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罕见病综合报告(2021)

“罕见病”一词译自英语raredisease。在全球权威的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中,raredisease一词最早出现在1867年。

与“常见病”相对,“罕见病”指患病率相对较低的一类疾病。欧盟地区定义“罕见病”的标准是患病率<1/2000,台湾地区的标准是<1/10000。另一些国家则根据全国患者的数量来界定,比如在日本,患者<5万人的疾病被认为是“罕见病”。

作为最早提出“罕见病”概念的国家,美国在1983年颁布的《孤儿药法案》中提出双重定义:

不同的国家/地区所划定“罕见病”的范围因国情而异,并不存在全球统一的患病率标准。“罕见病”的定义并非只为解决医学问题,更是为应对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供政策制定的范围与依据。

截止2018年10月,全球最大的罕见病数据库Orphanet共收录6172种罕见病,约占全部人类疾病的10%。其中,约72%的罕见病是遗传物质的结构改变或调控异常造成的,也就是遗传病。

罕见病对人体的影响通常涉及多系统、多脏器;病程往往呈慢性、进行性、耗竭性地发展,甚至造成残疾或危及生命。

由于每种罕见病的患者数量少且信息匮乏,使得罕见病药物的开发困难重重——研发成本高昂、市场空间狭小、投资回报率低但风险高,因此乏人问津。罕见病药物有一个令人闻之心酸的别名——“孤儿药”。

为激励企业投入孤儿药研发,美国在1983年颁布《孤儿药法案》,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包括对孤儿药给予优先审批、市场独占权、税收减免、研发支持等。

截止2018年8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上市503种孤儿药,针对731种罕见病适应症,约占所有罕见病的10%。

全球每时每刻有多少患者正在直面罕见病的挑战呢?2.63-4.46亿患者!

全球罕见病患者的总数是惊人的,超过了全部癌症与艾滋病患者的总和。假如全球的罕见病患者组成一个国家,那将会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与印度,与美国不相上下。

这同时意味着,我们身边每17-29个人中,就有1位正被某一种罕见病折磨着。不幸的是,这些患者中有一半是儿童。更不幸的是,这些孩子中有30%无法活着庆祝自己的5岁生日。

在全球各地,罕见病的诊疗可能都是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最大的医学挑战。

2018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收录121种(类)罕见病:

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通知,首批遴选324家医院组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包括1家国家级、32家省级牵头医院和291家协作网成员医院。

同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10月,发布关于开展罕见病病例诊疗信息登记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发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

罕见病的症状复杂但病例稀少,堪称“疑难杂症”,因此诊断难度较大。在美国,每位罕见病患者平均需要7.6年经历8位医生,被误诊过2、3次才能确诊。

在中国罕见病联盟针对20804名中国患者的调查中,42.0%的患者表示曾被误诊过。其中,误诊比例最高的病种是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原累积病Ⅱ型(庞贝病)。

与之相对的是,针对38634名中国医务工作者的调查显示:

其中,医务工作者最熟悉的罕见病依次是白化病、血友病和多发性硬化症。同时,87.6%的医务工作者认为自己并不了解国家关于罕见病的政策。

对罕见病较为了解、有诊治经验的医务工作者通常集中在大城市。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长途跋涉辗转异地就医是大多数中国患者的常态。

96.6%的北京患者、93.8%的上海患者和71.3%的重庆患者可以实现在本地确诊;而100%的西藏患者和83.7%的内蒙古患者则需要在省外异地确诊。

随着药政改革的推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连续出台了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连同优先审评审批政策,对罕见病药品在我国上市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自2019年至今,以《第一批目录》作为定义依据,我国已新增批准上市14种罕见病药物,涉及9种罕见病适应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罕见病新药上市浪潮:

但截至2021年2月26日,以《第一批目录》为统计依据,仍有16种罕见病的患者在我国面临“境外有药、境内无药”的困境:

在《第一批目录》中,58种罕见病目前在我国有治疗药物上市,但其中有21种罕见病在使用的所有治疗药品皆为“超说明书”用药,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医生处方还是患者自行购药时,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无法保障及时、可持续的治疗。

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在我国,以《第一批目录》为统计依据,仅36种罕见病有“说明书内”用药,涉及68种治疗药物。

自2017年起,国家医保目录更新和谈判机制逐步常态化,每年有越来越多的罕见病药品被纳入医保。截至发稿,在我国已上市的68种罕见病药物中,有46种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涉及23种罕见病适应症。

