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进入办公室的感觉很陌生,有些不适应,财务科长带我到财务室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后便离开了。由于没有指定特定的人员带我,我的学习对象就是整个财务科,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请教。
实习开始,我首先跟一位年轻的出纳学习了一下用网上银行付款的过程,然后就开始了我实习期间做的多也是用时长的事情—看凭证。看凭证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我前前后后看了几十本,但是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首先从凭证中了解了公司基本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一些业务的处理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工作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增加相应的科目。
通过翻看凭证,还接触到了很多在学校接触不到的原始凭证,如银行的借记通知,贷记通知,国际汇款的贷记通知书,银行收费凭证,网上银行汇款凭证,汇兑支付来帐凭证,银行进账单,增值税发票,增值税销项负数发票等一系列的原始凭证。
后来开始填制一些凭证,在实际工作中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在学校手工实验室中填制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实验室填制凭证只需要根据文字叙述就可以很快判断出应该计入哪一账户,计入多少金额。但在实际情况中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根据原始凭证来判断。如根据进货明细表和增值税发票需要记“库存商品”和“应交税费”。根据银行的结算通知书来判断是借款还是还款,手续费是多少,如果是外币还要折算汇率。2.会计实习报告内容篇二
1、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公司的规章制度,了解公司的主要业务以及发展规划。
2、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我只能负责一些较为简单的工作,如出纳及帮助会计做好账务处理。作为财务人员的要求是非常严谨的,才来公司实习首先就是要认真学习公司财务制度,企业内部的会计职责,出纳职责。
3、作为出纳主要工作是办理货币资金和各种票据的收入,及时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一定要保证自己经手的货币资金和票据的安全和完整,不能出一点差错。出纳是直接与货币打交道,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还一定要懂得各种法律法规和具备职业道德修养。3.会计实习报告内容篇三
各项会计业务应包括预算、决算、成本、出纳及其他各种会计业务。机关中报表的编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务,会计报表的目的是向机关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要准确、全面、及时,然而当前的财务报表有很多的局限性。在电子商务时代,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持,报表的生成将呈现自动化、网络化和非定时性,冲破了时空的限制。
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结束了,我在这三个月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以学习会计专业的我们,可以说对财务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财务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
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下面是我通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首先,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
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其次,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
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负责记帐的会计每天早上的工作就是对昨天的帐务进行核对,如打印工前准备,科目结单,日总帐表,对昨日发生的所有业务的记帐凭证进行平衡检查等,一一对应。
公司采用的是金蝶财务软件,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帐都是透过财务软件完成。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掌握了金蝶财务软件的操作。实践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记账工作。在这次实习中不仅仅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的使用对会计工作的重大好处还让我明白了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5.会计实习报告内容篇五
会计分录的编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只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当然这是大原则,但是要做好、做规范,只是这样还是不够的。在做会计分录的时候学到的东西是多的,在做一笔费用业务的时候,不知道是归入制造费用还是管理费用,单就依据原始的单据二者均可。这时候问了那里的会计人员,她跟我讲了一下有关这笔业务的发生,我才明白过来。公司车辆的运费处理问题:如果是运载物料和原材料用于产品的生产,必须归入制造费用。而如果是公司人员的出差的车辆费则应该作为管理费用处理。做完这笔业务,我发现能够比较好地做好会计分录必须对整个公司的生产运作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处理好每一笔经济业务。
接下来出现是一些细节的问题:做涉及两个以上帐户的会计分录的时候,我总是把它做成两个简单会计分录,虽然这不是原则性的错误,但是这明显地是记帐手续复杂了,而且也不利于集中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全面情况。还有就是一些实务的问题:收付款项经常有零头,零头一般都是没有支付或收取,我在做分录的时候,把这一点也忽略了,也没有认真再看一下这笔业务的款项到底是如何处理的,就直接地把款项做成销售收入或是现金存款的减少,到后去看他们原先已经做好的记账凭证,才知道零头是这样处理的:未收的零头一般做成营业外支出,相应地未支付的零头做成营业外收入。而这时做好的记账凭证已经都打印出来了,我又回头去软件数据库里先将会计分录改正确,后重新打印。本来这些应该一个半天就能弄好,但是因为不熟悉、老出错,又折腾了快一个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