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设计法律法规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勘察设计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建设重要性

(2)一体化是由岩土工程发展需求来决定的,尽管国内的岩土工程是经过了长时期的进步,形成了较健全的流程模式以及技术,不过岩土工程还是处在发展时期,很多的勘察设计施工方式也均是半理论半实践的状态。若是勘察设计施工分别由不相同的企业单位来负责,这就极易导致各个环节之间的脱节,也对岩土工程的发展极为不利。

2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建设模式施行难点

2.1一体化建设模式质量保障不强

权衡,也就只是保障工程的最低质量。所以,致使一体化建设模式质量的保障性不高。

2.2与其相匹配的制度和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2.3思想观念的转变

2.4实行一体化建设模式

3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建设模式实施

3.1承包企业应健全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

3.2促进法律法规的制定

3.3积极引导转变传统观念

4模式案例分析

5结语

现阶段,利用勘察设计以及施工一体化建设模式已经是最关键的研究趋势,该种状况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体化构建模式和以往传统的施工模式来比,其在对应工期管理以及技术运用、造价管控等具备非常显著的优点。

参考文献

[1]谢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探讨[J].低碳世界,2014(12).

[2]王东利.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探讨研究[J].城市地质,2013(15).

关键词:机械加工;加工精度;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原先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岩土工程施工流程已经无法跟上城镇化建设的速度。近年来,国内的建筑市场逐渐对外开放,勘察、设计等行业的竞争也逐渐白热化,为了与国际上正在广泛采用的勘察设计运作模式实现无缝接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建设模式逐渐被提出并成为了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方向。

1岩土工程一体化模式的优势

岩土工程一体化模式是将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生产体系,这种模式与传统的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模式相比,无论是在工程工期的管理上,还是技术应用和造价管理上,都有着独特的优势。

1.1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在一体化模式中,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各个环节之间是有机结合的,是经过协调组织合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的。工程构建承包商承担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施工工作等全部环节,可以充分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矛盾与信息不畅,有效提升工程的建设速度,缩短工程的建设周期。

1.2推动技术创新

一体化模式能够需要勘察、设计、施工人员在工作时对所有环节都要进行全方面详细的考虑与规划,促使他们主动的对其所用技术进行创新,以提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减少设计方案的变更,因而可以大大提升工程的建设效率,推动技术革新。

1.3易于工程造价管理

一体化模式中,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都是由同一个承包商负责承担,因此投资方在进行工程投资时,只需要与负责的承包商进行协商沟通,保障了资金的有效运转与使用。此外,唯一的承包商在负责各个环节时,便于将各类资源合理统筹规划,以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工程设计的变更此时,节约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收益。

1.4双方责任明确

一体化模式中,涉及的负责人只有两方:投资人与承包商,大大简化了工程的招标过程,双方各自的责任与承担部分也很容易区分确定,降低了合同纠纷出现的机率。

2岩土工程一体化模式的难点分析

一体化模式在推广以及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应的问题,其难点包括:

2.1工程质量难以保障

传统的岩土工程施工模式下,企业多为单一化企业,不同的企业只承担工程的部分环境,因此,企业为了避免自己所负责的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工程质量不佳,一般会高度重视对工程质量的把控。然而,在一体化模式中,一家承包商承担工程的所有环节:勘察、设计、施工,承包商负责业务的增加会导致其权衡经济收益的机会增加,极有可能只保证工程的最低质量,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

2.2制度与法规不健全

2.3实行企业有限

一体化模式要求承包商具有独立完成勘察、设计、施工所有环境的技术与能力,但是现有的企业大都是单一化的勘察、设计或者施工企业,真正有能力融合所有环节的企业少之又少,且一体化模式也超出了常规单一化企业的思维模式,较难为其接受。

3岩土工程一体化模式的实行对策

3.1健全承包商内部组织结构

承包商应加强、完善、健全其内部组织结构,建立一套高效完备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同环节设立相应的决策领导,其他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应优化配置,以保证相应工程项目的顺利展开。

3.2制定相应法律法规

国家应制定并出台针对岩土工程一体化模式的法律法规,包括具体的细则和标准体制,以规范岩土工程的招投标市场,推动一体化模式的应用与普及。

3.3引Т统施工流程观念转变

4结语

[1]陈聪,杜茂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J].生态与环境工程,2015(05):178-179.

关键词:施工图;审查;提高;质量

Abstract:Accordingtothelaws,regulations,technicalstandardsandnationalstandards,independentreviewofstructuralsafetyandmandatorystandards,normsofconstructionplans.Inrecentyears,theengineeringaccidents,especiallyengineeringaccidentsinnationalandlocalisitisoftenseen.,causinggreatlossestopeople'slivesandproperty,investigateitsreason,someconstructionproblems,thereisadesignproblem.Themainproblemwasdesigned,designdocumentsarenotstrictlyreviewornotreview.Theconstructionindustryisanimportantpartofsocialeconomy,largescale,largeinvestment,involvingawiderange.Investigation,designistheengineeringconstruction,buildingdesignplandirectlyrelatedtoprojectquality,projectinvestment,constructionperiodandafterdeliveryofeconomicbenefit,environmentalbenefitandsocialbenefit.Inordertoensurethequality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surveying,design,protectpeople'slivesandpropertysafety,clearlystipulatesthelegalbasisofsurvey,designbehavior,thesurvey,designandsupervisionintothelegalmanagementofthetrack.

