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 维护就业权益请看这里重要新闻

人力资源市场作为劳动者求职、用人单位招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主要渠道,为促进就业、优化人力资源流动配置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规范用人单位招用工,帮助广大劳动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本文梳理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在求职招聘活动中的主要法律义务、求职风险及防范提示,供劳动者求职择业参考。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市场主体,这些法定义务需承担

(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诚信合规提供服务——

1.依法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应当依法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从事网络招聘服务的,还应当依法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不得发布就业歧视招聘信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发布招聘信息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性内容。

3.履行招聘信息审核义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应当要求用人单位提供招聘简章、营业执照或者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文件、经办人的身份证件、用人单位的委托证明,并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

伪造、涂改、转让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介绍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

为无合法身份证件的劳动者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介绍劳动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职业;

介绍用人单位、劳动者从事违法活动;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社会保险待遇;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二)用人单位应当规范招用工行为——

1.不得实施就业歧视。用人单位发布或者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单位基本情况、招聘人数、招聘条件、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基本劳动报酬等招聘信息,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性内容。

2.如实告知劳动者有关情况。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应当依法如实告知劳动者有关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根据劳动者的要求,及时向其反馈是否录用的情况。

3.不得违法招用人员。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扣押被录用人员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招用的其他人员;

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

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三)劳动者应当诚信求职

第二部分:求职者,这些风险与骗局需警惕

(一)非法职业中介

(二)非法招聘收费陷阱

一些不法分子对职位许以高薪并承诺工作轻松,常以押金、保证金、办证费、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收费,之后再以各种苛刻的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求职或离岗,已交纳的费用借故不退还求职者。个别机构宣称与世界500强、大型国有企业等知名公司合作,具有内部推荐权,求职者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就可以通过特定途径顺利获得优质offer,但这些宣称“内推”“保offer”的承诺往往难以兑现。有的不法分子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挖出”购车贷、美容贷、培训贷等新型招聘陷阱,蒙骗毕业不久、初入职场、找工作心切的求职者。

(三)以招聘为名实施诈骗等违法活动

防范提示:求职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擦亮识别骗局的“慧眼”,掌握防范陷阱的“招数”,遇到“活少钱多”“轻松钱来”“躺平赚钱”等“听上去很美”的招聘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查多问多防备,避免“踩雷”“掉坑”,谨防不法分子以招聘为名实施诈骗等违法违规活动。求职者一旦被骗、遭受侵害,请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涉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违法违规的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

(四)盗用求职者个人信息

(五)劳动合同藏“猫腻”

达成用工意向后,有的用人单位以种种借口拒绝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后没有给劳动者一份合同文本留存,有的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中缺少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具体信息。如出现上述情况,劳动者到岗工作后合法权益缺少保障。

防范提示:劳动者在入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并认真签订劳动合同,尤其要核实清楚涉及个人权益的重点条款,这是对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对于非全日制工作,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应注意留存当初做出约定时的有关证据。如因故未能签订合同、订立协议发生纠纷,可及时寻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帮助,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漫画图表绘制:赵乃育)

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等

THE END
1.针对问题:劳动法关于体检不允许入职的规定是第几条,我想进一步了解...关于劳动法对于体检不合格的处理规定,如果员工体检不合格,企业需先查明原因。在医生建议下,员工可进行...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35584.html
2.上海市律协:律师代理女职工权益保护业务操作指引(2024)(一)限定为男性或者规定男性优先; (二)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进一步询问或者调查女性求职者的婚育情况; (三)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 (四)将限制结婚、生育或者婚姻、生育状况作为录(聘)用条件; (五)其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聘)用妇女或者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录(聘)用标准的行为。”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19/07/7293128_1120809356.shtml
3.入职通知不可随便写,入职体检项目要分明2279073在严女士的案例中,HCG检查主要针对的是女性员工,且与工作性质无直接关联。因此,这种体检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被视为性别歧视。当然,具体的判断还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分析。 (二)入职体检的真实目的与意义 入职体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保障...https://www.jianshu.com/p/f20986edddc5
1.教育部:幼儿园聘任工作人员需进行背景查询和降检查11月1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并介绍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法律有关情况。会上,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文斌介绍,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将明确从事学前教育人员的资质要求,强调幼儿园教师、园长、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等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6bff906f76.shtml
2.劳动法有没有规定入职体检我国《劳动法》有没有规定入职体检。对于一般的员工,《劳动法》没有规定必须对其进行健康检查。 《劳动法》中有关于员工体检的规定,如《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六十五条规定,用人单...https://m.64365.com/zs/1027445.aspx
3.请问法律有无规定新员工入职体检费用由谁承担谢谢员工入职体检项目有哪些员工入职要体检什么 入伍06/13/2018 12:54:00更新 我们都知道,正规的公司,在新人入职的时候都会要求去指定医院参加体检,对于体检的项目,法律有一定的规定,但也会有一些公司没有入职体检这么一个过程,所以,一般入职体检都需要体检哪些项目呢,入职前体检合法吗,跟着华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https://www.66law.cn/question/6187045.aspx
4.员工入职体检员工入职体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程序,在公司运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够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降低工作风险和成本,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确保公司符合法律和规定的要求。因此,每家公司都应该重视并严格执行员工入职体检的程序,并确保有效的跟进和管理。 https://www.lnky.net/hsjj/60097.html
5.企业职业降管理制度(通用14篇)10、单位必须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岗前体检和职业危害体检。 11、此制度适用于新疆巴州万方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 12、本规章制度自公示之日起生效。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1 一、公司新入职员工应出具相应的健康证明,入职后公司定期安排健康检查,建立员工卫生档案。不得安排有健康禁忌的人员从事危险、有害作业,对于直接面...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230313122858_6646528.html
6.员工入职体检法律风险防范员工入职体检法律风险防范 为了确保求职者入职后能够有良好的身体状况从事岗位工作,在求职者入职前,企业可要求其提供体检证明或者统一安排健康检查,旨在通过体检保证入职员工的自身状况适合从事该专业工作,在集体生活中不会造成传染病流行,不会因其个人身体原因影响他人。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https://www.tijian78.com/wzxq_ygrztjflfxff.html
7.单位体检不合格项目签字汇总:检查项目一览表(单位体检全解析...关于公司体检标准和入职体检 了解公司体检标准至关重要,考生应对照自身情况进行检查。若某些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应了解体检标准中的具体规定。尽管体检标准严格,但地方公务员招录部门和体检医院并非逐条严格检查,某些项目不合格也可能有机会通过。 入职体检与法律规定 ...https://m.tijian8.com/post/a3187613c545.html
8.转氨酶高贫血…是哪个倒霉蛋体检不通过丢了工作?法官:体检机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劳动合同能否正常履行,因此,用人单位通过体检报告了解员工必要的身体情况有相应法律依据,但对于部分入职体检事项,法律规定了限制性要求。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184565
9.就业协议书推荐因此,《就业协议书》纠纷的适用法律,是《民法通则》而不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反合同时,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大学生就业所填写的就业协议书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订...https://www.cnfla.com/xieyishu/277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