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论文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道路桥梁;工程

近年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基础性建设的一部分,良好的配置方案能够使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因此,施工人员应该按照规范化的操作方式来执行,并做好混凝土的保养与维护工作,确保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化。

一、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特点

(一)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单一性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按照相P规定确定设计方案,并根据各方要求来选定地点。就目前实施顺序来看,通常都是先设计再施工,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个体,有着不同的操作流程和工艺准则。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施工的单一性是非常明显的。但总体而言,设计与施工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工作人员希望能够通过相应的任务规划打造出一座高质量的桥梁,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

(二)协作工作的复杂性

道路桥梁工程也是比较复杂的,它不仅需要广泛的理论支持,也要突出一定的实践性,在多方协作下得以完成。从专业领域来看,它包括工程学、建筑学、水利学等等。建筑之前设计人员要对当地的地形地势进行考察,并判断水文状况、管线敷设过程是否良好。因此,只有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使各方在配合下有序进行,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得到提升。从这一角度来看,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良好的操作方式是建设的前提和必要内容。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的应用现状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一)施工前的混凝土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混凝土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应该按照具体要求来设计,并做好相应的审核、检验工作。第一,要联合技术指导部门、设计部、工程监理部对图纸进行核对,并注重比例的划分。如果发现执行方案中存在问题,要及时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第二,在施工内容审查时,要将程序细化,保证问题能够得以解决。例如:要做好混凝土的分类,清楚的了解到混合物的比例,甚至小到每一根钢筋的联结位置以及螺丝与螺母的数量。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施工位置,更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够降低失误率。第三,要做好项目交底工作。领导者可集合各部门的负责人,召开主题会议,将有关施工技术的每个环节都串联起来,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预案,使责任落实到每位工作者的身上,为工程安全提供保障。

(二)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率

(三)严格遵守相应的施工要求

工作人员也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有序性。第一,要根据预制混凝土的总量进行合理分配,保证与模板相对应,确定材料的稳定性。例如:如果构件的形状具有一定的差异,要选择适合的模板。一般情况下,钢模板在圆形构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第二,在混凝土的浇筑上,施工者可以先对层次进行划分,由上到下浇筑。相邻两层混凝土之间的距离应该是相同的,大约在2mm到5mm之间。施工者要在浇筑完成后进行振捣,在保证连续性的基础上振捣30min左右。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出现间断。第三,混凝土的后期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模板拆除后,工作人员应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上一层养护膜,并将少量的碱化剂加入到其中,防止开裂情况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定期对养护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内部有气泡出现,则要及时修补,以达到混凝土加固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对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特点进行研究。第二,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现状。第三,提出几点有效的施工方案。从而得出:为了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工作人员应该对混凝土的比例进行调配,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按照程序对混凝土振捣和浇筑。同时,也要及时修补混凝土施工缺陷,为安全施工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2]刘兆义.探析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0).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分析[Abstract]Thehighwaybridgetrafficnetworkasawhole,butthetransportationisextremelyimportantlink,alsowilldirectlydecidethewholetransportationnetwork,tomakeitmoresmoothperfectroad.Now,althoughthebrilliantachievementsChinamadeinthedevelopmentoftraffic,butintheconstructionofhighwayandbridge,stillhavealotofinfluencethenormaloperationofthewholetrafficsafetyriskofthenetwork,isnotconducivetoChina'seconomichealth,rapidandstabledevelopment,andevenaffectthesafetyofthewholetransportation.Therefore,strengtheningisessentialforroadandbridgeconstructionprojectqualitymanagement.Thisarticlewillanalysethequalitymanagementofhighwaybridgeconstructionengineeringproblems,andthequalitycontrolproceduresofhighwaybridgeconstructionarediscussed.

