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2016年12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情咨文”中为军工综合体提出了生产多样化的具体指标:民品在军工企业产值中的比重到2025年达到30%,2030年达到50%。一年来,“军工综合体生产多样化”成为俄罗斯各界的热点话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俄罗斯军工综合体要实现总统提出的生产多样化指标还有不少障碍因素需要克服,但既定的目标不会改变。军工综合体的生产多样化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转型的进程。
一、军工综合体生产多样化目标提出的背景
生产多样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现有产品的同时,向其它领域扩展,增加产品种类。俄罗斯军事工业综合体生产多样化是指军工企业在保证国家国防订货的前提下,向民品领域拓展,生产高技术民品和军民两用产品,也被称为“军转民”。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俄罗斯的军工综合体就已经开始向多样化生产转型。1989年,苏联政府制订“军转民”计划,将部分军事科研生产能力转向高技术民品,以实现民用产品的进口替代并创造新的就业。然而,大部分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苏联就解体了。俄罗斯独立后,从1992年开始实行大规模的“军转民”计划,但由于当时改革政策失误导致整个国家经济处于危机之中,国防预算大幅度下降且不能及时到位,军工企业既缺少军品订单,也没有能力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品,军品产值和民品产值都出现大幅度下降,普遍陷入困境。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经济改革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形势的好转,军工企业才逐渐摆脱困境。
综上所述,普京在2016年12月1日发表的“国情谘文”为军工综合体规定生产多样化的具体指标,是在充分考虑到俄罗斯国家经济与军事情况以及军工综合体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后,所做出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二、2017年军工综合体生产多样化的新进展
(一)高层领导人反复强调实现多样化生产目标的重要性
(二)政府部门政策与资金支持
(三)建立“民转民”科研生产联合体
(四)军工综合体加快生产多样化项目的研发和生产
此外,2017年5月底,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集团公司(UAC)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COMAC)在上海成立了俄中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RAIC),负责俄中宽体客机项目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这一项目是在俄罗斯总统普京2014年春访华期间签署的备忘录,2016年7月组建发动机双方联合研制团队。
(五)举办各种论坛和专题研讨会
三、军工综合体生产多样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前景
事实表明,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的多样化转型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要实现总统提出的生产多样化指标还有不少障碍因素需要克服。生产多样化是军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只要俄罗斯不遭遇较大规模的战争威胁,既定目标就不会改变。
(一)资金投入方面的问题
(二))企业对多样化生产的认识不足
首先,有些俄罗斯军工企业认为,2020年国家武器更新告一段落后,对它们来说也不会影响很大,一是可以依靠武器出口,二是还有武器装备需要维修,而后就将到下一个更新换代周期。其次,某些国防企业领导人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国家的人”,政府会保障资金需求,不会让它们陷入深渊,因此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第三,目前一些军工综合体还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是“国中之国”,集团实行垂直管理,内部“自给自足”。第四,一些企业领导人对民品兴趣不大,认为开发非主业的民品投入高、风险大、收入低,和生产军品的高利润比起来不合算。
(三)行业特点与企业自身条件限制
而人员老化,缺乏创新人才也是困扰俄罗斯军工企业多样化发展的主要难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的军转民及地区、部门经济发展不平衡、工资收入较低等原因,导致俄罗斯军工企业长期面临原有人才流失、新增人才不足的情况。目前俄罗斯军工企业中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和30岁以下的年轻人,缺乏30-50岁年龄段的科研和技术骨干,出现严重的人才断层,从而大大影响了企业开发创新产品的能力。
(四)激烈的市场竞争
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生产的高技术民品出路,一是占领国内市场,实现进口替代,二是向国外市场出口。不管哪条路,都意味着其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还必须建立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以应对国际高技术产品市场上存在的很多壁垒。
军工综合体实现生产多样化之路虽然不会一帆风顺,会有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俄罗斯不遭遇较大规模的战争威胁,既定目标就不会改变。因为作为俄罗斯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军工企业不仅担负为军队提供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重任,也承载着振兴国家经济的使命,可以说,军工综合体的生产多样化转型能否成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转型的进程。
雷婕童伟:俄罗斯能源税改革及其政治经济影响研究
格列布弗拉基米罗维奇鲍里索夫奥列西娅瓦西里耶夫娜韦列杜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