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肥胖?如何预防?海南专家建议饮食干预加运动……
戳图看视频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许文玉摄影报道)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的事,除了‘发福’。”据了解,随着全球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防治肥胖成为国际性的重大事件。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11日定为“世界防治肥胖日”。
俗话说“一胖毁所有”,胖毁掉的不只是外表,还有健康。徐超表示,肥胖不仅是一种疾病,它还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对于肥胖必须要进行干预和解决。“肥胖症是指体内贮积的脂肪量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其发生机制是因为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体重超常。目前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此外,徐超介绍,据他十余年来的研究发现,肥胖可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睡眠呼吸问题、某些癌症(肝癌、肾癌、乳腺癌等)等。“肥胖还会影响人体神经、呼吸、内分泌、循环、消化、运动、皮肤等系统,因此,肥胖对人体的形象不仅从头到脚,更是从内到外。”
预防肥胖,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肥胖,什么是健康体重。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减重呢?徐超表示可通过三个指标判断。“第一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将体质指数(BMI)≥25kg/m2且<30kg/m2定义为超重,BMI≥30kg/m2定义为肥胖。在中国,超重定义为BMI≥24kg/m2且<28kg/m2,肥胖定义为BMI≥28kg/m2。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2(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第二种,男性体脂率超过25%,女性体脂率超过35%,便定义为肥胖。第三种,即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时,就需要重视并减肥了。”
对于减重,近几年,“减肥不能吃主食”的说法悄然流行,但研究证据表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少或过多都有害健康,供能比应该在50%~65%。对此,徐超建议科学减重主要做到饮食干预加运动减重。“运动有助于增加新陈代谢,但单靠运动是不够的,控制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建议平时多吃粗纤维、低热量、少油炸、少糖分的食物,适当吃些鱼、禽、蛋、瘦肉,优先选择鱼和禽类,需要尽量控制每次进食的总热量。健康饮食是健康身体的根本,长期坚持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生活方式受益终身。”徐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