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流行病学调查;治疗
【中图分类号】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被检查人员为宜昌市普通市民,年龄:20―80岁,其中男性3651、女性2025人
1.2方法:尿素14C呼吸试验:用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尿素14C呼吸试验测试仪和尿素14C呼吸试验药盒。受试者应在早上空腹或进食两小时后受试,受试前漱口。用约20ml凉饮用水送服尿素14C胶囊一粒。
阳性判断值:14C―UBT≥100dpm/mmolCO2时,可判定受试者为HP阳性。[1]
2结果
3讨论
从表2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看,女性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男性要大,女性人群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年龄高峰也较男性早约10年。说明女性较男性更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对女性的危害要比男性更重。因此在临床上应注意幽门螺旋杆菌对对女性的危害。
注:PPI目前有埃索美拉唑(E)20mg.雷贝拉唑(R)10mg、兰索拉唑(L)30mg、奥美拉唑(O)20mg、泮托拉唑(P)40mg;RBC(枸橼酸铋雷利替丁)350mg;C克拉霉素;A阿莫西林;M甲硝唑;F呋喃唑酮;T四环素;L:左氧氟沙星;B:铋剂(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4]。
参考文献
[1]尿素[14C]呼气试验药盒说明书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1―2页。
[2]《内科学》第七版主编陆再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第374页。
辽宁省人民医院消化内一科,辽宁沈阳110015
关键词溃疡;幽门螺旋杆菌;三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之一,经临床研究证实,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是导致胃溃疡、胃炎等疾病和增加溃疡面愈合难度并迁延难愈的主要因素[1-2]。因此,临床上治疗胃溃疡等疾病时往往采取根除HP的常规方法。对于医院消化内科来说,积极探讨和研究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进而提高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已成为重要的医学课题。该研究2011年4月—2013年6月期间在该院采用两种不同的三联疗法对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治疗,探讨并总结了提高治疗效率以及HP根除率的有效方案,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1.2治疗方法
1.3疗效判断标准
在判定HP所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时参照吴瑞龙等拟订的标准进行,重点就胃溃疡面的愈合以及患者症状改善等情况进行评价,具体如下:治愈:通过内镜对患处观察之后发现,患处无溃疡面;有效:患处的溃疡较之前明显缩小,面积小于原先的1/2,有的患者仅见一些薄白苔;无效:患处溃疡面积大于原先的1/2,甚至是无明显变化。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3]。
1.4HP根除情况检测
1.5统计方法
选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观察组的60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共治愈25例,占总数的41.67%,有效32例,占53.33%,无效3例,占5%,治疗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的60例患者共治愈10例,占16.67%的比例,有效例数为36例,占总数的60%,共有14例为无效病例,占全组患者总数的23.33%,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76.67%。在治疗总有效率和溃疡愈合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在HP根除方面,经过检测,观察组呈阴性的(即确定HP根除)患者共有53例,HP根除率达到了88.33%;对照组呈阴性的患者共有37例,HP根除率为61.67%。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根除HP的比例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研究证明:幽门螺旋杆菌(HP)是引发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疾病的重要因素。有报道认为,大约90%的胃溃疡患者经诊断有HP感染[4]。大量临床实践证实,HP成功根除后,不仅可以提高溃疡面愈合的速度,而且还可以抑制其复发,进一步改善胃粘膜炎症。因此,为了提高消化性胃溃疡等疾病的治疗效率,根除HP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适用于所有因HP感染此类疾病的人群。在控制并治疗HP感染时,应积极寻求和探讨经济实用、根除率高并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5]。
质子泵问世之后,胃溃疡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得以大大提高。如果患者存在HP感染等情况,为了进行有效的根除,进行抗菌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在根除HP方面,三联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实际效果也比较理想。作为一种公认的高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在胃部酸碱环境的调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则可以有效的杀除胃部细菌,三药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根除HP效果,胃溃疡也能迅速痊愈。该研究采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这两种抗生素与奥美拉唑联用的方法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了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溃疡愈合率为83.33%,HP根除率则达到了88.33%,而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雷尼替丁联用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6.67%,溃疡愈合率为48.33%,患者经过治疗根除HP的比例仅为61.67%,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与有关报道相一致[6-7],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该治疗方案还可以大大缩小整个用药疗程,这样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因用药而产生的副作用[8],还可以起到快速缓解疼痛的效果,是一种较为全面而有效的根除HP方案。
[3]吴瑞龙,林秋荣,楼有建.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效观察[J].全科医学,2003,1(1):51-52.