整体而言,我国对罕见病的可及已经实现了较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罕见病药品被引进中国,大部分罕见病用药也已能够获得较好的保障。

解决罕见病高值药物的用药保障,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中国罕见病高值药物医疗保障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有三种可探索的路径:

(1)“基本医疗保险+多层次保障”模式:在现有基本医疗保险的框架下,实现对罕见病高值药物保障的决策突破,让基本医疗保险率先发挥作用,带动多层次保障,实现对罕见病患者的用药保障。

(2)“国家制定目录准入标准+地方探索落地保障”模式:作为过渡方案,由国家医保局组织成立专家委员会并制定“罕见病高值药物保障清单”,由各省积极探索用药保障机制,为全国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的建立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3)“国家罕见病专项基金”模式:由国家统筹、专款专项、统一待遇水平、社会共付来实现对罕见病高值药的保障。

在全球,患者社群一直是推动罕见病政策制定、科研、制药、社会倡导的中坚力量。中国第一家罕见病患者组织“中国血友病联谊会”成立于2000年。截止目前,国内存在的名称固定、活动规律的罕见病患者组织已有130家:

52家(40%)患者组织已在各地民政部门注册。其中,16家在北京市注册,数量最多;上海市与广东省各有6家。

89家(68.5%)患者组织所服务的所有疾病都已被纳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30家(23.1%)患者组织所服务的疾病未被纳入;11家(8.5%)组织兼而有之。

37家(28.5%)患者组织仅由患者发起人;其余组织由家属共同发起。其中,17家(13.1%)由医生共同发起,5家(3.8%)由科研人员共同发起。

近3年来,20多个家庭从全国各地循着科普而来,在“豌豆Sir”的帮助下:

