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___是我国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方面的法规。(B)P10(类似样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C.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D.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注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由国务院在2004年11月12日颁布并实施。制定本条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它是我国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方面的法规。
2.下面哪种行为是正确的(C)P156
A.在实验室穿拖鞋
B.在BSL-1实验室清洗区穿防护服工作
C.在BSL-3实验室操作结核分枝杆菌
D.在BSL-2实验室喝饮料
注释:3级实验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ABSL-3):能够安全地从事国内和国外的可能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严重或致死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水平。与上述相近的或有抗原关系的但尚未完全认识的病原体感染,也应在此种水平条件下进行操作,直到取得足够的数据后,才能决定是继续在此种安全水平下主作还是在低一级安全水平下工作。适用于对人及环境有高度潜在危险的微生物和实验动物感染工作。
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体的阐述,哪个是正确的(B)P127
A.基因工程体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其发展应不加任何限制;
B.基因工程体具有明显效益和可能的潜在风险;
C.基因工程体是与正常生物体完全不同的生物;
D.基因工程体也指自然界杂交所产生的生物体。
4.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____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D)P145
A.细菌B.病毒C.真菌D.微生物及寄生虫
小鼠、裸鼠、豚鼠、家兔、比格犬、恒河猴、小型猪等。
5.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比活度的单位是(A)P181
A.Ci/mmolB.uCi(微居里)C.cpmD.TBq/ml
注释: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理论比活度:TBq/mmol或Ci/mmol
6.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包括____,(D)P56
A.实验室设备管理B.个人防护装备及设施管理
C.实验室管理体系管理D.实验室卫生管理
注释: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硬件和软件管理。硬件是指实验室的设各和个人防护装各(一级防护)及设施(二级防护)。在临床实验室中硬件要在性能上过硬,功能上齐全。软件是指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人员素质等。
7.化学品对生物的作用结果是(D)P220
A.没有危害B.有一定危害C.有很大危害
D.有无危害,视其作用的量(浓度)或集中的程度而定
注释:广义而言,所有化学品都会对人体、设各和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和侵害,只是由于化学品的数量及其集中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而已。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C)P59
A.气溶胶不是导致实验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B.实验过程污染的水可直接排放
D.临床实验室生物污染根据污染对象分为空气污染、物体表面污染及微生物污染
注释:临床实验室的生物污染可由不同种属的致病因子造成,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等。另外,根据生物污染的对象,可将其分为空气污染、水的污染、物体表面污染等种类。
当气溶胶不能被安全有效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便成为导致实验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临床实验室排出及扩散出来的空气是造成实验室外环境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9.___是我国已经停止执行的标准。(A)
A·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l9489-2004)
B·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l9489-2008)
C·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GB50346-2004)
D·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注释:网上查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l9489-2008)已经替代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l9489-2004)。
10.基因工程体又称____(A)P121
A.遗传修饰生物体B.转基因植物
C.转基因食品D.含基因的生物体
注释:基因工程体:系指利用基因工程的遗传操作获得的有机体,包括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植物和基因工程微生物。基因工程体又称为遗传工程体、遗传修饰生物体、转基因生物或基因工程生物。转基因植物、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食品等均为代表某一特定概念的基因工程体(产品)。
11.爆炸品(C)P223
A·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随时都会发生爆炸
B·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受到外界刺激作用会立面发生爆炸
D·可因需要从一般化工产品市场购得,无须经过审批
注释:爆炸品:指在外界(如受热、受压、撞击等)作用下,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如叠氮化钠、墨索今(环三亚甲基三硝胺)、2,4,6-三硝基甲苯(TNT)、2,4,6-三硝基苯酚等。
12.制定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的依据不包括(B)P61
A.实验对象B.实验室所在地
C.研究内容D.生物危害程度评估
注释: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应根据实验对象、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研究内容和设各设施特点,制定相应的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应包括:对涉及的任何危险以及如何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之详细的作业指导书。负责工作区活动的管理责任人每年应对这些程序至少评审和更新一次。
13.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同时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实验动物为____动物。(C)P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