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由于膳食不合理、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飞速增长的态势不容忽视!
指导专家:向定成,男,医学博士、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心血管专业负责人。擅长于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诊治及抢救,尤其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技术特长为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以及心脏起搏器等介入技术。
针对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增长快、年轻化明显这两个特点,向定成教授指出:“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年轻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我们正在步发达国家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的‘后尘’。”
据了解,目前,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欧洲,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趋势已经渐渐进入平台期,甚至有些国家的发病率开始在下降。“这与他们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有关,”向定成解释道。
二战后的50~70年代,西方正处于经济恢复时期,经济复苏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饮食不健康,运动也减少,肥胖、超重等问题日益突出。当时,西方的心脑血管疾病就像中国现在的情况,可以用“突飞猛进”这四个字来形容。
由于问题日益严重,1948年,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和波士顿大学在马塞诸塞州的一个小镇Framingham启动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被命名为“Framingham心脏研究”。这项研究主要是观察哪些人容易患心脏病,分析病因是什么,哪些生活习惯会影响心血管。
与西方国家对比,我国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就不太理想。目前主要是学术组织、医生自发的科普行为,所以能力有限,影响的范围也很小,国人没有充分认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向定成曾经遇到一个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病人,才年仅21岁,而且是发生急性心梗后抢救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