THE END
1.正文乐居财经 吴文婷3月19日,由喜临门睡眠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知萌咨询机构共同研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在北京正式发布。 据悉,报告基于当前最热的人工智能作为切入点,以“智能时代的睡眠健康”为主题,分析了在数字化时代家居类助眠产品对大众睡眠质量的深度影响。 https://t.10jqka.com.cn/lgt/article_detail/index.html?pid=403113775
2.2024年中国睡眠降产品市场增长及消费趋势洞察报告艾媒咨询近日发布了《2024中国睡眠健康产品创新与消费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近年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去年,中国睡眠经济行业市场规模达4955.8亿元,同比增长8.6%。随着睡眠产品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我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趋势,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86....http://www.xm8168.com/h-nd-340879.html
3.2018级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8.29)5.具有社会科学、医学伦理以及康复医疗相关政策法规与诊疗范围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能熟练应用声、光、电、磁、热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熟练应用肌力训练技术、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张技术、关节牵引技术、呼吸训练技术、平衡与协调训练技术等物理治疗基本技术。 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6.htm
4.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报告第一节 国际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设备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统计 二、市场需求潜力预测 三、国际OSA诊疗设备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节 国际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设备分区域市场分析 一、北美 二、欧洲 三、亚洲 四、其它地区 第五章 中国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病现状分析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66459.html
5.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四届全国学术年会圆满召开!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四届全国学术年会在四川省成都市环球中心盛大召开。本次大会以注重和突出基础与临床相关论题的研讨与学术交流为宗旨,中美院士坐镇、汇聚百余位国内外大咖,从睡眠疾病的诊疗、最新研究进展、前沿动态、睡眠中心的建设等多个维度诠释了睡眠科学当前发展面临的机...http://m.zgsmyjh.org/nd.jsp?id=800&id=800
6.西南大学张远教授作“面向睡眠降的智能感知与计算”的主题报告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CAAI智慧医疗专委会常委张远教授在大会上作“面向睡眠健康的智能感知与计算”的主题报告。报告开始,张远教授从疫情期间国人睡眠质量不断下降与睡眠问题搜索量提升了40%这一现象出发,揭示了我国智能睡眠医学发展与构建我国主动睡眠健康体系的必要性,随后从三个方面展开介绍:(1)睡眠状况感知;...https://www.scholat.com/teamwork/showPostMessage.html?id=9979
1.睡眠数字疗法行业分析睡眠数字疗法市场调研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地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失眠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两者联合。睡眠数字疗法是由软件程序驱动,为失眠症患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数字化诊疗措施,包括数字化评估、治疗和管理等内容。数字疗法基于智能软件远程监控患者,能够为患者提供数...https://www.leadleo.com/wiki/brief?id=66f138b125034de5a25d620f
2.“深夜成了我的噩梦”:熬夜失眠睡不好,3亿国人身体正在被摧残...除了以上的信息,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健康生活方式去调节和改善睡眠质量,例如运动、正念冥想、理疗、日光浴或者改善卧室环境等方法来调节~ 参考资料 1.《中国睡眠诊疗现状调查报告》,中国睡眠研究协会. 2.《失眠让我生不如死:三亿人的睡眠都去哪了?》,凤凰WEEKLY,2018-07-10.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862998
3.调查的报告集合15篇二、奔驰汽车行业市场调查报告用途: 是业内企业市场部门、战略部门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市场、掌握行情、了解竞争对手、洞悉行业发展趋势的有力参考资料;是行业新进入者了解市场现状、掌握竞争格局、发掘投资机会、明确产品定位的必备调研资料;帮助咨询公司、广告策划公司快速、深入地掌握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供市场规模及...https://www.yjbys.com/diaochabaogao/3781843.html
4.《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发布:公众知晓率低诊疗现状不乐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使“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的战略目标,加强我国社会各界对过敏性疾病的认知、推动我国过敏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和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变态(过敏)反应与临床免疫分会于今天正式在线上联合发布《2022中国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与现状分析...https://3w.huanqiu.com/a/c36dc8/48kA74caYhk
5.夏季常失眠的你,需要这几款灵芝汤《中国睡眠诊疗现状调查报告》及《2018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睡眠障碍患者约有五六千万人,诊治者却不足2%。 有56%的网友认为自己有睡眠问题,包括多梦、浅眠等。这意味着,每两人就有一人存在失眠症状。而进入夏季,高温天气常使人产生急躁、烦闷和焦虑的情绪,容易造成失眠问题。 https://www.gdyuewei.cn/NewsStd_517.html
6.居民降范文12篇(全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9200万人。此外,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近年也呈上升趋势。常淑玲表示:“这些疾病都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因此老百姓身边的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病预防和控制上有着自己的优势。”根据慢性病患者的特点,各地社区医疗机构开设了“知己健康管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yhdjdir.html
7.中国睡眠市场行业如何睡眠产业有哪些产品盘点睡眠产业现状→买...据报告,全中国有50%以上的人睡眠质量不佳。在睡眠问题愈来愈严重的当下,睡眠产业也兴起了。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改善睡眠产业市场规模已经接近3千万,其中睡眠器械用品市场规模更是达到2500亿元。Maigoo编辑针对中国睡眠市场行业搜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了解睡眠产业现状。 https://m.maigoo.com/news/535480.html
8.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2017年第21期10月25日,最新一期The lancet同时刊发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立新教授团队两篇有关我国高血压管理现状的文章。这两项研究是我国迄今覆盖最广、规模最大的高血压管理现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5-75岁人群中约1/3为高血压患者,但仅有6%的患者血压得到控制。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完成西部首例主动脉夹层单分支...https://www.youfabiao.com/zhyxxxdb/201721/
9.每日热点0415日本调查报告:预计2050年,日本单人家庭数量将达2330万户,占家庭总数44.3% 香港特区查获日本福岛等受管地食品:产品未附辐射证明书已被封存 RNA编辑疗法加速发展 好睡眠从好习惯开始 让更多孩子享受运动乐趣 确保公共场所急救体系运行有效 中国专家最新研究获突破:基因编辑一针“剪”血源头抑制角膜新生血管 ...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3370
10.呼吸治疗师从事睡眠技师路径的探索与实践2023年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睡眠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叶京英教授发布了中国医院睡眠医学业务开展现状数据:本次调查有效样本覆盖全国各地各级医院,睡眠业务在三级医院覆盖率达95%,二级医院次之,一级医院开展较为局限;对应睡眠诊疗业务的开展,睡眠医学中心数量大幅增加,其中于2016年后成立的中心有86家,呈...https://www.rccrc.cn/article/1794
11.壹生资讯2023年10月25日,癫痫与睡眠障碍学习班暨2023年中国睡眠神经病学医师培训班暨第6届华山AAST培训课程在华山医院虹桥分院报告厅举行。 本次学习班由中国医师协会、上海市针灸学会睡眠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睡眠医学的专家学者。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c8f8b116-7fce-4dcc-bd26-5bede0a7efc8
12.我国睡眠医学的现状与展望我国睡眠医学的现状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生率日益升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率为9%~15%,每年因睡眠-觉醒障碍导致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在我国约有31.2%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长期睡眠紊乱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https://m.chunyuyisheng.com/m/topic/15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