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职高、中专和技校毕业生。
基本学制3年,实行学分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2-4年毕业。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公路交通行业的设计、施工及养护单位,可担任测量员、施工员、试验员、质检员等技术工作。经过工程实践锻炼,可担任施工项目分项工程技术主管。此外,还可在市政工程等其它土建行业单位从事道路勘测设计、施工技术、试验检测、工程监理等技术工作。
所属专业大类
所属专业类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交通运输大类
道路运输类
建筑业(E)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人员(2-02-21-99)
1、公路、桥梁工程一线的测量、设计、施工及管理;
2、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设计、现场管理、资料编制等工作。
钢筋工,架子工,砌筑工,公路、桥梁工程技术员,施工单位施工技术员,测量员,资料员等。
本专业主要面向交通运输行业,服务于公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和“精测量、会实验、懂施工”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公路与桥梁建设施工、实验检测、现场组织管理、等能力,适应公路与桥梁建设施工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素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具有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敬业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的意识,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具备使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
2、知识
(1)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工程计算软件和互联网的应用知识;
(2)掌握工程材料的使用、选择、鉴定、储运保管的知识;
(3)掌握常用工程机械的使用和维护的基本知识;
(4)掌握工程地质、土力学的基础知识;
(5)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6)掌握道路的设计、施工、维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7)掌握基础工程设计、施工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8)掌握桥梁、隧道工程构造、施工、维护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
(9)掌握工程监理及工程招、投标的基本知识;
(10)掌握劳动安全及保护、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3、能力
(1)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熟悉常用专业软件;
(2)能正确识读工程图样并能较熟练地应用CAD制图;
(3)初步具备常用工程机械使用维护的基本技能;
(4)能熟练操作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及其他测量工具进行地形测量、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专业测量工作;
(5)初步具备道路、路基、桥梁、隧道及其附属建筑物结构计算、材料实验检测的的技能;
(6)初步具备道路、路基、桥梁、隧道及其附属建筑物施工、维护的技术作业技能;
(7)初步具备编制一般单项工程施工概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本专业课程共设置六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育。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是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有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的课程。
1、公共必修课
类型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备注
必修
1
中国传统文化
2
36
一
每周2学时。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赏读
二
3
计算机应用技术
4
72
每周4学时。
体育
144
一至四
5
大学英语
6
108
一、二
第1学期每周4学时,第2学期每周2学时。
高等数学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4
每周3学时。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4
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0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
32
三
11
形势政策
每学期不少于8学时。
12
劳动教育
16
13
军事理论
小计
37
744
2、公共选修课
选修
公共选修课
二至四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支撑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掌握相应专业领域知识、能力、素质的课程。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专业基础课
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
102
每周6学时。
建设工程法规
68
土木工程材料
公路概论
土木工程CAD
道路工程测量与放样
64
22
378
2、专业核心课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技术
四
桥梁工程技术
公路监理概论
公路工程经济
56
市政资料
工程项目管理
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29
496
3、专业选修课
BIM技术
任选三门
公路工程造价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
装配式施工技术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养护
道路绿化
道路交通安全
每周4学时,任选三门
公路养护技术
结构设计原理
道路勘测设计
工程地质
232
(三)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军事及军事理论、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入学教育、军训及国防教育
40
每周20学时。
工程制图实训
施工组织编制实习
道路工程工程测量与放样实习
生产实习
80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
160
五
毕业教育
20
顶岗实习
27
648
五、六
每周24学时。
48
1068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六
16+2+1+1
18+1+1
14+4+1+1
公共基础课
0
考查
机考
体育1
28
体育2
体育3
体育4
大学英语1
18
