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模板

安全评价是现代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应用现代安全系统工程及安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安全投资效益。

本次安全评价是根据************公司质量检验科剧毒化学品的储存、使用过程等内容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预测和分析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的安全性如何,保证其在安全使用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规定。

2、找出企业在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发现存在于其储存、使用等方面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和预测可能产生的事故状况及造成的危害。

3、对企业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和科学分析,对其控制手段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预防或降低其储存、使用过程中危险性的防范措施和控制对策,促进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过程实现本质安全化。

4、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企业实现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1.2评价依据

本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如下: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六十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四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6)《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家经贸委,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

7)《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安监管危化字[2004]127号

8)《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9)《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原化学工业部[1991]化劳字第247号)

1.2.2标准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2)《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95

3)《安全色》GB2893-1982

4)《安全标志》GB2894-1996

5)《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6)《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

7)《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8)《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

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版)

10)《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

11)《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

12)《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

13)《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57-93

14)《剧毒物品品名表》GB58-93

15)《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与代码》LD/T75-1995

16)《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

17)《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18)《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

1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20)《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86

2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22)《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1.2.3企业提供的文件资料

1)************公司原料药质量标准《苦参总碱》ZLY47-01

2)************公司辅料质量标准《纯化水》ZLF0-04

3)************公司《防火档案》

4)************公司《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安全应急预案管理规程》

5)************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1.2.4合同文件

************公司关于《************公司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安全现状评价项目》的安全评价委托书,以及与**********公司签订的安全现状评价技术服务合同。

第二章安全评价范围、程序及方法

2.1评价范围

根据企业剧毒化学品使用的具体情况,以及双方商定结果,确定本评价范围为:对************公司质量检验科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消防设施、劳动卫生与个体防护、作业环境、劳动安全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安全评价。

劳动安全主要包括:剧毒化学品储存设施、消防设施及安全标志设置等。

劳动卫生主要包括:作业环境、人员编制、工时制度、个体防护等。

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等。

对剧毒化学品的运输,企业目前尚未进行。如进行剧毒化学品的运输,企业拟委托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单位承担,故其运输过程不在本报告的评价范围之内。

2.2评价程序

根据《安全评价通则》规定,安全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准备阶段;危险、识别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程序框图如下:

2.3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及单元划分

评价单元划分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及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原则。我们根据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原则,将评价报告分为三个单元,即①安全管理评价单元;②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评价单元;③辅助设施评价单元。

其中,安全管理评价单元包括:企业安全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安全检查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等方面。

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评价单元包括:剧毒化学品库房、剧毒化学品的使用操作场所、设施等。

辅助设施评价单元包括:消防设施及剧毒化学品防盗报警设施等的设置等。

2.4评价方法的选用

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每种评价方法的原理、目标、应用条件、适用的评价对象、工作量均不尽相同。结合企业本身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的特点,本报告拟采用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分析。

首先,结合企业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的特点,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三个单元进行安全评价,检查评价其在“人、机、物、管理、环境”上是否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包括行业规范、标准),是否已具备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条件、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其次,对于企业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中危险性最大的剧毒化学品中毒事故,采用事故树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其发生事故的途径(最小割集),分析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据事故树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2.5评价方法简介

2.5.1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包括三个步骤:

1)选择或拟定合适的安全检查表

2)完成检查分析

3)编制分析结果文件

评价人员通过对安全检查表中的提出的问题回答“是”、“否”或对评价项目进行赋分,作出与标准或规范是否一致的结论或对评价对象进行安全等级分级。

当安全检查表用于设计、维修、环境、管理等方面查找缺陷或隐患时,可省略赋分、评级等内容和步骤。

2.5.2事故树分析法

事故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缩写ATA)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一直分析到不能再分析为止。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危险因素)之间用逻辑门符号连接起来,得到形象、简洁地表达其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的逻辑树图形,即事故树。通过对事故树图化简、计算分析达到评价的目的。

第三章企业基本概况

3.1使用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于1995年8月,位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道114号,占地面积120亩,厂房面积1万平方米,是集科研、生产、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制药企业,于2001年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现有注册资本4057万元,总资产1.3亿元,拥有药品生产批文45个。

公司现有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中药材前处理车间、胶囊(颗粒剂)车间、液体车间,主要生产胶囊剂、糖浆剂、凝胶剂、酒剂、合剂、露剂、混悬剂、片剂、散剂等中成药。