Keywords:constructionplan;review;improve;thequality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2月23日建设部颁布了《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展了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施工图审查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基本建设必不可少的程序。施工图审查是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设计审查机构,为什么进行审查,怎样审查,这是因为:

1勘察设计工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1建筑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大,投资多,涉及面广泛。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所有建设项目的建设都要经过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都要绘制建设蓝图,才能进行施工建设。

1.2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工程投资、施工工期和交付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专家统计,一个建设项目节约投资的潜力70%以上来自优化设计。

1.3工程设计是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关系着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1.4工程设计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强调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意义就在于此。没有现代化的设计就没有现代化的城市。

1.5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结构、抗震、消防、环保、节能等技术措施,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社会稳定等公众利益。

因此,勘察设计在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必须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2.1近几年来,工程事故,特别是大的工程事故在全国和地方上是屡见不鲜,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有的是施工问题,也有一部分是设计问题。设计上的主要问题是,设计文件没有经过严格审查或没有审查。

2.2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不仅是抗震防灾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近年来,从土耳其和我国台湾省地震震害分析来看,建筑物的破坏大多是由于勘察选址不正确、工程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材料和设备不合格等因素造成的。土耳其和台湾省并非是抗震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健全,而主要是对抗震设防(设计)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美国西雅图地区,由于平时对抗震防灾监督、管理严格,最近一次的地震,破坏很轻微,基本上无人伤亡。

2.3改革开放以来,勘察、设计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勘察、设计企业的改革在逐步推进,但勘察、设计市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勘察、设计单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无证设计、转包设计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设计质量;承发包不规范,一些勘察、设计单位压价、要回扣、越级设计、出卖资质证书、图签等;还有边设计边施工现象发生;无原则的照顾开发企业经济、效益或建设单位的不合理要求,造成结构方案不合理,工程粗制滥造等。

以上种种原因说明,进行和加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不仅是必须的,而是必要的。

3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依据

新的《合同法》一百一十五条在继承《经济合同法》的第十四条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完整。进一步证明定金制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担保方法。依据各国立法及判例,定金依其性质可分为五类:①成约定金②立约定金③证约定金④违约定会⑤解约定金。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定金兼有证约定全和违约定金二种性质。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定金性质,下面对定金的适用范围和处理规则进行探讨。

一、定全的适用范围

定金的适用范围,即定金适用于哪些种类的合同。当然这种对债的履行的担保,是否采用,是由当事人的自行约定的。《民法通则》第八十九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一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向对方给付定金,”该条款中的“法律规定的范围”就是定金的适用范围。《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六章对定金作了专门的规定。该法对担保的适用范围在第二条作了规定:“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重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本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该法对保证、抵押、质押、留置的适用范围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但对定金的运用范围却没有作具体的规定。那么,定金的适用范围应参照《担保法》第二条的系统的规定及我国有关经济合同的实施条例和细则,加以逐类分析。

(-)买卖合同中的定金担保

(二)加工承揽合同的定金担保

(三)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中的定金担保

二、定金的处理规则

定金作为一项担保的制度,关键取决于定金处理规则制度(定金罚则)。定金的处理规则是指根据合同的履行情况对定金所采用的不同处理方法,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履行后的处理规则

《担保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在1981年的《经济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经济合同履行后,定金反当收回,或者抵作价款。”(1993年修订该法,这一内容没有及化。)1986年制订的《民法通则》,在第八十九条第3款中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1983年8月的《建设工程勘察合同条例》第七条规定:“勘察设计合同履行后,定金抵作勘察、设计费。”新的《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上述法律规定得很清楚。如果双方按合同规定履行完毕,则定金应当返还,或抵作给付价款。若它表抵作价款,接受方又不返还的,给付方可行使请求权,诉请强制返还。

(二)一方过错未履行合同时的处理规则

《担保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经济合同法》第十四条也作字面上基本相同的规定,只是“要求”为“请求”,“收受”为“接受”。原因是《担保法》的施行要比《经济合同法》要近十余年,《担保法》的用词更适当些。新的《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对一方过错不履行合同的规定完全同《担保法》一样。《加工承揽合同条例》第九条规定为:“定作方不履行合同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承揽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第七条规定为“委托方不履行合同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承包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总之,因一方过错未履行合同时的处理应是,如果合同因可归责于交付定金的人之事由,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时。定金不得返还。如果合同不能履行时,接受定金的人之事由,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时,接受定金的人应双倍返还定金。此时,双倍返还定金,不论对方有无损失,或者损失的大小,皆返还之。说明定金在担保作用上,既有赔偿性又有惩罚性,具有强制的效力。

(三)双方过错未履行合同的处理规则

在经济合同的实践中,造成未履行合同双方都有过错应如何处理,《担保法》及其他法规明确规定,应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的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民事责任。”《经济合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如属双方的过错,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合同法》也作了类似的规定。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如果合同因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之事由,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时,应按双方责任的大小,返还相应的数额。

(四)非因当事人的过错未能履行合同时的处理规则

(1)因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合同不能履行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经济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及时向对方通报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部分履行经济合同的理由,在取得有关证据证明后、允许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并可根据情况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那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说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根据上述法律条文体现的原则,如果合同完全因不可归责双方当事人之事由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时,定金应当返还。既然双方皆无过错,均应免责,互不赔偿亦不需惩罚,故定金应予返还。如果是不可抗力部分影响合同的履行时,应对其作部分免责,其余则按一方过错未履行合同的处理规则处理。

(2)因第三人的过错导致合同不能履行

凡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给付定金的,在实际交付定金后,如一方不履行合同除有关法定免责的情况外,即应对其适用定金罚则。因合同关系以外第三人的过错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除该合同另有约定外,仍应对违约方适用定金罚则。合同当事人一方在接受定金处罚后,可依法向第三人追偿。

(五)合同部分履行时的处理规则

【关键词】EPC总承包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1.6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近年来,CPE总承包管理模式被广泛使用,给建设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多好处。同时,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该模式的实施效果,因此,必须要给予解决。

二、EPC模式的特征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业主将工程视为投资项目,而且业主的建筑师、承包商都从这一优先次序出发。在指定专业分包商时,通常只规定基本要求,以使建筑设计师、承包商共同寻求最经济的实现目标的方法。

2、业主将工程划成多个工作包在总包的协调下实施项目管理。

业主为了寻找有竞争力的专业分包,一般都将整个项目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包,在总包的协调下由不同的专业分包商负责各个工作包的设计、制造或提供材料与构件并负责施工与安装。

