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慧药通提供合理用药系统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处方点评系统前置审方系统互动审方系统区域化前置审方平台药占比管控系统医师助手系统等智慧医疗软件相关服务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警示药品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

1高警示药品的定义与历史沿革

高警示药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安全用药协会(InstituteforSafeMedicationPractices,ISMP)提出。1995至1996年,美国ISMP开展了关于何种药品在何种情况下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伤害的研究,共有161个医疗机构参与。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的事件是由特定的少数药物引起的。美国ISMP由此提出高警示药品的概念,将一些如果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导致死亡的药物称为“高警示药品”[1]。

高警示药品在我国曾被称为高危药品、高危药物或高警讯药物[2]。2012年,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用药安全专家组发布了《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3],为各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的遴选和管理提供参考,对于促进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5年,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上,基于遵从英文原文语义、切合管理文化以及方便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避免歧义等多方面考虑,将“high-alertmedications”定名为高警示药品[4]。

关于高警示药品的定义,目前已达成共识,即指一旦使用不当发生用药错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会危及生命的药品。其特点是此类药品引起的错误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会产生严重后果,造成患者严重伤害甚至死亡[5-6]。此定义也适用于中药制剂。

2高警示药品的遴选

2.1高警示药品的遴选原则

2.2高警示药品的遴选方法

3高警示药品的风险评估、分级与分类

3.1高警示药品的风险评估

高警示药品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的风险环节,包括认知缺陷、处方错误、储存与调剂不当、用法错误、辅助措施如软硬件缺陷、缺乏患者教育和随访等[11]。可分别开展从一般情况来考虑的高警示药品管理自我评估,也可针对不同的品种开展[12]。(2)对高警示药品风险点进行论证,找出具体药品最具危害性的环节,为安全使用提供参考。(3)选择和建立适宜的风险评估办法和模型[13]。(4)建立风险评估档案。(5)进行周期性再评估,将风险降至最低。

3.2.1高警示药品的分级[3,14]根据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中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严重程度,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3级。A级是指一旦发生用药错误可导致患者死亡即风险等级最高的药品,医疗机构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B级是指一旦发生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的药品;C级是指一旦发生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的药品。

3.2.2高警示药品的分类[15]高警示药品分为以下几类。(1)剂量限制类:治疗窗较窄,给药剂量、速度应严格控制,超过剂量或速度过快会发生严重危险。(2)药物相互作用类:当与其他药品联合使用时,易发生性状、药动学、药效学等方面的变化,故而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3)给药途径类:对给药途径有严格限制,给药途径错误会发生严重伤害。

(4)限制适应证和适用人群类:有严格禁忌证、禁忌人群,如年龄限制、肝肾功能用药限制、特殊疾病用药限制等。不同基因型或不同种族药物代谢及药效差异大,适应证或适用人群选择错误易造成严重伤害。(5)理化性质不稳定类:由于药品理化性质特殊,要求储存和运输的条件较为严格,否则易失效或产生毒性作用。

4高警示药品的管理

4.1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体系

4.1.1管理组织建立高警示药品质量管理组织[16],成员包括医学、药学、护理学专家及医疗管理人员,履行目录遴选、管理、监督、培训等职责。

4.1.2管理制度建立高警示药品目录,制定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规范高警示药品的储存、调配、使用等环节。

4.1.3技术规范建立标准操作规程,确定管理要点和风险点等。

4.2高警示药品的管理环节

4.2.1标识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分级建立专用标识、药品标签及警示语。

4.2.2储存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分级,对于风险程度较高的药品专区存放,专人管理,制定适合的存储量,保证储存的环境要求。

4.2.3流通管理准确执行出入库程序,严格核对品名、剂型、规格、数量、批号、效期等信息,做到药品流通数据可追溯,保证运输条件符合药品特殊要求。

4.2.4账目管理专人负责账目管理,严格履行清点、交接规程,保证账物相符。

4.2.5高警示药品的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网络信息系统的规范化与数据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高警示药品进行标识、风险提示、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信息交流。

4.2.6高警示药品管理的硬件设施配置药品存储空间布局科学合理,转运设施满足条件要求,配置智能微量输液泵、自动摆药装置、体液药物浓度检测及基因检测设备,使用防护用具、非聚氯乙烯(PVC)输液器具及包装,设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等。

4.2.7监督检查高警示药品质量管理组织负责高警示药品全面管理的监督工作,定期检查、抽查制度和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各工作单元(如科室、调剂室、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等)按机构制度制订自身管理细则,进行监督管理和考评。

4.3高警示药品管理的信息反馈与培训考核

4.3.2培训与考核强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17],落实高警示药品安全使用和管理考核机制[18]。

