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县经贸局、统计局、税务局及企业家朋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完成6120万元,完成了遵义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任务目标。航天风华实业有限公司、遵义金业铸造有限公司、遵义拓特铸造有限公司、绥阳县乐辉塑业有限公司获省、市研发费用投入后补助项目4项,项目资金合计30万元。按2019年我局下达文件规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3%以下、3-5%、5%以上,分别给企业统计人员1000元、1500元、2000元的奖励,共发放经费3.4万元。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遵义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给我县企业研发投入止目标不少于6000万元。我县目前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比去年减少7家。截止6月30日,只有拓特公司、乐辉塑业、鑫海新型建材、鑫大福门业、金业铸造、宝洞窖藏在统计数据上报系统中填报了研发投入情况,合计只有186.8万元,形式非常严峻。为此对2020年企业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作如下安排。
1、提高对该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研发投入是省、市对县委、县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依据,企业是否有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强度的大小已经成为省、市、县各部门支持企业的必要条件,请各部门、各企业高度重视。
2、明确工作职责:县财政局负责加大对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支持力度;县经贸局负责督促企业开展企业研发投入统计及上报工作;县统计局负责企业在系统中上报数据时的业务指导;县科技局负责联系科技服务公司,指导企业确定研发项目,建立研发项目资料,指导企业归集研发经费,建立研发投入辅助账;县税务局负责指导企业完成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
4、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并做到应统尽统。明确专人负责,27家规上工业企业会后请将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报县经贸局,县经贸局汇总后告知我局,请县经贸局做好督促指导工作。11家规下企业会后请将统计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报我局吴琴同志。
5、27家规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力争达3%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元以下的,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力争达5%以上。
6、11家规下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力争达5%以上。
7、我县16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今年正在申报的8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收例要达5%以上。
二是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实行企业科技创新券制度,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使用创新券购买科技服务,降低创新创业投入成本,激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政策,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扶持力度。
三是研发投入后补助。努力争取省、市科技计划中设立的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引导专项,通过支持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团队引进和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式,促进重点企业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力度。
四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机制,对于市场导向明确的创新活动,更多运用后补贴、奖励等投入方式。各类财政扶持资金优先支持研发投入强度大的企业。
五是积极落实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加强宣传报道、政策解读和服务,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服务和转让税收优惠和小微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等支持企业发展的激励政策。
六是建立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贯彻执行省、市企业研发项目经费补助办法,对规模以上企业年度研发投入情况,采取事前备案、事后补助的方式,分类别、分标准以项目的形式给予一定额度的研发经费后补助,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所需资金从当年市级财政科技经费和省科技厅支持的研发投入补助专项资金中解决。
七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在现有国家和省科技报表制度数据报送和反馈渠道的基础上,理顺统计、科技、工业、税务等部门统计工作关系,整合部门统计资源,建立统一管理、科学分工、各方联动、信息共享的研发经费投入统计工作机制。
八是加强动态监测分析。建立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数据库,每季度开展一次动态监测,并结合数据报送情况,组织数据分析和业务培训。
十是突出统计主体责任。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工作督察力度,强化企业统计意识和责任,切实做到准确归集、准确入统。
十一是加强科技服务
聘请科技财务专业服务机构和科技项目管理专家团队,对无研发经费投入或者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过低的重点企业,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的系统培训,指导企业做好研发费用会计辅助账、规范研发项目管理、健全完善研发台帐等基础性工作,提高企业的新意识和科技管理能力。
主办:绥阳县人民政府承办:绥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运行管理:绥阳县政务服务管理局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应许请勿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