[keyword]Highwaybridgeconstruction,qualitycontrol,management;analysis

前言

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的道路和桥梁项目,由于跨区域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已经变得频繁起来,对道路和桥梁运输能力自然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中国公路项目桥梁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取得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但对于建设道路和桥梁施工细节上的不足之处仍然存在,如桥断裂,渗漏,沉降等质量问题,这也导致了坍塌的桥梁以及一连串的意外,严重影响整个交通网络安全运营,主要原因在于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没有一个完善的道路和桥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在整个的道路和桥梁施工的时候,施工质量管理既是复杂的又是系统的,具体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管理,将有很多方面的涉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实施,既能够使得工程造价降低,工程质量提高,将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同时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所以说,对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进行加强,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一、分析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1)不能满足要求的设计质量

公路桥梁建设项目在国外有一个更明确的产业政策,以及更全面的法律和法规准则,所以国外公路桥梁建设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其运行及评价等方面,具有更先进的技术经验,所以认为是质量比较高的勘测和设计。此外,中国的公路桥梁的职业生涯才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有完整的项目库,又加上专业人才短缺,设计任务经常造成建设项目选择的范围很窄,因此,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的公路桥梁工程设计工作仍处于早期阶段。

没有理顺的建设单位管理系统及其不规范管理

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真正全面落实合同管理制度,项目法人制度,监理制度以及招标投标制度。例如一些工程不落合同管理制度,实项目法人制,未能落实一些项目的监督制度仍然是内部监督或是根据监察部的领导,监督水平还有待提高。

(2)建设单位的人才短缺,设备少,经验也稍有欠缺。一些施工单位不存在明白土建的专业技术人员,还有不完善的工程、检测设备和仪器,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或管理人员不熟悉建设项目,无论是大型项目的施工经验管理,还是足够的能力管理,都不完善。

不健全的项目监督机制以及低素质的监督人员。

监管机构缺乏独立性。一个健全的市场监管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以中介机构的形式存在,而不是在道路建设方面挂靠,应具有在外监理、在内一家的双重身份。

(2)监督机构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每行每业都可以设立公路工程监理机构,每个人都做道路施工监理。但隔行如隔山,匆匆上岗只会使得监督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3)监督人员扮演多重角色,业务往往很难进行。监管人员还要遵循原单位的管理,工作仍然承担原工作单位的业务,导致不能一心一意的进行专门监督,从而对监督抽查的质量造成了影响。

二、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

树立“质量第一”的牢固思想,准备好质量管理的前期工作

开始的公路建设桥梁工程,施工单位落实初始培训项目并要具体了解工程情况。使施工设计图纸施工人员有了更深刻的掌握各种施工规范更严格的知识,熟悉并能够实现项目的具体建设,实施系统的工作职责,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严格的执行工程,科学有效的编制并进行施工质量管理计划,严格落实到整个道路和桥梁施工中。

建设中严格按照质量控制程序,保证实现其质量目标

(1)质量控制程序要全面落实

在公路桥梁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与具体道路和桥梁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不同方面的施工建设特色,符合施工合同的要求的基础上科学编制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的各个方面。当项目完成建设任务的一部分,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项目工程质量进行自检,自我测试的质量控制程序时,如施工单位的项目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他们则需要报告实施该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督单位采样,当采样达到质量标准时,才可以实现的下一个部分的建设。

(2)将技术交底做好,使项目质量目标明确

对道路和桥梁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要严格执行

要严格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2)对设备以及施工材料要加强质量检测

首先,质量标准一定要严格,加强工程组件的各种原材料和质量检测。严格把控各种工程构件和原材料,配件取录机制的各种质量标准,原材料,配件,零部件不达标的,不准进入建筑施工。例如,水泥和钢材入场时,要仔细的鉴定其合格证书,进行质量检验也要在专门的实验室,质量达到标准,才可以投入建设。

其次,我们必须做好质量测试。在实施的建设项目中,要加强各方面的建设分项目的试验检测,如果该项目的项目质量标准难以满足,则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组织,将质量问题集中分项,在此基础上,对施工工艺要进行科学合理调整、建设,并采取有效措施。

