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热议政府工作报告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综合新闻

5月22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报告了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

咬定青山不放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罗皓文

看了《2020政府工作报告》我备感振奋,报告中有几个方面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眼前一亮。

一是正如报告中所明确提到的,也正如我们所真切的感受到的一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充分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即使是在面对经济增长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两难选择下,也依然坚定地坚持生命至上,哪怕是暂时牺牲经济的增长。

二是今年我国根据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并没有按照往年惯例设定一个具体全年经济增速目标,而是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游刃有余的调整,这是近年来所没有过的,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的一种自信和韧性,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加追求高质量的全面发展,不再单单只是追求片面的GDP增速。

三是报告中指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党和政府并没有因为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困难就对脱贫攻坚目标打折扣,而是坚持按照现行标准去兑现对全国14亿人民群众在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这也再一次的证明了我们党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汲取战“疫”力量勇毅坚定向前

——马克思主义学教师雷虹艳

两会的召开也为我们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素材,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我们要认真思考将两会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并努力践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政府报告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可以从毛中特课程五位一体的角度带领学生深刻理解党在新时代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部署,鞭策学生成长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

重要时刻重要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海军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为“两会”的召开打下了基础,而“两会”的召开也为我们赢取抗击新冠肺炎的全面胜利增添了信心。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维护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保障基本民生、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是今年“两会”的重中之重。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可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应对当前的重大挑战;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坚韧的民族,一定可以渡过难关实现更大的飞跃。做好“两会”学习与宣传、坚定“四个自信”、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新时代大学生,是我们思政人的重要职责,使命在身,一往无前。

“非常”两会凝聚非凡伟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苏森森

中华民族向来不畏艰难险阻,当代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能够胜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闪耀青春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安德万

2019年,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夯实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两会”的胜利召开,一方面表明我国在抗击疫情方面取得了战略性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的工作确定了方向,确定了“六稳”、“六保”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稳中求进。这必将鼓舞每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不失信心,负重前行,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光明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闪耀青春。

报告凝聚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樊航

学习“两会”精神为学生引好路、架好桥

——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址欣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药学院辅导员黄娜娜

愿国泰民安盛世开来

——西南特色中药资源重点实验室党支部谢晓芳

在全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之时,两会在今天召开了,这是统筹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也将对进一步科学有效防控和全面恢复与发展国家经济有重要意义。今天也是我校首批学生返校报到之日,见到久违的学生,那一刻从未如此激动和感慨,我们离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又更进了一步。满怀着激动和感激的心情,祝两会胜利召开,祝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愿国泰民安,盛世开来!

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药学院博士研究生支部书记罗佳

全国两会拉开帷幕,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带着职责使命共赴北京。今年疫情发生后,全国广大党员团结带领群众,全力以赴投入战‘疫’,体现了中华民族空前的凝聚力。今年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博士研究生支部将继续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贡献。

担负使命练就本领报效祖国

——2017级中药学学生党支部副书记昌强

李克强总理说,这次新冠肺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努力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为一名杏林学子,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身上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应更加努力去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练就过硬的“杀敌本领”,同时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勇于“冲锋陷阵”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祖国召唤的时候为祖国出一份力,报效祖国。

努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作贡献

——2019级中药炮制制剂博士研究生党员张萌萌

怀着“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理念,五湖四海的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我们对国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奋的同时,也踏上列车陆续返回成都,继续为我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这是新的开始,不仅是对国家、民族,学校,对个人更是如此。作为一名博士生党员,我们应该砥砺向前,时刻牢记国家和人民,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为民族复兴奉献青春

——2019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杨懿

岁末年初,中华民族历经了难忘的新冠疫情大考。在这场人民总体战中,党成功将制度优势转化为了治理效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及时、全面、高效地落实了疫情防控工作,充分保障了人民身体、生命健康,有序稳定了国家经济、政治大局。“两会”的召开,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切的爱民之心,干部群众们深厚的家国情怀,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和卓越执行力,让我更加坚定地为民族复兴奉献青春,砥砺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华民族必将劈波斩浪,铸就新的历史辉煌!

