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四川省卫生和基层卫生高级职称申报评审常见问题解答

2022年度四川省卫生和基层卫生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政策解读

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一、申报卫生副高级职称的学历及任职年限要求

2.副主任护(药、技)师:具备医学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护(药、技)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医学相应专业大专学历,受聘担任主管护(药、技)师职务满7年。

二、申报卫生正高级职称的学历及任职年限要求

具备医学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医(护、药、技)师职务满5年。

三、申报基层卫生副高级职称的学历及任职年限要求

1.具备医学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基层卫生)主治(管)医(护、药、技)师职务满5年;

2.具备医学相应专业大专学历,受聘担任(基层卫生)主治(管)医(护、药、技)师职务满7年;

3.具备医学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基层卫生)主治(管)医(护、药、技)师职务满9年。

四、申报基层卫生正高级职称的学历及任职年限要求

1.具备医学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基层卫生)副主任医(护、药、技)师职务满5年;

2.具备医学相应专业大专学历,受聘担任(基层卫生)副主任医(护、药、技)师职务满7年。

五、破格申报卫生副高级职称的条件

(一)受聘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在任现职期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卫生副高级职称:

1.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党政机关表彰;

2.获得省级及以上“五一”劳动奖章;

3.获得市级及以上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称号;

4.市(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或后备人选;

(二)医学相应专业中专学历,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卫生副高级职称:

1.受聘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9年,参加全国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

2.受聘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9年,获得市(厅)级及以上党政机关表彰。

六、破格申报卫生正高级职称的条件

(一)受聘卫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在任现职期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卫生正高级职称:

1.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获得省级及以上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称号;

3.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4.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负责人或第一主研人,并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发表本专业论著5篇或发表本专业SCI论著3篇;

5.省级政府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获奖人员(排名前3位),并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发表本专业论著5篇或发表本专业SCI论著3篇;

6.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第一主研人。

(二)不具备规定学历,但受聘卫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5年,具有丰富的医疗卫生实践经验和独到的医疗技术,其医疗效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得到省内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除具备《四川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第十九条条件之一外,可经3名本专业同行专家(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江学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或由省部级国家机关批准的同等级称号专家)推荐,破格申报卫生正高级职称。

七、破格申报基层卫生副高级职称的条件

(一)受聘卫生或基层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在任现职期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基层卫生副高级职称:

5.获得四川省卫生健康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省临床技能名师、四川省基层卫生拔尖人才等市(厅)级及以上党政机关授予的学术技术称号者。

(二)不具备规定学历,但受聘卫生或基层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9年,具有丰富的医疗卫生实践经验和独到的医疗技术,其医疗效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得到省内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除具备《四川省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第十六条条件之一外,可经3名本专业同行专家(省、市级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正高级专家)推荐,破格申报基层卫生副高级职称。

八、破格申报基层卫生正高级职称的条件

(一)受聘卫生或基层卫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在任现职期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基层卫生正高级职称:

3.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二)不具备规定学历,但受聘卫生或基层卫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7年,具有丰富的医疗卫生实践经验和独到的医疗技术,其医疗效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得到省内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除具备《四川省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第十八条条件之一外,可经3名本专业同行专家(省、市级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正高级专家)推荐,破格申报基层卫生正高级职称。

在任现职期内,参加各级党委、政府指派的援外、援藏、援彝工作满1年,且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可提前1年申报;工作满2年,且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及以上的,可提前2年申报。

十、大学普通班毕业生范围

即在1970年—1977年春季入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

十一、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

十二、离退休人员申报卫生高级职称要求

申报人应当为本单位在职的专业技术人才,离退休人员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进修学习和对口支援要求

十三、进修学习要求

3.其他情况。任现职以来,临床医师规范化进修文件出台前被派出进修学习,并取得进修结业证书的,进修学习视为合格。

十四、免进修学习人员范围

任现职以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免进修学习要求:

1.援外、援藏、援彝1年及以上的。

2.在省、市(州)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药、护、技类人员和公共卫生类医师,以及在省级其他卫生健康机构工作的。

3.取得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全科医师转岗、骨干医师培训合格证的。

5.参加脱贫地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服务期满,且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

6.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

7.疫情防控一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8.综合帮扶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

十五、对口支援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执业医师晋升为副高级技术职称的,应当有累计一年以上在县级以下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经历。

4.未纳入统一安排的对口支援人员。未纳入川卫发〔2017〕172号、川卫办发〔2017〕122号统一安排的对口支援人员,可在本人工作单位完成对口支援任务的前提下,参照川卫办发〔2017〕122号文件规定,由各市(州)卫生健康委统筹安排到服务薄弱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口支援,并须报省卫生健康委对口支援管理办公室审核备案。

5.三州州(州属医疗卫生机构申报副高级职称的医师除外)、县两级及全省脱贫县、民族县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一律暂不安排与职称晋升挂钩的长期下派驻点对口支援任务。

十六、免对口支援人员范围

明确对口支援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任现职以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对口支援要求:

