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关于征集2024年科普文章的通知

5.图文要求:正文1000字左右,并配上相应的图片(无水印)。

联系方式:胡欣19938093372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路27号少城大厦8层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

2024年1月3日

如何预防卵巢未老先衰

近期,一个关于山东临沂42岁女子遭遇“断崖式衰老”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热议。视频显示,在没开滤镜的情况下,这名女子在短短20天里,脸部皱纹明显增多、面色憔悴。据博主介绍,视频中的女子去医院就诊时,被诊断为“卵巢早衰”,且无法逆转。

俗话说,卵巢老一岁,女人老十岁。卵巢作为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具有产生卵子和分泌激素的功能。如果卵巢功能衰退,会引起女性在月经、睡眠、皮肤、情绪,以及性生活状况等方面的诸多变化。卵巢早衰顾名思义,是指卵巢功能过早减退。这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属于疾病的范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卵巢早衰的那些事。

42岁衰老是因为卵巢早衰吗

临床上,医生诊断卵巢早衰需要至少满足年龄和闭经两个条件。如果女性已经超过40岁,即便出现4个月以上的闭经,也不能称为卵巢早衰;但如果年龄不到40岁,仅仅出现月经不调,并没有闭经4个月以上,也不能认为出现卵巢早衰。因此,仅凭视频中这位42岁女子的描述,我们并不能简单判定她是卵巢早衰,但她应该是出现了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状态。

卵巢早衰为何会导致衰老

卵巢分泌的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女性闭经、失眠、易激动、皮肤干瘪、皮肤无光泽、疲乏、心悸,严重的甚至伴发泌尿系统感染、骨质疏松,以及性欲下降,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更年期表现。但女性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面临卵子排一颗少一颗的状况,在女性的某个阶段,卵巢总归要解甲归田,离女性而去的。女性需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这一自然现象,减少一些对卵巢有害的行为方式,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养护卵巢,尽量推迟卵巢的“退休年龄”。

卵巢早衰更容易盯上哪些人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一类疾病。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遗传是卵巢早衰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越来越多卵巢衰老的致病基因的发现,对有早绝经家族史的女性进行遗传咨询与生育力保存指导尤为重要。

长期接触杀虫剂、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的女性更容易出现卵巢早衰。

有卵巢手术史或者放化疗病史的女性更要注意卵巢功能的保护。

细菌和病毒感染(如腮腺病毒等)引起的卵巢炎或者自身抗体异常,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卵巢损伤均易引起卵巢早衰。

压力大,长期焦虑、抑郁等也是卵巢早衰的高危因素。

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对卵巢的伤害也非常大,例如,熬夜、抽烟、过度减重等。

卵巢早衰不可逆吗

卵巢早衰病因不明。迄今为止也没有确切有效的方法能恢复卵巢功能。卵巢早衰的主要治疗措施就是对症处理,因此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那是不是一旦贴上卵巢早衰的标签就很难撕下了呢?有数据表明,50%的卵巢早衰患者仍会出现间歇性的排卵现象,5%~10%的卵巢早衰患者可以妊娠。虽然这不是高概率事件,但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卵巢早衰并不是不可逆的病理过程,而是一组临床表现多样、病因复杂且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因此,如果发现卵巢功能减退,也不要压力过大,要积极配合治疗。

怎么能让卵巢衰老慢一些

采用科学的方式可以预防卵巢早衰。下面总结了几个养护卵巢的方法。

★平衡膳食。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建议晚上11时前入睡。

★保持适宜体重。女性体重过重或过轻都与卵巢功能下降有关。因此,要适当锻炼,维持合适的体重。

★戒烟。避免接触有生殖毒性的物质,例如烟草。

★保持心情愉快。学会缓解自身的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

★口服药物。口服短效避孕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卵泡消耗,保护卵巢功能。

文: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医学科胡文婷史颖莉

THE END
1....关于降科普的必备知识二、科普文章发在哪里更合适 政策中规定健康科普作品可以是文章形式,也可以是音视频形式。可以发表在期刊杂志上,也可以发表在官方医学类自媒体账号上。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发表在期刊杂志上,地区不同单位不同,对出版社的等级要求也不一样。如果发表在公众号等自媒体上,对账号的属性也是有要求,此外对作品的阅读...http://www.newbiosci.cn/doc_27170727.html
2.戳!降类“科普文章”发表助力医生护士晋级职称按照《健康中国》精神要求,各级卫生健康机构工作人员均有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科普的义务。因而,国家人社部门发出通知,医疗机构人员晋级职称,没有科普文章、活动等不得晋升,这是新规定,并且规定了科普活动的次数。 据悉,疫情以来,我国医疗资源更加紧张,医生等医务工作者短缺,治病救人,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在一线加班加点,...https://m.sohu.com/a/693689679_100232176
1.四川省正高职称科普文章要求四川正高级教师评选条件四川省正高职称科普文章要求 四川 正高级教师评选条件 摘要:概述四川省正高职称的科普文章要求旨在提升专业人士的科普传播能力,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应用。这类文章不仅需要具备科学性,还应通俗易懂,以便让更广泛的读者群体理解和接受。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要求,并分享一些写作技巧,以帮助有志于撰写此类文章的专业...https://www.55xw.com.cn/zhongzhizhongzhuan/370039.html
2.关于征求《关于进一步明确卫生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有关要求的通知...三、规范科普文章要求 (一)鼓励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普及医学知识。省、市三级医疗机构和省级公共卫生机构不得将科普文章作为必备业绩,但可作为评审的参考(加分)项目。 (二)申报高级职称提交的有效科普文章是指作为第一作者(排名第一)公开正式发表在具有广泛传播力、影响力的医学类有效期刊、报刊或省级及...https://wsjkw.sc.gov.cn/scwsjkw/gggs/2021/6/18/4389246be9fc4f2da96f9622d30c4ecf.shtml
3.2023年起四川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新增降科普要求根据《四川省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川卫规〔2022〕3号)规定,从2023年起,四川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前,任现职期间须每年完成1次健康科普。对2023年以前年度的健康科普不作要求。 健康科普作品是以向大众普及医学健康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作品主要以文字或视频作为载体...https://www.yixuegaoji.cn/post/202403131611838.html
4.如何在《大河降报》快速发表科普文章投稿指南按照《健康中国》精神要求,各级卫生健康机构工作人员均有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科普的义务。因而,国家人社部门发出通知,医疗机构人员晋级职称,没有科普文章、活动等不得晋升,这是新规定,并且规定了科普活动的次数。 据悉,疫情以来,我国医疗资源更加紧张,医生等医务工作者短缺,治病救人,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在一线加班加点,...https://www.baoye100.com/news/13282.html
5.卫健委:降科普将成为职称晋升条件④将健康科普工作作为不可缺少的申报条件。 要完成健康科普工作要求: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每年不少于2次;或者在各级主流媒体、省级以上行业报刊,发表健康科普文章、音视频作品,每年不少于1篇(条);或者在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等新媒体平台,每年不少于2篇(条)。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611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