三、结论

[1]邵景阳谢彩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期刊论文]《技术与市场》-2011年8期

[2]刘成和铁路桥梁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学位论文]2009-西南交通大学:项目管理

[3]舒永法公路施工项目现场优化管理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水运(理论版)》-2008年1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

教育部2006年第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①。可见高职院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专业理论能力,更是实践应用能力。对于高等职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亦不再是理论性的研究型人才,而是具有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本课程在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

三、《路基路面工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路基路面工程》是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开设于2006年,因此课程建设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尽管按照学院发展要求,先后两次修订了适合本专业及学生基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取得了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但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由于学生对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如《公路工程识图》《公路勘测设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结构设计原理》《道路材料》等)没有很好地掌握,致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本课程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衔接困难。此外,该本课程中的部分理论对学生的数学、力学知识和抽象思维要求较高。例如,按照我国现行行业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规定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采用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进行计算,高速、一级、二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以路表面回弹弯沉值和沥青混凝土层的层底抗拉应力及半刚性材料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进行路面结构厚度设计②。学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之后,往往对该理论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怎样用仍然很模糊。

(二)任课教师实践经验欠缺

目前担任该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均为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在本科院校中均接受以学科理论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由于毕业之后,从“学校”到“学校”的就业过程导致几乎没有较系统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就出现了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在授课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讲授得较为全面和系统,但是在实践环节中出于“藏拙”而敷衍了事。再加上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总体来看均比较薄弱,自学能力较差,传统课堂中“填鸭式”的理论无异于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较为滞后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而就课程建设而言,邀请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修订课程标准,按照企业需求优化课程内容、参与实践教学环节越来越需要加以重视,这也是我院目前亟待推进的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够不“闭门造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三、工学结合《路基路面工程》教学模式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重组设计

遵循学生职业理论培养的基本规律,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淡化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按照突出职业定向性的基本思路重新整合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和企业专家的探讨,结合本课程自身特点,具体实施方法是首先在课程每部分理论教学开始引入对应知识点的工程实践施工图纸(图片)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然后在分析设计成果(施工图)的基础上展开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其次,在课程重点设计理论环节,例如路基挡土墙设计、沥青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知识点学习之后以案例的形式加强知识点的巩固和应用,并安排设计内容让学生自行进行课程设计。同时将部分课时搬到施工现场进行讲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同步渗透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现行行业标准和规范,课程专业术语部分采用双语教学增强学生的国际化理念。

(二)课程内容的学时比例的重分配

《路基路面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工程性较强的课程。讲授《路基路面工程》课程除了应进行系统的课堂教学,增加实地参观之外,还包括实践环节(课程设计)辅助教学内容。按照我院现行(2012)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本课程划分为专业课程中的B类课程(即“理实一体化”课程),其中理论40学时,实践32学时,共72课时。具体学时分配情况如表1所示。

表1《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理论教学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在讲授《路基路面工程》时,采用多媒体授课,围绕每部分知识的特点讲授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每个知识点“项目”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最后进行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与点评,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即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学会自己思考,了解应学会哪些理论和方法,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例如,路基排水设计部分,在理论学习之后要求学生课后通过网络、实地照片或者其他方式收集路基排水设施的图片,并详细说明是哪种形式,自行分析总结其功能及设置方式要点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加大实习环节的改革力度

由于学生缺乏对工程实践的感性认识,必须重视课内外实习实训环节。创造性地应用“我听见的会忘记,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循序渐进的思维模式将公路工程实践融于本课程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理论教学环节过程中应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认识实习,条件不具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照)片、施工图纸、模型、现场录像、施工动画等方式完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路基路面构造的认识。主要包括土基、路堤(上路堤、下路堤、下路床、上路床)、路堑、路肩、路基边坡及相应的防护设施、构筑物(挡土墙、护脚、砌石护坡等)、各种排水设施(边沟、截水沟、急流槽、排水沟等)、路面结构层次(面层、基层、垫层)、路面种类(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路拱、超高、加宽、中央分隔带等。2.在道路施工现场或道路建筑材料生产场所认识的道路材料。主要包括粉土、粘土、砂土、碎石、泥结碎石、石灰、粉煤灰、二灰土、二灰碎石、石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混凝土和各种沥青类混合料等。