三、EPC总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以下据笔者对部分大型国有工程公司的考察并结合实践体会,对我国EPC总承包管理在国家政策法规、建设项目业主、总承包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国家政策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工程总承包市场准人仍有障碍。虽然“30号文”和此后的《关于工程总承包市场准人问题的复函》(建办市函[20031573号)对此作了明确的意见,“《工程总承包资格证书废止之后,对从事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企业不专门设立工程总承包资质。具有工程勘察、设计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工程项目范围内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但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仍遇到了一些障碍,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的资质证书上也没有可以开展工程总承包的内容。

2、建设项目业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业主认可度低,市场发育不完善。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在推行工程总承包之前,基本实行的是甲方(建设单位)负责组建,乙方(施工单位)负责建设,丙方(设计单位)负责设计的“工程指挥部”管理模式,其明显的弊端是设计与施工、设备制造、设备采购、调试分工负责脱节多,协调量大,责任主体不明确,往往造成工程投资增加工程进度延误、工程质量不高的弊端。国家推行工程总承包后,虽然目前大多数外资项目业主认同工程总承包方式,许多民营项目业主也能够接受工程总承包方式,但是一些政府投资或国有投资为主的项目业主没有充分认识到工程总承包在工程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显著效益。少数业主认为实施工程总承包以后,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削弱,不愿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组织项目建设。多数的政府投资或国有投资为主的项目业主还习惯将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监理分别发包,甚至肢解发包。有的业主对建设部的总承包政策理解不够,不承认设计企业或施工企业的工程总承包资格,使企业在市场准人上遇到了很大困难。

(二)业主操作不规范,导致真正意义上的EPC总承

包难以实现。实践中,有的业主即使采取了EPC总承包的项目管理方式,但在具体的实施和操作中不规范的地方也较普遍。例如有的业主忽视项目前期的运作,方案设计不规范或不到位,导致施工图设计时问题较多;有的业主对建设工期进行不合理的压缩,导致总承包商成本的大量增加,有的甚至埋下质量隐患;有的业主仍然习惯于从前的管理模式,喜欢由自己来进行工程设备的采购,导致设备质量、供货期与施工相脱节,有的变成了既不是EPC总承包、也不是D-B总承包(设计一施工)的模式;还有的业主认为既然总承包合同签的是固定总价合同,就不存在洽商变更问题了,就连设计意图的变更也不给予总承包商以费用的调整。

(三)业主项目管理人才缺乏,导致EPC总承包在实施中困难重重。业主方项目管理人才和知识的缺乏往往经常引起与总承包商的扯皮。虽然国家同时也在大力推行项目管理服务(PM)方式和政府投资工程强制实行监理制,但在项目的实际运作中业主的意见往往将产生重要和关键性的影响,这尤其在项目前期和总承包合同谈判阶段特别明显。

四、几项基本的应对措施

1、从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入手

针对“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要建立和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努力做到门类齐全,相互配套,避免交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

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和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让技术规范、技术法规、保险、担保、质量审查等管理规定和措施逐步完善,形成企业重视信誉和竞争力的培养的良性机制,以为工程总承包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借鉴FIDIC条款,制定统一、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条款范本,使承发包单位都有法可查,造价计费统一,从而稳定市场。

结合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建议尽早修订《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将30号文确定的“具有工程勘察、设计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工程项目范围内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有关政策增加到部令中去。对部分企业成立的二级法人的工程总承包公司遇到的无任何资质的问题,一是建议企业取消工程总承包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变为其内部机构;二是建议具备条件的工程总承包公司单独领取施工总承包资质或设计资质,但要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扶持。如对工程总承包的业绩予以认定,并且不限制从最低等级资质申请设计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等。

降低承包商进行工程总承包的资金风险,从法律上对垫资带资工程明确最低利息和偿还期限,形成有利于承包商开展融资的市场环境,鼓励工程总承包的发展。2、把功夫下在提高业主方的管理素质上

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争取在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上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或其项目管理的组织实施方式,以起到带头作用。

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对业主进行培训,使其深刻认识、了解工程总承包,促其积极支持与配合。

3、全面对接EPC总承包的规则和要求,加快承包队伍的整合

第一,要合法取得设计资质。根据建设部关于工程总承包资质的要求,我国政府对工程总承包商不仅要求其要有一定的施工资质,还要有设计资质,大大提高了工程总承包的准入门槛。在解决资质问题上,通常可有二法:一种是借鉴全国施工企业500强和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前5强企业南通四建收购设计院的例子,

作为快速拥有设计资质的捷径之一;另一种是可根据工程建设的周期性特点,施工企业可在项目招标时与设计单位组成项目联合体进行投标,与收购设计院相比,此法既节省了成本又降低了风险。

第二,要培养和留住人才。依国际工程总承包经验,做好工程总承包最核心的有两个元素,即多元化的管理人才和雄厚的资金保障。上世纪60~70年代,国际工程总承包已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到普遍推广,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保证了整个行业的丰厚利润,总承包企业有足够的效益来培养和吸收优秀的多元化管理人才。当下我国的承包商要大力培养复合型、能适应国际工程总承包管理的各类项目管理人才,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标准等,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以适应国内总承包商应对“引进来”和“走出去”挑战的需要,完善协调激励制度,不仅在物质上、更要从精神上激励员工,留住人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EP总承包管理模式依然需要进行改进,面对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认清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出薄弱环节;二是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避免问题再次出现。

【参考文献】

[1]王卉.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要素研究[D].天津大学,2011.