[4]彭海波.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对照研究四川医学,2013,34(3):434-435.
[5]项婷婷.胃溃疡69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9):34-35.
[6]李岩,陆喜荣,徐宏伟.莫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作为抗幽门螺旋杆菌一线治疗德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27(34):1152-1153.
[7]张海明,赵施竹.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三联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前瞻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0):356-358.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序贯与标准三联疗法针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指导在临床中的使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0月到2011年5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序贯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患者为578%,两组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关键词】序贯三联疗法;标准三联疗法;消化性溃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序贯三联疗法治疗,前五天服用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餐前口服,2次/d,阿莫西林胶囊1000mg,餐后口服,2次/d,后五天服用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餐前口服,2次/d,克拉霉素500mg,餐后口服,2次/d,替硝唑500mg,餐后口服,2次/d。对照组患者使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服用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餐前口服,2次/d,阿莫西林1000mg,餐后口服,2次/d,克拉霉素500mg,餐后口服,2次/d。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全部治疗10d。
13疗效标准
患者溃疡症状在10d之内消失的视为显效,患者溃疡症状在30d之内消失的视为有效,患者症状没有达到上述标准,30d之后仍然有继续溃疡征象的视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资料数据,进行t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患者为578%,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检验,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850%,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62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属于消化系统的常见慢性病症之一,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通过研究报道,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属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以及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3]。现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首选治疗方法是PPI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属于新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能够获得满意的根除率。序贯疗法的机制现在尚不明确[4],但是现在国内外对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序贯疗法的研究都有报道,有研究显示序贯疗法比较标准三联疗法存在更加高的根除率,通过对本组患者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850%,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62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综上所述,与标准三联疗法相比较,序贯三联疗法在针对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中可以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Hp根除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大国,孙玉平,潘建军10天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0):24.
[2]童锦禄,冉志华,沈骏,等10天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荟萃分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2(17):106.
关键词:幽门螺杆;感染;治疗方法
1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疾病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哪些疾病?深圳肠胃专家介绍说,慢性胃炎和肠胃溃疡病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导致。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马歇尔发现人体胃黏膜中有一种叫幽门螺杆菌(简称Hp)的细菌与慢性胃病发病有一定关系[1]。①胃黏膜正常的志愿者,口服Hp混悬液可造成胃炎症状和病理改变。②患慢性胃炎时Hp检出率非常高,而胃黏膜正常者则不能检出此菌。③慢性胃炎患者血清中Hp抗体明显增高,胃液中可检出抗Hp免疫球蛋白,这表明Hp是有致病性的抗原(病原体)。④针对Hp进行治疗,会使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明显改善。⑤60%~80%的胃溃疡和70%~10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窦部可检出Hp,血清学检查证实,这些人血清Hp抗体滴度较高[2]。⑥用传统抗溃疡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溃疡,改用抗Hp药物治疗后,大多数溃疡能愈合。