(五)切实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我院考虑到专职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要求实践教学部分由具有一线施工或设计经验的行业外聘教师承担,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设计任务布置,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学生的分析计算,将理论课堂上所学的有关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融为一体。与此同时,校内专职教师也可以向外聘教师学习交流实践知识,加快双师素质的提高速度。

上述理论教学、工程图纸、现场实习及行业教师指导课程设计等环节的工学结合内容相辅相成,通过学习,学生可更好地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主要内容。

经过几年的摸索,目前《路基路面工程》课程从最初单一的板书理论讲授到多媒体讲授,辅以组织学生现场实习和行业外聘教师组织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现在已经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体系,相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注释:

①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1]周娟,李燕.路基路面工程[M](第二版).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2.

[2]杨国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实践探讨[J].教研教改,2009:43.

[3]于洪宾.应用型本科《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5):189-(转)410.

[4]刘平清,谭明术,许亚非.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3T模式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196-202.

[5]邱克.基于高教大众化背景的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9(5):5-15.

[关键词]培养模式路桥专业课程体系实习实践

一、路桥行业改革对路桥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

我国道路桥梁行业的发展,对交通土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施工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改制为有限公司,企业的改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企业为了减少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必然要求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专多能,对应这种要求,土木专业学生除了要强化本专业施工和管理能力外,对其他专业方向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适应企业发展和需要。

(3)交通土建行业执业准入制的实施。执业准入制包括执业注册制度和岗位资格证书。比如,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中,其业务范围较宽,具体包含建筑、给排水、水利水电、市政、道路桥梁、园林绿化工程等。由此可见,对于从事工程施工的毕业生,除了要求主修某个专业方向外,对其他专业方向也必须有所了解,以适应施工行业的执业准入制的要求。

二、土木工程路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的要求,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发展方向,并考虑我校冶金背景浓厚的特点及土木工程专业自身的师资结构和专业优势,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对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

在对土木专业往届毕业生和建设单位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征求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明确了我校土木工程(交通土建)专业的培养理念:在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大批能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营、会管理,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过程,突出和强化以人为本、产学研结合的育人特色,将素质教育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提供不同层次的选修课,同时开设注册师考试系列课程,将执业注册制度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选修课学分达2分,占课内学时比例17%,占总学分比例15%,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以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教育为核心,按照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培养3个层次来构建,如图1所示。

基础知识中,数学、外语、计算机能力、工程力学、建筑制图、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结构力学等知识是土木专业的学科基础。

专业知识:开设结构设计原理、道路设计、桥梁设计等课程。其中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将建筑结构设计和桥梁设计的共同基础内容提取出来,包括各类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承载力等,这部分具有共性的内容形成知识模块,达到了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目的,又构成较宽的结构设计知识平台。另外,在专业选修课中,除了设置交通土建方面的专业选修课之外,特别还设置了土木专业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方面的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以实现在有限的学时内培养专业性强、适应面更宽的人才。

实践能力培养,包括制图、实验、实习,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特别是综合性课程设计,它在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与创新能力。此外生产实习开设的第七学期,鼓励任课教师进行选修课考试考核方法改革,将有能力的学生的生产实习延长至半年,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结合就业逐步在工程一线进行,鼓励学生赴校外进行毕业设计,学生在工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预算等工程实践锻炼,以达到技术硬,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目标。

三、土木工程专业成组课建设

按照强施工、能设计、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并与国家执业注册制度相协调,为学生的就业、择业和发展奠定基础。对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分5个成组课模块进行优化整合,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基础模块:道路工程制图与CAD、土木工程概论