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4号)等法规规章的规定,并经省政府法制办前置审查,为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图审查机构的管理,规范审查机构审查行为,提高审查效能,保证审查质量,现提出如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关于审查机构的条件、责任和义务

(一)各审查机构的审查人员应配置齐全。审查机构中专职从事审查工作的审查人员数量不得少于各专业审查人员要求数量的50%。审查机构认定标准的未尽事宜,按照建设部第134号令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审查人员包括专职审查人员和兼职审查人员。专职审查人员是指仅受聘于审查机构专门从事施工图审查工作的技术人员;兼职审查人员是指从外单位聘用的非专门从事施工图审查工作的技术人员。

审查人员只能在一个审查机构从事审查工作。兼职审查人员不得审查与本人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企业完成的施工图。

(三)各审查机构的专职审查人员有注册执业资格的,其注册执业关系应注册到该审查机构。根据我省勘察设计注册人员队伍现状,已取得审查机构资质的专职审查人员注册关系转移的过渡期延长至**年12月31日。

(四)在过渡期**年12月31日前,申报审查机构资质认定的审查机构,有注册执业资格的专职审查人员必须同时提供注册执业印章或转移注册关系。

(五)根据建设部规定,审查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65岁,考虑到我省注册人员的实际情况,允许审查机构中建筑、结构专业的审查人员可各有1人超过65岁,但不能超过70岁,且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六)各审查机构应加强对审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考核力度,不断提高审查质量和审查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业务能力不高或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审查人员应及时予以调整。

(七)审查机构对施工图审查工作负责,承担审查责任,审查机构法定代表人对施工图审查全面负责,审查人员对其审查质量负相应的审查责任。审查人员在审查时,经其审查合格的施工图,仍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问题,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依法予以处理或处罚。

(八)做好项目审查合格后的备案材料报送工作。在项目审查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审查机构应将审查合格书、审查合同、不良行为记录(如没有,应零报告)等材料报送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九)规范审查程序,保证审查质量。施工图审查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对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执业注册、签章等市场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进行政策性检查,提出政策性审查意见;

3、进行建筑节能设计专项审查,提出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意见;

4、进行抗震设计专项审查,提出抗震设计专项审查意见;

5、审查机构法人或委托技术负责人组织会审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审查意见,汇总形成审查综合结论意见,并向建设单位反馈;

6、审查合格的,审查机构将审查合格书等材料报送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7、审查合格书经备案后,审查机构应在全套施工图(包括须经审查的设计变更文件)的每一张图纸上按规定加盖审查机构审查专用章(由审查机构自行刻制);

8、审查不合格的,审查机构应当书面说明不合格原因,并将审查中发现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和注册执业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问题,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应当要求原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施工图报原审查机构审查。

审查合格书、审查综合结论意见、政策性审查意见书、各专业审查意见书、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意见书、审查意见汇总表以及不良行为记录单等式样由省建设厅制定统一的文本格式(见附件),自20**年1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通用。审查合格书应具有各专业的审查人员签字,经法定代表人签发,并加盖审查机构公章。

(十一)各审查机构应建立健全审查质量保证制度和审查岗位责任制度,加强自律,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认真履行审查职责。各专业的审查至少应有1人审查和1人复审,并应有完整的审查记录和签字,认真统计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并及时汇总,确保审查质量。

(十二)加强建筑节能审查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强制审查力度。审查机构要将建筑节能审查作为施工图审查的重要内容,严格进行建筑节能审查,落实建筑节能审查责任,把好建筑节能审查关。在审查过程中凡发现不符合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应定为不合格设计,凡不符合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图一律不能审查通过,并按有关规定予以不良行为记录,及时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各市应定期组织本地区设计单位通报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设计单位的节能设计水平。

(十三)加强抗震设计专项审查工作。抗震设计专项审查工作是从源头上保证新建工程抗震设防质量的重要措施。各审查机构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抗震设计作为施工图审查的重要内容严格审查。凡不符合抗震设防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抗震设计,审查机构不得通过施工图审查。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要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未经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不得进行施工图审查。

(十四)继续实行勘察文件前置审查制度,加强前置审查工作。勘察文件应提前送审,原则上由承担该项目施工图审查的审查机构进行审查。未经审查合格的勘察文件不得交付使用,设计单位不得将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勘察文件作为设计依据。凡依据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勘察文件设计的施工图,施工图审查机构不予审查。审查机构在审查中发现勘察质量问题,要及时报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工程勘察文件前置审查不收费。

(十五)建立不良行为记录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审查机构应将审查中发现的建设单位或勘察设计单位以及工程技术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不良行为如实记录,对一次审查合格率低的单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情况等重大事项依照所涉及工程项目的管理权限,及时向相应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十六)审查机构应建立施工图审查情况季报、年报制度。为及时掌握施工图审查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准确评价全省工程勘察设计水平,各审查机构应当及时记录、整理审查项目的数据信息情况,向所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施工图审查情况统计报表》,抓好施工图审查数据信息报送工作。

(十七)认真做好存档工作。审查机构应当在审查合格后,对包括审查记录和审查合格书在内的全套审查资料进行存档备查,其中施工图应当至少保存至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一年以后移交建设单位。

二、关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省施工图审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接受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施工图审查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并接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二)省建设厅结合各市审查机构设置数量,对本省所需审查机构的数量进行测算、调整,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查机构条件,负责认定全省相应数量的审查机构,并向社会公布。

(三)实施审查人员信用登记制度。对审查机构符合条件的审查人员进行信用登记,建立审查人员信用信息库,对审查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四)加强对审查机构审查项目的备案管理。

1、对审查机构在项目审查合格后报送备案材料办理备案手续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工作,并应在审查合格书上加盖备案专用章。未经备案的审查合格书不得作为申请施工许可证的依据。

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时,应对勘察设计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资格)等政策性审查内容是否符合规定进行核实。

(五)对于技术力量薄弱、无审查机构的县(市),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所在市区域内的审查机构在县(市)建设局(委)设立施工图审查受理窗口或者办事机构,县(市)建设局(委)应明确有关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本县(市)区域内施工图审查的受理和审查合格项目的备案工作,以提高服务时效。