公司自成立以来,狠抓产品质量,提倡绿色环保,同时注重市场开发,目前已在全国建立了完整的营销网络。公司长期以来秉承诚信理念,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繁荣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公司安置就业人员800余人,吸纳各类下岗失业人员124人,公司为就业在岗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金,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3.2剧毒化学品库房区域基本情况

公司剧毒化学品库房设置于公司质量检验科(以下简称质检科)试剂室内,储存有剧毒化学品三氧化二砷、溴化汞、氯化高汞、碘化汞、醋酸汞等(储存情况见3.3)。质检科位于厂区前部,液体、凝胶剂制造车间楼上,其前方为厂区大门,右面为待建区,左临厂内通道、停车场、喷雾干燥车间及待建区,后面为闲置厂房。

剧毒化学品库房平面布置图见下图。

3.3剧毒化学品储存情况

剧毒化学品储存情况表

剧毒化学品库房内储存的剧毒化学品均为分析纯试剂,储存数量均不大,其中储存量最大的为碘化汞,储存量为1000g,其次为氯化高汞,储存量为500g,三氧化二砷、醋酸汞及溴化汞储存量在200~450g之间。

剧毒化学品储存库房位于液体制造车间楼上质检科试剂室内。试剂室分为两间,外间储存普通分析试剂,里间作为剧毒品库房。库房门为木门外加铁门,为双门双锁,门上设置“当心中毒”警示标志,库房内设置防盗报警装置一套,测温测试仪及通风换气扇等。库内设有保险柜一个,剧毒物品分别储存于保险柜内。

储存情况分别见下图。

在安全管理方面,企业制定了《检验室剧毒试剂管理规程》等安全管理制度,对剧毒化学品的储存实行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实行24小时监控,严格执行剧毒品“五双”管理,实行双人验收,双人发货,双锁,双门,双台账的保管制度。

3.4企业安全管理网络

企业安全管理网络图见下图。

3.5消防、安全及卫生设施

3.5.1消防、报警、应急救援设施

1、消防安全管理

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化验室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主要内容是如何预防火灾的产生,消防器具的使用,初起火灾的扑救,人员的疏散等,新员工上岗前也进行同样的培训。

化验室消防设施清单

2、报警装置清单

为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在剧毒品库房设置防盗报警器一套,具体情况见下表。

3.5.2劳动卫生设施

质检科操作岗位配备手套、口罩、工作服等劳动防护用品,涉及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过程,在通风厨中进行;设置专用的消防管道,消防水源。

3.6剧毒化学品使用过程简介

公司使用的剧毒化学品主要是在测定原料药苦参总碱及辅助原料纯化水等过程中使用,主要依据标准为《************公司原料药质量标准苦参总碱》、《************公司辅料质量标准纯化水》等。

企业质检科操作人员均经过培训考核,掌握所使用剧毒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并懂得中毒的急救和预防措施;严格按规定领用剧毒化学品,对剧毒化学品的使用量和流向认真做好详细记录,并有专人负责;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如产生废气,在通风柜中进行,或使用通风装置;配置好的剧毒化学品贮备液及标准溶液等,由专人保管,储存于化验室操作柜中,并上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剧毒废液严格按规定分类集中贮存、采用化学方法中和处理、稀释后排入下水道;对废弃的剧毒化学品,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委托有危险化学品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第四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统称为危险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辨识是建立在现场考察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辨识是安全评价的基础。因此,在现场考察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质检科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及其附属设施所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做如下分析。

4.1主要剧毒化学品辩识

根据本报告评价范围及质检科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分析,同时参照《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剧毒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GB58-93《剧毒物品品名表》公布的剧毒化学品品种,可以确定其使用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剧毒化学品为:三氧化二砷、氰化钾、溴化汞、氯化高汞、碘化汞、醋酸汞等。

根据公安部标准GA57-93《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规定,剧毒物品急性毒性分级标准为:

根据以上标准可以判定,质检科使用的剧毒化学品中,三氧化二砷、氰化钾、氯化高汞属于第一类A级无机剧毒品;碘化汞属于第二类B级无机剧毒品,醋酸汞属于B级有机剧毒品。

上述剧毒化学品危险特性简介如下:

*三氧化二砷,分子式As2O3(arsenictrioxide),相对分子量为197.84。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中划分该物质的危险类别第6.1类毒害品,在GA57-93《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中,将其划分为第一类A级无机剧毒品。危规号61007,UN编号1561。

