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连发两文,聚焦21个国家的常见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2019年9月3日,柳叶刀在线发表了PURE研究的两项最新研究成果,PURE研究是一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的是21个国家的35-70岁人群。

研究一:常见病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情况

随访期间,9329名(5.7%)参与者诊断为心血管疾病,5151名(3.2%)参与者诊断为癌症,4386名(2.7%)参与者因受伤住院,2911名(1.8%)参与者发生肺炎,1830名(1.1%)参与者被诊断为COPD。

新发癌症、伤害、COPD和肺炎在高收入国家中最为常见,但在低收入国家中相对不那么常见(图1)。心血管疾病在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发病率要高于高收入国家,分别为:7.1/1000人年,6.8/1000人年,4.3/1000人年。

图1.不同国家中年龄和性别标化的疾病发病率

所有这些常见病的1年病死率都是在低收入国家中最高,高收入国家中最低(图2)。对于心血管疾病、癌症、肺炎和受伤住院,低收入国家的1年病死率是高收入国家的3-4倍,而COPD的1年病死率高约8倍。

图2.不同疾病的一年病死率

住院情况

随访期间,38334名患者住院治疗。全球范围来讲,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住院原因,所有住院患者中有23.9%因此住院。研究观察到住院率和发病率相反的情况,低收入国家报告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但是心血管疾病住院率最低(5.0/1000人年);高收入国家报告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最低,但心血管疾病住院率最高(9.4/1000人年)。

死亡率情况

随访期间,有11307名(7.0%)参与者死亡。低收入国家的年龄和性别标化死亡率(13.3/1000人年)是中等收入国家的两倍(6.9/1000人年),是高等国家的4倍(3.4/1000人年)。

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是最常见的死因,分别占比40%和26%(未经调整的粗数据)。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最常见死因存在显著差异。在低收入国家,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3%,癌症占15%;中等收入国家,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因分别占比42%和30%;高收入国家,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因分别占比23%和55%。详见图3。

图3.最常见死因

结论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全球35-70岁成年人的首要死因,但是在高收入国家,癌症死亡已经超过心血管疾病,表明中年人群主要死因已开始转变。随着很多国家心血管疾病的下降,癌症可能逐渐变成首要死因。

研究二: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

最终有来自21个国家的155722名基线期无心血管疾病史的参与者被纳入分析,中位随访9.5年。平均年龄为50.2岁,58.3%为女性,52.6%来自城市地区。17249(11.1%)来自高收入国家,102680(65.9%)来自中等收入国家,35793(23.0%)来自低收入国家。

随访期间,10234名参与者死亡(2917名是死于心血管疾病);7980名参与者发生了心血管疾病,3559名发生了心梗,3577名发生了卒中。

71%的心血管疾病、79%的心梗、65%的卒中可归因于这些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图2)。整个队列中,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可归因22.3%,其次是非HDL-C高、室内空气污染、吸烟、低质量饮食、教育程度低、腹部肥胖和糖尿病(图3)。

图2.心血管疾病(A)和死亡(B)归因于不同危险因素的整体情况

图3.心血管疾病(A)、心梗(B)、卒中(C)归因于不同危险因素的情况

约75%的死亡可归因于这些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图2)。整个队列人群中,教育程度低在死亡中的人群归因分值(PAF)最高(12.5%),其次是吸烟、低握力、低质量饮食(图4)。

图4.全因死亡(A)、心血管死亡(B)、非心血管死亡(C)归因于不同危险因素的情况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都可归因于一些常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一些危险因素在全球具有广泛的影响,例如高血压和教育水平,还有一些因素(例如室内空气污染和低质量饮食)因各国的经济水平而异。

