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28项指标!河北发布医疗质量改进提升工作方案

涉及28项指标!河北发布医疗质量改进提升工作方案

■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医疗机构制订符合实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方案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建立由心内、急诊、检验、护理、影像等专业组成的急性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技术团队,定期开展规范化培训,畅通救治绿色通道,配齐配足急救药品和设备设施,确保急性STEMI患者发病12小时内能够得到规范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静脉溶栓治疗。不具备PCI能力的医院,要与具备PCI能力的医院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完善急救转诊方案及流程,确保及早启动转运PCI、院内溶栓加转运PCI早期再灌注治疗。

■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抗凝治疗率

医疗机构执行《中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呼吸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加强呼吸内科质量管理与控制,规范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救治,重点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抗凝治疗率。

■提高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脏复苏成功率

医疗机构落实《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加强急诊科建设管理,建立急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进行数据分析、反馈,持续改进和提高急诊专业质量控制水平。强化全员“三基三严”训练,夯实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脏复苏成功率。

■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

医疗机构要制定肿瘤多学科诊疗(MDT)工作制度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成立肿瘤MDT工作委员会,对全院肿瘤MDT进行监督、管理、评估和反馈。成立肿瘤MDT专家团队,制定有针对性培训计划,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宣教,严格执行肿瘤诊疗规范、专家共识和指南要求,不断提高肿瘤MDT规范化诊疗水平和效率。建立肿瘤MDT病例数据库,重点建立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重点肿瘤单病种诊疗监测评价机制,定期开展肿瘤MDT效果评估,不断提高肿瘤MDT质量。重点加强非肿瘤专业临床科室诊疗肿瘤疾病管理,对肿瘤患者特别是初诊患者治疗前进行临床TNM分期评估,开展MDT。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激励约束机制,将目标改进情况纳入科室、医务人员绩效管理。

■提高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危险分层的比率

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制订规范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治流程和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由心内、急诊、检验、护理、影像等专业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定期开展风险评估技能培训,提高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危险分层的比率,提升疾病风险评估能力。

■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

■提高患者入院24小时内营养风险筛查率

■提高内镜下消化道肿瘤早期检出率

■提高住院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率

医疗机构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等要求,建立住院患者康复介入管理机制,制订完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康复医学专业质量安全管理,组织开展规范化康复技能培训,提升康复服务质量。强化医务人员和患者健康教育,推行康复治疗师入科进病房到床旁开展康复治疗制度,重点针对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等住院患者实施早期规范化康复,有效避免或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提高橡皮障隔离术在根管治疗中使用率

医疗机构落实口腔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制订完善根管治疗操作规程,规范根管治疗行为,重点提升橡皮障隔离术在根管治疗中使用。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

医疗机构严格落实《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要求,完善院、科两级病案管理工作制度,发挥医疗机构病案管理委员会作用,制订实施病案首页规范化填报技术指南,进一步明确主要诊断选择和ICD编码原则等。加强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数据分析,定期开展规范化填报、质量监测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准确填写主要诊断和编码的能力。

■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

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要求,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和预警制度,成立由医务、护理、院感、各临床科室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实行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分级分类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持续提高医务人员识别与防范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及完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监测及评价机制,鼓励医务人员主动发现和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营造非惩罚性文化氛围。

■提高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随访率

体检机构落实《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健康体检中心管理规范(试行)》《河北省健康体检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20年版)》等要求,制订重要异常结果管理制度,明确随访流程,指定专人负责,严格分类管理,及时登记报告,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受检者配合做好随访工作。

■提高临床检验项目室间质评参评率

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实行临床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按要求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室间质量评价标准按照《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GB/20032301-T-361)执行。

■提高免疫组化染色室间质评参评率

医疗机构严格遵循《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完善病理科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重点提升免疫组化染色室间质评参评率。

■提高超声诊断与病理、临床诊断符合率

医疗机构严格遵循超声医学临床技术规范,强化超声技术技能培训,建立超声专业临床随访机制,改进超声诊断质量,提高超声诊断与病理、临床诊断符合率。

■提高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率

充分发挥核酸检测实验室效用,推进核酸检测应用,构建常态化呼吸道传染病精准防控体系,提高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率,指导临床诊疗和用药,切实落实“四早”要求。

■提高脑死亡判定自主呼吸激发试验(AT)完成率

■提高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控制率

医疗机构遵循《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管理规范》《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等要求,强化肾病专业和血液透析室质量管理控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进一步规范血液透析行为,重点提升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控制率。

■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

医疗机构严格落实《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和有关诊疗规范,完善产妇分娩安全管理及并发症预防管理制度,建立由产科、新生儿科、医务、护理等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与教育,提升医务人员防范治疗并发症能力。规范分娩前评估和核查,做好孕妇孕期管理和健康教育,引导孕产妇科学选择分娩方式。

■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

医疗机构按照“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原则,完善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工作制度,建立由药事、医务、临床等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动态调整本机构无需静脉输液治疗的病种清单,建立优化给药途径激励约束机制,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和处方审核,强化人员培训,促进医务人员科学选择给药方式,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优化药品供应机制,保障常用药物口服、外用等剂型的合理供应。

