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和检验医学新媒体共同发布。
一、院内POCT管理的组织框架与职能
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尽管有医务部、护理部、检验科等参与POCT管理,但POCT管理委员会与开展POCT的临床科室之间缺乏衔接。一方面,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管理文件缺少专门职能部门的监管、指导、落实,另一方面,开展POCT的临床科室有专业困惑及咨询往往得不到及时解决。
对策:成立专门针对检验科以外的实验室(下称临床实验室)包括POCT管理在内的院内临床检验(质控)中心,中心具有专业知识的专门管理机构,这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中心在主管院长或院POCT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心设有主任、副主任、质量主管、技术主管等。中心成员构成包括院内全部开展临床检验项目及POCT的科室,并明确开展检验项目的临床科室主任是该科室检验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成立临床检验(质控)中心5年来的实践证明,具有专业知识的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的院内POCT组织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升院内POCT整体质量管理水平,规范流程逐渐达到符合行业要求,也在不同层面明确了管理者、开展POCT的科室负责人与操作者应担负的职责与义务。
二、院内POCT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文件化
问题:临床实验室很少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对持续性改进作出有效性评价,开展POCT缺少流程管理,程序文件、SOP、记录等还有待建立、补充与完善。
对策:由院主管部门[POCT管理委员会或院内临床检验(质控)中心]将临床实验室统一纳入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认可管理体系,发布、实施统一的制度性文件、程序性文件等质量体系文件,如POCT的管理规定、POCT室内质量控制管理规定、POCT科室的文件管理规定、POCT比对试验的管理规定、POCT培训及考核方案、POCT(GLU)作业指导书模板,也尽量规范表单记录如POCT检验结果报告方式、POCT室内质控记录表、POCT比对记录表等。
三、院内POCT操作人员能力与资质
问题:如何确认POCT操作人员的能力与资质?
关于人员能力确认:无论是检验专业人员还是非检验专业人员均接受统一培训,组织所有操作人员完成培训计划要求的内容。
四、院内POCT设备校准与验证
问题:临床实验室是否知晓验证与校准?知晓后有没有能力进行验证与校准?
以开展床旁血糖和血气检测项目为例:(1)血糖仪应进行校准,一般为血糖仪每3个月校准1次,血气分析及其他快速床旁检测仪每12个月校准1次,校准频度及方法应符合行业规范;(2)保存校准原始数据记录和校准报告,一般至少应保存2年;(3)设备出现关键部件故障,应进行重新校准。
五、院内POCT的IQC与要求
问题:院内POCT的IQC程序设计方案遵循什么?
对策:对于室内质量控制程序应根据制造商的说明进行设计,在可能的情况下测试预期值处于临床重要水平(即接近参考范围或截断值)的IQC物质,IQC的测试频率应根据POCT的稳定性和错误结果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IQC接受和失控的标准应提供给检验者,IQC应在测试时进行评审,以确认测试按预期进行,并根据测试结果作出决定,IQC失控需要在执行患者测试之前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举例说明如下:(1)建立血糖IQC方案或计划;(2)每日检测患者标本前,使用不少于2个水平的质控物进行IQC,记录当日IQC数据;(3)建立失控规则,失控时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IQC数据合格后才可检测患者标本;(4)每月有血糖质控图及月质控结果总结,可使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和/或Z分数图,质控图包含信息符合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在各领域应用说明中的要求。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是信息化问题,由于以往临床科室大多以手工抄写到质控记录本的方式记录每月IQC情况,容易出现抄写错误、无法辨认、保存困难等问题,且无法统计质控动态变化,在此,笔者提出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与重要,并于2018年着手POCT信息化建设,作者单位在应用信息系统软件记录数据后,目前由各POCT质量管理员填报质控数据共计120395行,其中通过接口接收数据69550条、手工录入数据50845条,信息化建设中的质量控制模块记录准确方便快捷,推动了质量管理的规范。
六、院内POCT的EQA与院内比对
开展POCT的临床实验室在EQA方面可按照CNAS-CL02认可准则实验室间比对(5.6.3)的要求进行:
(1)临床科室开展的检验项目包括POCT,应建立EQA方案,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对没有EQA的项目,临床实验室应建立比对方案,即选择不低于本院级别的医学实验室进行相同样本检验结果的比对;
(3)应定期开展检验项目的方法学比对;
(4)血糖、血气等项目应与本院检验科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与评估;
(5)可指定一位有资质的人员负责某一特定的POCT设备/系统的质量控制。
院内比对
比对流程:临床采集患者标本后立即进行测定并记录结果,同时采集患者同侧的静脉血送至参加EQA的医院检验科,与自动化生化仪器进行比对,填写比对记录表,比对合格在医务部备案。
合格标准:一次性符合率≥80%;对于符合率≤80%的POCT设备,需重新进行校准,校准报告交中心主任或技术主管审核签字后,临床科室需重新送检5份标本进行比对;对于校准后比对结果仍不合格的设备,不建议再使用该设备进行PO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