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如何谈及气象工作?

新年伊始,全国各地两会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其中,既有对气象工作的肯定,也有对2023年及今后五年气象工作的部署,为各地气象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行动指南。

回顾过去:充分肯定气象工作

在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气象工作受到充分肯定。其中,“新成效”“新进展”“全面进步”“新成绩”成为高频词。

在河北、浙江、重庆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气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效”。黑龙江、湖南、广西、甘肃等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山东、广东、海南、内蒙古等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气象工作“全面进步”“不断进步”或取得“新进步”。辽宁、陕西两地政府工作报告,则以“取得新成绩”肯定气象工作。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气象等工作务实推进。

2022年5月,湖南汨罗开展双季早稻种植直通式气象服务。

此外,在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还高度肯定气象部门建立了“1262”防汛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则重点表扬了全区公众气象总体满意度居全国第二位,为历年最好。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美丽湖北建设持续推进,恩施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城市。

部分地方还对过去一年成功应对数次重大天气气候事件进行了回顾。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应对历史罕见高温天气,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得到加强。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积极稳妥应对极端天气,成功应对3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9轮汛期强降雨,以及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旱情,实现大旱之年无大灾。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聚焦成功应对历史性“龙舟水”和北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及时转移155万危险区域群众,坚决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2年6月,受连续多日强降水影响,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境内西江水位上涨明显,并超过警戒线。接到预警信息后,江口街道派出14艘冲锋舟,作为免费水上巴士,接送居民。

2022年8月,中国气象局调派人工增雨飞机抵渝驰援增雨抗旱图/中国气象报社

多地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成就时,也纷纷提及气象工作。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成功应对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有力防御台风、强降雨等自然灾害;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加强气象监测,及时预警预报,严密防范洪水、泥石流等突发灾害,累计临灾避险转移530万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降至新低。

展望未来: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一系列新举措,不断提升各类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防范化解能力。

聚焦安全,机制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成为重点。

围绕机制体系建设,北京提出,健全防灾救灾体系,严密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和供应体系建设;宁夏提出,建立区市县乡村五级灾害预报预警、快速处置等机制,优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强化气象、地质、地震联动服务,提高水旱灾害、极端天气等重大灾害应对能力;新疆提出,完善监测预警、灾害防御、协调联动、抢险救援机制,建设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全面提升抵御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青海提出,实施自然灾害防御工程,健全“群防+技防+智防”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完善“叫醒”“叫应”机制;甘肃提出,完善地质、气象、水旱、地震、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夯实应急物资保障基础;广东提出增强应急救援、全灾种保障和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广西提出,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等体系建设;浙江提出,加强基层防汛防台风体系建设,科学有效防御台风洪涝。

针对能力提升,天津将切实筑牢城市安全防线,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处置保障能力;内蒙古自治区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处置能力;上海将不断提升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预警的能力;陕西将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火、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切实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为有效防范化解气象灾害风险,四川提出支持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建设,优化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河南提出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中心等106个应急能力提升项目建设;福建提出加快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用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增强全灾种救援能力和急难险重任务处置能力;重庆将实施防灾减灾基础工程;海南将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江苏将完善城市交通、市政、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设施,认真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聚焦发展,部分省份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加强碳监测,挖掘气候资源。贵州提出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把贵州独特的生态、气候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坚决打好绿色低碳发展整体战,建设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宁夏分中心。

此外,根据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山西、辽宁、吉林、江西、云南等地将继续做好气象工作,推动当地气象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国家省地级市工作报告汇总(2024更新)经管文...国家、省、地级市工作报告汇总(2024更新)国家、省、地级市工作报告汇总(2024更新)(76 Bytes, 需要...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638086-1-1.html
2.政府工作报告收录了1950年以来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国民经济计划报告、政府白皮书以及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http://data.people.com.cn/pd/gzbg
3.政府工作报告历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4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201020092008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200019991998 河北省人民政府微信 河北省人民政府微博http://www.hebei.gov.cn/columns/ab0652d2-7dc4-49e7-89f1-1901d3eb723b/index.html
4.各地公务员考试公基历年考试真题合集(含详解)《政府工作报告》属于综合报告。 1 3.[2019重庆市直]公文如有附件,应依次注明() A、附件的名称和编号 B、附件的名称和内容 C、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D、附件的名称和顺序号 答案:C 解析:公文如有附件,且附件不止一份,则用阿拉伯数字编列序号,上下排布,后接 附件名称。 4.[2018山东聊城东昌府]某秘密级省委...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28/6000141212010152.shtm
5.历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内容要点历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内容要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教育提出明晰的任务,今天我们梳理了从2021年至2017年近五年来的部分要点,一起来回顾一下。 登录http://www.centv.cn/p/420710.html
1.二〇二四年财政年度政府工作总结—第二部份第五届政府五年工作回顾以下我简要回顾第五届政府过去五年的施政工作。 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澳门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下,第五届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有效维护宪法和澳门基本法确立的宪制秩序,坚定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https://www.gov.mo/zh-hans/?p=792865
2.历年各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汇编,(20082010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二)力保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下行态势明显,保增长压力很大。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一揽子计划,结合实际制定实施一系列具体措施,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不利局面,完成了年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 http://www.hzvgs.com/xindetihui/2021/1009/1229.html
3.十年回顾:两会中的政府工作报告导读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往往继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政策细节并给出年度政策目标。解读两会中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能够把握年度政策方向和主线脉络。本文复盘十八大以来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这十年报告,我们重点观察政府是如何在多变的宏观背景下,给出政策目标并布局细节政策。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我们重点观察四方 ...https://www.jfinfo.com/news/20230203/4019498
4.“四新”交织绘就保定美好未来——从十年《政府工作报告》看协同发展...谋定而后动,十年间,我们始终与机遇携手同行,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充分体现: 2015年我们围绕生态协同、交通协同、产业协同、环境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协同、民生协同等“七个协同”埋头苦干。 2020年我们落实“11258”总体要求,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主线,聚力发展。同年我们以“七个一体化”为着力点,用实际行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43311
5.中国政府部门英文翻译8篇(全文)笔者查阅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追溯“文明”使用的历史沿革: 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文明”的两种表现形式,同时出现。 1981-199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强调“我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14ty9cy.html
6.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9492024)2023年 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 2022年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 2021年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 2020年 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 2019年 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 2018年 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 2017年 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 2016年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 2015年 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 2014年 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 2013年 政府工作报告...https://sdbdra.cn/newsinfo/6902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