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连忙说:“好!好!咱们抬着小房子!”
小猫又高兴了。她说:“咱们还带着小椅子!”
小狗说:“不用带了。累了,坐在地上就行。”
小猫说:“那多脏啊,你真不讲卫生!”
小狗说:“怎么拿呀?”
小猫说:“你真笨!放在小房子里嘛!”
可不,小狗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们俩把小椅子放好,就“加——油!加——油!”把小房子抬起来。可是他们刚走出栅栏门,小猫就“砰”一下,把小房子放下了。小猫叫着说:
“哎哟——好沉哪!我不去啦!”
小狗挺挺胸说:“没事儿!你别管啦,我一个人扛着!”
小狗搬一下,钻到小房子底下,使劲儿往起顶。小房子动了一动,接着,摇摇晃晃离开了地面。小狗真的把小房子扛起来了!
小猫高兴极了:“哈,小狗,你真有力气!”
有一天,小猫想和小狗到门口玩儿,小狗觉得“没意思”,建议到河边去,小猫有些害怕看见大灰狼,又怕下雨。最后小猫还是想出一个办法。它对小狗说,咱们带着房子去吧。小房子非常重,小狗好不容易才把房子扛到小河边,为了让小猫高兴,小猫让小狗钓鱼它就钓鱼,让小狗上树捉蚂蚱小狗就上树捉蚂蚱。可是小狗不会爬树,在爬树时摔晕了。这深深的感动了小猫,它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把小狗推回家。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我和我的妈妈。有时候我妈妈就像那只小狗,无时无刻的照顾我。而我就像故事里的那只小猫,有一点点任性,但是我觉得,如果妈妈有困难的时候,我也会像那只小猫一样照顾妈妈。
黑龙江哈尔滨道里区共乐小学二年级:蒋昊宸
有一次重大考试,因为花花每天都补课,导致她的压力太大,体力不支,所以连题目都看得不太清晰了,而青青却不同了,她每天玩归玩、学归学,学玩相结合,所以脑子十分清晰,所以考起试来得心应手。
最后,花花只得了第7名,而青青得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名!
【中图分类号】R179G478.2R512.91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组织与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从当前我国艾滋病(AIDS)的传播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来看[1],高校并非是艾滋病感染的重灾区;就我国最近艾滋病发生率的数字统计来看,高校也处在警戒值之下。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艾滋病传播途径中,性传播所占比例最高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不要误认为艾滋病与纯洁的大学校园相距遥远,而是要肩负起责任和义务,动员各方面力量,共筑一道坚强防线,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袭大学校园,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处于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河池学院及其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及辖区艾滋病健康教育与防治工作。以下对构建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预防控制联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体会进行综述。
1构建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防控联动机制的重要意义
我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8年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世界艾滋病日新闻会上联合通报了中国艾滋病疫情: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例264302例,其中病人77753例;报告死亡34864例;2008年1-9月共报告发现艾滋感染者和病人44839例,报告死亡6897例[2]。同时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3300万人感染艾滋病,中国约占70万。在这70万人中,通过性传播感染者在我国当年艾滋病报告病例中的比例自2004年以来一直是逐年上升。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在2008年11月25日举行的北京市艾滋病防控工作会议上介绍,当年1-10月北京市艾滋病患者中经性传播所占比例已达54.6%,首次超过吸毒传播,成为北京市艾滋病首要的传播途径[3]。广西卫生厅艾滋病防治处陈杰副处长于2009年1月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截至2008年11月广西艾滋病感染者累计报告43046例,其中有56.5%是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4]。河池学院所在地的宜州市,截至2008年12月底,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异性性传播占58%。
有学者调查显示,由于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患者中以青壮年为主[5-8],其中20~2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9-14],所占比例达58.0%左右。高校正是以20~29岁年龄组为主体的人群集中学习与生活的场所,这些年轻人正值青春发育后期,随着性生理机能的日趋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发,性本能和性冲动日趋强烈,加上近年来大学里多元文化碰撞和中外思想观念的并存,使大学生对于两性关系的看法变得更加宽容,更加随意开放[15-20]。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体现高校的人性化管理,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允许符合婚姻条件的在校大学生申请结婚,恋爱、择偶、性观念日益开放、安全套的使用等现象与行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21-24],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已属于艾滋病防治的生理学意义上的重点人群,且这些重点人群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单靠高校本身的力量来做好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显得过于单薄,为此,构建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联动机制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防控联动机制构建的主要内容