理化性质:三氧化二砷为无臭无味的白色粉末或结晶,有三种晶形。相对密度(水=1)3.86,熔点315℃,193℃时升华。微溶于水,溶于酸、碱。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水溶液呈酸性。剧毒。

健康危害: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口服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米泔”样大便,有时混有血液,四肢痛性痉挛,少尿,无尿,昏迷、抽搐,呼吸麻痹而死亡。可在急性中毒的1~3周内发生周围神经病。可发生中毒性心肌炎、肝炎。大量吸入亦可引起急性中毒,但消化道症状轻,指(趾)甲上出现米氏纹。慢性中毒:消化系统症状,肝肾损害,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或疣状增生,以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可致肺癌、皮肤癌。

危险特性:三氧化二砷不燃,高毒,为致癌物,具刺激性。若遇高热,升华产生剧毒的气体。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水、砂土。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氯化高汞,分子式HgCl2(mercuricchloride),相对分子量为271.50。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中划分该物质的危险类别第6.1类毒害品,在GA57-93《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中,将其划分为第一类A级无机剧毒品。危规号61030,UN编号1624。

理化性质:氯化高汞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常温下微量挥发,300℃升华。相对密度(水=1)5.44,熔点276℃,易溶于热水及乙醇、乙醚、丙酮、吡啶、苯、甘油等有机溶剂,微溶于冷水、难溶于二硫化碳。其水溶液几乎不离解,遇光或暴露于空气中分解,生成Hg2Cl2、HCl和O2。氯化高汞加水分解,溶液呈酸性(pH值约4.7),若加入碱金属氯化物可抑制加水分解而呈中性。应避光密闭贮存。

健康危害:汞离子可使含巯基的酶丧失活性,失去功能;还能与酶中的氨基、二巯基、羧基、羟基以及细胞内的磷酰基结合,引起相应的损害。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口腔炎、发热等全身症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严重者发生间质性肺炎及肾损害。口服可发生急性腐蚀性胃肠炎,严重者昏迷、休克,甚至发生坏死性肾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眼有刺激性。可致皮炎。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易兴奋症;精神情绪障碍,如胆怯、害羞、易怒、爱哭等;汞毒性震颤;口腔炎。少数病例有肝、肾损伤。

危险特性:氯化高汞不燃,高毒,具刺激性。与碱金属能发生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水、砂土。

*碘化汞,分子式HgI2(mercuriciodide),相对分子量为454.40。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中划分该物质的危险类别第6.1类毒害品,在GA57-93《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中,将其划分为第二类B级无机剧毒品。危规号61030,UN编号1638。

理化性质:碘化汞为黄色结晶或粉末。相对密度(水=1)6.09,熔点259℃,不溶于水、酸,微溶于无水乙醇。

健康危害:如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可致死。对眼睛、呼吸道粘膜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汞及其化合物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口腔炎,高浓度引起肾损害。

危险特性:碘化汞不燃,高毒,具刺激性。受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与三氟化氯、金属钾、金属钠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溴化汞,分子式HgBr2(mercuricbronide),相对分子量为360.41。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中划分该物质的危险类别第6.1类毒害品,危规号61590,UN编号1634。

理化性质:溴化汞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状粉末,遇光分解。相对密度(水=1)6.1090(25℃),熔点237℃,溶于热醇、甲醇、盐酸,微溶于水、氯仿。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发热、口腔炎、皮疹,重者可发生间质性肺炎及肾脏损害。长期接触低浓度二溴化汞后,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汞毒性震颤等。

危险特性:溴化汞本身不能燃烧。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醋酸汞,分子式C4H6O4Hg(mercuricacetate),相对分子量为318.59。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中划分该物质的危险类别第6.1类毒害品,在GA57-93《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中,将其划分为第四类B级有机剧毒品。危规号61093,UN编号1629。

理化性质:白色结晶或粉末,有乙酸气味。相对密度(水=1)3.27,熔点179~182℃,溶于水、乙醇。

健康危害:有刺激作用。如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严重者可致死。侵犯神经系统,引起进行性神经麻痹、共济失调、精神障碍等。

危险特性: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4.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质检科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根据企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其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情况,经过现场考查、分析,结合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原则,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确定其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如下:

