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范例6篇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维持生命最基本的物质,人们每天必须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分健康,保证身体的各种正常发育和从事各项活动。所以,让我们吃上健康的食品,保护好生态环境,是目前我们人类的重大课题。人体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主要依赖于人与自然之间的食物链来实现。因此很大程度上,这种食物链的平衡关系主要是食品环境依赖性。谚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了人对食品资源环境的依赖性,或者说是食品资源环境决定人的生活方式。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食品问题无处不在,那么下面我就来帮大家举例说说身边的不安全的食品与安全食品。

1.不利于健康的食品

所谓垃圾食品,是指仅仅提供一些热量、没有别的营养素的食物,或是营养成分超出人体需求量并最终在人体内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第一位:烧烤类食品。第二位:冷冻甜品类第三位:话梅蜜饯类;第四位:罐头类食品;第五位:方便面食品;第六位:汽水可乐类;第七位:饼干类食品;第八位:加工类肉食品;第九位:腌制类食品;第十位:油炸类食品。这些都是身边我们经常吃的食物,有很多我们不为所知的危害。

2.安全食品

第一位――苹果排名第一的是苹果,实验证明,糖尿病患者宜吃酸苹果;而心血管病患者和肥胖者宜吃甜苹果;治疗便秘时可吃熟苹果;睡觉前宜吃鲜苹果,可以消除口腔内的细菌,改善肾脏功能;将苹果泥加温后食用,是儿童与老年人消化不良的好药方。第二位――杏、胡萝卜素含量很高,能够很好地帮助人体摄取维生素A。还有较多的钾、镁、钙。第三位――香蕉排名第三的是香蕉,钾元素的含量很高,钾对人体的钠具有抑制作用,多吃香蕉,可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和心管疾病。

二、传统食品安全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进步得发展,给社会和经济生活带来了昌盛,却也带来了愈来愈严重、危害越来越广泛的环境问题,食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有资料描述道:“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目前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仅为23%。”而对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网上流传着这样的的话:中国在食品中完成了科普:从大米中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肠中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中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奶粉中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1.矿物质水风波

2008年8月,康师傅矿物质水“优质水源”被指是“自来水灌装的”。康师傅方面承认,其杭州生产基地所生产的矿物质水确实是城市自来水净化而成的。

2.“问题奶粉”事件

2008年9月,三鹿奶粉等奶制品生产厂家被曝在奶粉、牛奶饮品中添加三聚氰胺。

3.“瘦肉精”中毒事件

2009年2月,广州市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事件累计发病人数70人。导致含“瘦肉精”残留的猪肉流入广州,导致中毒事件发生。

以上的这些事情都不容我们忽视。我可以大胆的说,这些事情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每天都有发生,但是为什么禁止不了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这就是我们国人认识的局限性,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无知。

三、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改性食品。从狭义上说,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包括动、植物及微生物)的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其他的生物物种中去,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有效地表达相应的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成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1.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伤害

转基因化食品会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会在食品中产生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

转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体内,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如果类似结果发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就可能培养出功效最强的、抗菌素也无法杀死的超级细菌。

2.转基因食品对环境的危害

转基因作物的巨大危害还有就是对原始的野生农作物具有灭绝作用,如果转基因粮食大量占领市场,中国原有的作物良种一旦消失,中华民族将面临着走投无路民族灭亡的灾难绝境。

3.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转基因食品

尽管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争论不曾平息过,但生物工程技术仍在不断地进步。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发展也是不可阻挡的。首先,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食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使之人类的消费不断增加,对市场的需求量会更多。通过对植物植于外源基因,从而达到改善它们自身不足的那一方面,从而成为我们更需要的产品,也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食品的质量十分重要,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第六条的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同时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它有可能随时都在影响着我们的食品,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健康责任重于泰山。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我们的健康,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

[1]范进学等.论我国法治进程中法律与道德问题[J].法治研究,2011

[2]冯震.手机短信传播对中国社会家庭成员关系影响的个案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一个家庭为例[D].北京大学,2009

一、水生态失衡危害无穷

所谓水生态失衡,是相对于水生态平衡而言的,是指水生态系统,如河流、湖泊,水量缺乏,没有径流,或水质污染,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的环境现象。