5高警示药品的使用

5.1.1医师医师处方高警示药品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适应证、适用人群及用法用量开具[19]。需注意患者年龄、种族、体重、合并疾病、饮食习惯、营养情况、文化程度及依从性,开具处方使用药品通用名称,不使用不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缩写,注意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配伍禁忌、相互作用等细节[20]。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内应安装合理用药筛查系统,对处方错误进行实时筛查。若有条件,应进一步建立基于HIS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21]。

5.2用药教育

医疗、药学、护理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高警示药品用药教育与咨询服务,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正确的处置方法,以及药品正确的保管储存方法,必要时应书面告知,避免患者滥用、误用而发生意外。

5.3观察与随访

建立高警示药品用药患者观察与随访制度。根据患者个体、疾病和用药实际情况,评估随访必要性,通过随访保证用药安全合理,防止离院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1)特殊用药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妊娠哺乳期妇女和有肝肾功能障碍、特殊疾病或多种疾病的患者等;(2)特殊给药途径,如静脉注射、鞘内注射等;(3)“超说明书用法”使用的品种[25];(4)不良事件报道较多或本医疗机构内曾发生用药不良事件的高警示药品。

5.5管理持续改进

通过继续教育、讲评、各项管理措施和信息反馈系统,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风险的管理机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6.1上报

6.2处置

6.3总结和反馈

6.4防范

7高警示药品涉及的环节与人员

参考文献

[2]张波,梅丹.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3-6.ZhangB,MeiD.Administrationandriskpreventionofhigh-alertmedicationsinhospitals[J].ChinPharmJ,2009,44(1):3-6.

[4]刘志勇.中国药学会发布高警示药品目录[N].健康报,2015-05-28(2).LiZY.Alistofhigh-alertmedicationsreleasedbyChinapharmaceuticalassociation[N].Healthnews,2015-05-28(2).

[5]李璇,濮润,于志伟,等.国外与中国台湾地区医疗机构高危药品风险因素与管理研究进展[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23(3):159-162.LiX,PuR,YuZW,etal.Researchprogressonhigh-riskmedicationsmanagementinabroadandChina′sTaiwanregion[J].ChinJPharmacoepidemiol,2014,23(3):159-162.

[6]′High-alert′medicationsandpatientsafety[J].IntJQualHealthCare,2001,13(4):339-340.

[7]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

专业委员会,等.中国用药错误管理专家共识[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4,16(6):321-332.DOI:10.3760/cma.j.issn.1008-5734.2014.06.001.MedicationSafetyPanelinChinaCorGroupofInternationalNetworkfortheRationalUseofDrugs(INRUD),ChinesePharmacologicalSocietyProfessionalCommitteeofDruginducedDiseases,ChinesePharmaceuticalAssociationProfessionalCommitteeofHospitalPharmacy,etal.ExpertconsensusonmedicationerrormanagementinChina[J].ADRJ,2014,16(6):321-326.DOI:10.3760/cma.j.issn.1008-5734.2014.06.001.

[9]BatailleJ,Prot-LabartheS,BourdonO,etal.High-alertmedicationsinaFrenchpaediatricuniversityhospital[J].JEvalClinPract,2015,21(2):262-270.DOI:10.1111/jep.12302.

[10]王春祥,王晓玲,李晓玲,等.中国儿童高警示药品目录的初步研制[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19(1):10-16.DOI:10.3760/cma.j.issn.1008-5734.2017.01.004.WangCX,WangXL,LiXL,etal.DevelopmentofalistofhighalertmedicationsfortheChinesechildren[J].ADRJ,2017,19(1):10-16.DOI:10.3760/cma.j.issn.1008-5734.2017.01.004.

[11]闫荟,陈竹,孙世光,等.高危药品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兼论医师的高危药品管理责任[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2):89-93.DOI:10.11855/j.issn.0577-7402.2014.02.02.YanH,ChenZ,SunSG,etal.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rendofthemanagementspecialtyofhigh-riskmedication-Discussiononthephysician′sresponsibilityinhigh-riskmedicationmanagement[J].MedicalJournalofChinesePeoplesLiberationArmy,2014,39(2):89-93.DOI:10.11855/j.issn.0577-7402.2014.02.02.

AssessmentWorkbook.pdf.

[13]CohenMR,SmetzerJL,WestphalJE,etal.Riskmodelstoimprovesafetyofdispensinghigh-alertmedicationsincommunitypharmacies[J].JAmPharmaAssoc,2012,52(5):584-602.DOI:10.1331/JAPhA.2012.10145.

