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健康委5月7日发布的《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试行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监管的通知》中,公布了《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自查和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用人单位每年按照《指南》中的74项指标进行自查和风险评估,将自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提交职业卫生监督机构。
为了帮助用人单位理解和应用74项指标,现介绍如下。74项指标文本下载地址:
01
一、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有5项内容:1.管理机构或者组织;2.管理人员;3.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4.制度和操作规程;5.职业卫生档案。
此5项比较简单,按照表中要求,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编写就可以了,无需过度要求。
这里,最重要的是4.制度和操作规程中的(11)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这2项涉及防止操作不当引发的危害事故和事故发生时的救命措施。
值得重视的是,在管理制度中,要有原料采购质量控制的内容,比如防止购进的有机溶剂含有苯、1,2-二氯乙烷、三氯甲烷、正己烷等高致病性非必用的化学物等。
02
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有2项内容:6.职业病危害申报;7.变更申报。当作业场所工艺、使用的化学品等发生改变时,需要及时更正申报资料。
点击这里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指南
03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
有13项内容。由于历史原因还没有控制效果评价和竣工验收的,依法应该由用人单位自己编写《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并由用人单位自己组织3名以上专家进行竣工验收。
预评价: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防护设施验收
04
四、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条件
有4项内容:21.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22.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23.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24.卫生设施。基本要求是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的要求。
05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检测和评价
有4项内容:25.日常监测;26.定期检测;27.现状评价;28.治理措施。
06
六、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有7项内容:29.设施台账;30.设施配备;31.设施有效性;32.设施维护;33.防护用品配备;34.防护用品佩戴;35.防护用品维护。
07
七、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
有7项内容:36.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37.不得隐瞒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38.明令禁止的设备和材料;39.职业病危害作业转移;40.首次使用或者首次进口与职业病危害有关的化学材料;41.职业病危害设备中文说明书;42.原辅材料中文说明书。
有关MSDS,请点击这里阅读。
08
八、职业病危害告知
有4项内容:43.合同告知;44.公告栏;45.警示告知;46.告知卡。
09
九、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
有5项内容:47.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48.上岗前培训;49.在岗期间培训;50.严重岗位培训;51.变更培训。
10
十、职业健康监护
有15项内容:52.岗前职业健康检查;53.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54.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55.职业健康费用;56.提供档案复印件;57.如实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所需材料;58.检查结果告知;59.未成年人保护;60.复查对象处置;61.职业禁忌处置;62.特殊人群保护;63.职业病病人报告;64.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65.疑似职业病病人保障;66.职业病病人诊疗。
11
十一、应急救援和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
有6项内容:67.应急救援预案;68.应急救援预案演练;69.应急设施配备;70.应急设施台账;71.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和报告;72.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救治。
12
十二、工作实绩
有2项内容:73.发生职业病病例;74.行政处罚。
13
职业健康管理状况分级
上述自查表,为了手机阅读方便,没有把“分值”、‘自查结果’、“得分”显示出来。自查表全貌见下图。可从下面链接下载文字版。
填表说明:
一、赋分说明
《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自查表》检查项目共计12大项,74小项。分值采用四档制,即关键项(★)、20分、10分和5分。
(一)赋分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程度分别定为关键项(★)、20分、10分、5分。
(二)评分标准:自查内容为“符合”得满分,自查内容为“基本符合”得一半分(满分的50%),自查内容为“不符合”得0分,合理缺项不得分。
(三)最终得分:采用百分制对所得分值予以标化,最终得分(标化得分)=实际得分/满分分值×100,实际得分和满分得分均为不含合理缺项外项目分值总和。
二、赋分应用
按照最终标化所得分值,对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自查结果进行评级,将职业健康管理状况分为A级(90~100分)、B级(70~89分)、C级(70分以下)三个等级,若存在关键项不合格则直接评为C级。
4
15
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分类
用人单位根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接触水平、接触人数进行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类别评估,将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分类评估
职业病危害
因素性质
接触水平
接触人数(人)
≤9
10~49
≥50
一般职业病
危害因素
不超标
低风险
超标
中风险
高风险
严重职业病
注:一般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同时存在时,依风险分类高者判别。
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以下内容:
1.《高毒物品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
2.石棉纤维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以上粉尘;
3.确认人类致癌物、致敏物;
4.电离辐射(除外Ⅲ类射线装置、Ⅳ类和Ⅴ类密封源、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及予以豁免的实践或源);
5.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
上述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外的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一般职业病危害因素。
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
序号
毒物名称CASNo.