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因水源短缺,多数河流干枯或没有径流,仅存河水也几乎失去自净能力,市区清污没完全分流,雨季向河道排污,使水质较差的水体雪上加霜,水生态失衡问题十分严峻。

水生态系统在自然界大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水生态失衡所带来的生态危害和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水资源严重短缺会使区域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如河道干涸,使河道功能发生质的变化,仅存的积水使河道黑臭,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湿地日趋干枯,面积减少,功能萎缩;污水灌溉和污水养鱼,造成土壤性能恶化和水体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植被弱化、土地,使一些地区土地沙化加剧。由水生态失衡涉及到的其他生态环境的不良后果,都会影响到经济发展、城市品位、生活质量和人体健康。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使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增殖旺盛,从而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2007年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影响到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人类生活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生长繁殖都离不开水。水体一旦出现富营养化状态,会引起一连串的恶果。其一,水体表现变色、变浊,影响景观。其二,水体散发异味,水中藻类及厌氧菌代谢活动可产生具气味化合物,使水体散发出土腥味、霉腐味、鱼腥味等臭味。其三,由于需氧微生物分解死亡的藻类及其他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其四,由于水中溶解氧量下降,使鱼类等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面漂浮死鱼,腥臭更甚,使水产渔业遭受损失。其五,有些藻类能产生毒素,这些毒素能在蛤、蚌等贝壳类动物体内富集,人们食用这些毒贝之后,可发生中毒症状,重则可能死亡。其六,如果饮用水源地,如水库、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状态,大量藻类可使滤地堵塞,影响水厂生产,为除去水中的气味和毒素,需投加多量的药剂,会影响自来水质量,关系到人们的饮水安全。

三、水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如前所述,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生态失衡,对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同时会影响人类生存,危害人体健康。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

1.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水体受化学有毒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如甲基汞中毒(水俣病)、镉中毒(痛痛病)、砷中毒、铬中毒、氰化物中毒、农药中毒、多氯联苯中毒等。铅、钡、氟等也可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急性和慢性中毒是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主要方面。

2.致癌作用。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镍、铍、苯胺、苯并(a)芘和其他的多环芳烃、卤代烃污染水体后,可以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体内蓄积。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食用体内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就可能诱发癌症。美国俄亥俄州饮用以地面水为水源的自来水的居民患癌症的死亡率较饮用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的高,这是因为地面水受污染较地下水为重。

课程名称

环境卫生学

授课对象

预防医学专业1301班

教材版本

《环境卫生学》(第8版),杨克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

授课章节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授课时数

4学时

教学目标

掌握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

熟悉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类型、作用特征及作用机理;

了解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学内容

1、人类的环境(20min)

2、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15min)

3、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15min)

4、自然环境与健康(20min)

5、环境污染与健康(30min)

6、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20min)

7、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20min)

8、健康危险度评价(20min)

教学重点

人与环境辩证统一关系、环境污染对健康的不同影响。

教学难点

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学生自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后作业

1、如何理解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2、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有哪些影响

参考资料

《环境卫生学》杨克敌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环境健康学》郭新彪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网络素材与文献

课后分析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及省国贸集团东方机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强化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领导,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依法强化监督管理,使力源水电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的状况朝着持续稳定方向发展。

二、控制目标:

(一)全年重伤事故或死亡事故为0人。

(二)全年一次性损失在10万元(含)以上的各类重大事故为0起。

(三)全年职业病患者为0人。

(四)全年各类一般性事故控制在1%以内。

三、主要工作要点:

序号

工作内容

责任

部门

协办

备注

1

按照目标责任和制度规定对各事业部/分公司、部门2017年度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考核,兑现奖励和绩效。

第一季度

安全与动力设备部

各部门

2

完善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规章制度。

3

组织召开公司第一次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列会和安排春节前安全与文明生产大检查。

4

第一次组织新员工进行公司级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上大课)。

人事行

政部

5

《排污证》年度验审

6

每日对生产现场进行巡查,对“三违”行为予以坚决的查处,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7

组织召开公司第二次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列会和安排“五一”前安全与文明生产大检查。

