低于正品的价格,有的甚至低于生产的成本价。在药品监督检查中,若发现某一药品的销售价格明显低于或背离成本价格应引起注意,及时进行抽验。
(四)、药品造假大体也有其规律,畅销品种、紧俏品种、知名品牌、贵重药品、补肾装阳类、治疗糖尿病类等多为制假对象,而假中掺真,今年亦有发现,制假手段也在不断改变,药品质量监督检查人员遇有可疑情况时,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渠道(如网上查询国家数据库资料),也可以及时与产品标示生产厂商和发出药品检验报告书的有关药品检验所联系,进行核查。
能够有效的帮助改善这些问题,有效的推动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解决措施
Abstract:withthedomesticconstructionprojectmanagementsystemreform,theimplementationoftheconstructionprojectmanagementalsoarisesat,butthepresentinthemanagementoftheprojectstillexistmanytheshortcomingsandproblemsneedingattention.Thispaperfocusontheconstructionprojectandtheproblemsthatshouldbepaidattentiontointhemanagementofdiscussions,moredetailedintroducedthedomesticengineeringprojectmanagementofthecurr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andthemeasurestosolvetheseproblems,andputsforwardthemanagementofengineeringprojectIthefuturedevelopmentprospectopinion,hopethecontentcaneffectivelyhelpimprovetheproblem,theeffectivepromotetheconstructionofthedevelopmentoftheprojectmanagement.
Keywords:buildingengineering;Theprojectmanagement;measures
自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以来,国内的建筑工程施工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不过,这样的设想并没有在工程实际施工中取得预想的成效。工程的大部分施工作业还是由建筑总承包的工程公司自行完成,仅有很少部分的施工任务是由专业施工分包企业来完成。然而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建筑工程施工的需求了。特别随着国外建筑企业的加入,国内建筑行业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以适应当今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体系
在国外,有很多的大型工程承包公司,这些承包公司和我们国内的一些承包企业相比,无论是人员素质,还是管理模式方面都要远远优于我国的同一行业的承包公司。国外的工程承包公司会将工程施工中的具体任务分而划之,分别的承包给不同的施工企业,而承包公司就专心致力于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这样一来将大大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同时将工程的具体施工任务分别承包给专门做这方面施工的企业,即节省了管理精力,也能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一些小型的专业分包公司则会配备有高素质的员工和齐全的设备,虽然公司规模相对比较小,但是也方便管理工作。这样就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机制,一方面不断促进这些分包公司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提高了工程施工建设的速度,也能够确保工程质量。
国内虽然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竞争机制,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作用效果将越来越明显,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压力都将推动我国建筑市场必将走上专业化分包体系发展的道路上来。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总是想着最优的发展道路上走,所以建筑市场也必将走向这种高效合理的分包管理体系。而且,国内的承包公司想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就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一方面满足市场的需要,一方面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国内分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2)现场施工工地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素质度。分包出去的工程中,会存在一些相对比较简单工程,而承包这一工程的公司的员工普遍素质比较低,这将有可能导致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分包公司拖延工程工期。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总包和分包都有原因:工程的综承包公司在进行工程建设施工的整体规划时存在设计缺陷,存在着协调调度问题,没有给分包公司足够的施工空间;也可能是分包商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出现了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不足的现象,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因而拖延了工期。
参考文献:
[1]王银虎.试论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05)
[2]高影.浅析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J].黑龙江纺织,2009,(01)
1.1一般资料
于2013年3-12月对200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分析,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5.5±2.6)岁;其中初产妇120人,经产妇80人;将这些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对其孕产期保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进行分析。采用调查对象口述调查员记录的方法填写问卷。若调查对象为生产1名以上活产婴儿的产妇,记录印象最深刻的那一次孕产期保健情况,以尽量保证资料真实性。主要对产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育情况以及是否参加母婴保偿管理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关键词]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母婴健康服务
1资料与方法
以2010年1~6月于我院分娩并定期回访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500名产妇。
1.2调查方法
参照有关文献自行设计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需求调查表,并经5名专家进行效度测试。在产后42d回访时,派遣专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取得知情同意后,调查人员采取面对面半结构访谈形式对产妇进行现场调查。共发问卷500份,最后完成调查且资料完整者496份,有效率为99.2%。调查问卷内容包括3部分:①产妇一般资料,如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经济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是否初产等;②产褥期母婴健康状况,如有无母乳喂养困难、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等;③最想了解的产后母婴保健知识排位。
1.3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通过预调查反复修改定稿;随访过程中调查人员固定不变;所有人员通过统一培训;遵循知情同意原则,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1.4统计学方法
2.1不同文化层次产妇对各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情况
总体上,母婴保健知识需求顺序排列前5位的是婴儿日常护理、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早期教育、新生儿疾病认识及预防、婴儿意外预防。其中,不同文化层次产妇对各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状况见表1。在相同文化层次组内,各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顺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2.2不同居住地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情况
不同居住地产妇对各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情况见表2。在相同居住地组内,各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顺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3.1产妇渴望得到多渠道、全方位的母婴保健指导
3.2母婴病房健康教育流程需进一步完善
3.3不同文化层次、居住地的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有所不同
3.4产褥期延伸服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更好地促进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杨素勉,田溢卿,王敬联,等.产褥期妇女知识及生活需求调查与母婴保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4(23):3371-3372.
