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数据颠覆未来互联网数据资讯网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

健康大数据颠覆未来美国人已经把健康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人的机会在哪里

文|曲琳

“大数据”概念与“健康”结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在我们访问到的医疗或健康领域创业者中,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一个词:颠覆。以往人们会将“医疗”和“健康”作为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因为大数据的存在,它们将会相通。一个理想化的状态是:由“可穿戴设备”或其他终端收集到人体生理数据,自动传入云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再将其结果发给医生,后者给出诊断或康复建议。

而这个“闭环”完全可以在每日进行,例如日常的健康监督、运动及饮食指导,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日常管理,甚至有望为每个人定制出自己的健康全纪录。

对于健康大数据的未来,创业者有想象也有担忧。它究竟会有多么理想化实施的难点又在哪里

春雨掌上医生创始人张锐

数据化利于寻找病因,从而达到疾病预防

讨论医疗或者健康的“大数据”问题,我认为有一个前提:没有一次疾病是偶然的。每一次疾病都会有一些原因,比如说基因、环境、生活习惯。传统医疗的思维方式是帮你治病,但是如果能够把病的原因找出来,第一可以让人活得更长,第二可以活得更好,第三可以成本更低。现在一些健康管理行业的人就想做这件事情。

你看国外发展的趋势,不是得了病之后再采集数据,而是之前我就能采集你所有的日常健康数据。那这个数据如何采集需要采集器。GoogleGlass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采集器,“可穿戴设备”也是,后者瞄准的完全就是健康市场。其实最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人都应该收集自己一部分日常数据,就像女孩子了解自己的经期一样。

还有一个重点是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在医院里面医生会拿患者拍的片子来看,未来的解读者未必是这种专业医师,可能是一些专业人士,比如减肥教练,甚至可以是消费者本身。数据解读可以由智能匹配完成,用机器来进行数据分析。

所谓的健康大数据的整理方式,其中有EHR(ElectronicHealthRecords,电子健康档案)和EMR(ElectronicMedicalRecords,电子病历),“奥巴马医改”其实就是在做EHR这个事情。美国只有两个项目是国家在大规模地投钱进去,一个就是太空计划,另一个就是EHR。

我认为还有个趋势,但它也许会很遥远:健康信息采集和分析的专业人士永远存在,机构则可能会解体,有一天可能医院会消失,医生会从机构桎梏里面解放出来。

现在我们处在黄金时代,一个拐点时刻,原因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你的手机可能比你更强大。在我们如何理解移动互联网的前提基础上,才会有健康大数据的一切。

康复之家创始人柏煜

数据化会减少对医生与医院的依赖

如果退回到30年前,中国有一个群体是“村医”,对整个村子的健康管理很有贡献。他们会对长期服务的村民的疾病有一个累积的记忆。到今天为止,中国人看病基本上就是一锤子买卖,有病就找一家医院,而大医院之间的数据是不对接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数据鸿沟。

未来的医疗数据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没有这个数据做基础,做远程医疗是比较难的,只能看一个个独立的指标,三年前的指标你是没有的。我觉得这是一种革命性的东西,甚至会颠覆行业。

“可穿戴设备”很重要,未来有可能洗澡时都不用脱掉它,在某一个病种上的监测会达到非常细致入微的地步。中国高血压患者有1亿人,潜在高血压的还有1亿,这2亿人如果都戴了一个“高血压手表”或者什么产品,你做这2亿人的健康管理就够了,这个生意非常之大。而你的产品,关键在于技术上是不是稳定、合格,后台的管理是不是能够为客户提供数据分析和提醒,比如说血压达到一个临界值的时候,是不是能提醒他。

但是在健康大数据的链条里,传输或分析的环节越多,实现的难度越大。我们在研究商业模式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要减少对人的依赖,不管是私人医生还是医疗机构。因为医生总是稀缺资源。

活法儿创始人章坚

中国人对健康数据比较被动

生理数据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就是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还包括孕妇,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一个活蹦乱跳的很健康的人,也许并不容易使用。比如运动数据,“可穿戴设备”测到的其实是人们运动时的各种数据。但我觉得Fitbit在中国不太容易做好,因为中国人在内心里是不爱运动的。你去看看中国的健身房,2002年的时候非常火,现在并购的并购、死的死。