力学模块:土木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

专业基础模块:道路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原理

设计基础模块: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基础工程,公路小桥涵设计

施工管理模块:道路工程测量、道路施工、桥梁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

基础模块培养学生的道路工程基本知识和工程制图能力,力学模块培养学生的工程力学基础。专业基础模块和设计基础模块培养学生的结构知识、道路工程理论和设计能力,使学生初步达到“能设计”。施工管理模块培养学生的强施工、懂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素质拓展模块有利于学生尽早适应建筑市场的大环境。

对于专业课模块,分别确立核心课程进行课程建设,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在学习自身专业课模块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个人兴趣和将来的就业去向,从结构和岩土方向的课程模块中选择课程作为选修课,从而拓宽其知识面,使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相应专业方向的工作和学习,又能了解其他专业方向的特点。

四、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聘请部分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工程师任兼职教师,与企业建立固定的产学合作机制。

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和在工程实践中的创新思维和技术革新作为改革的中心课题。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采取4层次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

第l层次:基本的动手能力,包括认识实习、道路工程制图和CAD、测量实习等。在大一学年和大二学年进行。

第2层次:专项能力训练,包括道路建筑材料材料实验、土木工程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在大二学年和大三学年进行。

第3层次:工程应用能力的全面训练,包括路桥试验检测、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在大三学年和短三学期进行。

第4层次:综合能力训练,包括新技术专题课题、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交通土建综合性课程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路基路面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桥梁课程设计。

工程管理综合性课程设计包括:道路与桥梁施工组织设计、道路工程概预算编制。

同时加大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创建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五、结语

学校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特点和优势方向,制定适当的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和施工一线单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必须根据其自身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自身的生源、地域、需求等发展战略,力争培养出一批能扎根工程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施于庆,管爱枝,祝邦文等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5:456-458.

[2]李杰,李娜.交通土建方向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2:66-68.

[3]新世纪复合型土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论文集[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34-67.

[4]李明华.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教学融合探讨[D].2009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2009:451-453.

【关键词】翻转课堂;土木工程;教学;改革

0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一级学科,包括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岩土工程和地下工程等二级专业方向[1]。土木工程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交通方向为例,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较强的实践能力,从事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2]。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中有以下主干课程,三大力学、建筑材料、项目管理、道路勘测设计、施工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

翻转课堂是和微课、Mooc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点,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应的习题。而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角转变为学生[4]。学生在课前可在免费的在线平台观看微课程,Mooc就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学生可利用手机或电脑在课前学习知识点,一遍听不懂可听两遍,两遍听不懂可听三遍,这样就避免了课堂上教师教一遍而听不懂知识点的困惑。课堂中教师只需解决学生的问题[5]。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特点和翻转课堂的思想,下面从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三大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

1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1.1目前的教学方式中出现的问题

1.2翻转课堂带来的教学改革

随着教育界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翻转课堂可以改变上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基于翻转课堂的专业课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设计和施工技术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以交通土建方向为例,专业课包括桥梁、隧道工程和施工技术等多门课程。以施工技术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为课堂讲授,利用黑板、PPT或视频资料,在32学时内需要掌握路基、路面、桥梁和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并学会施工组织设计。

3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

3.1实践类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3.2基于翻转课堂的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

4结论

笔者根据自身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感受,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有了以上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这些思路能否实施,还需在今后的改革中逐一验证。

【参考文献】

[1]丁以兵,黄伟,贾冬云.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薛刚,郭晓燕.土木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3]杜国锋,赵彦.土木工程施工系列课程立体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6(2).

