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根本无意义甚至有害!

当然,忙里偷闲,还需要保重身体啊!

所以,赶在年底之前给自己身体来个大检修吧!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而且大部分中国仍然相信体检,做的检查项目越多,就越能准确了解个人健康状况,预防早期癌症!

但是,然并卵!

一份2012年的考克兰荟萃分析研究了逾18万人的情况,在他们体检后跟踪了大约10年,发现他们的死亡率、癌症或心脏病发病率并没有显著降低。美国普通内科学会郑重提醒医生:

“不要对无症状的成年人进行常规的普通体检……没有特别原因而定期安排的普通体检,包括‘保健’在内的年检,在减少发病率、死亡率或住院率方面显示并无作用,但不必要的检查却引发了潜在的危害”。

是不是很震惊?其实,我们中国的专家大咖也早有研究,并得出相同结论:医疗对健康只起8%作用须警惕“过度诊断”!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曾在2014年5月发表过这个言论,让我们来看看院士大咖的原话是怎么说的吧!(以下为当时新闻报道的原文)

医疗对健康只起8%作用

须警惕“过度诊断”

“高血压是疾病吗?”

“高血压需要治疗吗?”

“如果你得了高血压,你治疗吗?”

早在2014年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就在特邀报告环节连续抛出这三个问题,开启了其题为《对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的思考》的报告。他还颇有兴致地告知与会者,这个报告将涉及一些“颠覆性的意见”,但都有依据,“是个人一家之言,只提供一个侧面”。

在提出第一个问题后,韩启德自问自答:“不是,高血压只是危险因素。”他援引《辞海》里的说法,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表现的病理过程。疾病必须要有劳动能力受到限制或者丧失,并且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而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没有这些情况,因此不是疾病,是危险因素。

既然不是疾病,需要治疗吗?韩启德曾面向500多位博士生提出这个问题,当时,有1/3的人没有举手,没举手的说:“既然不是疾病,我为什么要治疗呢?”那些举手的人则说,“大家都知道高血压要治疗,而且是危险因素”。接着,韩启德告诉这500多人一个研究结果:对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可以降低25%~30%的心脑血管事件危险,这个作用很显著。

说完以后,他再次问,高血压需要治疗吗?这一次,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是需要治疗的”。

紧接着的问题就是:如果你得了高血压,你治疗吗?很自然的,大家都举起了手。

这时,韩启德又给出一个出人意料的数据:我国40岁以上高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和脑卒中)发生率最高统计为15%左右。降低30%发生率,即降为10.5%,也就是100个40岁以上高血压者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只有4~5个人受益,还有可能存在药物副作用,加上服药的经济负担。

现在再问:“你愿意终身服药吗?”

全场静默了。

医疗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全能,一定要摆正医疗的定位。韩启德说:“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更多的是由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经费保障来决定的,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好、更全面的看法。”

“小概率要干预效果绝对是很小的,但是要落实到个人的话,谁也不能确定自己是在1%的人里面,还是在99%里面的人。”韩启德接着以高血压、糖尿病前期、骨质疏松举例说,当前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实际结果是,极少有个人因采取措施而受益,绝大部分干预没有任何效果,其中有些人的健康反而因此受到损伤。

让韩启德担忧的是,这是公众所不了解的,尤其这种情况在疾病筛查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

他以美国一项研究为例,这项研究涉及7.6万例病人,55岁~74岁的男性,一半人每年测一次PSA(前列腺癌的一种筛查方法),一半人不做检查,结果怎么样呢?筛查组发现前列腺癌每1万人中有108人,对照组只有97人,前者增加了12%,也就是说PSA筛查以后发现的病人增加了。但是13年以后,结果是,这两组检查和不检查,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没有任何差别。

无独有偶,再来看肺癌,美国做了45万人的研究,做各种筛查办法和不筛查比较,发现每年做X胸片和不筛查差别,每年做两次以上高频度的X胸片检查,肺癌死亡率反而增高。如果做胸片再加做痰细胞检查和单独胸片检查比较,死亡率似乎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别。

回归到一个普通民众更能理解的问题:我们做常规体检还有意义吗?

