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顾客类型分析与应对经济实用型:要求物美价廉、对商品了解不多。
2、应对:先了解其购买实力、偏好等信息,找出最符合其需求的商品,要耐心,突出功能,力争营造出商品性价比高的印象,同时结合促销礼品进行销售。
3、2、炫耀攀比型:在消费中寻找心理上的满足,有相当的消费力,不是很在意价位,对商品不甚了解。
4、应对:迎合其特征,可以强调所推荐的款式是最新的、气派,给商品留下高贵的印象,使其产生拥有后的极大满足感。
5、可以用举例销售法,如:以前有人也看中了但是嫌贵而没买。
6、3、注重外观型:以外观印象为主,要求外观精美,对内在不甚了解,以女性居多。
7、应对:先了解其审美标准,征询其主观印象,再根据其家居环境进行色彩、款式的搭配,让其产生联想。
8、4、注重品质型:有一定的商品知识和消费能力,对外观无太特别要求,男性占较大比例。
9、应对:在迎合其品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加以沟通,增强认同感,再结合其注重品质的偏好进行推荐。
10、注:此类顾客不可与之进行辩论或争执,要善于转移话题或一笑置之。
11、5、注重品牌型:对品牌有一定了解,建立了较深的信赖感,一般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但对商品知识了解不深。
12、应对:利用单张、资料里的介绍强调所推荐品牌在行业内的重要地位、规模、历史等,巩固其购买欲望、增强其信心。
13、6、冲动型:本来没有购买意向,经过了解,从而产生购买欲望。
14、应对:针对其感兴趣的方面重点讲解,迅速达成购买行为,可用机会销售法、爱心劝说法。
15、7、谨慎犹豫型:性格相对稳重,注重细节,往往反复比较,购买力适中,经常请人做参谋。
16、应对: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细致地以朋友的心态来对待,可用比较销售法,重点进行技术讲解,最好取得其参谋的认可。
17、8、求同型:对品牌、性能等商品信息了解不多,以大多数人的选择为购买标准。
18、应对:可用举例购买法,使其相信所购买的商品是多数人的选择。
19、9、豪爽型:性格直爽,对商品知识一般不想了解过多,选择购买商品比较快。
20、应对:要以专业的语言简单明了讲解,不可画蛇添足,交易时落价应以先大(快)后小(慢)的节奏进行。
21、10、混合型:同时具备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顾客,应对:针对其表现的主要特性进行销售。
高尔基的代表作有《海燕》、《在人间》、《鹰之歌》、《母亲》、《我的大学》、《春天的旋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小市民》、《意大利童话》、《在人间》、《俄罗斯童话》等。
人物介绍:
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10岁时,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
1884年,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
1921年10月,高尔基出国疗养。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
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病逝世,享年68岁。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高尔基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他的底层生活的见闻和感受。这些作品除强烈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外,还力图揭示流浪汉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新旧意识的斗争,捕捉劳动群众生活的时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高尔基的文学创作起步于浪漫主义。高尔基一生都在探索个人和历史的关系,寻找合理的社会生活,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往往充满激烈的内心冲突,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高尔基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监督和放逐,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进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学活动。
高尔基的创作中处处洋溢着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赞美,向往唤醒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激情,唤起人对自己作为人的自豪感,鄙视怜悯与恩赐。在高尔基看来,人有权力,也有力量创造与人相称的生活,怜悯与恩赐是贬低人,有辱人的尊严。
高尔基有互相冲突的两种人格。一是对现实社会造成人异化的现实的悲剧性体验和失望的痛苦;二是对人、对社会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理想主义的认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的高尔基对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充满了热爱和信念的,他是怀着极大的热诚去迎接美好的未来的。作家此间的创作描写了革命前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他一种急切地改变现实的渴望,对未来新生活主人的召唤。
艺术特色: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高尔基强调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同时展示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其现实主义创作又融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乐观、自信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高尔基主张作家应以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形象,使艺术形象真实而生动。对文学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其根本点取决于作家对生活感受的程度,这中间必然表现出作家的审美态度。高尔基对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也体现了他的新的审美观。他以敏锐的观察力认识到生活的真实本质是正演绎着一场前历未有的社会巨大变革。而掀起这场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就是已经觉醒的劳动人民,他称之为“新人”,因此,他的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及艺术的典型化的理念中明确了艺术就是要塑造这些为社会变革不断奋斗的“新人形象”。
高尔基的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现实主义仅仅反映社会的真实现状,而这种真实现状大多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其实质是通过人性受到的摧残而表现出的对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人物影响:
高尔基的创作对美国进步作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他创作中的“个人的社会活力”(指个人变革自我、变革社会和变革自然的创造力)主题与“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题,以及处理这类主题的艺术风格,更是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为中国广大读者所喜爱,教育和鼓舞我国人民为消灭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