(六)加强对审查机构施工图审查工作的监管。

1、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所属审查机构的监督检查,每年原则上不得少于一次。我厅将对全省的审查机构采取项目调审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审查机构及审查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处罚,加大处罚力度。

2、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好准入清出关,对不再符合认定条件的,及时报省建设厅依法撤销对审查机构的认定;要杜绝只追求经济效益不求社会效益和审查质量,甚至低价恶性竞争降低审查质量、只进行形式上的审查或不审查、对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但不报告主管部门等不良现象。

3、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审查机构承接业务范围的监督管理。禁止任何单位未经认定或超越认定范围承揽审查业务。未经认定或超出认定范围从事审查的,所出具的审查合格书无效,由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审查机构收回审查合格书,并根据建设部第134号令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七)建立施工图审查不良行为记录和重大事项通报制度。按分级管理的权限,相应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审查机构报告的不良行为记录和重大事项,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处理、上报。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统一由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实汇总后于每季度末15日前报送我厅。我厅将对各市报送的情况,包括被处罚的单位及人员、不良行为记录、一次审查合格率低等情况适时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等级动态管理的主要依据。

对不按要求上报不良行为记录和重大事项或故意隐瞒不报的,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报,并依法进行处罚。

(八)实行施工图审查数据信息季报和年报制度。各审查机构向所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施工图审查情况统计报表》,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汇总后报我厅勘察设计与标准定额处。各市的季度统计报表应于季度末15日之前报送,年度统计报表应于下一年度1月10日之前报送。

三、关于审查任务的委托和承接

(一)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图审查,应当与审查机构签定审查合同,合同中应载明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载明国家规定的审查内容、审查时限。

(二)建设单位应委托本省的审查机构审查,特殊情况确需选择省外审查机构审查的,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应向项目属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做好跨省审查项目的跟踪备案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根据建设部的规定,省外审查机构进皖承接审查业务的,必须到项目属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审查机构所在地的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遵守我省施工图审查有关规定和地方标准,规范审查行为,保证审查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2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岩土工程已经从工程地质勘察向岩土工程勘察转化,岩土工程技术在勘探手段、试验仪器、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要积极解决岩土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1.我国岩土工程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岩土工程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后期通过我国数十年工程实践的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已经完全有能力承担各类大型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也获得了不少的奖项。但也不得不承认,岩土勘察技术还存在明显的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只有少数,多数还是低水平的。在现有的岩土工程中,有些还存在质量问题。工程质量不过关,达不到国家安全标准。关键是技术水平均尚未与国际接轨,大多数还是原来的老方法,老路子,没有创新。还有许多客观原因影响着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

2.我国岩土工程出现的问题

2.1勘察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2.2勘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2.3缺乏岩土工程的专业人才

要想做好勘察技术工作,专业的技术人才是对岩土工程正确分析评价的关键。如果得不到专业人才的勘察,就会导致勘察结果的可信度降低,基础设计参数不准确,地基的基本情况不明确,造成工程的失败。因此勘察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责任重大,必须选拔优秀的技术人才。有些工程企业为了节约资金,没有高薪聘请专业的技术性人才,导致勘察技术水平下降,出现问题工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大量的技术型人才的流失。许多我国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都被国外高薪聘请,不能回到本国进行工作。我国应该注意对这方面人才进行培养,防止他们出国,流失大批优秀人员。

3.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措施

3.1加强市场化勘察管理体制

由于我国的岩土工程勘查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勘察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各个岩土工程要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科学的建设程序。一定要遵守相应法律法规。政府重要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要进行透明化的监督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要时刻受到监控,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到损失。要对不合格的勘察工程进行查封,整顿市场不良的风气。这些能够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需要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对人才的高要求,高水准来加大管理体制作用。由于勘察工作贯穿在整个岩土工程中,所以我们需要实时改变方案和策略,预见各种可能事件的发生。加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规范性,加强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范工程勘察设计市场行为,保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维护合法人的利益。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是一个具有统一性的有机整体,我们需要注意各方面的统筹与管理。配合好市场的管理体系。

3.2引进先进的技术及加强人才培训

我国的勘查技术水平还不够高,说到底就是没有采用先进的技术。众所周知,我们已经进入了科技化的信息时代。目前数字化岩土工程技术已经被采用了,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是应用当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CAD技术等。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将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有机地集成起来,建立综合的计算机辅助信息流程,先进科学的勘察技术能使工程更快速更准确的呈献出勘察结果。我们积极采用先进的勘查技术水平,能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不同的角度因地制宜的采用岩土勘察技术,不能死板只应用其中的一种。人才培养意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加强对勘察人员的技术培养,定期对他们进行技术考核,对于不符合考试要求的人员一律采取惩罚措施,这样能够提高勘察人员的责任意识。由于勘察工程复杂,工作时期长,工作环境差。因此所需要的勘察人员一定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他们多多练习勘察技术手段。定期找来具有很多实践经验的老一辈传授勘察经验。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派优秀的技术人员到国外去进行实习,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水平。从整体上来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

4.岩土工程未来的发展之路

5.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行速度的加快,我国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尤为迅速的。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在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本研究简单分析了岩土工程的发展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岩土工程勘查技术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希望能够促进岩土勘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建设出新一批优秀的建筑工程。总而言之,岩土工程勘察行业要想能够取得质的飞跃,就必须将传统的勘察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然后灵活运用、因地制宜,切忌墨守成规。这样才能促进岩土勘察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德泉.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社,2009.

[3]吕志涛.新世纪我国土木工程活动与预应力技术的展望[J].建筑技术,2000,..31(12):808-809.论坛园地

关键词:水利勘察设计企业;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实施建议

Abstract:Inthispaper,throughtheanalysisofWaterConservancySurveyandsignificanceandroleoftheimplementationoftheISO9001standarddesignenterprises,expoundsthewaterconservancysurveyanddesignunitstoputforwardsuggestionsthroughISO9001andISO9001qualitymanagementsystemeffectiveness.