2.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2年及以上的。

3.在部队团及团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工作3年及以上的。

4.在二甲及以下省级部门直属医疗卫生机构和省、市(州)级所属急救调度指挥机构、采供血机构、医疗卫生管理服务等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省、市属医疗卫生机构申报副高级职称的医师除外)。

5.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省、市属医疗卫生机构申报副高级职称的医师除外)。

6.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省、市属医疗卫生机构申报副高级职称的医师除外)。

1.按规定完成对口支援驻点工作任务,且考核合格的,对口支援驻点工作期间免医学继续教育要求。

2.参加脱贫地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驻点工作连续服务期满1年及以上,且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可提前1年申报卫生高级职称评审。

3.援藏、援彝和脱贫地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人员服务期满,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申报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时,可较同类申报人员减少1篇最低要求的论文。

4.对口支援人员在脱贫地区服务期满,在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时实行加分制。六类地区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记3分/年,服务期满考核优秀的记4分/年;四、五类地区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记2分/年,服务期满考核优秀的记3分/年;二、三类地区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记1分/年,服务期满考核优秀的记2分/年。

对口支援业绩只能用于当期申报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不能再重复使用。

十九、申报卫生高级职称时须提供的对口支援证明材料

脱贫地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人员只需要提供派遣文件。

二十、申报基层卫生高级职称人员进修学习和对口支援要求

申报基层卫生高级职称人员,进修学习和对口支援参照全省统一要求执行。

二十一、进修学习和对口支援期间执业范围

根据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精神,执业医师赴上级进修学习和到基层对口支援,可按原注册执业范围执业,不属于超范围执业。

二十二、对进修学习和对口支援弄虚作假的处理

工作业绩要求

二十三、病历和专题报告要求

设病床的医疗机构临床医师,须提交本人任现职期间主治(持)的原始病历复印件3份(不同年度各1份)。其他申报人员须提交专题报告2份。

(一)病历要求

1.所提供病历应遵循《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要求,包括住院病历、疑难(死亡)病案讨论、会诊、抢救记录等。

2.所提供病历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申报人员诊治疑难病例、主持危重病人抢救、主持查房、主持病例讨论等的能力水平。

3.所提供病历应真实有效,须为医院病案室存档病历的复印件。对原病历不得修改,不得重新撰写。严禁杜撰、编造病历。

对于不设病床的门诊部、诊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临床类申报人员,可不提供病历,但须提供专题报告。

(二)专题报告要求

1.药学专业。就临床合理用药或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开展的监测、调查和分析。

2.护理专业。1例疑难或危重病人的全程护理计划(从入院到出院或死亡),内容包括病史摘要、护理评估(提供主、客观资料)、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总结3-10例同病种疑难或危重病人护理过程的体会和经验。

3.医技专业。使用、推广或创新本专业某项技术、方法等的分析报告。

4.预防医学专业。主持或参与处置本专业某次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报告。

5.卫生管理专业。主持或参与开展某项卫生管理案例或项目的分析报告。

二十四、工作业绩要求

(一)申报卫生高级职称工作业绩要求

申报卫生高级职称,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本专业的学术论文(3篇以内)、科研项目(3项以内)、技术专利(3项以内)、行业标准(3个以内)、技术规范(3个以内)、手术视频(1个)、科普作品(1个)、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篇以内)、应急处置情况报告(2篇以内)等均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

申报人员须选择1~3项任现职期内最能反映本人专业技术水平的本专业标志性工作业绩成果作为代表作。

(二)申报基层卫生高级职称工作业绩要求

1.申报基层卫生副高级职称的,在任现职期内须至少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因本专业工作业绩突出或在参与重大医疗卫生保障活动中做出特殊贡献,获得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表彰1次;

(2)获得县级及以上行政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及以上奖项1次;

(5)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等次3次;

(6)作为本单位业务骨干,工作成绩突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20年及以上,且受聘(基层)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少于10年。

2.申报基层卫生正高级职称的,在任现职期内须至少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因本专业工作业绩突出或在参与重大医疗卫生保障活动中做出特殊贡献,获得县级党政机关表彰2次或获得市(厅)级及以上党政机关表彰1次;

(2)获得市(厅)级及以上行政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及以上奖项1次;

(5)本专业论文1篇;

(6)参与(排名前5位)市(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

(7)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等次3次;

(8)作为本地区、本单位学科(专业)带头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30年及以上,且受聘(基层)卫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少于8年。

二十六、学术论文要求

论文须是本专业论文。

有效期刊是指能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www.nppa.gov.cn)查询到、公开发行,且专业性和学术性较强的期刊。

二十七、论著要求

论著是医学论文体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特定的概念。它是作者将自己科研或临床的成果、经验、体会,以严密的逻辑论证规范形成的文字作品,是医学论文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体。

论著应具有四大特点:

1.在写作的形式上有比较规范的要求,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单位、属地、邮编,符合要求的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前言(引言)、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体会)和参考文献等各项内容(正文字数不少于2500字);

2.论著是作者从自己已占有的基本素材(第一性资料)出发,经过科学、严谨地整理、加工、分析、论证,得出论点并形成规范性的文字作品;