[14]张婷,马丽萍,马罡,等.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药房,2013,24(13):1183-1185.DOI:10.6039/j.issn.1001-0408.2013.13.11.ZhangT,MaLP,MaG,etal.Investigationofclassificationmanagementmodelforhigh-alertmedication[J].ChinaPharm,2013,24(13):1183-1185.DOI:10.6039/j.issn.1001-0408.2013.13.11.

[15]孙世光,闫荟.高危药品临床应用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0-13.SunSG,YanH.Clinicalapplicationguidanceforhigh-riskmedications[M].Beijing:People′smedicalpublishinghouse,2014:10-13.

[16]RunyLA.Aguidetothesaferuseofdangerousmedications.High-Alertmedications[J].HospHealthNetw,2004,78(9):67-73,2.

[17]EngelsMJ,CiarkowskiSL.Nursing,pharmacy,andprescriberknowledgeandperceptionsofhigh-alertmedicationsinalarge,academicmedicalhospital[J].HospPharm,2015,50(4):287-295.DOI:10.1310/hpj5004-287.

[18]张幸国,吴永佩.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实践与对策[J].中华j.issn.1000-6672.2009.09.009.ZhangXG,WuYP.Practiceandmeasuresofhigh-alertdrugsafetymanagement[J].ChinJHospitalAdm,2009,25(9):600-602.DOI:10.3760/cma.j.issn.1000-6672.2009.09.009.

[19]刘铁桥,司天梅,张朝辉,等.苯二氮类药物临床使用专家共识[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7,23(1):4-6.DOI:10.15900/j.cnki.zylf1995.2017.01.002.LiuTQ,SiTM,ZhangZH,etal.ExpertConsensusontheClinicalUseofBenzodiazepines[J].ChineseJournalofDrugAbusePreventionandTreatment,2017,23(1):4-6.DOI:10.15900/j.cnki.zylf1995.2017.01.002.

[21]PolischukE,VetterlyCG,CrowleyKL,etal.Implementationofastandardizedprocessfororderinganddispensingofhigh-alertemergencymedicationinfusions[J].JPediatrPharmacolTher,2012,17(2):166-172.DOI:10.5863/1551-6776-17.2.166.

/www.moh.gov.cn/mohyzs/s3572/200804/29279.shtml.

[23]AthanasakisE.Themethodofcheckingmedicationspriortoadministration:anevidencereview[J].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ingSciences,2015,8(3):801-818.

[25]广东省药学会.医疗机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7,34(3):436-438.DOI: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17.03.031.PharmaceuticalAssociationofGuangdongProvince.Expertconsensusondrugoff-labeluseinhealthcareinstitutions[J].ChinJModApplPharm,2017,34(3):436-438.DOI: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17.03.031.

[26]吴桂芝,王春婷,张力.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系统信息采集内容和方式的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1,8(10):596-599.DOI:10.3969/j.issn.1672-8629.2011.10.007.WuGZ,WangCT,ZhangL.AnalysisoncollectinginformationforadversedrugreactionandwaystoreportthroughspontaneousreportingsysteminChina[J].ChineseJournalofPharmacovigilance,2011,8(10):596-599.DOI:10.3969/j.issn.1672-8629.2011.10.007.

[27]常虹,田月洁,刘红亮,等.国际药品不良反应公众报告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药物警戒,2017,14(7):419-423.ChangH,TianYJ,LiuHL,etal.Analysisandreflectiononthecurrentsituationofinternationalpublicreportingofadversedrugreactions[J].ChineseJournalofPharmacovigilance,2017,14(7):419-423.

[28]张弨,董淑杰,石伟龙,等.医院药学未来发展的巴塞尔共识修订版[J].中国药学杂志,2016,51(1):74-76.DOI:10.11669/cpj.2016.01.019.ZhangC,DongSJ,ShiWL.Baselconsensus:thefutureofhospitalpharmacypractice[J].ChinPharmJ,2016,51(1):74-76.DOI:10.11669/cpj.2016.01.019.