2.1组织、人力保障机制首先是成立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委员会,该组织分别由高校和当地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由高校卫生院(所)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艾滋病检测防治专家具体负责,高校的学工、团委、工会等部门和当地卫生、防疫、计生、药监、公安、宣传、妇联等部门派员参与组成,组织机构可挂靠设置在高校卫生院(所)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次是在该委员会组织中专门设立一个由卫生系统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的艾滋病检测与防治专家组,配置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及其基本医疗、办公设备等,使专家组能较好地完成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的编写、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的编制、艾滋病防治宣传骨干人员的培训、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初筛及资料收集、分析评估及疫情报告等五大任务。
2.3工作、监督保障机制联动机制的构建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广泛地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深入和持久地开展全民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活动,在社区群众和大学校园的师生中树立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范,建立健康行为,同时倡导相互关爱的道德风尚,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联动机制构建的主要目的。为达到此目的,需要组建一个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综合监督执法机制,使各部门严格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科学制订工作实施方案,确保2006年1月18日我国国务院通过的《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精神的落实,对于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不到位、艾滋病疫情报告制度落实不到位、艾滋病处置存在的问题解决不到位等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并予以处理,使艾滋病预防与控制这一项艰巨、复杂、长期性工作能依赖于法律制度的保障而有效地开展。
3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防控联动机制的实施
3.1当地政府和高校对预防艾滋病工作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宜州市委、市政府把开展全民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近2a成立了包括市直机关、高校、乡镇、社区(村委)在内的28个防艾成员单位,下发有关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专门文件,召开联合防艾专题工作会议,投入经费100余万元,形成了在工作上重视、政策上倾斜、经费上保障的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防控联动机制的良性运行局面。
3.4建设高校与地方“防艾”信息网络平台目前,国内外HIV/AIDS专业网站与综合网站虽已相当健全,但建设一个高校与地方“防艾”信息交流网络平台还是有必要的。该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目的:一是加强辖区内艾滋病预防知识与控制措施的宣传力度,使宣传内容达到更全、常新、有效的目的;二是保持高校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通过网络平台随时沟通联系,共同掌握高校及其当地艾滋病流行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三是使辖区群众和高校师生能迅速通过网络平台了解辖区内HIV/AIDS主要传播渠道,让每一个人能够主动接受健康知识,更好地抵制艾滋病的侵袭。
4参考文献
[1]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北京,2007.
[2]张海洲.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EB/OL].[2008-11-30]news.省略/2008-12-01/content-10436965.htm.
[3]魏铭言.北京外来常住居民有望获免费艾滋病治疗[EB/OL].[2008-11-26].省略/20081126/n260863959.shtml.
[4]黄乒宾,张若凡.广西防艾不全因一次失误而“变味”[EB/OL].[2009-01-06]news.省略/system/2009/01/14/010421842.shtml.
[5]黄涛,傅继华,钱跃.山东省高危人群艾滋病情况调查.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2):130-132.
[6]庞振凌,褚学英,邬成业,等.南阳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调查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8,35(9):1669-1671.
[7]郑涛.大学生性观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6,22(3):205-207.
[8]周艳.高校艾滋病防治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厂矿医学,2007,20(2):186-188.
[9]ZHANGLY,JEJEEBHOYS,SHAHIH,etal.Accesstocontraceptiveservicesamongunmarriedyoungpeopleinthenorth-eastofChina.EurJContraceptReprodHealthCare,2004,9(3):147-154.
[10]熊翠欢.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380-382.
[1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06年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2):99-100.
[12]葛光华,凌文华,陈立中,等.某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0):916-917.
[13]何景琳,谢蕾.青少年与艾滋病预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的项目介绍.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1):648-649.
[14]段信美.国外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1,22(4):375-376.
[15]马瞧勤,丛黎明,闵自强,等.浙江省2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近期效果评估.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318-319.
[16]龚建林,赖日辉,陈雪梅,等.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性观念状况的调查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86-89.
[17]于萍,赵文仙.云南省大学生性观念、性道德和的调查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2):111-116.
[18]奉水东,李卫军,陈敏时,等.衡阳市大学生性观念、的调查.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3(4):501-504.