别名
英文名称
MAC(mg/m3)
PC-TWA(mg/m3)
PC-STEL(mg/m3)
1
N-甲基苯胺100-61-8
N-Methylaniline
——
2
5
N-异丙基苯胺768-52-5
N-Isopropylaniline
25
3
氨7664-41-7
阿摩尼亚
Ammonia
20
30
苯71-43-2
Benzene
6
苯胺62-53-3
Aniline
7.5
丙烯酰胺79-06-1
Acrylamide
0.3
0.9
7
丙烯腈107-13-1
Acrylonitrile
8
对硝基苯胺100-01-6
p-Nitroaniline
9
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100-00-5/25567-67-3
p-Nitrochlorobenzene/Dinitrochlorobenzene
0.6
1.8
二苯胺122-39-4
Diphenylamine
二甲基苯胺121-69-7
Dimethylanilne
二硫化碳75-15-0
Carbondisulfide
二氯代乙炔7572-29-4
Dichloroacetylene
0.4
14
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582-29-0/99-65-0/100-25-4
Dinitrobenzene(allisomers)
2.5
二硝基(甲)苯25321-14-6
Dinitrotoluene
0.2
16
二氧化(一)氮10102-44-0
Nitrogendioxide
17
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584-84-9
Toluene-2,4-diisocyanate(TDI)
0.1
18
氟化氢7664-39-3
氢氟酸
Hydrogenfluoride
19
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
Fluorides(exceptHF),asF
镉及其化合物7440-43-9
Cadmiumandcompounds
0.01
0.02
21
铬及其化合物305-03-3
Chromicandcompounds
0.05
0.15
22
汞7439-97-6
水银
Mercury
___
0.04
23
碳酰氯75-44-5
光气
Phosgene
0.5
24
黄磷7723-14-0
Yellowphosphorus
甲(基)肼60-34-4
Methylhydrazine
0.08
26
甲醛50-00-0
福尔马林
Formaldehyde
27
焦炉逸散物
Cokeovenemissions
28
肼;联氨302-01-2
Hydrazine
0.06
0.13
29
可溶性镍化物7440-02-0
Nickelsolublecompounds
1.5
磷化氢;膦7803-51-2
Phosphine
31
硫化氢7783-06-4
Hydrogensulfide
32
硫酸二甲酯77-78-1
Dimethylsulfate
33
氯化汞7487-94-7
升汞
Mercuricchloride
0.025
34
氯化萘90-13-1
Chlorinatednaphthalene
35
氯甲基醚107-30-2
Chloromethylmethylether
0.005
36
氯;氯气7782-50-5
Chlorine
37
氯乙烯;乙烯基氯75-01-4
Vinylchloride
38
锰化合物(锰尘、锰烟)7439-96-5
Manganeseandcompounds
0.45
39
镍与难溶性镍化物7440-02-0
Nichelandinsolublecompounds
40
铍及其化合物7440-41-7
Berylliumandcompounds
0.0005
0.001
41
偏二甲基肼57-14-7
Unsymmetricdimethylhydrazine
42
铅:尘/烟7439-92-1/7439-92-1
Leaddust
Leadfume
0.03
43
氰化氢(按CN计)460-19-5
Hydrogencyanide,asCN
44
氰化物(按CN计)143-33-9
Cyanides,asCN
45
三硝基甲苯118-96-7
TNT
Trinitrotoluene
46
砷化(三)氢;胂7784-42-1
Arsine
47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7440-38-2
Arenicandinorganiccompounds
48
石棉总尘/纤维1332-21-4
Asbestos
0.80.8f/ml
1.51.5f/ml
49
铊及其可溶化合物7440-28-0
Thalliumandsolublecompounds
50
(四)羰基镍13463-39-3
Nickelcarbonyl
0.002
51
锑及其化合物7440-36-0
Antimonyandcompounds
52
五氧化二钒烟尘7440-62-6
Vanadiumpentosidefumeanddust
53
硝基苯98-95-3
Nitrobenzene(skin)
54
一氧化碳(非高原)630-08-0
Carbonmonoxidenotinhighaltitudearea
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分级
用人单位结合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类别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状况等级,对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进行评定,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0级风险最低,Ⅳ级风险最高。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分类评定
职业健康管理状况等级
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类别
A
Ⅰ
Ⅱ
B
Ⅲ
C
Ⅳ
用人单位近3年内新发职业病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直接确定为Ⅳ级。
自查及风险评估报告
用人单位自查及风险评估后,形成报告报给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必要时,可要求用人单位附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和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自查
及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单位名称:
单位注册地址:
工作场所地址:
法定代表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年月日
单位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单位注册地址
工作场所地址
单位规模
大□中□
小□微□
行业分类
上属单位
(或主管)
注册类型
法定代表人
职业卫生
管理机构
有□无□
管理人数
专职
兼职
职业健康
检查人数
上岗
在岗
离岗
劳动者
总人数
接触职业病
危害总人数
职业病
累计人数
目前在岗
历年累计
(按类填写具体危害因素)
粉尘类
接触人数
化学物质类
物理因素类
生物因素类
放射性物质类
超标人数
不超标人数
暴露风险等级
综合风险等级
一、情况概述
二、发现问题
三、整改情况
自查和评估人员签字:
日期:年月日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字:
用人单位盖章:
此材料内容均真实、准确、有效。如有不实,本单位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
分类分级监督
《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自查和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是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的措施,职业卫生监督机构按分类分级的差异化“双随机,一公开”实行职业卫生监督,点击这里看职业卫生监督详细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