韩启德说,有一个研究表明,除去老年人,做不做健康体检,对死亡率并没有影响。

“但现实是,几乎所有的民众,不管做出什么检查结果都会鼓励他进一步去检查,再加上现在的医患关系,更要查了。”韩启德如是说。

怎么办?这位国际知名病理生理学家并未给出具体的建议,但他给出了一个原则——针对低概率事件要作出合理决策,从而降低危险因素,提高筛查干预措施的效率。

此外,还要解决观念问题,“医疗费用”解决基本医疗问题时疗效非常好,而如果用在后期临床晚期病人身上,花很多钱但疗效很差。“同样的钱如果用在基本的医疗上,获益的人数就会非常多。所以,我们要把这个钱用到最合理的地方去”。

“我们现在的医疗出了问题,不是因为它的衰落,而是因为它的昌盛,不是因为它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它不知何时为止。”韩启德说,“在宗教强盛,科学幼弱的时代,人们把魔法信为医学,在科学强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们把医学误当作魔法。”

看完院士的颠覆性结论和这些研究数据,你是否会放弃做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呢?

可能你仍有焦虑,会说:不是医生们说癌症要早预防、早发现吗?很多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那么不体检怎么发现?

“很多人谈癌色变,都希望早发现早治疗,健康体检都要带上癌症指标的检查,这样的检查其实意义不大。”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韩启德院士2014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江宁校区做题为《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的报告时用多个国家的权威调查来举例,佐证“早期筛查癌症死亡率没降低”这一观点。他表示,不建议人人都做普遍的癌症筛查,体检中偶然发现的可疑“结节”大都不致命。

这算不算好消息呢?看看他怎么说的!

好消息1:可疑的“结节”大都不致命

做常规体检时,常会检查出“结节”,“一个50岁的女性,体检时肝部查出一个小结节,医生说没啥问题,她很不放心。”

韩启德院士解释,不抽烟的人有15%的人会发现肺部结节,“患者会很紧张,但那不是癌,是可疑的结节,结果这15%的人在未来10年中很可能什么事都没有。”

一项针对50岁男性“意外检出肿块为致命癌症的几率”的调查中发现,99.3%不抽烟的人在肺部意外查出肿块后,都能与之“和平相处”。但是有抽烟史的人,被查出肿块后最终转变为致命癌症的比例是96.4%。

好消息2:有的癌症真的会“消失”

韩启德院士认为,根据大量数据分析来看,癌症大致分为三类:

第二类是渐进型,就是从慢慢变大到死亡,早期检查出来后,做手术治疗以后有治愈的希望。比如结肠癌、子宫颈癌,这种筛查效果好一些。

当然,你肯定还是会有疑惑:癌症筛查还做不做?

韩启德:普遍癌症筛查没必要做

“我不建议人人做普遍的癌症筛查,你有什么症状可以有针对性地检查,如果身体无恙就别去检查,否则本来好好的,被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反而出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改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条件对于健康更有益。韩启德院士认为,医学界应加强研究,缩小筛查范围和干预范围,“有些人不太可能就别查了,有些疾病我们把它更局限到高危的人群来查。”二是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主要针对危险基数程度比较高的人群采取干预措施。比如10年死亡率30%,去干预后降低了30%的话,那么100个人里面有9个人受益。

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年度体检中的多数医嘱不见得能切实帮助到大部分人,也未必能使我们活得更久更好。