大学英语2
考试
45
63
14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5
形势与政策(每学期不少于8学时)
17
526
218
公共选修课模块
专业基础课
50
52
24
266
112
专业核心课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446
专业选修课
任选一门(4)
30
26
任选三门(4)
480
340
140
合计
107
2206
1686
520
实践教育
3.5
建筑工程测量实习
建筑施工组织编制实习
728
216
432
71.5
1156
476
总计
178.5
3362
1676
注:表中“×+×”表示“理论教学周数+集中性实践教学周数”。
实践项目
课程教学
专业实习
学期考试
学期周数
120
2、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时与学分分配
学习领域
课程门数
课时分配
学分分配
总课时
比例
理论
实践
公共课
必修课
24.59%
34.79%
14.34%
23.87%
选修课
3.57%
7.14%
0.00%
3.87%
专业课
12.49%
17.59%
7.37%
14.19%
16.39%
452
29.89%
3.29%
18.71%
7.67%
10.58%
4.74%
8.39%
实践教学课
35.29%
70.26%
30.97%
47
3026
100.00%
1512
1520
155
(一)师资队伍
2、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的配置与要求
本专业在校生与本专业的专任教师之比不高于25:1(不含公共课)。“双师型”教师一般不低于60%。兼职教师应主要来自于行业企业。
能力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
兼职教师
数量
要求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能力
1、具备高校教师资格;
2、具备本专业所学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1、本科学历,从事本行业工作5年以上;
2、具备中级以上职称。
编制施工资料能力
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能力
施工测量能力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配置与要求
实训室名称
功能
面积、设备、台套基本配置要求
建筑手工制图实训室
1、手工绘制建筑施工图。
2、手工绘制结构施工图。
1、容纳300名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已有
建筑CAD制图实训室
1、软件绘制建筑施工图。
2、软件绘制建筑施工图。
1、容纳72名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建筑工程资料实训室
1、技术资料编制。
2、计算机72套。
3、软件72套。
4、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安装施工图若干套。
已有,软件待购
土工实训室
一、土的物理性能实验
1、土的含水量测定实验
2、土壤密度测定实验
3、土的相对密度实验
4、土的颗粒级配实验
5、界限含水率实验
二、土的力学性能实验
1、土壤的压缩(固结)实验
2、直接剪切实验
3、土的击实实验
1、TST—70型土壤渗透仪4台;
2、WZ-2型土壤膨胀仪4台;
3、CXS-2801型针入度仪(全自动沥青针入度仪)4台;
4、JDM-I型电动相对密度仪5台;
5、J2—2D型多功能电动击实仪4台;
6、GDG—4型三联高压固结仪4台;
7、FG-Ⅲ型液限测定仪5台;
8、TX-Ⅰ型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4台;
9、HHS-1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1台;
10、DJS-3型电动四联等应变直剪仪2台。
材料实训室
1、建筑钢筋试验
2、水泥试验
3、混凝土骨料试验
4、普通混凝土试验
5、水泥砂浆试验
6、砌墙砖试验
7、石油沥青试验
8、混凝土单轴强度试验
9、混凝土破损与非破损试验
1、SHBY-40B型电热恒温干燥箱1台;
2、ZT-96型水泥胶砂振实台1台;
3、202A-1型电热恒温干燥箱1台;
4、ZBSX-92型震击标准振筛机2台;
5、NJ-160型水泥净浆搅拌机1台;
6、JJ-5型水泥胶砂搅拌机1台;
7、混凝土振动台1台;
8、HP-4.0型混凝土抗渗仪2台;
9、101-3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1台;
10、GWG-10型钢筋弯曲机1台;
11、恒温槽2台;
12、HZ-20B型混凝土钻孔取芯机1台;
12、SJD30型强制式单卧轴强制混凝土搅拌机1台。
测量实训室
1、水准仪的使用、检验与校正;水准测量。
2、经纬仪的使用、检验与校正;测绘法水平角观测、垂直角观测;水平距离测量;建筑物的设计坐标的测设。
3、全站仪的使用与检验。
1、不小于60m2。
2、水准仪10套。
3、经纬仪10套。
4、全站仪10套。
待建
2、校外实训基地
基地名称
实训项目
面向专业
云锡建设集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道路桥梁、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文山正元测量公司
导线测量、地形图测绘、建筑放线
云锡南亚公司
施工员现场组织管理等业务能力实习
云锡通达公司
技术员现场组织管理等业务能力实习
云南恒昌监理公司
监理员现场
业务能力训练
云锡地产
计价软件实训
钢筋算量、建算量
四川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道路桥梁、道路桥梁工程技术04)
海南君城监理有限公司
云南成城监理公司
云南元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个旧市建筑资料员协会
资料员现场资料操作能力实习
云南铁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三)教学资源
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使用情况表
教材名称
出版社
指定/推荐
路基路面施工
人民交通出版社
推荐
公路养护技术与管理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
道桥施工组织与概预算
道路施工组织与安全管理
科学出版社
学院建设有充足的多媒体教室,网络覆盖全院各个教学实训场所,能够满足该专业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开展教学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
1、文化基础课教学实施要求
文化基础课要实现服务专业教学、培养关键能力、提高精神境界的功能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能力,提升其思想与精神境界,为其了解科学技术、职业领域和人的价值以及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打下基础。要改变“重专业,轻文化基础”的观念,在文化基础课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在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避免脱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空洞说教,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和生活实际,让课堂有骨有肉,充实起来。
(3)优化文化基础课教学策略与方法,广泛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参与式教学法,进一步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崇尚真理、追求卓越。