【关键词】施工规范;试验规程;标准击实;密度标准;坍落度

本文所说的“施工技术人员”,并非按照习惯称呼所指的“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而是指“施工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这里应该包括:一、各类建筑行业在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机构中,所安排的项目经理(或领工员)和技术负责人(或技术员)。二、工程项目监理机构派出的现埸专业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理员。因为本文重点讨论的是试验知识,在施工方法及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实际运用问题。上述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是直接参建者,而且负有一定的责。

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提高工程进度,二是确保工程质量。严格地说,能否提高工程进度属于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则属于技术性方面问题。注重工程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属于盲目施工,往往得不偿失,实不可取。因此,确保工程质量是每个施工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一切工作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实质性的一项工作。

在一般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是运用试验、测量、施工技术等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其中,试验工作主要是为了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测量工作主要是控制构造物的几何形状。在试验与测量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通过各方配合规范操作,使结构物(层)达到“内实外美”的效果。也就是说,在能够确保建筑材料质量并准确地控制外观形状的前提下,所采取的施工方法是否正确以及具体操作的规范程度,是决定结构物(层)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此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试图说明试验方面的知识,对于施工方法及具体操作的参考与指导作用这个问题。

2.水泥砼强度控制问题

2.1塑性水泥砼配合比设计步骤

水泥砼主要由水泥、砂、石子、水四种材料组成,有时根据某些特殊情况掺入极少量的外加剂。水泥砼配合比设计有几种计算方法,试验人员大多习惯采用假定容重法,也有人采用绝对体积法。现在以假定容重法计算为例,一般计算步骤如下:

一、根据设计要求的水泥砼强度、强度保证率系数、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强度校正系数等,确定水泥砼配制强度(Mpa);

二、计算水灰比;

三、根据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和骨料最大粒径,吮砣范每立米拌和物的用水量(kg);

四、根据己知的水灰比,计算每立米拌和物的水泥用量(kg);

五、根据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和骨料最大粒径,吮砣范每立米拌和物的含砂率(%);

六、根据不同强度等级每立米拌和物的假定重量(一般取值为2350~2450kg),分别减去水、水泥、砂的重量,即为石子重量(kg);

七、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和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确定每立米水泥砼拌和物掺加剂的用量(kg);

八、根据所用掺加剂(如减水剂)的性能以及从便于具体操作等因素考虑,对各种材料用量作适当调整;

九、分别计算出以水泥用量为“1”的其它材料的用量比例。

2.2水泥砼配制强度计算公式

一般强度等级砼拌和物的水灰比计算公式:

C/W=AFce/Fcu,o+ABFce

由上式推导为下列水泥砼配制强度计算公式

Fcu,o=ACFce/W-ABFce

式中:Fcu,o―水泥砼配制强度(Mpa)

C―每立米拌和物用水量(kg)

W―每立米拌和物水泥用量(kg)

Fce―水泥实际强度(Mpa)

A、B―用碎石或卵石的回归系数

2.3水泥砼拌和物的试验检测方法

为验证水泥砼配合比的可行性,需要对拌和物进行坍落度检测和抗压强度试验。

2.3.1坍落度检测方法

2.3.2水泥砼抗压强度试件制作方法

试件尺寸(mm)分层数插捣次数

150×150×1502层25次

200×200×2002层50次

捣固方式可参考坍落度检测。

2.4影响水泥砼强度的主要因素

除了各种材料质量与配合比外,其它影响水泥砼强度的因素还很多。有些因素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拌和质量、振捣方法、施工温度、工后养护等。有些因素是隐性的,比如同一组试件,抗压强度各不相同,有时甚至差异悬殊。对于这种现象,即使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也很难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通过上述水泥砼配合比计算方式、强度计算方式和拌合物的试验检测方法等,可以从中领悟到水泥砼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方面的很多信息。在此仅围绕本文中心议题,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2.4.1在原材料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在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影响水泥砼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水灰比及石子的比表面积。

2.4.2用同样水灰比的水泥浆,其用量的增减与拌和物的坍落度有关,而与砼抗压强度无关。

2.4.3水泥砼试件制作,特别强调振捣方法与“夯击功”。至少说明两点:一是捣固方法对于水泥砼强度的形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二是只有按照试验规程要求的“夯击功”标准对拌合物进行捣固,所制作试件得到的抗压强度,才是真正理论意义上的抗压强度。