THE END
1.什么是发病率?降百科发病率是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及描述疾病分布状态的一项测量指标,它由分母和分子同时组成,分子是某一段时期(年度、季度、月份)内的新发病人数。分母是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也就是说发病率表示的是在一定的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若在观察期内一个人多次发病时,则应将其分别记为新...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aike312/
2.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年龄有关.ppt掌握疾病按时间、地区及人群分布的流行病学描述方法。 一、 人群分布 年龄 性别 职业 民族和种族 家庭 婚姻,等 (一)年龄 疾病与年龄的关联比人群其它特征的作用更强;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免疫水平、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对致病因子暴露的机会不同,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年龄有关。 如: 传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9/8106067123002025.shtm
3.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发病及患病指标(流行病学)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发病及患病指标(流行病学) (一)发病率 发病率(incidencerate)是指观察时期内观察人群中某种疾病新病例发生的频率。 (二)罹患率 罹患率(attackrate)与发病率一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标,通常反映较小范围和较短时间内某种疾病新https://www.51test.net/show/757999.html
1.慢性病患病率资源目录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对“慢性病患病”的定义是:通过询问被调查者在调查前半年内有经过医务人员明确诊断的各类慢性病,包括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和慢性感染性疾病,或半年以前经医生诊断有慢性病并在调查前半年内时有发作同时采取了治疗措施如服药、理疗等。本数据集主要收集整理了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的慢性病患病率数据,从地...https://www.phsciencedata.cn/Share/ky_sjml.jsp?id=a8c95cce-8e40-42f4-9ad0-af6a681a9bd8
2.各年龄各地区重疾发生率,哪些疾病更高发?澎湃号·湃客作为前数据分析师,现保险经纪人,我对保险业的数据非常关注,由于保险更多在于保重病,因此我对重病发生率尤其关注,刚好手头有一份数据,来自 中国精算师协会 在2020年底发布的 《国民防范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读本》,里边有很多有用的数据,在此分享给大家。 重疾有2个大,一个指对身体健康影响特别大,一个指治疗费用巨大,...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86389
3.疾病分布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疾病分布 疾病分布常用指标: 发病率(新病例数/暴露人口数)——急性病罹患率:较短时间——疾病的流行或爆发 患病率:(新旧病例数/平均人口数)——现患人数,适于病程长的慢性病=发病率*病程 死亡率(死亡数/平均人口数)病死率(该病死亡数/患该病人数) (一)发病率https://www.med66.com/new/201401/sq201401062002.shtml
4.2020年降管理师知识点:流行病学常用指标降管理师用途:对病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而对于病程长的一些慢性病的流行状况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反映某地区人群对某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可依据患病率来合理地计划卫生设施、人力物力及卫生资源的需要,研究疾病流行因素,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 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异同: ...https://www.educity.cn/jkgls/2090276.html
5.什么重大疾病发病率高中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8亿人,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患者2.5亿人,高血脂症患者人数为9000万人,烟民3.5亿人,肥胖症患者超过7000万人,而且各类重大疾病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目前重大疾病不仅发病率日益上升,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2015年4月28日因白血病复发,抢救无效逝世,年仅8岁。而在重大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且呈现年轻化...https://www.shenlanbao.com/he/1055558
6.Lancet:2016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6年,患病率最高的10大疾病是:恒牙龋齿,潜伏性结核感染,紧张型头痛,年龄相关性和其他原因导致的听力损失,缺铁性贫血,偏头痛,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生殖器疱疹,眼屈光与调节障碍,蛔虫病。 2.发病率 2016年,发病率最高的10大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恒牙龋齿,腹泻,真菌性皮肤病,乳牙龋齿,紧张型头痛,其他感觉...http://api.center.medsci.cn/learn/share-news/e0d411309e81/14912630
7.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已达17%“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全球现有精神心理问题患者超过4亿,约每20个人就有一个存在精神心理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介绍,“目前我国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已达17%。” ...https://city.cri.cn/chinanews/20221017/d53ef121-3602-5e19-8f6c-a6f2275dcaad.html
8.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39问医生患病率是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发病率,该调查可以测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程度。 发病率是从发病报告或...https://ask.39.net/question/57216994.html
9.国家卫健委: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居民总死亡的比例超过80%,而慢性病由于发病率高、病程长、有效控制率低、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已经...https://news.dayoo.com/finance/202409/12/171077_54717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