第二季度

8

组织开展为期二个月的“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1)出一期专题宣传板报;2)组织一次交通道路安全教育;3)组织一次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教育;4)组织一次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知识教育;5)组织第六次起重机械操作技术比武;6)组织第二次消防灭火技术比武。

9

第二次组织新员工进行公司级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上大课)。

10

11

协助工会做好夏季高温作业员工的慰问。

第三季度

工会

12

第三次组织新员工进行公司级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上大课)。

13

组织召开公司第三次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列会和安排“国庆”前安全与文明生产大检查。

14

15

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国二级证书换证复审验收

第四季度

16

组织环境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年度审核。

17

组织开展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18

组织每年一次的作业现场危害因素检测和员工职业健康体检。

各事业部/分公司

19

布置公司2018年度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总结和2019年度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

20

组织召开公司第四次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列会和安排“元旦”前安全与文明生产大检查。

21

第四次组织新员工进行公司级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上大课)。

22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把各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标准和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为力源水电的稳定和发展夯实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自然环境人体健康

环境(environment)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换句说话,环境就是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自然环境(naturalenvironment)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地表上各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结构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各处的自然环境也就不同。在自然环境中各个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空气、水、土壤与食物是自然环境中的四大要素,都是人类和各种生物不可缺少的物质。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首先影响到这些要素,并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类生命是以蛋白质的方式生存着,并以新陈代谢的特殊形式运动着。因此,从肌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可以看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恩格斯说:“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

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在正常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与人体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使人类得以正常地生长、发育,从事生产劳动,并能使人们在积极劳动之后,迅速解除疲劳,激发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相反,不良的自然地理环境,常常使人们发生中毒,或者感到厌烦,难以忍受,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疲劳和激动,工作效率降低,患病率上升,影响人体健康。

一、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水是人类生命的基本成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一个人每天需要2.5kg的水,才能维持正常生存。如果一个人断水5日,生命将垂危。为了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每个人每天需生活用水40~50kg。人体重量的75%是水,它起着调节体温、输送营养、排泄废物的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

清澈的水是无色无味而透明的,是有氢(H)和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但是水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每时每刻都和大气、土壤、岩石等物质接触,使许多物质溶解于水,因此自然地理环境中没有绝对纯洁的水,也并非所有的水都是淡而无味的。水中含有碳酸钙(CaC3)和碳酸镁(MgCO3)时,会有甜味,喝起来甘甜爽口;含有氯化纳(Nacl)时,会有咸味,喝起来苦入其心;含有硫酸钠(Na2SO4)硫酸镁(MgS04)时,会有苦涩味,喝起来是既苦又涩;含有铁(Fe)时,会有铁味,喝起来有铁锈之味。饮水的质量、饮水的微量元素、放射性元素的含量等,均对人类健康有明显影响。水的硬度是指1升(I)水中含有相当于10毫克(Mg)的氧化钙(Cao)称为1°。硬度是饮水质量的主要指标,其数值与水中钙(Ca2+)、镁(Mg2+)离子总的含量有关。一般把8°的水叫硬水。不同的水质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如饮用软水地区的居民,易患冠心病;高血压与水中硝酸盐含量有关、克山病和水中硒(Se)、钼(Mo)等元素偏低有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与水中缺碘(I)有关、氟骨症(骨关节僵硬)与水中氟(F)含量过高有关。

二、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人需要呼吸空气来维持生命。人通过肺和大气进行交换,人体一天吸入的空气质量约所需食物和饮水的10倍。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要呼吸13kg空气,如果停止呼吸空气5分钟,生命将垂危。

空气是人类生理机能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种环境媒体。洁净的空气比较简单,主要是氮(N)、氧(O),占98%,加上氢(H)和二氧化碳(CO2),这四种气体占空气总量的99.999%,其他成分还不到0.001%,这是大气的恒定成分。可变成分来自自然界的大山、地震、海啸等形成的尘埃、硫化氢(H2S)、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对局部地区造成暂时性的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空气中增加了许多新的成分,危害到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