2.5水泥砼施工参考实例及注意事项

例2:很多工程项目在水泥砼施工时,常常安排民工制作抗压试件。可是,普通民工不清楚水泥砼的特性,不了解试件制作方法。常有使用离析的拌和物制作试件、随意性地捣固、不适时养护等现象。有时唯恐试件强度不合格,还自作聪明地往拌合物中掺些水泥。使得拌和质量比较稳定的商品砼,也经常出现试件的抗压强度忽高忽低的现象。这样制作的试件,不具备真实性和代表性,也违背了试验工作的本意。倘若因为试件度问题而导致水泥砼工程返工,只能归咎于工作人员不负责蜃ㄒ邓平太低。

例3:有些水泥砼结构物的几何尺寸出现问题。比如走模变形,主要是施工技术人员缺乏水泥砼的浇注方式及机械振捣过程中,对不同结构形状及部位的模板所产生的冲击力方面的理论知识,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于外观方面的问题,则多数是由于漏振、少振或过振等不规范操作造成的。

3.道路施工的压实度控制问题

3.1标准击实试验与密度标准

3.1.1很多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中,明确要求采用重型击实标准。重型击实试验按照筑路材料中最大粒径的差别,规定了两种试验方法。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采用内径15.2cm、高17cm的试筒;分3层装料、安懵浯98击的“Ⅱ―2”类试验方法。

3.1.2击实试验方法:即将同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土、砂砾、稳定土等筑路材料,分成5份以上不同含水量的试验样品。在规定的夯击功作用下,得到各个样品的干密度与其对应的含水量数据。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关系曲线。其驼峰线的最高点,即为最大干密度值及对应的最佳含水量。

3.1.3最大干密度是施工压实密度的参照标准。施工中检测的干密度与标准密度的比值,即为压实密度。

3.1.4因为采用砂砾类筑路材料击实试验的样品,往往与施工路段中各检测点的用料存在很大的差别,不能准确地反映施工现场实际压实情况。因此,大约从本世纪初起,改用“含石量―干密度工作曲线”计算压实密度。即将10%的含石量作为一个试样级别,分别做击实试验求得最大干密度。施工现场检测压实密度,按照检测点的实际含石量,以上一级别含石量的最大干密度作为密度标准。

3.2影响压实密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压实密度的因素很多。通过分析标准击实试验与确定密度标准的方法,对道路施工中的压实密度控制问题,有几点重要的启示:

3.2.1试样的代表性问题。用于击实试验的样品,决定了试验结果。所确定的密度标准,直接影响到推算压实密度的准确性。

3.2.2类似土、砂砾、稳定土等筑路材料中的含水量,是决定碾压效果的最关键的因素。

3.2.3确保压实机械吨位与碾压遍数,是提高压实密度的主要措施。

3.2.4如果筑路材料中的砾石含量较高,采用“含石量―干密度工作曲线”扩大密度标准范围,能提高压实密度检测的准确性。

3.3道路施工参考实例及注意事项

例2:关于密度标准问题。①、2002年,绾秃铺厥形浯ㄏ啬橙级公路改。工程项目部工地实验室曾向监理申报,路面天然级配砂砾底基层密度标准为1.86g/cm3;②、2007年,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某三级公路改,经驻地监理试验室复核,确定路面天然级配砂砾底基层密度标准为2.39g/cm3。③、2011年,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修建一级公路。天然级配砂砾为筑路材料时,用“含石量―干密度工作曲线”测算压实密度。试验结果显示如下表:

砾石含量(%)2030405060

最大干密度(g/cm3)2.202.242.252.262.29

含水率(%)5.65.05.35.55.0

将上述试验结果相互参照印证,便可得出下列结论:

一、两个三级公路改建工程试验室提出的天然级配砂砾最大干密度都“不靠谱”,不能作为施工密度标准。

二、或许提出1.86g/cm3和2.39g/cm3两个数据,都是经过实际试验的结果。但是,若不是试样不具备代表性,便是料场的天然砂砾颗粒级配不符合设计要求。

三、这两个试验室负责人对密度标准在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严肃性认识不足,缺乏统筹考虑和处理具体技术问题的专业水平。

4.结语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工程试验仪器设备及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比如厂内水泥砼试件制作,已由人工捣固改为机械振动;标准击实试验已由人工锤击改为电动锤击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确定试验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提高施工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但是,学习掌握一些试验方面的知识,不但可以充实完善实用性专业知识结构,对于提高施工操作技术及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理论水平,也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THE END
1.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专科)专业介绍专科专业介绍主页选修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经济与管理、实用写作、地域文化、道路勘测设计、土质学与土力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Visual Basict程序设计;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实训、道路工程测量实训、道路桥梁工程制图实训、毕业实践。http://www.zzrtu.com/?list_56/425.html
1.专科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介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主要研究工程力学、建筑材料、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公路、城市道路、桥梁的勘测设计、施工建设、检验检测、维修养护等。例如:道路、公路铺设地区的地形地貌的勘测,道路、公路、桥梁的施工,桥梁承重力的检验检测,公路、道路的养护与管理等。关键词:道路公路桥梁施工 ...https://www.missmeng.com/major/3554.html
2.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4课件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4课件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539503
3.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竞争...针对桥梁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建设内容为:开发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测验、习题作业、试卷、课程评价、拓展资源等。 合同履行期限:服务期:2025年5月1日 、质保期:整体交付验收后2年 ...http://www.ccgp.gov.cn/cggg/dfgg/jzxcs/202411/t20241120_23667311.htm
4.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来源: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25日 浏览次数: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校训精神,坚持“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突出科教融汇,夯实科学教育根基,彰显工程教育特色,主动适应...https://www.csust.edu.cn/jtysgcxy/info/1107/8461.htm
5.人才培养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公路工程各岗位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 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术技能,面向公路勘测、设计、施工、检测、监理、养护等领域,从事公路设计、公...https://www.nmxzy.cn/contents/266/2242.html
6.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土木工程专升本学费报名条件地址《单层厂房》7663专业选修课胡嫚 《结构抗震设计》10603专业选修课刘源 《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10672专业选修课胡嫚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10893专业选修课潘云霞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7363专业选修课刘铁 《工程建设监理》7643专业选修课张永东 《桥梁检测》12783专业选修课江胜华 ...https://www.lianhejy.com/zkzy/bk/478.html
7.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则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小到房屋、住宅、别墅、公寓;大到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港口等均属于土木工程的范畴。 随着科学的发展,土木学科也不断注入新的内容,高新技术都不断结合到土木工程学科当中,许多先进技术都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https://www.gzjszy.cn/site5/n312/20200714/i72.html
8.桥梁工程主要参考文献17.李亚东主编. 桥梁工程概论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成都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18.罗韧主编. 桥梁工程导论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选修课教材).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9.王百成等主编. 桥梁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2000. ...https://www.jianshu.com/p/ee59787fbc05
9.2023年4月重庆自考04627《工程管理概论》课程考试大纲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建筑材料、工程力学、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工程施工、工程结构、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同时认识到本专业的学科要求及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为今后学好工程管理专业的其他相关课程,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奠定基础。https://www.cqzk.cn/zkzy1/2022/1213/26703.html
10.嘉应学院专业介绍: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介绍及土木工程...嘉应学院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学位课程及部分选修课,对于一个初次了解嘉应学院会计专业的高考学生及高考家长面临的问题是嘉应学院都有哪些专业?嘉应学院的会计专业学什么,学了嘉应学院会计这个专业将来能做什么等等,一起来看嘉应学院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介绍及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专业排名信息。https://www.027art.com/guangdongbenke/HTML/11694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