强大的自信强大的动力

2018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黎雪梅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全体与会人员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这是今年两会期间一个最特殊的仪式,让人倍受感动。在抗“疫”战中,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抗疫的“中国秘诀”。作为学生深受无数最美“逆行者”的鼓舞,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充满了强大信心和自豪感,更加坚定了取得抗疫胜利的信念,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观察未来方向紧跟时代步伐

——汉语国际教育2019级王芷茜

——预防医学2018级霍之瀛

中华民族向来不畏艰难险阻

——2018级临床医学二班刘龙燕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我国的经济总体运行平稳,民生进一步改善,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成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是磅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疫情防控成功的关键。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说,“中华民族向来不畏艰难险阻,当代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我相信我们党必然领导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月花开艳奋斗正当时

——2018级临床医学三班刘翰兮

迎难而上走出低谷迎来春光

——2018级医学检验技术一班杜墨馨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对过往一年的总结,又是对新的一年的目标展望。5月22日上午,国务院总理代表李克强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听这务实、接地气的报告,让作为大学生的我深深感受到了国家对人民的重视程度,也让我对国家之后的发展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我也坚信,只要全国人民同舟共济,迎难而上,我们定能走出低谷,迎来春光,实现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018级临床医学一班古钰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教育为脱贫的基本途径之一。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延续,在教育方面更是提出“扩大高校面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让教育的成果可知可感,既实现新时代党的建设再上新水平,又最大程度地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使其有与时俱进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教育脱贫的有关内容将会纳入国家“十四五”教育规划,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脱贫政策,解决教育扶贫方向、路线的实践问题。

通过这份工作报告,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家赋予了我们强烈的安全感。“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时和势一直站在我们这边,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用心作为,敢于担当,努力以新姿态主动适应发展常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药学院等图/人民网、新华网编辑/王其奇)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咨询热线:028-61800090

研究生招生咨询热线:87786551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热线:87769378

THE END
1.国家省地级市工作报告汇总(2024更新)经管文...国家、省、地级市工作报告汇总(2024更新)国家、省、地级市工作报告汇总(2024更新)(76 Bytes, 需要...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638086-1-1.html
2.政府工作报告收录了1950年以来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国民经济计划报告、政府白皮书以及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http://data.people.com.cn/pd/gzbg
3.政府工作报告历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201020092008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200019991998 河北省人民政府微信 河北省人民政府微博http://www.hebei.gov.cn/columns/ab0652d2-7dc4-49e7-89f1-1901d3eb723b/index.html
4.各地公务员考试公基历年考试真题合集(含详解)《政府工作报告》属于综合报告。 1 3.[2019重庆市直]公文如有附件,应依次注明() A、附件的名称和编号 B、附件的名称和内容 C、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D、附件的名称和顺序号 答案:C 解析:公文如有附件,且附件不止一份,则用阿拉伯数字编列序号,上下排布,后接 附件名称。 4.[2018山东聊城东昌府]某秘密级省委...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28/6000141212010152.shtm
5.历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内容要点历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内容要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教育提出明晰的任务,今天我们梳理了从2021年至2017年近五年来的部分要点,一起来回顾一下。 登录http://www.centv.cn/p/420710.html
1.二〇二四年财政年度政府工作总结—第二部份第五届政府五年工作回顾以下我简要回顾第五届政府过去五年的施政工作。 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澳门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下,第五届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有效维护宪法和澳门基本法确立的宪制秩序,坚定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https://www.gov.mo/zh-hans/?p=792865
2.历年各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汇编,(20082010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二)力保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下行态势明显,保增长压力很大。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一揽子计划,结合实际制定实施一系列具体措施,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不利局面,完成了年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 http://www.hzvgs.com/xindetihui/2021/1009/1229.html
3.十年回顾:两会中的政府工作报告导读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往往继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政策细节并给出年度政策目标。解读两会中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能够把握年度政策方向和主线脉络。本文复盘十八大以来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这十年报告,我们重点观察政府是如何在多变的宏观背景下,给出政策目标并布局细节政策。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我们重点观察四方 ...https://www.jfinfo.com/news/20230203/4019498
4.“四新”交织绘就保定美好未来——从十年《政府工作报告》看协同发展...谋定而后动,十年间,我们始终与机遇携手同行,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充分体现: 2015年我们围绕生态协同、交通协同、产业协同、环境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协同、民生协同等“七个协同”埋头苦干。 2020年我们落实“11258”总体要求,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主线,聚力发展。同年我们以“七个一体化”为着力点,用实际行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43311
5.中国政府部门英文翻译8篇(全文)笔者查阅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追溯“文明”使用的历史沿革: 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文明”的两种表现形式,同时出现。 1981-199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强调“我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14ty9cy.html
6.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9492024)2023年 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 2022年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 2021年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 2020年 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 2019年 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 2018年 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 2017年 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 2016年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 2015年 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 2014年 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 2013年 政府工作报告...https://sdbdra.cn/newsinfo/6902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