2检测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2.1细菌的直接检查法是指通过胃镜检查直接选取胃粘膜作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及细菌培养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胃粘膜细菌培养,它可作为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金标准"。
2.2尿毒酶检查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是人胃内唯一能产尿毒酶的细菌,因此尿毒酶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方法之一。尿毒酶分解成尿毒生成氨和二氧化碳,使氨浓度升高。基于此原理已发展了多种检测方法:①胃活检组织尿毒酶试验;②呼吸试验;③胃液尿素或尿素氮测定;④15N-尿素试验。
2.3免疫学检测目前已有多种免疫学检测方法,通过测定血清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被动血凝测定、免疫印迹技术和酶联合吸附测定(ELISA)等。
2.4抗体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是利用胶体金技术定性检测人血清中抗胃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的存在[3]。在检测条中硝酸纤维薄膜的测试区包被有胃幽门螺旋杆菌抗原,质控区标有胃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质控区总会有一条色带形成,该色带出现表明加样量充足及试剂盒工作系统正常。
2.5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正常胃粘膜很少检出幽门螺旋杆菌(0~6%),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很高,约50%~80%,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则更高,达90%以上[4]。
3感染途径
目前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途径的研究能归入这一学说的资料最多。主要包括:①使幽门螺杆菌穿透粘液层在胃上皮细胞表面定居的因素;②对胃上皮细胞等起破坏作用的毒素因子;③各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④免疫反应物质等。
4如何预防
4.1亚洲人使用筷子在一个大碗里吃菜的习俗,使唾液里的细菌有机会通过筷子传播到食物上并在相互传染。当然,这种用餐方式还可传播其他疾病,所以我国医学家早就呼吁:要改变用餐方式,宜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4.2科学家在一些拉美国家的饮水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研究还发现这些细菌可在河水中存活3年。专家也证实幽门螺旋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d[5]。因此,要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则要在消毒后再饮用。
4.3幽门螺旋杆菌是经口腔进入人体的,因为这种细菌常存在于患者和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就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胃病与胃癌的重要措施。在中国都有不少婴儿感染幽门螺杆菌,经过研究发现,婴儿感染幽门螺杆菌都与大人口对口喂食有关系。因此如果有幽门螺杆菌存在的父母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以免影响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非洲小孩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也是母亲习惯先咀嚼再喂食的缘故。
4.4实验证明,溃疡病患者与人接吻,也有传播此病的危险,应加警惕。
4.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经常使用的餐具也一定要严格的消毒。
4.6牙具等清洁用品不要放在卫生间内,一定要放在通风的地方。而卫生也需要经常的通风以及接受阳光的照射,卫生间在阴面的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5~10min即可。
4.7定期到医院接受幽门螺杆菌检查,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5治疗方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尽管幽门螺杆菌在体外对许多抗菌药物都很敏感,但是在体内用药并不那样如意。
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有:①采用两种或者多种药物联合治疗;②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③患者承受起治疗上费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有胃复春片、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有机胶态铋剂(de-nol等)、胃得乐(胃速乐)、乐得胃、西皮氏粉和胃舒平等。临床上适当结合应用h2受体拮抗剂配合抗菌素,或者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加上一种抗菌素联合应用。一般连续用药2w为一疗程。将来替换性的治疗或预防策略,如疫苗预防或免疫治疗的研究是值得重视的[6]。
参考文献:
[1]MalfertheinerP,PeitzU,TreiberG.WhatconstitutesfailureforHelicobacterpylorieradicationtherapy?[J].CanJGastroenterol,2003,17(SupplB):53B-57B.
[2]GisbertJP,PajaresJM.Esomeprazole-basedtherapyinHelicobacterpylorieradication:ameta-analysis[J].DigLiverDis,2004,36(1):253-259.
[3]BeckJ.Efficacyofesomeprazoleinpatientswithacid-pepticdisorders[J].GastroenterolNurs,2004,27(1):44-49.