1、火灾、爆炸;2、中毒;3、化学灼伤;4、触电。

4.2.1火灾、爆炸事故

质检科使用的剧毒化学品氯化高汞本身也不燃,但其与碱金属能发生剧烈反应;碘化汞本身不燃,与三氟化氯、金属钾、金属钠剧烈反应,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在储存过程中,如氰化钾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混存;碘化汞与三氟化氯、金属钾、金属钠混存;氯化高汞与碱金属混存,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意外事故,导致上述剧毒化学品与禁忌物接触,均有可能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爆炸事故发生。

另外,质检科分析操作过程中,因电气设备运行中产生过电流、短路、绝缘不良均会引发电气火灾。

4.2.2中毒事故

中毒事故是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三氧化二砷、氰化钾、氯化高汞均为高毒,具刺激性,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中将氰化钾划分为第6.1类毒害品,在A57-93《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中,将其划分为第一类A级无机剧毒品;碘化汞、醋酸汞也为高毒,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中将其划分为第6.1类毒害品,在A57-93《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中,分别将其划分为第二类B级无机剧毒品、第四类B级有机剧毒品;在《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中将溴化汞划分为第6.1类毒害品。

在上述剧毒品储存、使用过程中,如领取剧毒药品、配制溶液、贮备液储存、分析化验过程中,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盛装剧毒溶液的容器破损,剧毒溶液泄漏,接触人体,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三氧化二砷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口服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米泔”样大便,有时混有血液,四肢痛性痉挛,少尿,无尿,昏迷、抽搐,呼吸麻痹而死亡;若遇高热,升华产生剧毒的气体,人体吸入,可导致人员中毒事故发生。

氯化高汞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口腔炎、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昏迷、休克,甚至发生坏死性肾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易兴奋症;精神情绪障碍;口腔炎。少数病例有肝、肾损伤。

碘化汞如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可致死。汞及其化合物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口腔炎,高浓度引起肾损害;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可致人员中毒。

溴化汞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发热、口腔炎、皮疹,重者可发生间质性肺炎及肾脏损害;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从而导致人员中毒。

醋酸汞如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严重者可致死,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引起人员中毒。

储存的剧毒品如保管不良,发生被盗事件,导致剧毒化学品流入社会,有可能发生社会人员中毒死亡事故。

4.2.3化学灼伤事故

质检科使用的剧毒化学品均为高毒,具刺激性。三氧化二砷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氰化钾长期接触小量氰化物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疹、皮肤溃疡;氯化高汞口服可发生急性腐蚀性胃肠炎,严重者昏迷、休克,甚至发生坏死性肾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眼有刺激性,可致皮炎;碘化汞对眼睛、呼吸道粘膜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醋酸汞具刺激性,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在上述剧毒品储存、使用过程中,如接触人体,可造成人员化学灼伤事故发生。

4.2.4触电事故

操作过程中因设备接地设施失灵、设备绝缘损坏致使设备外壳异常带电,作业人员接触异常带电的设备外壳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4.3重大危险源辩识

重大危险源又称重大危险设施,是指不论长期或临时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其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类)危险物质的设施。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①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②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的规定,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包括: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下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尾矿库。根据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以及56号文的要求,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参照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对本报告中涉及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储存场所临界量表

根据重大危险源定义可以判定,本报告所涉及的剧毒化学品储存单元为多品种物质储存单元,根据计算公式q1/Q1+q2/Q2……+qn/Qn≈0.96<1。

计算结果小于1,不符合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据此可判断,质检科剧毒化学品储存库房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但由于仓库内储存的物质均为剧毒物品,建议企业按照安全生产一类目标进行管理,对剧毒品仓库进行适时监控,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根据演练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并报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章定性定量安全评价

5.1安全检查表法评价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检查、评价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状况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对不符合安全要求之处提出整改建议。分三个方面进行检查、评价:①安全管理评价单元;②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评价单元;③辅助设施评价单元。

5.1.1安全管理评价单元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GB15603-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等有关法规、标准,编制了《安全管理评价单元安全检查表》对企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安全管理台帐、安全教育制度、事故预防与管理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查评价,现场检查内容、事实记录及检查结果见下表。

表5-1安全管理评价单元安全检查表

*检查表结果分析

用《安全管理评价单元安全检查表》对公司安全管理评价单元进行分析评价,根据检查结果可知,全部21项检查内容中,不合格项为1项,基本合格1项,合格项为19项,占全部检查项目的90%,可视为基本符合安全要求。

