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表为研究者针对本次研究进行自行设计,由调查者向患儿及主要照顾者询问进行调查,包括患儿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家庭居住地、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ewYorkHeart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主要照顾者年龄、性别、与患儿关系、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月均收入等。
负面情绪:采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评估患儿负面情绪,由Spence等编制,适用于3~6岁儿童,共28个条目,主要内容包括社交恐惧(5条)、广泛性焦虑(5条)、分离焦虑(6条)、强迫-冲动障碍(5条)、躯体伤害恐惧(7条)5个维度,采用0~4分5级评分,量表总分为0~112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以评分≥81分即为存在负面情绪,经信效度验证,Cronbach’sα系数为0.873,信效度较好。
心理弹性:采用Devereux学龄前期儿童心理韧性评估量表评估患儿心理弹性,由Southwick等编制,适用于3~6岁儿童,共38个条目,主要内容包括行为问题(11条)、主动性(9条)、依恋/关系(9条)、自我调节(9条)4个维度,各条目采用0~4分5级评分,量表总分为0~152分,0~50为低水平,51~100为中水平,101~152为高水平,分值越高表示患儿心理弹性越好。Cronbach’sα系数为0.896。
生活质量:采用儿童生活质量测评量表(thepediatricqualityoflifeinventorymeasurementmodels,PedsQLl’M)评估患儿生活质量,由Vanli等编制,适用于2~18岁儿童,共27个条目,主要内容包括认知问题(5条)、恶心(5条)、担忧(3条)、交流问题(3条)、治疗的焦虑(3条)、操作过程的焦虑(3条)、对外貌的自我感受(3条)、疼痛与受伤(2条)8个维度,各维度分值及量表总分均通过标准计分法转化成0~100分,0~40分为低水平,41~70分为中水平,71~100分为高水平,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Cronbach’sα系数为0.767。
主要照顾者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主要照顾者焦虑情况,由采用Zung编制,适用于18岁以上成年人,共20条评估条目,各条目采用1~5分5级评分,量表总分为20~100分,20~59分为正常,60~100分为焦虑。Cronbach’sα系数为0.824。
主要照顾者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主要照顾者抑郁情况,由采用Zung等编制,适用于18岁以上成年人,共20条评估条目,各条目采用1~5分5级评分,量表总分为20~100分,20~59分为正常,60~100分为抑郁。Cronbach’sα系数为0.824。
1.3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者现场为患儿及主要照顾者讲解本次调查研究目的、意义、具体填写方法等,告知本次调查为不记名方式,填写完毕,核对无误后当场回收,若存在疑问,调查者统一解答。本次共发放问卷289份,剔除无效问卷,回收28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96%。
1.4质量控制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向前逐步回归法)影响学龄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龄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现状
学龄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负性情绪总分(72.29±13.43)分,其中社交恐惧、广泛性焦虑、分离焦虑、强迫-冲动障碍、躯体伤害恐惧分别为(12.21±5.40)分、(12.42±4.27)分、(15.45±6.65)分、(12.62±4.16)分、(19.59±6.49)分,负面情绪发生率为33.92%;心理弹性总分(76.32±8.33)分;生活质量总分(68.55±10.37)分。
2.2学龄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负性情绪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负面情绪患儿心理弹性总分、生活质量总分、NYHA心功能分级、患儿主要照顾者焦虑情况、抑郁情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无负面情绪患儿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3学龄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负性情绪发生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学龄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是否发生负性情绪为因变量(无负面情绪=0,负面情绪=1),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患儿NYHA心功能评分、心理弹性总分、生活质量总分以及患儿主要照顾者焦虑情况、抑郁情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为自变量,赋值表见表2,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引入水准为0.05,排除水准为0.10),结果为低心理弹性、低生活质量、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低、焦虑、抑郁是学龄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负性情绪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龄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负性情绪总分(72.29±13.43)分,负面情绪发生率为33.92%,高于王心柱等在正常学龄前儿童负面情绪发生率15.7%;心理弹性总分(76.32±8.33)分,低于张健在6岁以下留守儿童的得分;生活质量总分(68.55±10.37)分,低于李春荣等在四川学龄期儿童生活质量得分,分析原因,先天性心脏病对学龄前儿童心理、生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降低生活质量,在疾病折磨、疾病知识了解缺乏、对疾病康复的担心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心理弹性降低,负性情绪增加。因此,应重视学龄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理疏导,消除患儿心理负面情绪,提升心理弹性水平,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