[4]MalfertheinerP,MegraudF,O'MorainC,etal.EuropeanHelicobacterpyloriStudyGroup(EHpSG).Currentconceptsinthemanagementof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theMaastricht2-2000ConsensusReport[J].AlimentPharmacolTher,2002,16(2):167-180.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三联疗法
1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为本院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间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和尿激酶试验检测Hp呈阳性的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0~65岁,平均34.5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7~68岁,平均3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溃疡大小等均无显著差异。
1.2方法:治疗组:奥美拉唑20mg+左氧氟沙星200mg+阿莫西林1000mg口服,2次/d,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甲硝唑400mg+阿莫西林1000mg口服,2次/d,疗程均为2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及Hp检测。
1.3疗效判断:
①Hp根除标准:治疗后4周Hp检查阴性,则认为根除。症状改善情况:显效-症状消失;好转―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
②溃疡愈合的判断标准:愈合―临床症状消失,溃疡完全消失或仅留瘢痕;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溃疡缩小等于或超过50%;无效-症状无变化,胃镜下溃疡缩小不足50%。溃疡总有效率=(溃疡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种疗法间溃疡有效率、Hp根除率、以P
2.1溃疡愈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4/40),对照组有效率为(29/40)7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P>0.05),见表1。
2.2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为87.5%(35/40),而对照组的根除率为62.5%(25/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
2.3不良反应:治疗组2例轻度恶心,但无须停药,症状自动消失。对照组2例出现轻度腹泻,无须停药自行缓解。
消化性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发病初期的症状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似,随着病情的可出现腹痛、黑便和呕血等。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致溃疡的攻击因子(如胃酸、胃蛋白酶、胆汁)和黏膜的防御因子(黏膜屏障、黏膜修复功能)失去平衡有关。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根除Hp可以控制症状、有利于溃疡愈合及防止复发[2]。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原则是消除病因,解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和预防并发症。
另外,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在溃疡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甲硝唑三联疗法间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奥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根除Hp感染的理想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1]王崇文.消化性溃疡的抗幽门螺旋杆菌与抑酸维持治疗[J].中华消化内科杂志,2002,22(2):69
[2]梁晓,刘文忠,陆红,等.幽门螺杆菌体外诱导耐药试验和耐药率监测[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3):146-148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根除Hp能使炎症消失,溃疡愈合加快,复发率减少。由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奥硝唑组成的三联制剂和丽珠得乐、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甲硝唑组成的三联制剂相比较,为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本研究通过三联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120例,旨在探索理想的根除HP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对于使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奥硝唑三联制剂的患者作为治疗组,使用丽珠得乐、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甲硝唑三联制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以观查疗效。病例选择120例均经本院门诊胃镜检查确诊为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男性80例,女性40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5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全部疗程15d。
1.2诊断标准(1)有中腹部阵发性疼痛表现。(2)有纳差、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3)胃镜检查确诊为单个活动期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直径在0.5~2.0cm,病变中央可有脐样凹陷、糜烂、可伴有血痂,少数病例可表现为黏膜呈串珠状或息肉样增生改变。(4)快速尿孛甘匝镠P阳性;(5)组织病理学检查:全部病例均同时做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6)两周内无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1.3给药方法治疗组:奥硝唑片每次0.5g,每日2次;奥美拉唑每次20mg,每日两次;克拉霉素每次0.5g,每日两次;餐后口服,15d为一疗程。对照组:甲硝唑片每次0.4g;丽珠得乐每次560mg;阿莫西林每次0.5g;庆大霉素每次8万单位;每日三次,餐后口服,15d为一疗程。
1.4疗效观察和疗效判定(1)疗效观察患者自觉症状改善,在服药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如恶心、头晕等。以及治疗前后胃镜下溃疡面的变化。(2)疗效判定痊愈:自觉症状消失,胃镜复查HP检测转阴;好转: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胃镜复查HP指数下降;无效:所有症状均无改善,胃镜复查HP指数无变化。在总结疗效时,痊愈和好转合计为有效。
治疗组HP清除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HP清除率73.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溃疡愈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82.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之间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上腹痛、上腹胀、反酸、纳呆的严重程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照组的上腹痛较治疗前也有明显改善,上腹胀、反酸、嗳气无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