5.1.2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评价单元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GB17916-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5603-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等有关法规、标准,编制了《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评价单元安全检查表》对监控中心剧毒化学品储存设施、储存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查评价,现场检查内容、事实记录及检查结果见下表。

表5-2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评价单元安全检查表

用《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评价单元安全检查表》对监控中心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评价单元进行分析评价,根据检查结果可知,全部26项检查内容中,不合格项为1项,合格项为25项,占全部检查项目的96%,可视为基本符合安全要求。

其中,不合格项主要是企业剧毒化学品储存区域未设置严禁烟火等警示标志。针对该不合格项,企业应进行整改,在剧毒化学品储存库房设置严禁烟火等警示标志。

5.1.3辅助设施评价单元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GB17916-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5603-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等有关法规、标准,编制了《辅助设施评价单元安全检查表》对监控中心剧毒化学品辅助设施安全性方面进行综合检查评价,现场检查内容、事实记录及检查结果见下表。

表5-3辅助设施评价单元安全检查表

用《辅助设施评价单元安全检查表》对企业质检科辅助设施评价单元进行分析评价,根据检查结果可知,全部10项检查内容中,不合格项为2项,合格项为8项,占全部检查项目的80%,可视为基本符合安全要求。

其中,不合格项主要是质检科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未设置疏散指示标志,未安装火灾报警系统。针对上述不合格项,企业应进行整改,在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安装火灾报警系统,保证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

5.2事故树分析法安全评价

5.2.1评价过程

根据4.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可知,在企业质检科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中,危险性最大的是中毒危险性,对该危险因素,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评价,评价过程如下:

(1)顶上事件的确定

根据其危害特性,选用“剧毒化学品中毒事故”为顶上事件。

(2)事件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操作人员未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领用、分析等操作规程;

3)操作人员未经培训或培训未引起重视;

4)剧毒化学品未严格按要求储存;

5)分析容器质量差。

(3)剧毒化学品中毒事故树图

详见图5-1。

(4)求最小割集

事故树结构函数如下:

T1=A1·A2A1=B1+B2A2=X6+X7

B1=C1+X1B2=C2+X2

C1=X3+X4C2=X4+X5

利用布尔代数法进行运算,简化后得出最小割集:

K1={X3X6}K2={X4X6}K3={X1X6}K4={X5X6}K5={X2X6}K6={X3X7}K7={X4X7}K8={X1X7}K9={X5X7}K10={X2X7}

(5)结构重要度分析

设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相等,利用近似法判断出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为:

IΦ(6)=IΦ(7)>IΦ(1)=IΦ(2)=IΦ(3)>IΦ(4)=IΦ(5)

5.2.2评价结果分析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最小割集为10个,即导致剧毒化学品中毒事故至少有10个途径。其中,基本事件X6(操作人员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X7(操作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未引起重视)结构重要度最大,是事故发生的最重要原因,另外,事故树中的其它最小割集也是发生剧毒化学品中毒事故的原因。

图5-1剧毒化学品中毒事故树

第六章评价建议

通过前面的现状分析及现场安全检查,虽然企业已针对储存、使用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相应地制定了安全防护措施。这些措施大多数都是合理、可行、而且是有效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加强对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提高企业储存、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安全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6.1企业已有的主要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1)为保证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作业,建立了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如《化学危险物品的贮存及运输管理规程》、《易燃、易爆、易制毒试剂管理规程》、《化学试剂及其配制溶液管理规程》、《检验室剧毒试剂管理规程》、《公司消防安全管理规程》等,为危险化学品安全储存、使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已编制《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安全应急预案管理规程》,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

5)剧毒化学品仓库独立设置,管理实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用、双账、双锁”的剧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6)使用的剧毒化学品废液不外排,存放于废物容器中,经中和处理后排入下水道。

7)公司质检科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区域已配备灭火器材,剧毒化学品库房已安装防盗报警装置。

8)定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加强安全信息管理,投入适当的安全资金等,使储存、使用过程基本做到安全生产。

6.2建议补充的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1)对剧毒化学品实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建立健全储存、使用和购买等各环节的登记制度,落实储存、保管安全管理措施,如实登记购买、发放和领用等环节的流向记录,严防丢失、被盗。

2)对分析操作人员、仓库保管员、采购人员等各类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3)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其基本内容应包括:(1)基本情况;(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6)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7)人员紧急疏散、撤离;(8)危险区的隔离;(9)检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10)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11)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12)应急救援保障;(1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14)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15)应急培训计划;(16)演练计划;(17)附件。并按照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记录在案,并根据演练情况及时修订预案。