西方人的健康是运动出来的,而中国人的健康是吃出来的。所以我们的产品会通过一些体征数据和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数据,比如你喜欢吃什么菜,然后你可能颈椎不好,通过这些数据尽量做到一些预测或者预判,就像开处方一样,给你一些方案,或者我会推荐说这儿有1万个跟你一样的人,做了这件事,体质真的有改善。

大数据是现在的风潮。西方的“健康运动学”会指导你,比如第一天跑5公里,第二天跑10公里,有这么一套逻辑;而数据是中国人很欠缺的概念。有一个微博说,西方人是生活在数据里,中国人对数据没概念,中国人可能更倾向于说我能达到什么样的东西,然后我通过数据怎么达到。

爱康国宾助理营销副总裁兼北京区总经理刘华

健康数据可测,但未必能在医疗环境运用

从一家一直希望做健康管理的公司的销售部门负责人的角度来说,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广义的健康管理包含了慢病管理,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已经不明显但是要保持监控状态的时候,实际上会涉及到医疗行为,一旦发生危险,需要到医院抢救。

以往的远程医疗也可以收集数据,但这些数据反馈到另一端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潜在风险:做移动医疗某一个模块的专业公司,监测到的数据准确度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比如做心率监测,结果往往达不到临床诊断标准,所以只能做一些非常基础的心电监护,现在单导可能没有问题,但多导的心电图就会有问题。如果一个医生是根据单导的数据来做一个诊断,你觉得呢肯定不够准确。

其实诊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事情,中医讲“望闻问切”,西医也需要看一看整个状况怎么样。如果有1000个案例,999个没问题,只有1个误诊了,那也是不可承受的。在好几年之前就有公司在推动这个模式,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为气候,也可能还需要5年。

我的想法比较严谨,如果只是把我的数据都上传,评估我的健康状况及趋势,我认为是可以的。

现在流行的名词是“移动医疗”,再上升可以叫“智慧医疗”。但是现有的各家医院信息都不能共享,包括HIS系统和病历系统。医疗服务最大的问题是隐私问题,政府好像很难把这些信息交给某一家公司来做。所以对数据的对接我没那么乐观。