3.论著所表达的结论比较明确、可信,论文质量与学术价值较高;

4.论著应为一次性文献(含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

论文的文体结构具备论著所要求的各项规范内容及特点,不论是否刊载于期刊论著栏内,均可认定为论著。如该论文不具备论著所要求的各项规范内容及特点,即使刊载于期刊的论著栏目内,也不能认定为论著。

二十八、科研项目要求

科研项目以结题为准。

卫生副高理论考试要求

三十二、卫生副高理论考试人员范围

所有卫生技术人员申报卫生副高级职称评审前,必须参加卫生专业副高级技术资格考试且成绩合格。

三十三、卫生副高理论考试成绩有效期

卫生副高级技术资格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三年。

三十四、卫生副高理论考试专业要求

申报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人员应严格按照本人从事专业申报考试,若考试专业目录中无从事专业,应选择近似专业或上一级专业报考。按评审要求,考试专业必须与申报评审专业相一致。

申报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人员应严格按照本人从事专业,选择与申报评审专业相对应的专业目录范围内专业报考。

三十五、卫生高级职称申报程序

申报卫生高级职称,要坚持按程序申报。申报人员所在单位须严格审核申报材料,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公示。经公示无误后,上报县、市(州)卫生健康委或省级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人员由市州卫生健康委或省级主管部门统一将有关材料报送省卫生高评委,省卫生健康委直属单位将材料直接上报省卫生高评委。

省卫生高评委不受理个人申报。

三十六、卫生高级职称公示要求

三十七、申报材料审核责任制

三十八、对虚假申报材料的处理

月期刊咨询网深耕学术辅导20余年.为学者提供:EI、ISTP、SCI、国内外著作、译著、职称出书、诗歌散文、小说传记等出版咨询辅导服务.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国际学术交流,让学术交流变得更为便捷!

THE END
1....关于降科普的必备知识二、科普文章发在哪里更合适 政策中规定健康科普作品可以是文章形式,也可以是音视频形式。可以发表在期刊杂志上,也可以发表在官方医学类自媒体账号上。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发表在期刊杂志上,地区不同单位不同,对出版社的等级要求也不一样。如果发表在公众号等自媒体上,对账号的属性也是有要求,此外对作品的阅读...http://www.newbiosci.cn/doc_27170727.html
2.戳!降类“科普文章”发表助力医生护士晋级职称按照《健康中国》精神要求,各级卫生健康机构工作人员均有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科普的义务。因而,国家人社部门发出通知,医疗机构人员晋级职称,没有科普文章、活动等不得晋升,这是新规定,并且规定了科普活动的次数。 据悉,疫情以来,我国医疗资源更加紧张,医生等医务工作者短缺,治病救人,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在一线加班加点,...https://m.sohu.com/a/693689679_100232176
1.四川省正高职称科普文章要求四川正高级教师评选条件四川省正高职称科普文章要求 四川 正高级教师评选条件 摘要:概述四川省正高职称的科普文章要求旨在提升专业人士的科普传播能力,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应用。这类文章不仅需要具备科学性,还应通俗易懂,以便让更广泛的读者群体理解和接受。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要求,并分享一些写作技巧,以帮助有志于撰写此类文章的专业...https://www.55xw.com.cn/zhongzhizhongzhuan/370039.html
2.关于征求《关于进一步明确卫生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有关要求的通知...三、规范科普文章要求 (一)鼓励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普及医学知识。省、市三级医疗机构和省级公共卫生机构不得将科普文章作为必备业绩,但可作为评审的参考(加分)项目。 (二)申报高级职称提交的有效科普文章是指作为第一作者(排名第一)公开正式发表在具有广泛传播力、影响力的医学类有效期刊、报刊或省级及...https://wsjkw.sc.gov.cn/scwsjkw/gggs/2021/6/18/4389246be9fc4f2da96f9622d30c4ecf.shtml
3.2023年起四川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新增降科普要求根据《四川省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川卫规〔2022〕3号)规定,从2023年起,四川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前,任现职期间须每年完成1次健康科普。对2023年以前年度的健康科普不作要求。 健康科普作品是以向大众普及医学健康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作品主要以文字或视频作为载体...https://www.yixuegaoji.cn/post/202403131611838.html
4.如何在《大河降报》快速发表科普文章投稿指南按照《健康中国》精神要求,各级卫生健康机构工作人员均有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科普的义务。因而,国家人社部门发出通知,医疗机构人员晋级职称,没有科普文章、活动等不得晋升,这是新规定,并且规定了科普活动的次数。 据悉,疫情以来,我国医疗资源更加紧张,医生等医务工作者短缺,治病救人,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在一线加班加点,...https://www.baoye100.com/news/13282.html
5.卫健委:降科普将成为职称晋升条件④将健康科普工作作为不可缺少的申报条件。 要完成健康科普工作要求: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每年不少于2次;或者在各级主流媒体、省级以上行业报刊,发表健康科普文章、音视频作品,每年不少于1篇(条);或者在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等新媒体平台,每年不少于2篇(条)。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611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