Keywords:WaterConservancySurveyanddesignenterprises;theISO9001internationalqualitysystemcertification;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TU2

引言:

ISO9000族标准是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可以促进企业质量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对促进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消除贸易技术壁垒、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起到良好的作用。基于水利勘查设计企业的长期发展,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势在必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即ISO9001国际标准认证。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其中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1水利勘察设计企业实施ISO9001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1.1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为水利勘测设计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由于水利勘察设计工作头绪多、情况复杂,而现有制度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往往出现责任不清、规程不明、标准不一等情况,给工作造成不便和混乱。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并要求对每项工作都建立起规范的作业流程,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强调按秩序分类管理。引入SO9001标准,实现从单纯的工作制度向系统的管理体系转变。

1.2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水利勘察设计工作效能

1.3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建设服务型水利勘察设计队伍

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全面实施,职能开始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对水利勘察设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一转变对水利勘察设计队伍实施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日益迫切。

2水利勘察设计单位如何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2.1认证准备阶段

为了有效地完善质量体系,推行SO9001质量管理,在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过程中,同时开展QC小组活动,利用TQC基本理论,结合设计企业的实际情况,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解决质量管理的难题,提高质量体系文件的运行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2成立QC小组,接受咨询机构培训

成立QC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在接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SO9001内审员培训的同时,并且全部取得内审员资格。

2.3制定QC小组活动目标

2.3.2提高质量体系文件运行质量,搞好组织协调,保证设计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全面工作质量。

2.4编写质量体系文件

2.4.1策划

策划工作主要是根据SO9001标准要求,结合水利勘察设计院的实际,确定认证范围、制订质量方针、选择质量体系要素和确定质量体系文件结构。

2.4.2质量体系文件编写和

水利勘察设计院要成立由总工室主任为组长的质量体系文件编写小组,成员由各科室主任(科长)或主任工程师组成。各科室根据《质量体系文件编写规定》和组长的“事前指导”,分别起草与本科室有直接关系的文件。各科室起草人提出的文件草稿,必须在本科室内广泛征求意见并经科室领导层,集体审阅认同后,才能送编写组长统稿;统稿人再根据“文标相符、文实相符、文文相符”的原则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然后交院领导层集体审查。院领导层要分别审阅所有文件,然后开会讨论并达成统一的修改意见。统稿人根据院领导层的审查意见进行第二次修改,并初步形成水利勘察设计院文件化的质量体系。

2.5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实施程序

2.5.1提出审核阶段

提出审核也可称为申请受理阶段,由申请方自愿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要求,认证机构根据申请方的情况,确定是否接受此项申请。

2.5.2审核准备阶段

在确定接受认证申请后,所进行的具体细致的准备工作,准备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实施审核能否顺利。由于在准备阶段是以资料预评、手册审核为中心内容,故也可称为“手册认可阶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查阅受审核方的质量体系文件,看其能否满足审核所约定的文件要求,从而确定所申请的审核有无条件进行,同时借助审核文件,可以了解受审核方的质理体系建立及动作情况,便于制定更接近实际的审核计划。

2.5.3实施审核阶段

进入本阶段之后,则转入面对面、面对事实的审核为主的阶段,这将会更直观地掌握信息和了解情况,以判断其质量体系的运行是否正常、有效。

2.5.4注册监督阶段

在实施审核之后,还需进行一系列的后续工作,主要是对审核结论的审定、颁发证书、发表公报、对纠正措施的审核跟踪、证书的有效期间的审核监督及到期证书的申请延续。

3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建议

3.1领导重视是贯标的关键

水利勘察设计企业贯标是为了管理质量、产品质量实实在在的提高,各级领导必须是质量体系运行的典范和最积极的实践者,有关领导通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体系策划、组织内审、主持管理评审、决定重大决策、改进策略等质量活动来推动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3.2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规范应加强学习,严格遵守

3.3提高水利勘察设计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3.4应强化对供方的控制管理

对供方严禁“以包代管”。应建立供方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对供方队伍的整体素质及主要人员的工作经历、设备管理状况、分包队伍的业绩和声誉、人员的上岗资格均要做出具体要求。应建立供方档案,对供方的施工质量应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建立供方档案,作为持续评价供方的依据。

实施ISO9001标准可帮助水利勘察设计企业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质量体系,是提高其质量管理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其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将ISO9001评审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事情来抓,及时发现并明确评审中出现的问题症结所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利于顺利通过ISO9001评审,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会对其项目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因此,其质量必须要符合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发和投入,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中,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有所提高。然而随着近几年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少的质量问题渐渐凸显,严重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危,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成了当前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期主要是从工程开工起到竣工验收止这一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重点是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主要指对工程施工中各参建单位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参加各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重要隐蔽单元、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对质量事故检查和质量缺陷备案等工作。

3、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经验

通过近几年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和与其他地市的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在工程施工中我们的质量监督人员长期坚守岗位,深入到基层,积极实行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和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对于我们日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质量监督工作的首要指导思想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践证明: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只有在政府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抓住工作的中心和重点,积极开展水利工作,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取得优秀业绩。

(2)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开拓创新,务求实效是质量监督工作不断发展的永恒动力。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是水利工程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的工程就如同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因此,我们要不断的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为目的,大力发展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3)依法监督,客观公正。依法监督,客观公正是质量监督工作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是客观公正的本质所在,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只有坚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才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并且发挥其地位和作用。

(4)全面监督,突出重点。质量监督的基本方针就是全面监督,突出重点。随着国家近几年对水利建设工程的调整,水利工程的项目越来越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质量监督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工程的质量监督必须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区别轻重缓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4、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4.1、资金问题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地方配套资金短缺的问题,这种现象不但会给整体施工进度带来影响,甚至还会因为资金筹集不足影响工程施工,甚至还有一些工程,本来已经可以竣工验收,但却因为资金不到位而无法进行结算,影响工程的验收。