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大气污染物质有一百多种,其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大的主要有:粉尘,二氧化硫(SO2)―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及其他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主要来自燃料燃烧时排出的废气,汽车尾气和工矿企业中排出的有害物质。人类呼吸到大气污染的气体,必将导致急性、慢性和远期危害三种效应。一氧化碳(CO)浓度过多可使人体降低血液中氧的浓度,从而导致人头痛、目弦、甚至死亡。在空气中含量达10%时,人就会中毒;1%时,人在两分钟内死亡。粉尘能携带各种致癌物质和其他病毒菌,通过人体呼吸系统沉积于呼吸道和肺泡上,可造成哮喘、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二氧化硫(SO2)能使人产生支气管收缩,引起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严重时,造成死亡。二氧化碳(CO2)会导致“温室效应”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二氧化氮(NO2)浓度达100ppm时,几分钟使人致命;如果长期生活在0.006ppm浓度条件下,会使人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增加。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

三、土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活和从事生产的必要场所,也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重要的自然资源。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粮以土为本,土以岩为根,岩以壤为荣。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的根本。我国古书《说文角字》对“土”字的定义是“土者,地之吐生物者也”。并进一步解释说:“‘二’象地之上,地之中”。即土壤位于岩石面之上,地面以下的大地表层;“1”是“物出之形”,表示土壤能够生长植物。两者合起就是“土”。

在人体各部分的器官和组织中,含有土壤中所存在的60多种化学元素。其氢(H)、碳(C)、磷(P)、钙(Ca)、镁(Mg)、钾(K)、硫(S)、钠(Na)等11种元素占人体所有元素总量的99.95%,其余占0.05%的50余种是微量元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已知的有铁(F)、铝(Al)、铅(Pb)、铜(Cu)、锌(Zn)、钼(Mo)、碘(I)、铬(Cr)、钒(V)、氟(F)、硅(Si)、镍(Ni)、硒(Se)和锡(Sn)等14种。砷(As)、汞(Hg)、铍(Be)、碲(Te)、铁(F)、锆(Zr)、钛(Ti)、锂(Li)、银(Ag)、铊(TI)、铯(Cs)、钍(Th)、铀(U)等40多种是非必要的微量元素。人体必须的元素在人体中保持适当的含量对人的健康是有益的,当缺乏或过量时都会引起疾病或死亡;人体非必须的微量元素,当它们超过一定含量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土壤是供给人体所需各种元素的重要途径,土壤中化学组成发生异常,或某些地区土壤中缺乏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需要的化学元素,食用这类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轻则水土不服,人们的正常生理过程、生化过程就会出现障碍或紊乱,重则导致某此地方病的发生。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它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是植物的营养物制造厂;土壤中有大量的微生物,从外界环境进入土壤的各种物质能被分解和转化,它又是污染物的净化工厂;土壤有无数颗粒,它的表面积很大,能吸附各种离子和分子,像一巨大的海绵,起着蓄积作用,进行缓慢的自然降解,是某些物质的储藏仓库。由于土壤本身具有这样的自净能力,人们从来把土壤看作处置废物的场所,大量的垃圾和污水向土壤倾倒,土壤被污染和遭到破坏。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净化作用的速度,破坏了自然动态平衡,使污染物质的积累过程逐渐占有优势,从而导致土壤自然正常功能的失调,土壤质量的下降,并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质量的下降。也包括由于土壤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引起大气或水体的污染,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土壤污染主要有土壤致化、盐碱化、有害化学物质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长期积累在土壤中,被植物吸收后,转移到生物体,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王炎库,赵瑞全.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地理知识,1979(4).

[2]刘天齐,林肇信,刘逸农.环境保护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7.

[3]贺祖斌,卢宁.自然科学概说.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5.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环境污染,措施

一、阅览室的污染源及其对读者的危害

大学图书阅览室是人群最密集,流量最频繁的公共场所。优良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益处,不利的环境将给人们带来多种疾病。于是影响人们健康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源及危害有以下几个渠道:

2、固体废物。据观察,有许多同学在阅览室随便乱扔的现象很普遍。现在不少学生经常把早餐带进阅览室,吃完后将塑料袋、饮料盒等垃圾扔在阅览室的抽屉里,极大地影响了阅览室的卫生和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