[19]仇玉兰,施榕,毛达娟,等.上海师范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和安全的同伴教育.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205-207.
[20]熊翠欢.河池学院大学生性观念和的调查.中国校医,2008,22(2):193-194.
[21]聂少萍,沈彬.广州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5,31(6):5-8.
[22]PALLONENUE,TIMPSONSC,WILLIAMSML,etal.Stagesofconsistentcondomuse,Partnerintimacy,condomuseattitude,andselfefficacyinAfrican-americancrackcocaineusers.ArchSexBehav,2009,38(1):49-58.
[23]孙秀梅,王宝兰,于德河,等.通州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83-684.
[24]熊翠欢.高校不同学历师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比较.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6):990-992.
【摘要】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我国开放式的高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转变观念、岗位聘用、考核激励、教师培训、师德建设等八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构建我国开放式的高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高等学校;开放式;管理模式;师资队伍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university’sreform,constructingtheopeningmodeofchineseuniversities’teachersmanagementisnecessarytoimprovetheoverallqualityofteachersinordertoadaptthedevelopmentofmarketeconomy.inthispaper,thetransitionofpeople’sconceptions,jobrecruitment,assessmentandincentives,teachers’trainingandethicsoftheteachingprofessionaspectsofeightindetailarestatedtoclearhowtobuildourcountry’sopeningmanagementmodeofteachingstaffforuniversitiesinordertoachievethebestallocationofhumanresourcesandenhancethemanagementoftheranksofcollegeteachers.
【keywords】collegesanduniversities;teachers;openingmode;management
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传统管理模式是在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和运行起来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以往“集中式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教师在相对单一的环境下做学问,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面向国际化的开放式办学新格局,构建我国开放式的高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增强高校师资管理的活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就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我国开放式的高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考虑。
1转变观念,开放视野
在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传统管理模式的观念下,国家对教师资源实施统一调配,对教学机构的设置进行统一管理,高校由此缺乏的办学自主权使得教师队伍也失去创造的积极性,而不合理的激励机制更导致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管理陷入恶性循环。构建我国开放式的高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立足于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战略思维,以开阔的视野重新界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突破以往统一配置的“大锅饭”观念,重视对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激发教师活力;以开放的视野对人才市场进行优化配置,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从而提高高校办学水平。
2专、兼职并存,开放流动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以往人才编制的固定性、统一性已经不能与当前人才的流动性和竞争性相适应,改变高校原来纯粹的单一编制,引入校际间互聘教师的交流和吸收有丰富经验的社会先进科技人才兼任学校部分教学科研任务的新机制,建立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主,专、兼职并存的开放性师资队伍,使得教师人才的流动性转化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的保证高校师资力量相对稳定,有利于高校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1]。
3双向选择,岗位聘任
建立在高校与教师关系平等的基础上,改革聘任管理机制,实行高校和教师之间的双向选择,促进聘任关系的平等化、契约化、竞争化,实行优胜劣汰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开放式高校教师聘任制;坚持公开、平等和竞争的原则,以学术水平和工作实绩为依据,严格职称评聘制度,以竞争性带动积极性;强化聘任管理,通过实行优者晋升、劣者严查,优劳丰酬的人力聘用制度,全面适应教育产业化与教学开放化发展趋势。
4公开考核,加强激励
对教师工作实行公开化、透明化、公正化、规范化的考核,建立开放式的考评体系,客观反映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并且配合相应的重点培养、破格提拔等奖惩措施,对优秀拔尖的青年教师实行高津贴,包括教学津贴和科研津贴,以提高高校师资队伍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对不合格教师及时调整,优化教师力量,提高教师岗位职责的责任心,激发教师进步的积极性[4]。
5加强交流,推进合作
随着国际高校开放式格局的形成,为了促进我国高校教师开阔视野,丰富学术背景,需要加大推进高教师资队伍对外合作的力量,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紧跟国际科技与学术前沿的发展趋势,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高校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因此,加大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是构建我国开放式的高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学习与研修;另一方面应积极支持教师与国际同行加强合作研究,支持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争取重大研究项目;同时,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帮助教师组织承办国际学术会议,以促进师资队伍向着开放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6重点培养,加强培训
国际上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师接受培训多数体现为个人的自觉行为,而我国的高校师资队伍培训则主要是表现为政府和学校行为,教师对接受培训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5]。因此,坚持“立足国内、注重交流、在职为主、形式灵活”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安排、重点培训,建设以中青年教师的能力为中心,以增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为重点,注重教师科研实践训练,鼓励教师加强学术交流和国内外研修,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的现
代化的高校教师持续培养体系,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7以人为本,和谐进步