4.2、设计问题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模式相对单一,然而有些水利工程在施工中的设计却十分频繁,从而影响了工程整体的施工进度。同时,因为工程设计人员一般都不在施工现场,所以施工中出现了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这就给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4.3质量问题

水利工程在质量监督管理中缺乏对施工前和完工后的监督管理,只重视对施工过程中的察看,而这种现场监督工作也只是走走形势,根本查不出什么质量问题。这种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各方单位没有引起对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质量责任意识低下。这种情况下,即使存在质量问题,质量监督人员也发现不了,更无从修正。

4.4、管理问题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不在工程现场而导致的管理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另外就是在工程尾期,因为资金不足而造成工程耗损和人为破坏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4.5资料问题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对策

5.1、大力整顿和规范水利建筑秩序

5.2、落实监管人员的责任和经费

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和经费不足问题日益凸显,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需要根据监管人员自身的特点,统一培训,合理分配,提高其工作效率,使其能力得到最大发挥。水利工程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避免出现工作交叉和漏洞。二是要通过政府财政设立专项的质量监督经费,满足工作人员工资,以及工作中检测仪器的购置和用车等。作为工程监督人员,要树立质量意识,加强监督管理,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很好的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服务。

5.3、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

5.4、精心勘察设计,提高设计质量

勘察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首要环节。水利工程建设中,不但要依法进行勘察设计,遵守《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条例》,严格贯彻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还要推行设计招标工作,提高其设计方案和技术水平,使设计单位面向市场,靠竞争和信誉谋发展。此外,还应推行设计监理工作,严格建设审批制度,建立、健全施工图审查制度,杜绝工程出现质量事故。

5.5、加强社会监督

只有政府的质量监督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上存在的工程监理单位也应该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合理的监督管理。目前,大多数监理公司的工作受建设单位的牵制,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因此,政府加强对这些监理公司支持和管理,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同时监理公司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履行监督职责。使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

结语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提高工程质量是建设项目的重点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之一就是要改善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管工作,就必须大力整顿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秩序、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监管人员的职责,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更好地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1]胡哲人.论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

[2]杨高明.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及问题处理探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影响因素

1建筑材料方面的因素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结构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但在实践中由于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造成质量事故的比比皆是。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会给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在实践中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1使用不合格的钢材。一些施工企业看重效益,不看重质量,低价购买一些不合格的钢材如地下小炼铁厂、黑工厂生产的螺纹钢或圆钢,或者是从废品回收站买来生锈钢材,致使钢结构强度和韧度达不到要求,为建筑安全埋下隐患职称论文。

1.2使用的砂子杂质含量大。一些施工企业为省工钱赶进度,一是以次充好,该用石砂时不用石砂,而用价格稍低的石粉代替或掺杂部分石粉。二是砂子不上铁筛,连大带小,一齐拌入混凝土中。三是砂子中泥土含量太高,不经水洗,直接用于施工。这些做法导致的问题是混凝土强度不够,取样打压后,不符合要求,容易诱发桩基偏位、基础下坠、顶部开裂渗漏等问题。

2施工方面的因素

2.1建设前期的工作问题。建设前期的某些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如果不认真按有关规定去做,很可能就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先天性不足,如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地点的选择等。如果这些前期工作做得不好,很容易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有时损失是十分严重的。

2.2违反设计程序。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应当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原则。但大量的质量事故调查证明,不少工程图纸有的无设计人,无审核人,无批准人,这类图纸交付施工后,因设计考虑不周造成的质量事故屡见不鲜。

2.3违反施工要求。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决定了它和钢筋组合时的坚固程度,添加的砂、石、水泥还有外加剂都必须有一定的比例才能达到设计确定的等级。但在工地上搅拌站砂、石严重混堆问题时有发生,在配混凝土时,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剂根本不过秤。有的工地甚至根本没有秤,现场的混凝土配比例牌只是摆设。这样就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3工程技术人员方面的因素

建筑产品的优劣,除了建筑材料全部合格外,最根本是人员的素质问题。提高施工一线技能工人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素质是提高施工企业整体素质、保证施工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但在中国建筑施工领域,农民工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工程建设的“主力军”,而这支主力军的素质却令人担忧。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且大部分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因此,由于缺乏质量意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也比较多。另外施工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也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可能造成技术工作出现漏洞。

建筑管理人才缺乏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人才相对不足,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重要行业管理人才严重匾乏;人才结构失调;人才布局不合理;优秀管理人才流失势头不减;管理人才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存在严重缺陷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业的深层次发展。

4监理方面的因素

建设工程监理直接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因此监理工作对建筑工程质量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目前我国监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为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埋下了隐患。监理方面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建设监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现已出台了《建筑法》、《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规章,基本形成了上下结合配套的建设监理制度体系,对建设监理的开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但随着建设监理的深入发展,有些法规显示出不合理的成分,影响监理事业的发展。

4.2建设监理水平不高。现有的工程监理项目多数为施工阶段的监理,尚需向其他阶段发展。监理服务档次不高,绝大多数情况下停留在工程现场的质量控制上,在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方面往往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这就造成有些施工单位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为了赶进度不按施工规范施工,材料上偷工减料,导致发生建筑工程质量事故。

4.3监理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在工程监理工作中,部分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检查把关不严,造成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的监控不力。通过调研发现有的总监理师兼任许多项目的总监;大多数监理人员,特别是总监理工程师根据自己对建设监理的认识和工程经验开展工作,随意性很大。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

4.4监理单位技术装备和检查手段落后。落后的技术装备和检查手段,使得一些质量隐患不易被发现而发展成为质量问题。比如,施工中使用的很多建筑材料,在用于工程施工以前,除了必须同步提供质保材料和准用材料以外,有的还要进行实验室试验,有的必须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复查,由于装备和手段原因导致被忽视的材料质量问题引发的工程质量事故问题在住宅建设中是屡见不鲜。