[2]卜秀青,尤黎明,颜君,等.产褥期妇女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065-1067.
[3]赵春霞.母婴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66-267
[4]尤艳,刘春红,李东妹.孕产妇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36-137.
[5]肖艳琼.产后家访对母婴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383-1385.
[6]刘爱君.产后访视中新生儿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4):96-98.
[7]徐冠英.城市与农村妇女孕期保健状况的比较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3):22-24
为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依据《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省助产技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开展创建“星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活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内涵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全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水平与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稳定和降低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我区出生人口素质,为母亲安全和儿童优先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三、加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将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数量、服务范围、有无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以及持证人员上岗、培训等情况纳入日常监管范围。规范执业行为,严格落实准入制度,对不具备准入条件和未经许可擅自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严肃查处。
三、活动范围及评选对象
在我区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均要参加创建活动。
三、创建活动内容
参见《区星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评审标准》,星级母婴保健星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创建活动内容包括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能力建设项目、服务项目等二大类内容,具体分:机构资质、人员标准、科室设置、房屋标准、设备及药品标准、管理规范要求等10方面的内容。评定标准为:机构总分达1000分,各子项目的单项得分不低于该项指标分值的85%。将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分为三星至五星级三个级别,其中分值低于700分的将不予评分;得分700-800分的,为三星级;得分在800-900分的,为四星级;得分900-1000分的,为五星级。
四、评审程序及方法
(一)准备阶段(年2月)
制定并印发《区星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区星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评审标准》(以下简称评审标准)。
(二)实施阶段(年3月-11月)
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实施方案》和《评审标准》,在明确创建工作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制定本机构创建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确定自评结果,并将工作方案、自查报告和创建申请表于年8月8日前报区妇幼保健所办公室。
2、考核督导
区卫生局组织医政科、区妇幼保健所、区卫生监督所专家组,每年对照《审评标准》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考核评定1次。
3、情况通报
区卫生局根据督导情况,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及整改意见。
(三)总结表彰(年12月)
区卫生局对星级评定工作进行总结,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表彰通报。
五、有关要求
【关键词】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
"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是妇幼系统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特色项目。本文阐述通过三级网络各种途径大力宣传,让孕妇了解到早孕及时建册的知识与意义,形成一定社会舆论,让孕妇特别是非户籍孕妇有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地纳入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及早发现孕早期、孕中期能预防的母婴疾病及新生儿缺陷。
1对象与方法
1.1选取浦东南汇妇幼所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孕情排摸和孕期管理情况,浦东南汇十四家社区从2009年9月全部实施"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各社区每1500人配备一名卫生信息员,主要职责之一对管辖区域至少每月一次进行孕产妇孕情排摸,重点是新婚妇女和外来育龄妇女,对未建册孕妇填写《孕情卡》,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档案,上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已建册孕妇定期督促产前检查。各医疗保健机构的妇产科门诊发现早孕未建册孕妇,立即建立《孕情卡》,由妇幼保健所每周至少两次收集后及时反馈至居住地社区服务中心,由社区服务中心及时建册和定期随访。
1.22010年浦东南汇妇幼所孕情排摸和孕期管理情况如下:
表一不同户籍建册人数的比较
表二不同户籍建册率的比较
早孕建册率本市户籍98.30%与非户籍29.58%有明显差异。
系统保健率本市户籍92.56%与非户籍52.79%有明显差异。
2.2落实"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关键因素之二:落实重点孕妇的孕期管理工作
重点孕妇确诊率本市户籍10.05%与非户籍19.03%有明显差异。
3.2从表中可以看出重点孕妇确诊率非户籍高于本市户籍,在实施"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中,对重点孕妇做到早发现、早转诊,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跟踪随访,落实重点孕妇的孕期管理工作。二级医院负责接受下级医疗机构的转诊,产前检查由高年资主治医生及主任把关,并对重点孕妇进行明确诊断、合理治疗和系统管理,通过《重点孕妇转诊单》及时让社区更加重视、随访和管理重点孕妇。为了更加重视孕产妇安全,对于比较危险收入院的孕妇每天随访,发现不执行医嘱者通知其居住地社区卫生信息员上门催其住院,甚至陪送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