这个时代特征以知识经济、文明发展、开放创新、和谐进步为标志,在我国开放式高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的建立工作中,人本管理的方法成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应当遵循的根本方法。高校师资队伍的人本管理观念,体现在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树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科学认识高校师资队伍在高校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尊重高校教师在学术活动中的决策作用,以及在学术管理活动中的引导地位,切实把师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逐步建立起一套与教师自我教育、主动发展、自觉约束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相配套的服务体系,从而有力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
8政治过硬,注重师德
“德”为师之根本,师德建设也是我国各高校校风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我国开放式高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运行,还必须辅以过硬的思想政治作为保障。在轻松开放的环境下,大力倡导教师修身养德,不断增强广大教职工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同时,多方位、多层次的关心教师思想动态,解决其实际困难和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以充分坚定高校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心,把党的教育事业发扬广大[2]。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人才争夺的全球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高等教育正在迎接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培养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实施开放式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全球化趋势,其中,一流的师资是一流的大学的基本前提,也是高校提高办学效益的主要依靠力量。基于开放式管理模式的高校师资力量能保证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想效果,因而开放式高校师资建设就成为当前高校改革的必然和核心[3]。
参考文献
[1]吉贻祥.建立高校开放式师资管理模式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3):30-32
[2]黄海泉,佟景才,许维瑾.21世纪初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战略与对策的思考[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1):39-41
[3]管培俊.关于高校人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1-6
首先。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课堂教学在硬件设备上提供新平台。教师于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能够像在教室里黑板上一样,自如地书写、圈点、批注或标记,综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肢体语言和神态表情等,能使课堂教学活跃生动。其次,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课堂教学在软件设计上提供新思路。交互式电子白板集书写、放大、探照灯、画图、背景图、回放、资源库等功能于一身,在教学活动方面可以设计出各种形式。强化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趣味。再次。在资源组合上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方向。它能与各种软件很好地实现兼容,教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工作界面中能够随意调用计算机和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是切合教学实际有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1.忽视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会导致教学过程繁琐。目前,还有部分教师没能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把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传统多媒体投影和幕布那样使用。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去做些电子白板课件,提前把情境安排到交互式电子白板里,课堂中只是忙于课件操作,一堂课成了展示课件的;最终让课堂变成了多媒体工具和技术的呈现,只是盲目崇拜技术,认为技术高、精、尖、全的现代技术是万能的,因此忽略了真正的教学规律,不能合理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工具辅助教学,没能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潜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2.无视教学主体,导致教学自导化。在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实践中,学生能够自由地思考和体现出自主性学习;所以,教师应该恰当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自主探究,获得切身体验。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它的这一优越性,课堂上教师过多的主导,学生学习状态被忽略,为了达成教学任务往往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师生互动的时效性大大降低,师生间缺少了互动,最后交互式电子白板没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三、利用互联网合理集成各种教学资源
1.充分应用教学资源,在灵活组织教学上下功夫。强大的资源整合功能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的一大特点。它能实现编辑和修改屏幕内容,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可以调整、修改、增添相应的教育资源,也可实现现场录制和再加工,最终形成可反复使用的教育资源。例如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录制学生的活动和练习等场景。这些录制下来的资源在今后教师再次教授这节课时便可成为有用的教学案例: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便可把以前录制的优秀活动作为案例。展现给学生观摩,达到示范作用;在口头作文或者实验操作时,可以把学生的场面刻录下来,让学生通过观看,寻找学生活动中错误认识或行为,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给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提供宝贵资源依靠的就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灵活的生成性。
2.积极创设互动课堂,在提升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在课堂上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能实现师生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了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高中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几何画板的有机结合,借助几何画板工具画出函数的图像并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直观了解函数图像,在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活动中能明确数与形动态关系,最终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清晰理解,并且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意书写、画线、批注、标记,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充分进行交互,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合理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充分发挥它的潜能,起到先进媒体工具和技术真正辅助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蒋国珍.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革新课堂教与学的新生代技术(2)[J].电化教育研究,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