4)在剧毒化学品库房的醒目位置设置各种防火及警示标志,并设置标有储存危险品危险特性、危险等级以及注意事项的安全标志。

5)在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6)严格控制剧毒化学品库房内温湿度,库房内设置温湿度表,按时观测、记录,使之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

7)制定分析操作、仓库管理等岗位操作规程,明确不同情况下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8)剧毒品库房应经常保持通风排毒,若采用机械通风要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9)每天对库房内进行检查,检查易燃物是否清理,储存条件有无异常;遇特殊天气及时检查商品有无受损。

10)定期检查库内设施、消防器材、防护用具是否安全有效。

11)对剧毒化学品进行检查,检查商品包装、封口、衬垫有无破损,商品外观和质量有无变化。

12)剧毒化学品出入库必须严格按照出入库管理制度进行,应执行双人、双锁复核发放,详细记录以备查用。

13)装卸剧毒化学品时,装卸人员应具有操作毒品的一般知识,操作时轻拿轻放,不得碰撞、倒置,防止包装破损,商品外溢。

14)作业人员要佩戴手套和相应得防毒面罩或面具,穿防护服;作业中不得饮食,不得用手擦嘴、脸、眼睛。每次作业完毕,必须及时用肥皂(或专业洗涤剂)洗净面部、手部,用清水漱口,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集中存放。

16)由于目前企业条件所限,将剧毒化学品与其它危险化学品储存于一个库房内,虽然已采取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剧毒品库房双门、双锁,设置防盗报警设施等,但其相互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建议企业在以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将剧毒品库房单独设置,与其它危险品库房分开设置,杜绝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保障储存过程的安全性。

第七章评价结论

本报告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企业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状况进行安全评价,在检查项目中有92%的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已包含了全部重要检查项目。

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企业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中危险性最大的剧毒化学品中毒事故进行分析评价,对照企业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条件、状况及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我们认为企业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劳动安全风险可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发生事故后造成的损失),即企业针对其剧毒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已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

5)剧毒化学品仓库独立设置,管理实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用、双账、双锁”的管理制度。