(4)积极广泛地开展系列人文讲座、阅读经典、文化艺术活动、辩论赛、班级文化建设、劳动卫生等多形式的课外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学习途径,拓展文化基础课教学的时空。
2、专业基础课教学实施要求
专业基础课是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桥梁和纽带,主要培养本专业人才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整个专业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要注意扭转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视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的倾向,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在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根据本专业应用型的特点,在基础理论教学中突出适用为度,淡化设计与理论推导部分,注重基础理论在解决生产实践中问题的运用。
(3)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认知特点,在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物直观、教具直观、多媒体直观等直观教学手段,使教学图、文、声并茂,并通过视频、动画为学生演示试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原理,提高学生学习信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教学中要克服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满堂灌”现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真正学懂学会为要务。在教学策略与方法上,要少讲精讲,讲练交替,学用结合,对于必要而复杂的学习内容,采取分步骤,小步调学习巩固,最终整体解决的策略为益。
3、专业核心课教学实施要求
专业课教学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核心课程,专业课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1)专业课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在各个模块或单元教学中,创设学习情景,以任务(项目)驱动,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专业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安全教育,在每一个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必须事前强调安全事项,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保证教学安全。
(五)教学评价
(1))理论教学评价
整个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期末理论考试、任务考查或者上机考试,考查学生对整个课程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过程性考核(查)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教师根据课程设置若干个学习(工作)任务,每个任务结束后,组织一次学业成果的评价反馈。
(2)实践教学评价
(六)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1、校内教学组织管理
(1)教学计划管理
按教务处下发的学期教学安排表完成教学、实习任务。
(2)任课教师(含外聘教师)管理
(3)学生管理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以人为本,采用项目化教学,使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2、实践课程教学组织管理
(1)运行校企一体共同育人管理机制
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围绕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制定“云锡[2009]299号”等管理制度,将兼职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工作纳入云锡控股公司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形成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等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建设管理与运行的长效机制。
(2)运行“5落实4环节”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确保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交替”课程体系中相对独立的每次实践教学质量(专项实习实训、生顶岗实习等),有效提升实践教学的效能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云锡[2009]299号”的要求,构建“5落实4环节”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方案、有明确责任目标,运行管理有序进行。
3、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1)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核心课程应由聘用的企业技术专家和技术骨干兼职教师担任讲授,实践教学由实训基地生产一线技术骨干技术能手兼职教师担任指导。
(2)根据一线对地质新技术、新标准的信息回馈,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形成工作过程实际联系紧密、互动灵活的理论与实训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机制,以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企业和地方产业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3)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等级评定,通过督导、学生信息员、系部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收集课堂教学反馈信息。
(4)通过对毕业生追踪调查和走访用人单位,收集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5)根据反馈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及时反思和进一步完善。
1、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在2-4年内需获得不低于175学分方可毕业。
2、学分冲抵: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程,学分不允许冲抵;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的学分可根据学院规定的学分冲抵条件执行,但可冲抵学分累计不超过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