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种实验指标的临床应用,2,总胆汁酸(TBA)脂蛋白(a)(LPa)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一、总胆汁酸(TBA,胆汁酸是胆汁中存在的一类胆烷酸的总称,是人胆汁中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经肝组织代谢的最终产物。肝脏是合成胆汁酸的唯一场所,胆道是胆汁酸排泄的主要途径,故肝胆疾病必然影响胆汁酸代谢,而胆汁酸代谢异常又会影响胆固醇代谢平衡。血、尿中胆汁酸盐能反映肝脏的摄取、合成及排泌功能。因此,血清胆汁酸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一个重要标志,4,TBA的临床应用,急性肝炎急性肝炎时由于肝细胞的病理变化,肝脏排泄和从门静脉摄取胆汁酸功能障碍,影响了胆汁酸在肝脏的
7、与肾脏的血管病变、肾小球及间质纤维化有一定关系,18,5、LPa与激素代谢的关系,甲状腺疾病:甲亢LPa降低,甲减LPa升高。甲状腺激素对LPa代谢的作用有3种观点:甲状腺激素抑制ApoBmRNA的合成,使血浆Lp(a)水平降低。T4能诱导LDL受体mRNA水平增高,使LDL受体数目增多和活性增高,而Lp(a)含有LDL受体的配基ApoB,从而可使Lp(a)水平降低。甲状腺激素的转录或翻译对apo(a)的生物合成有直接作用,从而影响Lp(a)的血浆水平,19,绝经后的妇女LPa升高,经雌激素治疗后水平下降,这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的血脂代谢紊乱有关,20,糖尿病患者LPa升高易发冠心病
9、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也称为-微球蛋白或-后球蛋白。后被命名为胱抑素C(CystatinC,CysC),25,CysC由机体有核细胞以恒定的速度产生,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肾小管不分泌胱抑素C,CysC能被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但随后就被分解,故肾小球滤过的胱抑素C不会返回血中。肾脏是清除血循环中胱抑素C的唯一器官,26,1、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有学者通过观察不同肾脏病导致的肾功能损伤发现,血CysC的水平在GFR下降至88ml/min/1.73m2时即明显升高,而Scr水平在GFR下降至75ml/min/1.73m2时才开始升高。因此,在评价早期肾功能损伤时,血CysC是一种更为
10、敏感的诊断指标,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27,GFR与Cr、CysC,28,2、在肾移植中的应用,移植肾的GFR可作为观察急、慢性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剂的肾毒性指标之一,CysC与血肌酐相比能更敏感地发现早期GFR变化,可协助对急性排斥反应或药物中毒的诊断。在使用激素的肾移植患者中,有报道认为较理想的CysC参考值是0.201.85mg/L,29,3、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有学者认为血CysC是一个比较敏感和实用的糖尿病肾病的评价指标,其特异性为100%,灵敏度为40%。通过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ysC,可及时发现GFR改变。有研究结果显示,高浓度的CysC预示患上前期糖尿病的几率增加3倍,30
11、,也有报道: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Cys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说明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受损时CysC的水平即有相应变化,提示CysC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31,4、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CysC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的发生及发展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的组织蛋白酶在局部的过度表达可导致血管壁弹力蛋白的损害,而CysC可抑制组织蛋白酶的活性。这一发现说明CysC的缺失使蛋白水解酶与其抑制剂在血管壁失平衡,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之一,32,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40%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在中、晚期可并发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致肾损害分三个阶段:第
12、一阶段:肾小球滤过率基本正常,而肾内压增加;第二阶段:肾小管高压性损伤,出现微球蛋白及肾小球早期损伤,血CysC升高,33,第三阶段: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血CysC明显升高。所以,临床定期监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可以及时发现高血压病所导致的早期肾功能损伤,为开展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创造条件,34,在心衰中的应用芬兰的教授通过对622名心衰老年人进行研究表明:血CysC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CysC高于脑钠素和肌钙蛋白T等指标,是反映急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一个敏感指标。血CysC越高,死亡率也越高,35,5、在儿科中的应用,血肌酐的浓度在儿童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上升的
16、s发现。最初他们观察到一些急性病人的血清可与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发生反应,随后证实能与C多糖反应的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因而将这种蛋白质命名为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时相蛋白,属分泌型蛋白质,44,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区别,两者所检测的物质都是C反应蛋白,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浓度层次上的两种表示。其不同之处在于方法学的区别:通常讲的C反应蛋白是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其检测的灵敏度不够,最低检测限为0.1mg/L。而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最低检测限为0.005mg/L,是一种具有快速、方便、准确等优点的新型高敏检测方法,故称为高敏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
17、),45,1、hsCRP与心血管类疾病,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定义了hsCRP三级分类来预测远期心血管危险事件。具体分类为:低危组:IOmgL时为因素不确定的升高,可能与感染、炎症等因素有关,不能作为评价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危险因素,hsCRP的临床应用,46,甘润韬等人研究发现血清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事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高血清hsCRP者比血清hsCRP正常者患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增高达1.9倍,47,2、hsCRP与代谢综合症,代谢综合征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内皮功能异常、炎症、氧化应激、促凝、低纤溶等危险状态,这些因素每一项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炎症因子可能起重要作用,代谢综合症可认为为炎症性疾患,干预炎症过程可同时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hsCRP可以起到良好的预测作用,48,3、hsCRP与糖尿病,hsCRP作为一种炎性标志物已被确认是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浆hsCRP水平升高的人群易患糖尿病,而糖尿病病人血浆hsCRP水平普遍升高。联合检测hsCRP、IL一6水平对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