THE END
1.泸州市人民医院防统方系统软件及前置审方系统软件(第一次)公开...低于成本价不正当竞争预防措施 (实质性要求) 评标委员会认为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通过符合性审查投标人的报价,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或者不能诚信履约的,应当要求其在评标现场合理的时间内提供书面说明,必要是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证明其报价合理性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将其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7 小微企业(监狱企业...https://www.bidcenter.com.cn/newscontent-80802948-1.html
2.前置审方软件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前置审方软件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河南招标采购服务有限公司(洛阳市洛龙区滨河南路与学子街交叉口天汇中心1802室)获取磋商文件,并于2024年01月26日15点整(北京时间)前递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https://www.lyhospital.com/m/tzcon.html?id=4387
3.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中审方规则的设置*3.1 优化处方审核规则的必要性 在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等多方面对处方的合理性首先进行系统审核,同时药师根据系统审方结果再次人工审核,通过两轮审核,最大程度地避免不合理处方。目前,已有较多的医疗机构使用审方系统,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现有的审方系统基础规则均基于药品说明书,该审核方式较为刻板,不...https://www.yydbzz.com/CN/10.3870/j.issn.1004-0781.2022.09.027
1.工程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充分发挥审计对投资领域监督和促进作用...本次审计,审计组做实做细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细化审计内容,统筹人员安排,明确职责分工,科学制定方案,保证审计工作有的放矢、高效实施。同时,通过工程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实施,聚焦审计监督主责主业,提炼分析审计发现的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形成有事实、有分析、有建议的高质量审计报告,切实放大审计成效。https://www.hlbe.gov.cn/News/show/1282993.html
2.药剂科工作计划(精选20篇)前置性审方系统采用“软件审核为主+药师审核为辅”的复合型审方模式,将原本后置的处方审核流程大大“提前”。该审核流程的速度很快,在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的同时不会导致患者长时间等待,并且杜绝了既有模式的'一系列无效流程。 4、患者血药浓度测定 目前临床药物治疗趋向于精准化治疗,考虑个体差异、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https://www.yuwenmi.com/fanwen/jihua/3719363.html
3.药剂科主任个人工作计划(精选10篇)前置性审方系统采用“软件审核为主+药师审核为辅”的复合型审方模式,将原本后置的处方审核流程大大“提前”。该审核流程的速度很快,在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的同时不会导致患者长时间等待,并且杜绝了既有模式的一系列无效流程。 4、患者血药浓度测定 目前临床药物治疗趋向于精准化治疗,考虑个体差异、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我...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ongzuojihuafanwen/gerengongzuojihua/20220206174401_4757378.html
4.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我院门诊药房前置性审方系统上线 为规范医疗机构处方审核工作,落实《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采用了审方软件+人工模式,开展了前置性审方工作。 今年6月开始,药事科积极开展前置性审方系统的前期工作,主要对系统拦截的不合格处方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拦截的问题,与各科室负责人沟通。https://www.yzfybj.com/show/index/id/16/fid/10/tid/4001.html
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征集处方前置审核软件项目供应商公告1.4前置审方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患者的病史以及患者的主诉等信息,给出患者的药物处方,药物处方生成后,直接流转到相应临床药师工作站中,临床药师对临床医生出具的药物处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药物处方,临床医生可以在电子病历系统中给患者开出药物处方;审核未通过的药物处方,临床医生需要对药物处方进行相应的修改...https://www.nfyy.com/xwzx/yygg/a_104497.html
6.降教育操作程序8篇(全文)1.药品调剂的概念:系指自接受处方笺到交付药品全过程,其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性、法律性、事务性、经济性综合一体的活动过程,也是药师、医师、护士、患者(或其家属)、药剂人员等相互沟通的过程。 2.调配处方的程序一般为:收方→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在调剂过程中应坚持“四查十对”。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3gjis5l.html
7.前置审方系统辅助下的审方工作(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要点专家共识)书评在医院里普遍配备前置审方系统的工作环境下,审方过程中涉及的大部分信息可以信任软件的判断结果,包括:剂量、单位、频次、疗程、给药途径等。另一部分结果可以部分采纳,包括:相互作用、用药禁忌等,这是因为大部分软件的出厂设置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经过临床药师定期整理数据,在后台调试和本地化处理后,其判断结果会...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978648/
8.院内前置审方管理系统细则分析,高温合金刀具前置审方系统系统应能和院内合理用药系统进行对接,为药师提供专门的审方工作平台,帮组门诊药师在患者缴费前完成处方实时审核工作,对处方(医嘱)用药进行以下审查,并提示医生。 (1)剂量审查:可结合年龄、给药途径等信息审查处方(医嘱)中药品剂量、给药频率是否在药品厂家说明书推荐范围内,包括审查每次和每日剂量的最大最小推荐量、...https://blog.csdn.net/csdncms/article/details/134202498
9.中药饮片处方智能化前置审方平台的建立和应用中药饮片处方智能化前置审方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王志辉;季敏;万瑾;汪蓓;王飞;孙子杭 开通知网号 目的:实现中药饮片处方前置审核,提高处方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确保中药饮片处方的合理性。方法:研发中药临床审方系统,建立中药饮片处方前置审核规则及数据库,实现中药饮片处方智能化前置审核。结果:中药临床审方系统使临床审方标准...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YXFY202005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