■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并发症发生率

■降低乳房再造手术部位感染率

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完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度,加强临床医师、护士、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培训,规范诊疗行为,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重点降低乳房再造手术部位感染率。

■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

河北日报客户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

THE END
1.我院体检报告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体检外,同时还坚持以体检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为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团体及个人开展健康体检约60余万人次,受到各方的好评和认可.体检中心作为医院的一个窗口,我院着力从根本抓起,严格控制体检报告质量,严格落实奖惩制度,不断完善体检环节,促进了体检报告质量的不断提高.本研究对我院体检...https://med.wanfangdata.com.cn/viewHTML/PeriodicalPaper_xngfyy201507040.aspx
2.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年版)(5)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诊断标准和信息报告管理技术等内容的培训。 (6)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的日常管理、审核检查、网络报告(数据交换)和质量控制,定期对本单位报告的传染病情况及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汇总和通报。 (7)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调查和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考核与评估。 http://www.nncdc.com/html/2016/flfg_1007/896.html
3.天津市降体检机构质量控制标准.doc文档介绍:该【天津市健康体检机构质量控制标准 】是由【非学无以广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天津市健康体检机构质量控制标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https://m.taodocs.com/p-985106479.html
4.2021年6月份(云班课)C及时记录重要异常结果报告情况 D重要异常结果组员应尊重受检者的个人隐私 E以上都是 * 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制度错误的是 () A设立重要异常结果和危急值报告管理小组 B“A类”即危急值收到科室报告60分钟内上报并通知到体检者 C“B类”24-48小时内上报并通知到体检者 D专人负责重要异常结果的跟踪管理工作 * ...https://www.wjx.cn/jq/115324901.aspx
1.降体检报告(范本8篇)一、建立健全健康体检报告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四级”报告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开展工作。 四级体检报告质量监控体系: 1、一级质控由各护理小组负责本科室体检报告质量检查。 2、二级质控由汇总医师负责对体检报告每月进行抽查评定,并把体检报告书写质量纳入医务人员综合目标考评内容,进行量化管理。 https://www.liuxue86.com/a/4934008.html
2.降体检科质量控制标准(PPT36页)感染控制管理 04 体检项目组合 07 安全管理 二、规章制度 管理制度 2 体检科安全管理制度 3 健康体检操作查对制度 4 健康体检室间会诊制度 5 采血室工作制度 1 体检科工作制度 二、管理制度 7 9 健康体检传染病报告制度 10 11 健康体检危急值或重要阳性结果报告制度 健康体检危急值或重要阳性检查结果登记追访制度...https://doc.mbalib.com/view/ae8d5d3c0ffa1df1f6fa9e78129fcc12.html
3.降体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五)感染控制达标率定义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体检机构医疗场所的设置、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疗设备与耗材的消毒与所有医疗服务操作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意义体现体检机构能够给与受检对象的医疗服务总能力,反应体检机构医疗安全的服务型指标。 更多此类文档 关于文档 ...https://www.yxfsz.com/view/1664897962155806721
4.医院个人年终工作总结(通用18篇)(一)基础医疗质量:我们根据医院质量管理的要求,健全了三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制定了《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修订了《医疗质量检查考核标准》,帮助并督促各科室建立了医疗质量控制八大本,对病历书写制度、请示报告制度、查对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分级制度、首诊首科负责制度等医疗核心规章制度的...https://mip.oh100.com/a/202112/4063045.html
5.职业降检查报告书制作规范(通用8篇)本着对企业和职工本人负责的态度, 由一名职业卫生医师专门负责受检人员的职业史、主诉症状、既往史等基本信息填写;实验室检查、B超、心电图、听力、肺功能等各原始记录单, 粘贴于体检表表单中, 体检中每位医师根据受检人员当时身体状况, 如实、认真、规范、准确填写体检结果并签名, 有效控制体检替代和做假现象的发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0ej72u0.html
6.市卫生降委市财政局市残联关于做好天津市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继续以老年人健康体检为抓手做实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加强上级医院或医共体牵头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做好老年人健康体检报告分析和结果反馈,加强后续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各区要摸清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底数,建立并动态更新台账。广泛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宣传,...https://www.ylqxzb.com/ZBZcfg/SJItemhyzx371e307a5552bc9.html
7.2021全国降体检机构管理与服务论坛暨全国降体检服务质量提升...5、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编写规范化问题探讨 主讲专家:王大宇天津职业病防治院体检中心 5.1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及质量关键点 5.2职业检查检查的依据 5.3职业健康检查危害因素的鉴别和项目制定 5.4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编写 5.5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质量控制 6、体检中心护理质控评价 ...https://www.med66.com/yixuehuiyi/jichuqita/2012115188.shtml
8.医院的管理方案(3)体检过程严格遵守有关医疗规定和诊疗操作规范,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端医疗设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健康体检的质量。 (4)在体检过程中免费提供不低于15元的营养早餐,早餐地点在健康管理中心贵宾区贵宾用餐专用餐厅。 体检后服务: 负责签署健康体检报告的医师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 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2837717.html