5法律法规方面的因素

5.1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建筑法》构筑了我国建设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且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有专章阐述。但该法律也逐渐显露出缺乏适应性,过于原则性,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如对相应的处罚措施没有规定具体数额和幅度,完全根据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确定,不利于操作,客观上增加了执法的随意性,要么处罚过重,要么处罚过轻,就同一行为可能出现异罚现象。

5.2条例细则不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比《建筑法》在质量管理方面更加具体化,可操作性强,明确提出了“谁设计、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这一原则分解了质量责任,加大了质量管理的处罚力度,但也存在备案制度细则不完善的问题。

5.3验评标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强制性标准等规范标准,不断更新,但官方色彩浓,执行起来不到位,不具体,可操作性差。

除此之外,在整个法律法规及标准中没有明确建筑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检测机构、监督机构及认证机构不同的权力和义务。另外,在建筑法律实施过程中,没有机构针对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修订完善工作滞后。

[1]白锋.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李子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钱胜.建筑工程质量及事故问题.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贺子龙.建筑事故成因及构成要件分析.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16:17-19.

THE END
1.建立和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和意义建立 和实施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的将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 这样就能有效的业管理务行为, 从而就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建立和实施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的将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 这样就能有效的规范企 业管理务行为, 从而就能提高企业...http://www.f360f.com/f3349.htm
2.体系管理:ISO9001基础知识培训iso9001三、ISO9001 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按 ISO9001 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促进企业持续地改进产品和过程,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无疑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一种最有效的保护,也增加了消费者选购合格供应商产品的可信程度。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57HPLR0552NMBS.html
3.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件(PPT96页).pptx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件(PPT 96页).pptx,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标准 培训 上课了,请将您的 开到振动!有事时,请您到课堂外打! 谢谢合作!⒈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1 ISO9001基础知识 2 ISO9001术语和概念 3标准框架 4标准精髓 5.结合企业,标准讲解 6 标准应用 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14/8054045043005132.shtm
4.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疫情期间提供远程审核,快速出证服务企业ISO9001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类标准的统称,是由TC176(TC176指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是ISO12000多个标准中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发展与成长之根本。...http://www.9001.com.cn/
5.ISO9001认证咨询BSCI验厂企业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的步骤 阅读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后,你也许会想ISO9001标准那么全面,它规范了企业内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交付的所有过程,牵涉到企业内从最高管理层到最基层的全体员工。这么全面而复杂的体系,推行起来一定非常困难吧!推行ISO9001是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您真心实意地将推行ISO9001作为...http://www.sz-csw.com/SolutionSt_ISOTS16949qcgyhydzlgltj.html
6.英德市召开行政事业单位导入ISO9001管理体系推进会英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朱志诚同志在会上,对4个试点单位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的肯定,并对下阶段加大导入力度作出了两点要求,一是深刻认识行政事业单位导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推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次深刻的变革,是对以往管理模式的优化,是对过去工作经验的“扬弃”,...http://www.qyjj.gov.cn/view.thtml?id=11842
1.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iso9001认证标准是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实施iso9001认证标准,可以促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对促进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消除贸易技术壁垒、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 以下几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https://product.11467.com/info/11515954.htm
2....管理体系的意义是什么ISO14001认证咨询体系咨询苏州莱方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主营ISO9001认证,ISO9000认证,ISO认证,CE认证,TS16949认证http://suzhoulefan.com/index.php/show-article-cid-11-id-124.html
3.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简介ISO9001认证ISO9000族(ISO9000Family)标准是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它由四个核心标准组成。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对应的国家标准GB/T19000:2000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用于支持下面几个标准。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应的国家标准GB/T19001:2000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https://www.12425.cn/zs/202011/ccaa_11585.html
4.对ISO9001质量体系原理的认识和总结12篇(全文)对ISO9001质量体系原理的认识和总结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作为管理科学中质量管理皇冠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是组织管理学和质量管理科学管理多年发展最精华的结晶。9001管理体系条款简洁易记(刚开始接触会觉得很拗口)、内涵直白质朴(恰好印证了真理往往是简单质朴的这句话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8p1290l.html
5.学习报告优秀范文(精选12篇)(三)推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经验: 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意义何在? 1、采购控制 ,能够帮助公司建立一套完善对供方选择和评价的方法,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满意的产品。 2、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以服务顾客为中心,建立完善的制度化管理体系,建立公司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持续改进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https://m.ruiwen.com/zongjie/7388511.html
6.管理体系简介及实施意义GB/T 1900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简介: ISO9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汇集世界上质量管理专家,在总结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https://www.jianshu.com/p/6f9d5b196043
7.内审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在为期四天的课程学习中,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过程方法、PDCA、策划、持续改进这几个词是我听到的最多的几个词,彻底改变了我对质量管理体系原来的看法,使我对“ISO/TS16949:20xx质量管理体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推行ISO/TS16949:20xx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peixun/3678381.html
8.CIBES西柏思获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深远的发展意义 ISO标准十分全面,它规范了企业内的过程机制,牵涉到企业内从管理层到全体员工。推行ISO有如下五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知识准备-立法-宣贯-执行-监督、改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积极协作,在合同期内,使企业按ISO9001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的管理运作、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第三方管理体系认证...https://www.cibeslift.cn/news/883.html
9.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顾问协助 材料方便-湛江ISO9001认证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为加强劳动工作纪律,维护公司和员工的利益,公司的经营和生产能有序地正常进行。 二、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的全体员工。 三、公司行政部负责考勤审核管理工作,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考勤工作。 四、公司月度考勤考核周期为每月1 日至当月月底。将员工的出勤...https://www.hirenzheng.com/iso9001
10.考察学习报告(精选10篇)(三)推行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的经验: 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意义何在? 1、采购控制 ,能够帮助公司建立一套完善对供方选择和评价的方法,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满意的产品。 2、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以服务顾客为中心,建立完善的制度化管理体系,建立公司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持续改进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https://www.77cxw.com/fl/1043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