3、现代化设备所产生的污染和危害。随着图书馆现代化设施的运用。图书阅览室前台服务是一个面向读者的公共服务岗位,工作人员每天要接待无数的读者,每天无数次地使用计算机和激光扫描器进工作、频繁接触各种有可能被病菌污染的图书、期刊、报纸等信息载体,其电磁波扰乱人体自然生理节律,引起头痛、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症状,能造成人体热调节系统失调,导致心率加快,呼吸障碍的病态等。

4、发挥性有机物在室内的污染的危害。各种涂料,书架及阅览桌椅的表面漆层乃至人体本身都会产生许多挥发性有机物,如各种烃类、醛类、醇类以及卤代烃和胺类。人的呼气也可以排出数十种机物,如丙二醛、异丙烯等。在各种挥发性有机物中,甲醛是对人体构成危害的室内重要污染物,对眼粘膜、鼻腔及上呼吸道有强剌激作用。甲醛同时还是一种潜在致癌物。

5、阅览室环境温度变化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炎热的夏天,温度较高,使人心烦意乱、坐立不安,会发生中暑现象。就我晋中学院图书馆阅览室为例,大阅览室700多平方米,有300多人的坐位,再加上十几万册的书,没有装一台吊扇,大阅览室的窗户又特别的小,通风也不好,人在里面很难适应。如果冬天温度过低时,尽管人的头脑清醒,但引起寒颤,甚至发抖,着凉感冒,还会影响人的智力。其实人体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据专家研究结果:有利工作学习的环境温度为15-20度。

二、减少图书阅览室污染的有效措施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藏、借、阅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已被广泛应用,阅览室的规模相应扩大,读者越来越多,于是改进图书馆服务质量,改善高校图书馆卫生状况,控制疾病传播,保护读者及馆内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2、经常保持通风、净化室内空气

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提高环保观念,环保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搞卫生的同时,要注意保持阅览室的整洁美观,经常打扫卫生,定期通风、除湿,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是图书馆必须每天保持通风、清洁、做好防潮、防霉工作。

如:工作人员上班要开窗通风换气;谁要是看见地面的垃圾,就随手拣起来丢到垃圾桶去等。做到人人环保,事事环保,这样才能使我们阅览环境更加美丽、更富有生气。开窗通风还可以排除室内挥发性有机物,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安装空气净化器。

3、定期除尘、采取多种方法去除细菌尘土主要由阅览室人员流动带起地面尘土和书架积尘。环境的清洁、整齐是人们保持良好心情的重要外因,也是防止微生物等生存的一种有效措施。图书馆应制定严格的卫生岗位责任制,使读者与工作人员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诸如阅览室、借阅处的卫生规定和消毒制度,图书防护规定等。阅览室应日日清扫保持清洁、书库应以湿式工具和吸尘器为主清除灰尘。

查分析,大肠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0%和10%,同时发现阳性图书的阅读人次均在30以上。山东某防疫站对图书的带菌调查结果,图书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3%。以上充分说明图书是图书馆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图书的消毒是十分必要的。为便于归还图书及时流通,图书馆应设一小面积消毒室,对当班归还的图书先消毒再上架,以免图书成为病菌的传染源。在这消毒方法除紫外线照射法外,还可用环氧烷、环氧丙烷、溴甲烷和甲醛等物质熏蒸消毒。这类消毒剂穿透力强,可深入孔隙和疏松物质的内部,比较适合书刊消毒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在穿透性熏蒸消毒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特别要注意安全。

结束语

搞好图书阅览室的卫生防疫工作,不仅有利于保障读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也有利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做好各种消毒工作不仅是一项文明管理的政策措施,也体现高校图书馆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精神。在我们做好这此工作的同时,也要教育我们的读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读者不仅要保护图书使其不破损,还要保持图书阅览室的清洁卫生,以免图书成为疾病传染的媒介;教育读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维护阅览室的文明、健康的学习环境。