THE END
1.中国人降调查报告[最终版]经管文库(原现金交...docx 203.39 KB0个论坛币 GDP和人均GDP平减说明.xls 27 KB0个论坛币 关键词:调查报告中国人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633009-1-1.html
2.数说“心理中国”——国人心理调查报告《2024年社交趋势洞察报告》将年轻人社交生活展现的新趋势概括成十个关键词:自恋浪漫主义、他者想象、“零糖”社交、人机互动、性价比生活、懒系健康、释压崇拜、对抗失重不安、线下社交体力流失和重构多维附近。 2024-01-10 09:38:38 图说丨济南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调查结果出炉 ...http://psy.china.com.cn/node_1013912.html
3.2024中国老龄化与降国家评估报告(附下载)2024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附下载)行研资本 财经领域创作者 11.1513:58 关注 相关新闻大国人口:少子老龄化时代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0App专享 专家“大咖”反哺家乡 十一年守护百姓健康 0App专享国外网友分享的同学们的白人午饭...嗯,很健康,我中国胃看不了一点 4660App专享 联合国糖尿病日:预防并发症 提升...http://finance.sina.cn/2024-11-15/detail-incwcqvq0204620.d.html
4.中国人降状况调查分析报告.docx中国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报告中国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报告康情况。下面我准备了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希望关于您有帮助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篇 1第一部分 背景一调查目的与意义的协调发展。195919821992查;195919791991第 2页总共2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29933828.html
5.中国人降大数据报告: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 2025年)》等多项相关政策法规。 你对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了解多少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不容乐观,疾病总人口和发病率数据超乎你的想象。 70%中国人过劳死危险 76%白领亚健康 ...https://www.meipian.cn/2ruodt4z
1.中国人哪里不幸福?第一部《国民心理降报告》心理学文章但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不降反升,50岁以上的农村人口自杀死亡占到了所有自杀致死数的59%。 中国终于有了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分析了国民总体及部分特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https://www.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46541
2.《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发布揭示中国人睡眠现状《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号召全民践行“118”健康睡眠理念,即“11点睡觉,睡够8小时”,树立健康睡眠理念,掌握睡眠主动权。报告显示,54.28%的国人认同这样的作息方式,越来越多的民众逐渐意识到睡眠作息的重要性。同时,“11点睡觉,睡够8小时”更多的是代表一种规律的作息习惯,坚持每天在同一时间睡觉、同一时间起床。http://www.zgsmyjh.org/nd.jsp?id=777
3.[研究]二〇二〇中国人心理状况权威揭秘[研究]二〇二〇中国人心理状况权威揭秘 3月1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查并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0)》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2019年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广东地区产业工人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https://thinktank.qianlong.com/2021/0302/5471200.shtml
4.心理降状况分析报告(精选10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1 摘要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今天社会,知己知彼仍然至关重要,尤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当代大学...https://www.ruiwen.com/baogao/6672858.html
5.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调查报告(通用6篇)通过阅读关心古代中国精英与经典思想的发展,而且分析这些思想得以形成与确立的知识来源和终极依据,清理从上古以来到十九世纪的中国人的.思想与信仰世界及其连续性历史,旨在理解今天中国的思想传统是如何从古代到现代被逐渐建构起来的,调查报告《关于小学生传统思想渗透教育的调查报告》。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20610083649_5168556.html
6.中国降调查报告膳食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营养学有史以来最全面的调查 (美)T·柯林·坎贝尔 博士 T·Colin Campell phD (美)托马斯·M·坎贝尔 Ⅱ Thomas M Campell Ⅱ 张宇晖 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美国康乃尔大学 英国牛津大学 20 年流行病学研究的颠峰之作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中文版序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 ...http://ks3-cn-beijing.ksyun.com/attachment/d6364375923eaa8520c647acd2b9784e
7.2021中国国人降状况及降趋势分析易观分析发布了《中国移动健康年度洞察2021》,其中对中国国人的健康现状和健康发展趋势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分析发现,当前国人在健康方面存在着饮食不健康现象显著、运动锻炼参与率偏低、肥胖、脱发、视力下降、皮肤差等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睡眠质量有待提高、焦虑现象普遍,年轻人心理压力更大等问题,以下是报告的详细情况...https://www.sgpjbg.com/info/26611.html
8.WHO《全球口腔降状况报告西太平洋地区区域报告》发布我院受邀参会新闻动...2023年6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口腔健康状况报告西太平洋地区区域报告》发布,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作为世卫组织预防牙医学科研与培训中心(WHOCC,CHN-26)受邀线上参加发布会,并首次分享了将中国口腔健康整合照护路径纳入到世界卫生组织老年整合照护路径当中的重要成果。 https://ss.bjmu.edu.cn/Html/News/Articles/5104.html
9.饮食调查报告13篇幼儿园时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期,这关系到儿童体格和神经发育。但4月8日中国下一代健康教育基金会与象印中国公司联合发布的《上海市3-6岁幼儿饮食及运动习惯现况调查报告》显示:上海仅有两成幼儿每天离开幼儿园后会进行体育运动,大部分幼儿每天的喝水量仅为1杯左右。 https://www.jy135.com/diaochabaogao/1342644.html
10.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9篇)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1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上学后的思想、学业等方面的责任都已转交给学校的老师,老师是孩子的“成长责任人”,学生的前途、未来与...https://www.pincai.com/article/3004189.htm
11.调研报告夕阳再晨关于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的调研报告超半数老年人对于再就业的意向是不愿意甚至非常不愿意,理由基本是“安享晚年”与“身体状况不允许”,这部分老人平均年龄超过72岁,已处于高龄阶段,近50%的老年人身体状况是“不太健康”,有近半数的老年人经济状况较好,没有巨大的经济压力。这部分老年人的学历普遍偏低,大多集中在“小学及以下”和中专初中学历。另外...http://www.bjseeyoung.com/newsshow.asp?classID=5&id=357
12.中国人降五大改变近日,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发美国最新疾病研究报告,他们在对1990年~2013年全球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后指出,20多年间,中国人健康问题主要发生了五大变化。 五大变化有喜有忧 这项名为《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系统分析》的报告,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完成。他们将1990年~2013年全球各地240种死因的死亡率进行研究...https://www.lifetimes.cn/article/9CaKrnJGH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