6)使用的剧毒化学品废液不外排,统一收集后经化学方法中和处理后排入下水道。

7)剧毒化学品仓库已配备灭火器材,安装防盗报警装置。

评价结论:XXXXX公司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安全现状基本符合安全要求。

THE END
1.《现场检查问题整改意见及情况报告》.docx现场检查问题整改意见及情况报告一检查背景为了确保具体项目场所名称的安全规范运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检查单位名称于具体日期对该项目场所进行了全面的现场检查。二检查发现的问题一安全管理方面1. 部分区域安全警示标识缺失或不明显,如具体位置,容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8541754.html
2.检查报告Word模板检查报告Word模板下载熊猫办公网站共为您提供10000个检查报告设计素材以及精品检查报告Word模板下载,汇集全球精品流行的检查报告Word完整版模板,下载后直接替换文字图片即可使用,方便快捷的不二选择。https://m.tukuppt.com/wordmuban/jianchabaogao.html
3.巡检报告模板.docx该【巡检报告模板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巡检报告模板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3巡检工作内容 3现场检...https://www.taodocs.com/p-962505240.html
4.施工组织设计样本(房建工程)建筑技术文档学术交流文章h、 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等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浇筑平台 安装牢固;做好隐蔽验收工作,备齐水泥合格证、检验报告;试验强度报告、配合比,由建设单位、监理、质监部门签字认可。 2、砼浇筑方案: a、对基础面积在16m2以内采用全面分层浇筑。 b、对基础面积大于16m2以内采用斜面分层浇筑 ...http://www.cqtmjz.cn/news/show-631.html
5.安全管理9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查:起重设备、外用施工电梯、龙门架、模板等? 安全检查方法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看、量、测、:安全检查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包括保证项目和一般项目。评价可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安全检查的内容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525955_457898616.html
1.检查工作报告范文(精选10篇)检查工作报告范文(精选10篇) 不同企业、不同部门会有不一样的工作,不同工作的需要做不一样的检查报告,那怎么写检查工作报告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检查工作报告范文,欢迎参考借鉴。 检查工作报告 篇1 为加强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安全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对全县养老机构拉网式安全工作大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baogao/78117.html
2.现场检查通报范文(精选19篇)现场检查通报范文 第2篇 1、各单位一定要认真组织开展检查,务必于“五一”节前完成各项目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隐患,一定要及时整改,切实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2、对不认真按本通知要求进行自查自纠的建安企业及监理单位,各镇、街道及开发区建管部门应及时督促;对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施工...https://www.77cxw.com/fl/1756279.html
3.现场核查报告模板现场核查报告模板2 一、工程完成情况: 石泉县鑫隆家园1、2#楼工程由石泉县房建公司十一项目部于20xx年1月15开工建设,20xx年3月底全面竣工,历时2个月,按照设计批准的方案已完成了主要工程,即:土建装饰装修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器设备安装工程。 二、验收条件检查结果: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67890.html
4.自查报告模板20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查报告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自查报告1 自年月日开展“岗位作为”大讨论主题活动以来,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及大讨论活动安排,按照街道为深入贯彻落实街道“岗位作为”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激发全街道上下凝...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12134659_2235748.html
5.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隐患整改情况报告书14篇(全文)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隐患整改情况报告书 (2012)年编号: 01 安监站(安检科): 我 杭州建工蓝堡湾三期 工地于2012年11月12日,接到贵站(科)巡检一科(2012)安检 字11256号隐患整改通知书,现将提出要求整改的事项,我们进行整改落实的情况报告如下,请核查。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gbe5zqf.html
6....古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药品零售企业GSP符合性/飞行检查...附件:1.药品经营企业符合性/飞行检查报告(模板); 2.药品飞行检查缺陷项目表; 3.药品飞行检查现场记录; 4.药品飞行检查工作纪律; 5.药品经营企业飞行检查通知书; 6.药品检查综合评定报告书(模板); 7.现场检查抽样情况明细表(模板); 8.公告 附件1: 药品经营企业符合性/飞行检查报告(模板) 企业名称 经营范围 ...https://www.gulang.gov.cn/art/2022/9/2/art_10789_950669.html
7.国家药监局:药品委托生产质量协议指南模板如果受托方或者持有人接到监管部门对相关产品或者场地进行监督检查的通知时,应当在X日内及时告知持有人,并在监督检查结束后X日内将检查情况书面报告持有人。 持有人在接受药品监管部门监督检查时,如需提供委托生产相关资料的,受托方应当配合提供;需要开展现场检查时,受托方应当予以配合。 https://news.yaozh.com/archive/31742.html
8.建筑工地安全隐患排查报告(通用9篇)(2) 模板支撑体系中,扫地杆搭设不到位,局部立杆未放置垫块;外架硬板防护不严密;操作层硬板防护不到位。 (3) 临时用电不规范。 (4) 保障性住房(电视台)龙门架无检验报告,要求禁止使用。 (5) 领秀花园二期现场管理人员不到位,无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等。 https://www.oh100.com/a/201611/418975.html
9.安全检查报告(通用20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安全检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全检查报告 1 我项目《安全生产施工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后,项目领导非常重视,立即组织了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组成安全检查小组对本公司的在建工程进行了...https://www.ruiwen.com/baogao/7560061.html
10.工地现场情况报告(通用13篇)报告内容: 经检查,现场存在问题: 1#、2#、12#楼 1.质量情况:砌体工程存在砌体灰缝不均匀,砂浆不饱满,其中1#、12#楼室内防水台与墙体出现错台现象,1#、2#、12#楼压顶混凝土不平整。12#楼外墙混凝土构造柱出现蜂窝漏浆现象。 2.安全方面:1#、12#楼安全防护不到位,2#楼主体架体安全网绑扎不严密。1#、2#...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w148qr.html
11.质量管理[优秀15篇]检查,隐藏工程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等,以确保和控制施工过程质量; 另一方面,进行现场检查及试验,对一般工序施工进行跟踪监督、检查与控制,对主要的和对工程重要影响工序,进行旁站监督与控制,保证使用材料及工艺过程质量; 严格工序产品的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及隐藏工程检查,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组织监理人员检查...https://www.jy135.com/guanli/1981797.html
12.施工报告格式范文(精选10篇)浇筑前应对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经检查钢筋的水泥垫块是否垫好。如果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清扫口高水平在清除杂物后再封闭。 (二)、混凝土现场搅拌: 自拌砼用于防止商品砼暂时供应不上的应急措施和零星砼的现场拌制,原材料和配合比应与商品砼的持续一致。 https://m.yjbys.com/jiuyezhidao/fanwen/qitafanwen/137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