(1)李梅军,21世纪图书馆应强化健康意识.[J]贵图学刊2003,(1)5页

(2)赵丰丰,图书馆与卫生防疫工作.[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2)60-62

THE END
1.放射性环境与降——放射化学一隅放射性、环境与健康——放射化学一隅 刘春立 University Chemistry . 2008, (5): 11 -15 . DOI: 10.3969/j.issn.1000-8438.2008.05.003https://www.dxhx.pku.edu.cn/EN/lexeme/showArticleByLexeme.do?articleID=33047
2.《环境卫生》环境与降,课件.ppt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environment〕是指作用于人类所有外界力量〔因素〕的总和。人与环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人类依赖环境,受到环境的影响,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人类又在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改造环境,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但人类改造和利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326/6204212232004125.shtm
1.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对于环境保护和公众降有何具体贡献然而,这种使用同样带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出台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旨在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管理与监督,为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提供保障。 首先,《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了相关概念,如“放射源”、“辐照...https://www.jb9ykztqn.cn/jun-lei-yang-sheng/175407.html
2.环境辐射检测是保护大自然和人类降的关键技术文章因此,进行环境辐射检测及时了解辐射水平,成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关键措施之一。 首先,环境辐射检测有助于监测辐射源的排放与扩散情况。许多工业活动和能源生产过程会产生辐射物质,例如核电厂的核废料、医疗机构的放射性药物等。通过持续的辐射检测,可以追踪这些源头的排放情况,并评估其对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及早发现和...https://www.hbzhan.com/st691795/article_1222967.html
3.嘉峪关市举办以“放射性环境与降”为主题专题讲座8月23日,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举办了“放射性、环境与健康”为主题的“雄关大讲堂”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春立作专题辅导。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及市委市政府组成部门干部职工、市级部分基层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党组织书记等800余人聆听了讲座。 https://www.jyg.gov.cn/sthjj/xwdt/gzdt/art/2023/art_3f8ea31601774b1e83a411d812c9c546.html
4.环境污染的种类有哪些1、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在正常状况下,环境中的物质与人体保持动态平衡,使人体得以正常生长、发育,充满活力。 由于人类的活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危害人类自身及其它生物正常发展的现象,就是环境污染。 当环境受到污染时,环境中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放射性物质等达到一定...https://m.66law.cn/laws/454698.aspx
5.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兽医公共卫生学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安全、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第二节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内容 ...https://www.med66.com/new/322a1299a2010/2010824zhangf17407.shtml
6.放射源管理制度为加强放射源安全管理,保障辐射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制定了《放射源编码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对密封放射源实行分类身份编码管理。辽宁省环境保护局根据国家局的有关要求和我省实际状况,于20xx年9月12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密...https://www.yjbys.com/zhidu/3489130.html
7.辐射离我们有多远?环保专家权威解读辐射与人体降环保专家权威解读辐射与人体健康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辐射,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词汇,它无法用肉眼捕捉到,却无时无刻都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那么,辐射离我们有多远呢?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辐射无处不在!家用电器:电视、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电脑等;办公设备:手机、电脑、复印机、电子仪器...https://www.qcdy.com/m/view.php?aid=69398
8.环境与降人类由于长期进化、遗传、变异的结果,可以不断调节自己的适应能力,来与变化着的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如果在人体周围环境中缺少了某些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由于同化过程的障碍,机体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人体就会罹患某些所谓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环境与健康属于环境医学范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与健康...http://www.rgcs.cn/202/202/96
9.2020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及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安全管...B、《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5、【单选题】礼花弹类的生产工序中属于1.1-1级的有( )。( A ) A、装球 B、包药 C、组装(含安引、装发射药包、串球) 36、【单选题】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有( )个。( B ) ...https://blog.csdn.net/zbf123123/article/details/108249498
10.放射环境管理办法(通用8篇)排查放射源在生产、使用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要求,防止辐射事故的发生,构建辐射安全防控体系。 篇2:放射环境管理办法 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摘要:环境中的各种放射性污染都能影响人类健康,环境放射性污染对人的危害日益受到重视.介绍了放射性物质的`概念与分类,重点介绍了各种影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hmrwbr9.html
11.环境与降(刘春光)简介,目录书摘1.1 人类与环境 1.2 环境与健康 1.2.1 空气污染 1.2.2 水污染 1.2.3 土壤污染与退化 1.2.4 其他污染 1.2.5 新的挑战 思考题 2 环境健康科学 2.1 环境因素 2.1.1 物理因素 2.1.2 化学因素 2.1.3 生物因素 2.2 危害与响应 2.2.1 毒害效应 https://www.jd.com/zxnews/b0ace5c0c16aeb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