THE END
1.莆田系医院欺诈病人,搞无意义的治疗谋取利益罔顾患者降,利益...某天收到一则体检的通知,16快可以做全套体检,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海南省男科妇科疾病治疗中心,体检过程中多次提及我炎症,包皮长等问题,要求直接做微创和割包皮的手术 后续还有红外线的蒲利肽治疗,两天花费10800!后面到正规三甲医院,表示只是可能有前列腺感染,红外线治疗根本没用必要声明...https://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69824043/
2.治疗慢性疾病的根本问题所以对于退行性疾病不要妄加无意义的治疗,顺应自然不要与死亡抗争。人总是要衰老死亡的。宇宙万物都有诞生、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这是宇宙定律。现在老年人的疾病往往是慢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交织在一起。所以懂得三分治疗,七分养生非常重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衰老与疾病,不要惧怕死亡。因为死亡是自然界万物(包括...https://www.meipian.cn/1hf349yh
3.长城体检中心体检100余万人次,具有丰富的体检经验并实现石家庄体检大数据体系;为石家庄市疾病治疗和预防预控工作起到借鉴意义,长城体检中心在石家庄民营体检矩阵中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体检机构,无论是市场空间占有率、体检专业性、医生临床经验等都属于佼佼者,已被多家银行、保险、通信、工商、互联网等上百家企事业单位指定为定点体检机构...https://www.ccjktj.com/home/index/index.html
1.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惊人之语:体检根本无意义,我们怎么理解?当前,各个单位都会一年一次给职工提供免费的体检。一般情况下,体检的项目相当地多,从头到脚,从外到内,又是抽血,又是用机器内外照射扫描,每个受检的人都要忙碌一个上午的时间。 当然了,这个体检非常有意义,可以帮助职工在疾病的早期就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这体现了我们国家政府对于各行各业广大职工健康的重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830/13/31267089_1045871135.shtml
2.护理工作缺陷(精选十篇)除此之外,还有应用特殊抗凝药,利尿药,强心药,止血药等无药物使用效果观察记录;各种引流管引出物的色、量、气味等有意义的观察记录;病人入院第一次记录与医生记录相同,根本不能反映入院后对病人采取的必要护理措施和告知义务记载,未体现因病施护,因人施护、因需施护的原则。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nvpkzhl.html
3.30岁的人要做哪些体检项目心电图:30岁的人查心电图能怎样呢?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又能怎样呢?如果只是为了查出这些问题,心脏听诊加脉搏的查体足矣,根本不需要机器去完成。 超声心动图:不经济,对大部分人健康人或者无症状的人无意义。 胸片:有辐射,而且看不清楚。 https://www.kktijian.com/zhinan/7273.html
4.(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15篇本年我院专门收拾出一份根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概述的宣扬单页,做为本年度健康教育宣扬材料的榜首期,由卫生院和下辖13个村卫生所宣扬发放,城区内设置65处公卫服务监督牌,村医发放服务手刺,本年评论实施统一服务人员着装,如此种种,力争使每位居民都能了解到根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内容、服务意图和意义,使每位居民都能...https://www.ruiwen.com/zhenggaibaogao/8217266.html
5.体检结果吃完早餐,又在餐厅坐了一会儿,删了几个app,再也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了,又清理了一下购物车,有些心心念念的东西突然像变成了身外物,没有拥有的必要了。 吃过早饭,想找个环境好点的地方逛一逛,反正请了一上午的假,还有的是时间。 导航发现附近有一个公园,立刻坐地铁前往。 https://www.jianshu.com/p/cc4a64983e64
6.怎么看体检报告8篇(全文),一般而言,超过上限为偏高,低于下限为偏低。偏高、偏低各有其临床意义,但有少数偏高或偏低无意义,必须参考各项检查意义的相关说明。解读数字型结果时,千万不可只凭数字就轻率下判断,尤其是“灰色地带”,以免自己吓自己,徒增烦恼。 “阳性”或“(+)”可以提示或代表“检查结果异常”。例如:尿常规化验时,尿蛋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a728qal.html
7.劳动报然而,医学上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轻描淡写”,与《体检标准》中对该疾病的严格限制让许多患者感到割裂与矛盾。 因担心明年不能报考公务员,每次复查时陈梦洁都会格外关注自己的TgAb指标——一项反映甲状腺功能的指标。在她的医生看来,只关注这一个指标并无意义。但陈梦洁知道,仅这一个指标不正常,她就无法报考公务员。“...https://wap.51ldb.com/shsldb/wq/content/0190dd0317bbc0010000b9ff6f110fdc.html
8.驾驶证到期体检到哪个医院车友交流因为有人受伤,车辆都要先扣留在交警指定的停车场等确认定责之后,无意义以后才能把车辆取出维修。等明天交警通知我们到交警大队处理责任划分,我同事载着我去交警队处理事故,他比较有经验,并且全程陪同我,有经验就会很顺利。 我们来到亳州交警队,等待三方人员到期了,填写了事故经过,交警确认伤员报告,出具了事故认定责任书...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6497652
9....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对生活悲观失望,感觉生活无意义,并伴有...张老太太今年70岁。近来性格有明显改变,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对生活悲观失望,感觉生活无意义,并伴有失眠、自责,时常有轻生念头。 为王老太太进行健康评估的重点是() A. 躯体健康评估 B. 心理健康评估 C. 社会健康评估 D. 生理功能评估 E. 文化状况评估 ...https://www.shuashuati.com/ti/ff799109eadf49bfb7e08fcedf4be828.html
10.手术无意义的病期还能否放疗语音科普四期病例多数是手术没有意义,因为局部切掉,远处到处都有肿瘤,对这样的病例来讲,那就是放疗和手术的巨大差异。手术不能对每个器官都去开刀,身体耐受不了,还有细胞癌症,转移到处跑,那就没有太大意义。那么这种情况下放疗就可以了。手术没有意义,或者根本没有实际价值的时候,放疗可以对原发灶、对转移灶,如果不是...https://www.bohe.cn/voice/view/ser45lf2kxm5p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